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畫出立體感與空間感(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透視現象的基本特征。 2、學習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知識與原理。 3、學會用“斜線法”、“垂線法”來表現物體的立體感 。 4、理解生活中的透視現象,學會用科學的眼光觀察世界,養成留心觀察周圍環境的習慣。 5、培養熱愛生活、創造美好生活的情感。教學重點 能運用透視的基礎知識,手繪表現物體的立體感、空間感。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原理。教具 手工圖案、立體道具教學過程 魔術導入 魔術師拋出難題“猜大小”,在幕布上投影出兩個瓶子,一個在前面,另一個在后面。通過移動瓶子的位置制造出瓶子大小的視覺差,以此引導學生犯錯并總結出“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進而出示課題——《畫出立體感、空間感》。 新課講授 生活中的透視魔術 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見到的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初步體會用透視的方法觀察世界。 魔術變變變,變出空間感、立體感、真實感。 ⑴變出空間感,拿出魔術道具,請同學們思考并嘗試把平面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擺出空間感。根據不同的擺法總結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特征,并用微課介紹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出示課本中的兩件繪畫作品,請學生判斷其透視方式以加深理解。 ⑵變出立體感,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把已具有空間感的道具變出立體感。同學嘗試繪制,請兩位同學上臺演示繪畫創作,總結出畫出立體感的垂線法、斜線法,并用微課介紹兩種方法。 ⑶變出真實感,通過教師將圓柱體變化為蛋糕引導學生將其它幾何體變為真實的物體。并將所有的幾何物體拼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前后遮擋 在拼范畫的過程中教師故意犯錯,將樓房貼到馬路上。在學生觀察并糾正錯誤的過程中對前后遮擋關系進行簡單的引導。 三、魔術師的合作 分小組設計并制作一幅有立體感、空間感的作品,并由組內討論分工,然后用畫、剪、貼的方法拼貼完成。要求繪畫題材豐富、兼具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合理運用斜線法、垂線法。 魔盒轉轉,展示交流 ⑴各小組將作品貼到魔盒上,請小助手緩緩旋轉魔盒將作品展示給大家觀賞。 ⑵交流評價,在魔盒旋轉過程中學生隨時喊停,分享對作品的看法與評價以及修改意見。 總結延伸 旋轉魔盒的過程中學生的作品隨著角度的不同也在發生著變化,鼓勵學生多角度觀察和發現。展示光影下的真實世界,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作品缺少什么,引出第二課時的內容——光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