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歷社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同步練習一、帶著地形圖去越野1.讀下列四張圖幅相同的地形圖,回答下面小題。(1)四幅圖中ab段坡度最緩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四幅圖中ab段有可能發育河流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下列關于這四幅圖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丁的等高距不同B.四幅圖中只有丙是洼地C.圖乙的ab段是山脊D.圖甲最適合進行有挑戰性的登山活動2.(2018七上·秀洲月考)圖中字母C代表的地形部位(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山頂3.(2018七上·紹興月考)張明與爺爺一起去登山望遠,登山前張明查閱了下圖。據此回答以下問題。(1)上圖被稱為( )A.政區圖 B.交通圖C.導游圖 D.等高線地形圖(2)甲處最適宜開展的運動項目是( )A.跳水運動 B.攀巖運動 C.滑雪運動 D.跳傘運動(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 )A.山峰 B.陡坡 C.緩坡 D.峭壁4.(2018九下·金華月考)下圖是兩幅圖幅相同、等高距相等的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CD處的坡度比EF處緩 B.乙圖反映的實際范圍比甲圖大C.EF處的實際距離比CD大 D.CD的坡度和EF一樣大5.(2017七上·常山月考)下列選項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稱排序與圖序相同的是( )A.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頂B.①山谷;②山頂;③鞍部;④山脊C.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頂D.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頂;④鞍部6.(2017七上·常山月考)讀下圖“某地等高線(米)地形示意圖”,完成小題。(1)甲的地形部位是( )A.山脊 B.山谷 C.陡崖 D.山峰(2)若乙地氣溫為25℃,丙地的氣溫為( )A.26.2℃ B.26.8℃ C.23.8℃ D.23.2℃7.(2017七上·湖州期中)讀下圖,回答小題。(1)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是( )A.500米 B.500~600米之間C.550米 D.600~700米之間(2)某班學生計劃分成四個登山活動小組,目標是圖中所示的山峰,沿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選擇具有挑戰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二、帶著地圖去旅行8.(2018七上·天臺月考)觀察下圖中,林地在耕地的( )A.西南方向 B.東北方向 C.正北方向 D.東南方向9.(2018七上·紹興月考)讀某校平面圖,運動場在教學樓的( )A.西北方向 B.東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正南方向10.(2018七上·紹興月考)已知臺灣位于北京的東南方,那么北京位于臺灣的( )A.東南 B.西南 C.西北 D.東北11.(2018七上·紹興月考)早晨,我們迎著太陽來學校,有微風吹來,令你的紅領巾飄向你的左手邊。你認為今天的天氣怎么樣( )A.晴,有偏東風 B.晴,有偏南風C.晴,有偏西風 D.晴,有偏北風12.(2018七上·紹興月考)早上,小明背著書包,迎著太陽升起的方向去上學,小明的學校在他家的( )A.東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13.(2017七上·臺州期中)在地圖上,普遍采用的定向方法是( )A.一般定向法 B.指向標定向法C.經緯網定向法 D.實物定向法14.元朝時,溫州人周達觀奉命隨外交使團遠赴真臘(今柬埔寨)。回國后,他把自己的見聞寫成了《真臘風土記》。結合圖片,回答。該使團船隊遠赴真臘的航行方向是( )A.由南往北 B.由北往南C.由西北往東南 D.由東北往西南三、材料探究15.(2018七上·湖州期末)有一種稱呼叫“驢友”,是對戶外自助自主旅行愛好者的愛稱。下圖為某“驢友”提供的一幅活動區域圖,讀圖,完成問題。(1)第一站:進入A地,發現A地的地形類型是 ,理由是 。(2)第二站:在a、b兩條支流中,想選擇一條水流較急的河流進行探險,應選擇 (填字母),理由是 。(3)第三站:探險過程中迷路了,不知不覺走到了乙村,查看地圖后,想由乙村回到甲村,路線①和②哪條比較省力?為什么?16.根據下圖有關信息,回答問題。(1)圖中A表示的地形是 ,B點的海拔為 米。(2)圖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說明河流經過的地方地勢 高 低。(3)如果①②兩條虛線中有一條表示有河流流過,則小河有可能位于哪處?請說說你的判斷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D(2)D(3)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四幅圖中ab段坡度最緩的是丁圖。因為在圖幅相同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線疏密程度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應越小,內容越詳細,坡度越大.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四幅圖中ab段有可能發育河流的是丁圖。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 圖中給出的等高距都是100米,A錯誤;四幅圖中,只有丁是洼地,其余是山頂,B錯誤;圖乙的ab段是山脊,C正確; 最適合進行有挑戰性的登山活動應該選擇在坡度大的陡崖處,D錯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相鄰的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稱為等高距,同一幅圖中等高距是相同的。2.【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分析,C處等高線比較稀疏,兩邊等高線對稱分布,屬于兩座山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說明是鞍部。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3.【答案】(1)D(2)B(3)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等高線地形圖是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由此可知,上圖被稱為等高線地形圖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規律可知,甲處有多條等高線在此相交,說明是陡崖,所以,甲處最適宜開展的運動項目是攀巖運動。