資源簡介 第13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第一節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一、人口增長過快1987年7月11日“50億人口日”,1990年聯合國又把每年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地球上人口的承載能力大約80億。二、環境問題嚴峻1、酸雨:PH值<5.6的雨水。2、酸雨的危害(102頁)3、臭氧層遭破壞:臭氧層具有吸收紫外線的能力,破壞臭氧層將危害人體健康,如可能會導致皮膚癌患者數量增加,也可能對人眼造成傷害。4、溫室效應: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能阻擋從地球表面輻射到宇宙空間的熱量,從而保持地球溫度的現象。溫室效應增強將導致地球環境發生重大變化。5、水污染6、噪聲污染7、農藥污染了土壤第二節保護生物圈—從自身做起一、人類發展和生物圈的關系1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依賴于生物圈,也得益于生物圈自身做起,保護環境。3、保護生物圈的對策和方法生活垃圾的種類: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和危險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和廢玻璃。不可回收垃圾:果皮、菜葉、剩飯菜等。危險有害垃圾:廢電池、廢燈管和過期藥品。對待垃圾,要分類處理。1983年,我國確定環境保護是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習題:一、選擇題1.導致“溫窒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臭氧層的破壞 B.太陽黑子的大爆發 C.空調的使用 D 工業化生產向大氣中排出過多的二氧化碳2.下列活動中,屬于保護生物圈的人類活動是( ) A.圍海造田 B.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C.砍伐森林 D.使用農藥殺滅害蟲3.下列與產生溫室效應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A.人口激增 B.現代工業大量燃燒礦物燃料 C.人們大量使用農藥防治害蟲 D.森林的大面積被毀,使得其調節氣溫的作用減少4.控制“溫室效應”加劇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控制礦物燃料的燃燒,合理開發、合理利用燃料,尋找新能源如太陽能、生物能、地熱等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故B.保護森林、保護植被,禁止亂砍濫伐,植樹造林,利用森林涵養水源,調節氣溫C.控制人口激增 D.以上三項都是填圖題1.下列血液循環模式圖分析,簡要回答問題: (1)圖中左心房和左心室是標號 和 。 (2)體循環的途徑是:(用標號填寫)左心室→ → →毛細血管網 → → → 。(3)體循環與肺循環匯合的地方是 ,血液成分發生變化的地方分別是 和 。(4)與右心房相連的血管和心臟結構是 和 。(5)流著動脈血的結構有 、 和 、 、 。(用標號填寫)2.眼和耳都是 的感受器。眼是接受 刺激,在大腦皮層的 形成視覺;耳接受的是 的振動而形成的神經沖動傳導到大腦皮層的 形成聽覺。3.根據科學家的測算,地球上人口的承載能力大約是 億,世界人口照現在這樣的速度發展,到 年時,地球上真會擠滿了人。4.你一定知道“望梅止渴’’的故事。梅子又酸又甜,確是止渴的好水果。請你根據生活常識給下列的“梅止渴”與其反射方式聯系起來:(用連線方式) “吃梅止渴” 條件反射 “談梅止渴” “望梅止渴” 非條件反射5.下圖為人體心臟結構示意圖。 (1)寫出圖中⑥、⑦的結構名稱,并選出圖中其他2個結構,寫出這2個結構的名稱 ⑥——一一 ⑦一一一 (2)心臟里心房、心室問血液流動的方向是: (3) 結構里流動著動脈血。(舉出兩個)6. 觀察下邊呼吸系統圖,簡答下列問題:(1)指出呼吸系統的部分結構名稱 ① ④ ⑥ (2)既是空氣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的結構是 。 (3)不應隨地吐痰主要是因為痰中常常帶有 ,易傳播呼吸道傳染病。?7.圖是腎單位結構模式圖(16分)(1)填出圖上①~⑦的名稱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用文字填空回答a.在⑥中流動的液體是 ,當液體流進④時,稱為 。b.在①和②內流動的都是 液,兩者的含氧量 。c.從⑤的結構組成來看,它是⑦的 部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生物:第十三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文字素材(蘇教版七年級下冊).doc 生物:第十三章《第一節 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素材3份)(蘇教版七年級下冊).rar 生物:第十三章《第一節 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素材3份)(蘇教版七年級下冊).rar 生物:第十三章《第一節 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素材3份)(蘇教版七年級下冊).rar 生物:第十三章《第二節 保護生物圈-從自身做起》(素材2份)(蘇教版七年級下冊).rar 生物:第十三章《第二節 保護生物圈-從自身做起》(素材2份)(蘇教版七年級下冊).rar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