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家鄉的古塔》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家鄉古塔的特征、歷史與文化。2.通過對塔的仔細觀察,能比較準確地畫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頂等塔的結構,提高學生的用線、粘土或其它材料等進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同時,更可以通過塔的造型練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二、教材分析1.教材編與思路。塔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東方建筑,它承載了東方各國的歷 史、宗教、美學、哲學等諸多文化元素,是珍貴的歷史文化 遺產,也是探索和了解東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偉壯觀、結構精美,在遼闊的大地上,隨處都矗立著它的身影。這些 古塔雖然歷經滄桑,但魅力依舊,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本課以《家鄉的古塔》為題,目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環 境出發,通過搜集、了解家鄉古塔的歷史與文化,使學生進 一步認識古塔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傳統歷史文化特色的同 時,引導學生嘗試從美術角度、美術表現方式上進行一系列 的探究活動。 為了提高學生欣賞塔、表現塔的能力,書中提供了大量 的祖國各地不同歷史時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 古塔全景圖,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圖片。這些均體現了 古塔的一般特點和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特性。通過觀察、 比較,幫助學生認識、掌握塔的建筑特點。教科書中選用的同齡人作品具有代表性,兩者都是用紙 版畫方式表現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現了迥然不 同的畫面效果。教科書中提供的步驟圖簡潔明了,有助于學 生更加直觀地掌握紙版畫制作的步驟和方法,為學生的造型 活動奠定了基礎。 在創作中要鼓勵學生嘗試使用紙版畫的不同印制方法進 行表現,幫助學生提高感受力、觀察力和創造力。學習用美 術的手段記錄傳統歷史文化的方法,增強學生對家鄉文化的 了解和熱愛。2.重點、難點。重點:學習一般紙版畫或單色粉印版畫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觀察分析古塔的結構特征,用紙版畫完成家鄉古塔的創 作。難點:理解并掌握紙版畫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擺、粘貼順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現。課前準備(學生)各式紙材、剪刀、膠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 和滾筒或水粉顏料和水粉筆或彩色鉛筆等)。(教師)課件、各式紙材、剪刀、膠水。四、教學設計(一)欣賞杭州著名的古塔,提問: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古 塔的傳說與故事? 一起與同學分享。(二)出示課題:家鄉的古塔。提問:你的家鄉有古塔嗎?說說它的特點。(三)欣賞古塔的圖片,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古塔的文化。(四)塔的材質有哪些變化?1.這么雄偉的塔,古人用什么材料建造起來的呢?(最早的時候,可能是用土堆積起來。后來一般用石塊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種材料綜合起來……)(塔的建造說明勞動人民的智慧)(答案各式各樣,讓學生用文字、圖片、實物來驗證。)塔由哪幾部分組成?各有什么特點?(塔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組成。塔基一般比較大而結實,塔身一般上小下大,塔頂往往尖尖的;塔的整體高而復雜、一層層。根據外觀有密檐式、樓閣式等十多種分類。)(六)世界各地的塔有哪些?(上海東方明珠塔、北大的水塔、法國的艾菲爾鐵塔、華盛頓紀念塔、夜景中的塔……)現代的塔因為科技的發達、材料的先進,外觀越來越美、越來越高,作用也越來越廣……更有的成了地域的標志。(五)每一個家鄉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塔,讓學生介紹自己家鄉的塔——名字、歷史、外形特征等。有學生寫生(徒手畫)或攝影作品更好。(六)我也來折寶塔。1.講解折紙常規。保持安靜。2.分法折紙材料,學生根據示意圖折紙。四、巡回指導。1.學生按畫面上圖示來折紙,教師巡回指導。對個別能力弱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對大部分學生折的不好的地方,進行集體講解。2.提醒學生注意折疊要注意方向。3.指導學生折好后,可以和好朋友組合起來組成寶塔。也可以添畫出戴帽娃娃的臉。五、講評。1.小結本次活動,表揚學生的進步。2.展示學生作品。3.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欣賞、評價,看誰折的好,變出的東西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