但是由于海拔不是太高,周圍沒有水域,不適合其他運動。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比較緩,等高線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比較陡。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4.【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地圖信息的判讀,同樣大小的地圖比例尺度大,地圖包括實地范圍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地圖包括的實地范圍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所以乙圖反應的實際范圍比甲圖小,B不符合題意;CD和EF的圖上坡度一樣,但EF所表示的范圍比CD大,所以CD處的坡度比EF處大,C符合題意,A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等高地形的內容,通過分析題干中的圖片,考查學生對于等高線的對比。5.【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 從圖中看出,A處的等高線向海拔高出凸是山谷,B處位于兩山頂之間比較低洼的地方是鞍部,C處的等高線向海拔低凸是山脊,D處四周低中間高是山頂.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根據等高線的彎曲和延伸方向、數值大小,可判斷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6.【答案】(1)C(2)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線重合處,必為峭壁。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2)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0米,丙地的海拔是300米,兩地相差200米,溫度相差1.2 ℃。丙地比乙地低,氣溫高,25+1.2=26.2 ℃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1)C;(2)A。【點評】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相鄰的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稱為等高距,同一幅圖中等高距是相同的。7.【答案】(1)B(2)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分析等高線地形圖可知,圖中等高距是100米,最高的等高線的海拔500米,所以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是500~600米之間。故選B。(2)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等高線密集,地勢陡峭;等高線稀疏,地勢平緩。②路線處等高線最密集,地勢陡峭,適合攀登,具有挑戰性。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8.【答案】C【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方向的判斷。此圖采用指向標定向法,所以林地在耕地的正北方向。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方向的判斷。9.【答案】D【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圖中左上角有指向標,是指向標地圖。指向標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確定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根據指向標的方向可知, 運動場在教學樓的正南方向。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10.【答案】C【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 已知臺灣位于北京的東南方,那么北京位于臺灣的西北方向。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地圖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用指向標指示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方;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用經緯網定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11.【答案】B【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根據題意,早晨迎著太陽,說明是晴天;有風吹來,使紅領巾飄向左手邊,根據日出在東邊,又是迎著太陽走,說明向東走,左手邊是北邊,風從南邊吹來,是偏南風。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天氣是指某一個地區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態。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例如北風就是指空氣自北向南流動。風向一般用8個方位表示。分別為: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12.【答案】A【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據題分析,日出東方,小明迎著太陽上學,說明朝東走,小明從家出發向東走到學校,學校在他家的東方。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地圖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用指向標指示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方;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用經緯網定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13.【答案】A【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定向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地圖上,普遍采用的定向方法是一般定向法。