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百變團花》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內容為剪紙團花,是“設計 應用”領域里的一課內容。它是剪紙和折紙相結合的藝術,它取材方便,制作快捷,只需一張紙,一把剪刀,通過折疊后設計簡單的圖案,便可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圖案來,裝飾性和藝術都很強。不但給欣賞者以美的感受,而且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課標解讀《美術課程標準》指出:“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以形成學生設計意識和提高動手能力為目的。在一~~二年級的目標是嘗試用不同的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媒材,進行簡單的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和制作活動的樂趣。在這節課中學生能學會利用剪刀等工具進行制作,學生既能學習折,又能具體動手操作,還有一定的設計繪畫成分,能充分的體現課標的內涵和精神。學情分析本課教學對象是小學二年級學生。由于各種原因,該年級學生在一年級時沒有完整的進行美術學習。經過課前了解,學生們沒有上過手工課,分不清手工紙和彩色卡紙;不會靈活使用剪刀等工具。但學生們對手工課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正處在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他們對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望非常強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國民間傳統的剪紙藝術和了解剪紙藝術中團花的基本特點,掌握剪紙團花的基本方法如:折法、畫法、剪法及設計等方法2.過程與方法A 通過剪紙作品的欣賞,感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B 通過觀看剪的過程和學生自己的實踐研究的過程,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嘗試體驗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3.情感、太度、價值觀通過欣賞了解我國民間傳統的剪紙藝術,通過接觸和制作團花作品的過程,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民族藝術、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教學重點:團花紋樣的設計和制作。教學難點:團花折疊的方法及鏤空的面積大小。解決重點和難點的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小組合作探究,分析出團花的折疊方法和紋樣的設計。通過師生共同演示來體會不同紋樣能使團花作品呈現不同效果.教學準備1.教具準備:團花若干、手工紙、剪刀,課件,透明水色,宣紙等。2.學具準備:手工紙、剪刀、膠棒。教學過程一、導入師:同學們,聽說過我國的民間傳統藝術“剪紙”嗎?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作品和大家一起欣賞一下。教師展示剪紙作品(有團花,有的不是團花作品)(課件),學生欣賞。簡單介紹剪紙的歷史。剪紙起源于我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大家看這些作品中有一些作品是對稱的,有的不是,有的是圓形的可有的不是。我們把這些圓形的、對稱的剪紙作品稱作團花作品,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剪圓形的團花作品。出示課題《百變團花》(點擊課件)【設計意圖:導入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通過圖片展示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同學們了解我國的民間傳統藝術,增加民族自豪感】二、講授新課1.觀察、欣賞啟發談話:在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就會用靈巧的手剪出美麗的團花來美化他們的生活。(點擊課件)欣賞:《對馬團花》和《對猴團花》問:在這兩幅圖中你看到了哪些圖案?(馬、猴子)【設計意圖:了解團花有哪些圖案,加強學生對民間藝術的認識】2.出示圖片,問:這張剪紙剪的是什么?(魚和蓮花)介紹:象這些有魚、蓮花的剪紙我們稱為“連(蓮)年有余(魚)”,用于表達人們對生活富足有余的美好愿望。【設計意圖:使學生了解在剪紙作品中利用諧音來表達美好的寓意】3.師:欣賞了這么多的團花作品,老師也想來露一手,剪一剪。教師示范【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展示制作步驟、方法,激發學生對制作的興趣】4.學生合作探究:請小朋友翻開書,自學書上內容并和同組小朋友探討制作方法。生總結匯報:先“折”,再“畫”后“剪”5.研究制作:A 折 (板書)(1)用什么形狀的紙折?