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豐收了 》教學設計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應當把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習者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新的知識經驗。因此,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了寬松的學習情境,教師引導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疑,幫助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建構。本課還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將實際生活與審美教育有機結合,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的探究新知、進行創作。二、教學背景分析:1.教學內容分析:《豐收了》是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二年級上冊造型·表現領域中的第四課內容,本課是在學生掌握了處理畫面的疏密、主次的基礎上學習運用前后遮擋關系表現豐收的場景,通過欣賞讓學生去嘗試體驗豐收后的喜悅心情。根據不同的主題用學過的繪畫知識完成一幅表現豐收場景的作品。為今后更好的創作奠定基礎。2.學生情況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具有初步的繪畫知識,善于模仿,設計意識不強,審美能力及鑒賞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學生自主性學習比較差,不能從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本課的教學設計當中采用了自主探究、講練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勾一勾、看一看、擺一擺、畫一畫學習本課難點。教學設計采用這樣的方式達到了比較好的效果。3. 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在這堂課中,采用了自主探究、講練結合的教學方式,設計了兩個練習:勾一勾:學習單練習一通過勾蔬果的外輪廓概括出基本形,用基本形畫蔬果。看一看:概括出表現豐收的不同場景,感受豐收果實的種類繁多、色彩豐富、形狀多樣,為后面的創作奠定基礎。擺一擺:通過擺蔬果圖片讓學生探索、發現平面怎樣擺放能夠體現出前后關系,進而引出如何畫。畫一畫:在擺的基礎上講解遮擋關系,然后通過學習單練習二畫一畫。講練結合,突破本課教學難點。涂一涂:用色粉畫的方法嘗試表現豐收場景。教師示范,學生集體繪制色粉畫。本課中教師將枯燥的知識學習寓于生動有趣的活動之中,不但使學生情緒飽滿,而且將學到的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中,有利于新知識的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運用觀察、分析、比較等方法,明確疏密、聚散、遮擋關系的運用,同一主題用不同場景作品表現,拓寬學生創作思路。技術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演示文稿、范畫、學習評價單 色粉畫稿教學重點:感受豐收的景象,體驗豐收的心情。教學難點:如何運用前后遮擋關系、聚散、對比的知識結合色粉畫技法表現豐收場景。三、教學目標設計1.了解應用不同色彩表現豐收場景,學習前后遮擋關系的知識。2.運用學過的繪畫知識,用繪畫的方法,創作一幅表現豐收場景的作品。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勾一勾感受不同果實的形狀。看一看概括出表現豐收的不同場景,感受豐收果實的種類繁多、色彩豐富、形狀多樣,為后面的創作奠定基礎。擺一擺、畫一畫學習如何表現不同場景時遮擋關系的運用,突破本課教學難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豐收的喜悅心情,通過多種形式的造型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及集體主義的觀念,進一步了解自然,珍惜資源。教學重點:感受豐收的景象,體驗豐收的心情。教學難點:如何運用前后遮擋關系、聚散、對比的知識結合色粉畫技法表現豐收場景。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環節:1.教師談話導入,引出課題。【設計意圖】語言交流直接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引出課題,明確學習內容。2.教師談話提出問題:現在正值果實收獲的秋季,你們都認識哪些水果和蔬菜啊!