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定向法的識記。14.【答案】D【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在地圖上確定方向的方法,由一般定向法判定該船隊的航行方向是由東北往西南。【點評】知道在地圖上確定方向的方法。15.【答案】(1)盆地;因為等高線基本是閉合的,數值是外面大里面小,說明海拔是外高里低(2)a;a處比b處等高線密集,說明坡度比b處陡,水流也比較急(3)路線②;等高距不大,經過坡度和緩的地形,避免陡坡和爬坡。【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A地的地形類型是盆地,理由: 等高線基本是閉合的,數值是外面大里面小,說明海拔是外高里低 。中間低,四周高是盆地。(2)河流的流速與地勢的高低有關,落差大,坡度大,流速大。 a處比b處等高線密集,說明坡度比b處陡,水流也比較急 。(3) 路線①和②比較, 路線②比較省力,甲乙兩地相對高度不大, 路線①行走的過程中需要爬坡,比較費力, 路線②經過坡度和緩的地形,避免陡坡和爬坡。【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6.【答案】(1)山峰;400(2)自北向南;北;南(3)①處。因為①處為山谷,容易集水成河。【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本題以等高線圖為載體,要求學生掌握等高線地圖的判讀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線圖。山頂(山峰):等高線 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容易形成河流。圖中采用一般定向法確定方向的,由圖中的海拔高度可知地勢北高南低,所以河流是自北向南。【點評】本題目要求學生掌握等高線地圖的判讀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線圖,主要注重考查學生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分析有用信息的能力。1 / 1初中歷社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同步練習一、帶著地形圖去越野1.讀下列四張圖幅相同的地形圖,回答下面小題。(1)四幅圖中ab段坡度最緩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四幅圖中ab段有可能發育河流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下列關于這四幅圖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丁的等高距不同B.四幅圖中只有丙是洼地C.圖乙的ab段是山脊D.圖甲最適合進行有挑戰性的登山活動【答案】(1)D(2)D(3)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四幅圖中ab段坡度最緩的是丁圖。因為在圖幅相同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線疏密程度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應越小,內容越詳細,坡度越大.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四幅圖中ab段有可能發育河流的是丁圖。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3) 圖中給出的等高距都是100米,A錯誤;四幅圖中,只有丁是洼地,其余是山頂,B錯誤;圖乙的ab段是山脊,C正確; 最適合進行有挑戰性的登山活動應該選擇在坡度大的陡崖處,D錯誤;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相鄰的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稱為等高距,同一幅圖中等高距是相同的。2.(2018七上·秀洲月考)圖中字母C代表的地形部位(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山頂【答案】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分析,C處等高線比較稀疏,兩邊等高線對稱分布,屬于兩座山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說明是鞍部。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3.(2018七上·紹興月考)張明與爺爺一起去登山望遠,登山前張明查閱了下圖。據此回答以下問題。(1)上圖被稱為( )A.政區圖 B.交通圖C.導游圖 D.等高線地形圖(2)甲處最適宜開展的運動項目是( )A.跳水運動 B.攀巖運動 C.滑雪運動 D.跳傘運動(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 )A.山峰 B.陡坡 C.緩坡 D.峭壁【答案】(1)D(2)B(3)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1)等高線地形圖是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由此可知,上圖被稱為等高線地形圖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規律可知,甲處有多條等高線在此相交,說明是陡崖,所以,甲處最適宜開展的運動項目是攀巖運動。但是由于海拔不是太高,周圍沒有水域,不適合其他運動。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比較緩,等高線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比較陡。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4.(2018九下·金華月考)下圖是兩幅圖幅相同、等高距相等的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CD處的坡度比EF處緩 B.乙圖反映的實際范圍比甲圖大C.EF處的實際距離比CD大 D.CD的坡度和EF一樣大【答案】C【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地圖信息的判讀,同樣大小的地圖比例尺度大,地圖包括實地范圍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地圖包括的實地范圍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所以乙圖反應的實際范圍比甲圖小,B不符合題意;CD和EF的圖上坡度一樣,但EF所表示的范圍比CD大,所以CD處的坡度比EF處大,C符合題意,A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等高地形的內容,通過分析題干中的圖片,考查學生對于等高線的對比。5.(2017七上·常山月考)下列選項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稱排序與圖序相同的是( )A.