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模仿畫家畫一畫》教學設計單 元 第三單元 課 題 《模仿畫家畫一畫》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教學版本 廣東嶺南版教材教材分析 《模仿畫家畫一畫》是向藝術大師學習的一堂課。本課重點在于啟迪創作思維,感受畫家作品美妙的色彩和生動造型,懂得借鑒優秀作品的精華,學習模仿畫家作品的基本方法。 課本出現了三種繪畫材料創作的畫家作品,分別是國畫,油畫,版畫,從繪畫的材料、細節,很容易發現這幾種繪畫的藝術特點,例如工筆國畫刻畫的人物細膩、優美;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的油畫代表作《蒙娜麗莎》,刻畫出的寫實人物唯美、逼真;馬克的《猴》用筆輕松,畫面生動有趣;張廣的版畫作品《秋夜》 造型粗獷,用簡潔的線條刻畫出奔馬的形象。學生可以通過賞析學習,既初步了解了不一樣的繪畫材料,也通過模仿進一步感受優秀作品的美感特征,完成藝術品再創作的過程。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十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認知分辨能力正在快速提高,但還不全面,這是由于學習的知識逐漸增多,對校園集體生活逐步適應,膽子也比較大,如果能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師生的合作會較為理想。從另一方面分析,正是由于孩子對課堂秩序的自律性和自控能力處于發展階段,教師的課堂調控是否得當,也關系到模仿、再創作的環節能否順利完成。 學生對幾種簡單的繪畫工具基本掌握,如油畫棒,彩色鉛筆,水彩筆等,對于油畫、版畫、國畫等材料,未能做到熟練掌握。課堂上,設計了一個環節,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不同美術材料會形成不同畫面效果。在學生創作的時候,還是尊重學生選擇,自由選擇自己熟悉的繪畫用具。 由于本課屬于異地教學,教學對象的不了解,為此課的設計增加了難度,需要教師根據現實情況加以分析處理,調動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關注課堂秩序,師生共同合作,愉快教與學。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欣賞畫家的作品,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作品,模仿作品的內容,加入聯想,進行模仿和再創作。 2、觀察不同材料表現的作品,初步了解不同繪畫種類的表現形式,豐富創作思維。 過程與方法:1、通過賞析,借鑒畫家作品的色彩或造型,臨摹畫家的作品。 2、通過參與討論,學習臨摹畫家作品的方法,懂得新作品的價值在于加入自我思考,模仿,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賞析、模仿畫家的作品,體驗向畫家學習的樂趣。教學重點 通過賞析、學習,大膽聯想,在模仿畫家的作品的過程中進行再創作。教學難點 在臨摹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象,再創作時形成一幅新的創意作品。教學準備 準備教具,繪畫工具。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期效果導入 新授 鞏固 練習 反饋 總結 一、學生觀察材料,找出不同繪畫用品所對應的材料。 介紹《韓熙載夜宴圖》。 小結:優秀的作品會帶給我們美好的感受,假如能把其中最感興趣的臨摹下來,既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美好的體驗。 二、欣賞大師們臨摹的作品,鼓勵學生畫出自己風格的作品。 大師之間的模仿,欣賞達利和博特羅臨摹達芬奇的作品. 同學們的模仿。 小結:用不同的繪畫用具,臨摹畫家的畫,這樣會得到一幅新的作品。 三、除了改變繪畫方法,還有一些方法我們可以學習,請對比臨摹作品和原作,小組討論,填寫學案紙,一會兒請小組長匯報一下 1、模仿的作品保留胃人物的 部分。 改變了 原畫繪畫種類是 模仿作品使用的用具是 。 2、欣賞課本五幅藝術家的畫,說一說自己想選擇哪幅作品進行模仿。 小結: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學習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臨摹,也是一種學習。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畫出自己獨特的作品。 四、創作練習。 選出本課一幅作品,模仿你最感興趣的部分,加入你的聯想,讓它成為一幅有新意的作品。 五、作品展示,拓展延伸。 1、對照黑板,簡單介紹你的畫。 2、教師點評。誰的聯想最豐富?誰的模仿 和聯想結合得最完美? 3、拓展延伸:古今中外的藝術家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優秀、寶貴的藝術品,我們可以通過模仿學習新知識。模仿,是為了更加突出自己最優秀的那一面,希望同學們今后在各種學習中,發現更優秀的自我。 找一找 觀察,分析,找出對應的繪畫作品所使用的用具。 看一看 賞析名作,感受優秀作品的魅力。 想一想 討論學案紙 說一說 分析,思考,臨摹作品需要考慮的因素。 學一學, 畫一畫 學生創作練習。 評一評 自評,師評 小結。 基本能通過討論,找到相應的繪畫用具,直觀感受到繪畫用具使用會對畫面效果產生不同效果。 感受到大師間學習的樂趣,為自己練習增加靈感。 進一步加深臨摹學習的方法。 基本能根據課本作品,臨摹一幅作品,部分學生能加入聯想,畫出有新意的作品。板書設計 模 仿 特點、加入聯想 畫 家 油畫、國畫、版畫…… 再創作 新作品 畫一畫 內容、構圖、形狀、色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