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百變團花課型 公開課 備課人: 課時: 1課時學習 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感知團花剪紙的特有美感,了解團花的結構特點和剪紙藝術語言,學習用折、剪等方法設計團花剪紙。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觀察、體驗與感悟中學習團花的折、剪規律。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感受剪紙文化的美感中,感悟豐富的剪紙藝術語言,提高學生對剪紙學習的熱情與興趣,在剪團花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重點 難點 教學重點:團花剪紙的美感及折、剪方法。 教學難點:團花紋樣的設計及情感表達。教具準備 彩色剪紙,膠帶,棒棒膠,手工剪刀學 習 過 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一定看過很多視頻動畫,里面的人物和風景都是卡通的。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視頻,我們一起來看看,看看這個視頻動畫和我們看過的視頻動畫有什么不同 它里面的人物和風景用了什么表現形式? 教師展示視頻。 教師提問:這個視頻用的是哪種藝術表現形式呢? 大家再來看看老師手里拿的剪紙有什么特點?它叫什么剪紙呢? 教師講解:團就是圓的意思,圓形的剪紙也叫團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百變團花。 板書《百變團花》。 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 生答:剪紙。 學生跟隨教師的引導進入本課的學習。講授新課 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就用靈巧的雙手創造出了民間剪紙。團花是剪紙的一種,早在1千多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 欣賞《對馬團花》和《對猴團花》,簡單了解團花的歷史。欣賞了古人的團花,我們一起來和老師做個小游戲吧。 老師引導學生參與闖關游戲。 第一關:找一找 展示兩幅團花圖案,請學生找找里面都有什么小動物。 第二關:想一想 教師提問:為什么要在團花里剪這些圖案呢?有什么寓意么? 教師小結: “魚”與“余”諧音,“蓮”與“連”諧音。即組成了“連年有余”寓意生活永遠富裕美好。 喜鵲站在梅花枝梢上,即組成了“喜上眉(梅)梢”的吉祥圖案! 團花的圖案內容多寓意人們美好、吉祥的愿望。 板書:寓意吉祥 第三關:看一看。 大家一起來尋找,看看這些團花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中心對稱。 教師用自制教具示范并講解什么是中心對稱。 板書:中心對稱 第四關:瞧一瞧。 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教材中的展示的花紋團--毛毛紋、飛燕紋、點點紋...... 欣賞《對馬團花》和《對猴團花》。 了解團花的歷史,感悟團花的精細之美。 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發現團花蘊含的美好含義。 通過老師的講解和示范,學生了解并學習什么是中心對稱。 學生學習傳統紋樣,豐富剪紙語言。講授新課 看過了這么多漂亮的團花,大家一定想知道它們是怎么被剪出來的吧? 下面我們就一起研究一下吧! 教師一邊示范,一邊帶領學生進行方法探究。 方法探究一: 對角四折法 課件展示折紙方法,教師以順口溜的方式教會孩子:“對角折,對角折,再對角折!” 方法探究二 : 剪邊線 課件展示如何剪邊線不會散? 以及如何剪邊線美觀。 方法探究三 : 剪花紋 教師一邊示范,一邊說剪紙的順口溜秘訣:“左剪下一塊不到頭,右剪下一塊不到頭,上下隨意任自由。” 方法探究四 : 變花紋 花紋要如何變才好看。 三角形還可以換成什么花紋? 教師小結:不同的花紋、大小、排列形式不同,團花作品就會產生豐富的變化! 板書:花紋美觀 教師展示學生作品。請學生欣賞。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學生讀折紙順口溜,分析、理解其內容的含義,并嘗試按順口溜的指導的方法獨立完成折紙步驟。 學生讀剪紙順口溜,分析、理解其內容的含義。觀看教師演示,理解知識重點。 認真聆聽老師總結,為藝術實踐做準備。課堂練習 實踐內容: 每人剪幾朵大小、花紋、外形都有變化的團花。 評選標準: 1)中心對稱 外形完整 2)花紋美觀 又有新意 課堂常規:請學生注意安全和衛生。 學生創作表達自己美好情感的團花作品。 注意安全和衛生!評價與延伸 課堂評價: 選出優秀團花作品,請學生進行他評,使學生能夠在相互評價中學習他人優點,提高自己。 課堂延展: 教師展示生活中團花的運用,提高學生的眼界。 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自己的團花用來裝飾燈籠。 學生相互欣賞、學習。說說自己喜歡的哪個團花作品,為什么? 學生用自己的團花裝飾燈籠。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