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廣東版)第七冊學習領域:欣賞·評述教學對象:四年級授課時間:一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如意吉祥的民間美術的特定藝術語言符號,讓學生通過欣賞與評述,感受民間吉祥圖案的造型規律和色彩特征。2、過程與方法: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民間吉祥圖案紋樣、色彩特點。3、情感、態度、價值觀:對民間吉祥圖案紋樣、色彩產生興趣;體會勞動人民對吉祥、幸福生活追求的情感,發揚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教學重點:能用語言描述民間美術作品中的吉祥圖案紋樣、色彩特點。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民間吉祥的圖案紋樣和色彩。興趣點:尋找民間美術、說“吉利話”、連線游戲、紋樣組合創新。課前準備:布置課前尋找民間美術、學生作畫工具等。教學過程:一、導入曾經有人說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間美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了解中國的民間美術。今天,讓我們一起共同探討這如意吉祥民間美術。出示課題(課件演示)——如意吉祥的民間美術二、說一句“吉利話”(課件演示營造春節的氣氛)春節,舞龍、舞獅、貼門神,用來辟邪!貼對聯、年畫,用來祈求美好的一年。同學們,你能結合自己找來的如意吉祥民間美術向老師、同學說一句“吉利話”和美好的祝愿嗎?教師引入:其實同學們已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了如意吉祥的民間美術的表現手法——特定藝術語言:(課件演示)——諧音 寓意 象征活動(1):連線游戲比賽(以組為單位劃分六個小組)喜在眼前 —— (蝙蝠、壽桃、蓮花)萬事如意 —— (蝙蝠、瓶子)幸福平安—— (柿子、如意) 。。。。。。(課件演示)三、看圖比較分析(課件演示)夸張、變形的特定藝術符號——云紋、水紋、回紋、火紋、花草紋、鳥紋。教師小結:可見如意吉祥的民間圖案來源于大自然,歸功于勞動人民的大膽夸張、變形創造出來的。四、如意吉祥民間美術欣賞與評述1、欣賞吉祥圖案的起源(課件演示)教師小結:如意吉祥民間美術從遠古走來, 早幾千年前的彩陶和青銅器已發現傳統吉祥圖案,從作品中讓人感受到特定時代的典雅和神秘。2、分種類欣賞如意吉祥的民間美術作品(課件演示)。活動(2)結合自己的如意吉祥的民間美術作品分種類找出區域并展示。五、觀察與比較(課件演示)1、造型規律(課件演示)對稱與均衡。2、色彩特點(課件演示)裝飾性與象征性:艷麗、強烈以紅為主以綠對應。六、評一評、說一說:(重點欣賞)我能結合:1、表現手法2、造型規律3、色彩特點,進行欣賞與評述。七、分享與交流:如意吉祥的民間美術帶給你的感受。(小組討論)教師小結:從如意吉祥的民間美術作品中可以看到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積極樂觀的態度,藝術上剛健清新、活潑淳樸。八、活動(3)分組探索:能運用一些民間吉祥的圖案進行組合創新。(剪紙組、泥塑組、繪畫組)九、拓展延伸:吉祥圖案的設計與應用(課件演示)教師小結:同學們,擁有了一份美好的心愿,對生活就有了一個美好的向往。你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傳統的民間美術,她正以另外一種形式影響我們的生活,美化我們的生活. 讓我們一起傳承這筆豐厚的遺產!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