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了解家鄉的風箏文化,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民間風箏的造型、色彩、花紋等。感受地方文化的藝術特色及審美趣味,增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對民間藝術的熱愛。能夠運用民間美術的設計要素畫一個風箏。教學重點:感受民間玩具風箏的藝術特色并畫出一個自己喜歡的風箏。教學難點:感受民間玩具風箏獨有的審美趣味。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1、PPT展示東夷文化公園放風箏的圖片,引導同學們關注身邊的民間玩具。2、教師講解身邊的風箏文化。墨子造木鳶、濰坊國際風箏節。二、講解風箏的分類1、觀看PPT,了解風箏的大致分類。(一) 從形象上分:鳥形風箏,蟲形風箏,獸形風箏,人形風箏,水族風箏(二) 從體型上分:巨型風箏,微型風箏,中型風箏三、講解民間玩具風箏的藝術特點1、觀察圖片,說出PPT中風箏的主要顏色,分析出用色特點:鮮艷明快,對比強烈。2、分析造型特點:生動、夸張。四、探討繪畫要點:1、涂色均勻2、用色大膽,鮮艷3、要有點線面相結合的裝飾五、提出作業要求作業要求:吸取民間美術的色彩特點,自己設計一個好看的風箏。六、學生自由繪畫教師巡視指導作品展示,學生互評,教師點評探討傳承風箏非遺文化,我們能做些什么?九、布置課后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