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吃蟲草》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新課標對于這一領域的要求就是:觀察、認識與理解線條、形狀、色彩等基本造型元素,進行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培養。二年級處于全學段的低年級段,對于美術的學習還是以觀察、線條表現為主。本課是通過引導學生在了解吃蟲草的外形特點、色彩特點和不同的吃蟲方法的基礎上,引發學生們的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將這種神奇的植物生動的表現出來,從而啟發想象力和創作表現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書中給學生們呈現了豬籠草、瓶子草、捕蠅草的圖片。還有豬籠草的局部特寫,使學生能夠完整的觀察吃蟲草的外部特征、色彩、花紋特征。“說一說”“想一想”欄目提出了課前查找學習資料的要求,從而課堂進行討論。“請同學們用動作表演吃蟲草捕蟲的情景”,是讓學生用肢體語言模仿吃蟲草捕蟲的樣子,意在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看一看,同學們是如何處理圖與底的顏色關系的?”這個提示有目的的將觀察和學習的重點放在如何處理底與圖的關系上。書中的學生作品從構圖、造型、線條、色彩幾方面讓學生感受藝術作品的美,能激發創作欲望。“藝術實踐”重點讓學生發揮想象力,選擇自己喜歡的吃蟲草進行大膽表現。“評一評”則是引導學生根據作品有針對性的進行生評、師評、互評。二.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了解吃蟲草的外形、色彩特征和捕蟲特點,學會用細致的表現方法表現吃蟲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2.過程與方法:設計視頻、圖片引導觀察,小組討論和感官體驗的過程,用學生主動發現探究、小組合作以及師生交往式的學習方式,解決教學重難點。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觀察、了解吃蟲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科學的情感,通過大膽想象、積極創作,表現大自然的美妙。三.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了解吃蟲草的種類以及外形、色彩特征和捕蟲的特點,大膽進行表現。2.教學難點:吃蟲草的特點和畫面主體物與底色的處理。四.教學過程(一)導課:同學們,大自然里的植物有很多,你們有沒有研究過某一種植物?哦!你們指導的還真不少!那現在請大家來看看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些作品,作品中的植物你們見過嗎?奇特嗎?那我們就一起去森林里找找這些奇特的植物好不好?請看視頻。(剪輯好的各種吃蟲草以及部分吃蟲草吃蟲的視頻)視頻看完了,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還有什么樣的問題?我們就帶著這些疑問一起學習《吃蟲草》。(二)講授新課:活動一:分析研究吃蟲草的結構、外形特點。1.豬籠草。●引導學生看書中圖片,觀察豬籠草的特寫,了解其外形結構特點。●回憶視頻中小蟲是怎么掉進豬籠草的陷阱的,并請學生描述。●觀看課件,圖形分析豬籠草的畫法。(此環節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并能大膽進行描述,課件的分析步驟又很好的解決了如何畫豬籠草的步驟。)2. 捕蠅草。請同學們表演一下捕蠅草是怎樣捕蟲的?看課件,分析捕蠅草的外形特點,學習捕蠅草的畫法。(調動學生用肢體體驗捕蠅草的吃蟲過程,更好的激發學習興趣!)3. 茅膏菜●小組討論,茅膏菜是怎樣吃掉蟲子?●用小紙片畫一畫,嘗試一下茅膏菜的畫法。●看課件,求證一下自己的畫法對不對?(用自己的觀察,結合學過的線條進行大膽表現,求證的過程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的藝術表現方法。)活動二:教師示范1. 課件學習,這個植物王國里最快的殺手很奇特!它的外形特點也很有趣!2. 教師在實物投影上演示,用油畫棒畫出貍藻的枝條和囊的外形,注意枝條的粗細變化,再用水粉涂底色完成。3.引導學生看課件,觀察吃蟲草的花紋、色彩。(給學生們演示了一種新畫法,油畫棒水粉畫,也就是油水分離法,為后面的課程打基礎。課件觀察花紋和色彩,給學生的創作做好鋪墊。)板書:外形奇特色彩鮮艷 構圖飽滿活動三:創作要求分組合作,每個小組用不同美術方式創作完成一幅吃蟲草的作品。(教師提前給學生分好組,刮畫、水彩筆畫、油畫棒水粉畫、彩卡紙粘貼畫、平面太空泥制作畫,不同的表現形式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們的創作欲望,同時又給同學們展示了不同材質的藝術形式的不同美感!)活動四:作品展示評價1.老師準備好畫架,將每組作品展示在畫架上。2.請同學在自己喜歡的吃蟲草作品上粘貼一只小蟲,看看哪一組的小蟲最多,由此選出大家最喜歡的作品。3.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對于喜歡作品的理由,也說一說不喜歡的理由,教師評價。(此環節通過生評、師評、互評,進一步增強同學們的評價能力,學會用美術的語言對作品進行欣賞和評價。)(三)拓展師:在植物王國里除了吃蟲草,還有很多各種各樣奇特的植物,老師希望大家以后更多的從書中,網絡中去發現和研究植物王國的奧秘,探索大自然的奇妙,并能用各種美術形勢去大膽進行表現,在我們學校的星光爭霸賽中與大家分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