怎么折?折了幾次?還可以多折或少折嗎?(一般按紙張大小和薄厚來定。最少折3次,多的可以十幾次)(2)除了這樣對折的方法,還有嗎?(學生演示)(3)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張紙,學著剛才的折法來折折看。【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學,做小老師將書上的介紹來演示出來。同時也請愛探究的孩子來說說其它的折法,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間】B 畫 (板書)師:對照書中最下面一排圖形中的花紋,看看這幅團花作品上面有哪些相同的花紋?你能把找出的花紋指給大家看嗎? (飛燕紋、柳葉紋、三角、圓點。)老師選擇其中的幾個花紋畫在扇形的紙上。邊畫邊問:你發現老師把圖案畫在哪兒了?左右兩邊的圖案能連在一起畫嗎?為什么?(角的兩邊)(會斷)【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習書上的紋樣,老師選擇書上的紋樣來示范,一方面加深對這些圖案的認識,另一方面這些圖案簡單易學,很容易掌握畫團花圖案的規律,為后面的創作做好鋪墊】C 剪(板書)(1)剪紙時沿著什么剪?(2)我們現在剪掉的,就是剛才畫的圖案。剪好,展開。覺得怎么樣?那么你也來試試吧!三、藝術實踐動手實踐:大家共同完成“花樹”作品。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棵大樹,說:如果把這棵大樹比喻成我們的班集體,那么大家就是其中的一員,現在大樹長出了茂密的樹葉就要開花啦!希望大家用我們靈巧的小手剪出好看的團花來裝飾大樹,有了大家的裝扮大樹才會更漂亮!【設計意圖:通過花樹這一環節的設計增加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合作的樂趣】(1)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出現問題及時指出。學生一邊剪,教師一邊輔導,在輔導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應及時公開糾正,對剪的好的作品及時提出表揚,并要求學生將剪好的團花作品粘在老師畫的大樹下。(這個輔導評價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也是第一次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2)展示作品:(粘貼在老師畫的大樹上)評:看看那個團花最吸引你,為什么?總結:大家是不是發現我們今天剪的團花作品,他們都有一些相同的和不同的特點呀,(學生觀察回答)是,相同點就是他們都是圓形的,每個圓形里的圖案都是對稱的。這些團花剪紙中,你能找到一模一樣的嗎?——其實同一個圖案,只要粗細、長短有一點不同,制作出的團花就會有不同。所以我們稱團花為“百變團花”真是一點都不夸張。(板書:百變)(這是對全體學生的一個總結性評價,是第二次評價在這次評價中一定要確定一到兩幅特別好的作品進行放大性評價,還要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家裝飾自己的書桌、窗戶、筆盒等)【設計意圖】 通過直接的比較,總結出“百變”的特點,起到點題的作用。四、拓展1.啟發談話:團花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說說這兩個團花的圖案是什么內容?(課件)《福祿壽喜》和《喜字團花》提問:這兩幅團花通常用在什么地方?(生日、結婚)小結:不同的團花使用的場合也不一樣,《福祿壽喜》用于(生日祝壽),《喜字團花》用于(婚嫁)。【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分析了解不同的團花可用在不同場合,提高學生對團花藝術價值的了解。2.繼續出示圖片,了解團花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五、總結評價(這是第三次對學生總結性評價,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就可以實現,如果沒有時間就可以讓學生自行回家體驗)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得到了幾顆星?(大屏幕展示評價表):☆通過學習我了解了剪紙的相關知識☆能用自己的巧手制作漂亮的團花作品☆我愿意與我的小伙伴合作,分享成功的喜悅☆我還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作與眾不同的作品☆我能做到講究衛生、注意安全請同學說一說自己得到了幾顆星。今天我們學的團花,圖案和制作都是最簡單的,如果要制作這樣的團花,那就不是那么簡單了。所以我們課后還可以繼續去研究團花剪紙的制作,繼續去了解團花剪紙的藝術。【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加強合作意識,肯定自己,彌補不足。附:板書設計:百變團花剪紙方法:折 畫 剪剪紙符號【設計意圖:這樣的板書設計充分體現圖文并茂、直觀明了、生動有趣,既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又體現本課教學內容,對本課教學也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