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嶺南版本美術第七冊13、千姿百態的樹之榕樹單元主題 我們的大自然 單元重點 傳承與創新,感受中國畫的筆墨之美。課題 千姿百態的樹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學時 2學時 學習用具 國畫用具學習要點 以干濕、濃淡不同的墨色表現樹的各種姿態 學習方式 自主探究審美素養 感受樹木的姿態和中國畫寫意技法 科技素養 了解樹木的生長規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感受榕樹的千姿百態。學習用中國畫寫意技法表現一棵或多棵榕樹。 2.過程與方法:在欣賞與記憶中,激發表現情感。在臨摹與體驗中,了解榕樹的畫法。自主學習、構思、大膽表現。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情感。教學重點:學習用中國畫寫意技法表現榕樹。教學難點:能用皴法表現出樹枝樹干的細節。 作業要求:1) 基本要求:能用中國寫意技法表現榕樹,初步學習用線,用點來表現。2) 較高要求:能夠用皴筆表現出榕樹的樹干的紋理。3) 個性探究:畫面留白,構圖位置,樹的前后穿插。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其中包括有關樹的畫家作品、音像資料、圖片、音樂)2、學生準備:國畫工具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國畫工具、微課、展示板、樹木圖片(每生一張) 學生國畫用具課堂發展 1.考考你,認識這些樹嗎 學生回答,引起共鳴。 用精美樹木攝影作品,引起學生興趣,參與其中。2.引出素材《嶺南樹格》國畫名家作品展示現場 學生欣賞,感受真實展廳的氛圍,欣賞作品展現出來的樹的品格。 通過高清視屏,讓學生拉進與美術館的距離,感受國畫展覽現場氣氛。引出本課主題千姿百態的樹3.觀察發現榕樹給你什么印象?找出樹枝樹干樹葉。扮演榕樹的姿態 學生細心觀察,了解樹木的特征和機構。 通過回憶,感受榕樹的特點和精神。4.欣賞作品1)陳金章作品畫家要表現什么樣的精神?用什么繪畫手法表現?利于一體機放大鏡,展示作品的細節,讓學生更清楚的看到畫家的用筆。為陳教授的作品起個題目。2)通過作品局部,感受樹皮的表現方式,引出中國畫技法“皴”3)關山月作品4)吳冠中作品 學生感受畫家要表現樹的什么樣的精神。通過分析,感受用筆。樹干的用線和樹葉的點法。為作品命題,提高語言概括能力分析樹眼,樹皮紋理,初步認識“皴法”。感受兩位畫家用筆的差異。 通過自己思考,感受作品帶來的信息。個別學生上臺用筆畫線,通過學生用筆,提示存在的問題課堂發展 5.欣賞微課《榕樹畫法》讓學生認識作畫的基本步驟和完整作品的基本要素。邊觀看邊講解。樹干—樹枝—樹葉—皴出紋理—淡墨或者濃墨收拾畫面—落款-印章 學生觀看,通過觀看感受老師的用筆方式和節奏。 通過觀看視屏,了解樹的畫法。示范的過程讓學生更清楚的了解作畫的過程。6.自由創作給出畫展創作要求。1)、構圖飽滿,表現出榕樹樹干和樹枝不同特點。 2)、用點表現樹葉,能體現濃淡、疏密變化。 3)、落款工整,作品主題有新意。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給每一組的圖片,根據所學的方式,創作一幅關于榕樹的作品,參加“獨樹一格”榕樹專題水墨展。 學生通過觀察后進行創作。 學生可以通過觀察,用本節課學習的方法進行創作表現。避免直接臨摹畫譜,陷入成人已經概括好的符號中去,可以根據自己畫面的需要進行取舍,嘗試墨色和線條的運用,感受中國畫筆墨的魅力。展示評價 展示作品學生評價,教師評價。根據要求進行點評課后延伸 用本節課所學知識,嘗試畫其他的樹。 嘗試創作不同的樹,為第二課時做準備。 培養學生勇于嘗試和探索的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