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認識身邊的樹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一個內容。樹是人類的好朋友。形態各異、千姿百態的植物形象,容易吸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且是學生樂于表現的內容。本課是上學期《大樹的故事》的深入,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引導學生發現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之情。本課的教學意圖是,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回憶、表現各種樹木,使學生認識身邊的樹的種類、作用、生長特點,以及它與人類自下而上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觀察的習慣,增強觀察的自覺性。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樹的基本結構特征、不同種類樹的外形特點,初步了解樹的生長規律以及相關科學知識。觀察、分析樹的外形及線條紋理的豐富變化,運用不同的線進行表現。過程與方法通過體驗探究、小組合作等活動,引導學生在對比觀察中,感知大自然中樹的生動姿態和優美線條,探究線條運用的表現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觀察、欣賞中,感受、表現樹的獨特美感,以及樹與人類的重要關系,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樹木的美好情感。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樹的生長規律以及相關科學知識,了解樹的基本結構特征、不同種類樹的外形特點,運用不同的線進行表現難點:通過樹的外形特征來表現不同的樹,線條運用變化豐富、疏密得當。四、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1)給學生講述一個繪本,讓學生了解樹的成長過程。 提出問題: ①你看到了什么?你們還想了解哪些知識?得出結論大樹是人類的好朋友。 讓我們這節課一起來學習《認識身邊的樹》了解更多關于大樹的知識。2、復習舊知帶領學生復習上學期學過的《大樹的故事》大樹的基本結構有哪些?學生回到,教師總結,最后學生一起回答樹的基本結構。3、講授新課(1)組織學生展示圖片。 提出問題 ①這些樹干和咱平時畫的樹干一樣嗎? ②這些樹干是什么樣子的? 榕樹樹干也會分疏密原來樹的種類不一樣樹干長的也不同啊。 (2)展示課件。帶領學生觀察分析。 解決的問題: ①樹冠是什么樣子的? ②你還知道有那樣的樹冠。及時的評價學生的回答。 ③同一種樹,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其姿態也不同,疏密也不同。 (3)展示圖片,講授樹葉的不同。教師展示畫家的作品。一起來看一下畫家是怎樣表現大樹的疏密變化的。展示俄國畫家庫茵芝的油畫作品《白樺林》,請小組討論畫家畫的樹和真實的樹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小組討論 教師總結,油畫用郁郁蔥蔥的樹蔭作為背景,把前面五顆白樺樹襯托的更加醒目,同樣后面的多前面少,體現出了疏密的構圖安排。后面的樹林畫家用了同一種顏色而不是像現實中一片一片的,這是美術中一個繪畫方式概括。展示第二張圖片,請同學們觀察梵高畫的樹和現實的樹有什么不同,學生舉手回答,教師總結 采用了變形夸張。 展示學生圖片,講解疏密前后遮擋。(4) 微課展示,展示微課,一邊播放教師一邊講解。 (5)欣賞學生作品,讓同學生欣賞多種繪畫方式。(6)出示作業要求。(7)學生自主體驗繪畫的樂趣。教師進行有目的的輔導。 ( 播放音樂和優秀作品)。 (8)、展示評價、組織學生展示,交流,講評。 學生評價:先自評,再大家評,在評論時要簡單地介紹一下樹的知識。(9)、延展 展示其他的大樹,最后引導學生保護大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