【設計意圖】初步了解豐收。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豐收了這一課。【設計意圖】引出課題。(二)探究新知1.概括基本型【設計意圖】了解基本形概括復雜形的過程,以及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1)教師提問:秋天有哪些果實成熟,把它概括成我們學習過的基本型,在學習評價單上選一、兩種喜歡的水果圖片,像老師這樣勾一勾它們的輪廓線(見圖1)(2)學生先思考、觀察后動筆勾一勾。(3)學生概括基本型。(4)教師板書小結。果實形狀各異,種類多,是豐收的特點。欣賞豐收圖片,引發學生創作思路。【設計意圖】初步認識豐收帶給人們的喜悅,引導學生概括出表現豐收可以從不同的主題表現,拓展學生創作思路。教師出示課件提問:看這么多的果實在一起,我們怎么用基本型表現啊?你再試試勾一勾畫一畫,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學生勾畫,發現遮擋關系。學生展示回答,先畫最前面的,被擋住的不畫,教師強調先觀察,在按照前、中、后順序勾畫。學生自主探究擺一擺,學習遮擋關系畫法。【設計意圖】通過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研究發現大小、主次、遮擋關系,突破教學難點。鞏固遮擋關系的繪制方法。(1)教師談話:孩子們,你桌面上也有很多不同的果實,你能不能用遮擋關系這種方法擺一擺,使它們看起來更有層次,使豐收的場景更有美感呢?(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蔬果教具在紙上擺一擺。(3)教師巡視指導(4)學生展示交流拼擺順序、構圖等(突破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構圖能力和認識各種畫面位置關系)(5)教師引導大家根據拼擺嘗試畫果籃:同學們擺的果籃主題突出有遮擋、有聚有散,大家能勾畫出來嗎?嘗試一下吧(6)教師根據問題快速勾勒果籃示范。如何繪畫遮擋關系的水果。強調:前小后大,前低后高。分析表現主題【設計意圖】針對能力較強的同學,使其豐富創作的思路。(1)教師出示課件談話:豐收了,誰最高興啊?那我們看看這幅作品需要加上什么呢?(2)學生思考并回答。采摘,收獲。。。。(3)教師出示課件:我們把人們豐收喜悅的心情,收獲的場景也表現出來吧。(4)學生根據學案豐收場景進行添畫嘗試。并提出困惑:人物畫法等等(5)教師小結:不同主題的作品都可以用到遮擋關系,老師就以這位同學的豐收場景為大家演示。板書范畫。表現豐收的場景還有很多方法,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他同學怎樣表現豐收的。看書P11,每組選一幅圖說一說。①作品中物體的前后關系是怎樣表現的?②各種蔬果的形狀和色彩有什么特點 (6)學生思考回答:種類多、數量多、快樂喜慶的豐收場面這些都是豐收的場面。5.教師邊講解邊演示繪畫步驟【設計意圖】明確繪畫步驟。(1)畫近景:地上的水果(2)畫中間人物(3)畫遠景:身后的果樹6.欣賞農民畫【設計意圖】了解農民畫色彩特點。(1)教師出示課件:咱們再來欣賞一下農民畫,看看他們哪里吸引你,哦,是色彩(2)學生分析后教師板書【色卡】7.色粉畫嘗試【設計意圖】有針對性的色粉畫練習,為創作做鋪墊。(1)教師:大家打開學案5,找一找,圖片中以那些色彩為主要顏色。把相應的色粉筆找出來,并在空白處涂一涂,畫一畫。(2)學生練習色粉畫法,涂涂畫畫。(三)藝術實踐我很喜歡這幅作品,他勾起了我的回憶,小時候和爸爸媽媽掰玉米,我們今天一起來創作吧。【出示課件】我將它分成了49份看,拿起你的那份我們畫起來。老師和學生共同用色粉畫技法創作具有遮擋關系,構圖合理、美觀,色彩鮮艷,能體現出豐收之美作品。(四)展示評價與拓展1.展示作品【設計意圖】通過展示、自評,了解學生創作水平。組織展示作品分享交流評價交流【設計意圖】通過同學互評,培養認真觀看、仔細傾聽、交流表達的能力。(1)自評(2)互評(3)教師小結3.拓展延伸【設計意圖】德育滲透,讓學生了解自然資源和勞動成果的可貴。(1)你們都學過鋤禾這首詩吧!(2)學生朗讀《鋤禾》(3)我們每天吃的食物都是農民伯伯勤勤懇懇種出來的,那我們平時該不該浪費這些辛苦的得來的果實呢?(4)學生表達珍惜資源的意愿。五、本次教學設計與以往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一)本節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我以:果實哪來的?這個問題引出本課主線,貫穿本節課。充分的運用可以運用的素材、媒介組織學生探究建立新知。(二)引導學生思考表現豐收可以用不同主題:采摘、運輸、數量多,種類多,通過勾一勾、看一看、擺一擺、畫一畫形式解決本課重難點,提升孩子的核心素養圖像識讀能力。(三)最后出示不同主題色粉畫表現豐收的范畫,為學生自主創作提供更多素材,開拓學生思路。為孩子在今后美術學習中奠定一定的技能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