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頂B.①山谷;②山頂;③鞍部;④山脊C.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頂D.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頂;④鞍部【答案】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 從圖中看出,A處的等高線向海拔高出凸是山谷,B處位于兩山頂之間比較低洼的地方是鞍部,C處的等高線向海拔低凸是山脊,D處四周低中間高是山頂.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根據等高線的彎曲和延伸方向、數值大小,可判斷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6.(2017七上·常山月考)讀下圖“某地等高線(米)地形示意圖”,完成小題。(1)甲的地形部位是( )A.山脊 B.山谷 C.陡崖 D.山峰(2)若乙地氣溫為25℃,丙地的氣溫為( )A.26.2℃ B.26.8℃ C.23.8℃ D.23.2℃【答案】(1)C(2)A【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線重合處,必為峭壁。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2)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0米,丙地的海拔是300米,兩地相差200米,溫度相差1.2 ℃。丙地比乙地低,氣溫高,25+1.2=26.2 ℃ 。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1)C;(2)A。【點評】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相鄰的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稱為等高距,同一幅圖中等高距是相同的。7.(2017七上·湖州期中)讀下圖,回答小題。(1)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是( )A.500米 B.500~600米之間C.550米 D.600~700米之間(2)某班學生計劃分成四個登山活動小組,目標是圖中所示的山峰,沿圖中的①②③④四個方向進行攀登。其中一組想選擇具有挑戰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B(2)B【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分析等高線地形圖可知,圖中等高距是100米,最高的等高線的海拔500米,所以圖中山頂的海拔高度是500~600米之間。故選B。(2)本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等高線密集,地勢陡峭;等高線稀疏,地勢平緩。②路線處等高線最密集,地勢陡峭,適合攀登,具有挑戰性。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二、帶著地圖去旅行8.(2018七上·天臺月考)觀察下圖中,林地在耕地的( )A.西南方向 B.東北方向 C.正北方向 D.東南方向【答案】C【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方向的判斷。此圖采用指向標定向法,所以林地在耕地的正北方向。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方向的判斷。9.(2018七上·紹興月考)讀某校平面圖,運動場在教學樓的( )A.西北方向 B.東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正南方向【答案】D【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圖中左上角有指向標,是指向標地圖。指向標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確定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根據指向標的方向可知, 運動場在教學樓的正南方向。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經緯網判斷法,二是指向標判斷法,三是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一般范圍較小的地圖都有指向標,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10.(2018七上·紹興月考)已知臺灣位于北京的東南方,那么北京位于臺灣的( )A.東南 B.西南 C.西北 D.東北【答案】C【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 已知臺灣位于北京的東南方,那么北京位于臺灣的西北方向。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地圖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用指向標指示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方;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用經緯網定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11.(2018七上·紹興月考)早晨,我們迎著太陽來學校,有微風吹來,令你的紅領巾飄向你的左手邊。你認為今天的天氣怎么樣( )A.晴,有偏東風 B.晴,有偏南風C.晴,有偏西風 D.晴,有偏北風【答案】B【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根據題意,早晨迎著太陽,說明是晴天;有風吹來,使紅領巾飄向左手邊,根據日出在東邊,又是迎著太陽走,說明向東走,左手邊是北邊,風從南邊吹來,是偏南風。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天氣是指某一個地區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態。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例如北風就是指空氣自北向南流動。風向一般用8個方位表示。分別為: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12.(2018七上·紹興月考)早上,小明背著書包,迎著太陽升起的方向去上學,小明的學校在他家的( )A.東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答案】A【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據題分析,日出東方,小明迎著太陽上學,說明朝東走,小明從家出發向東走到學校,學校在他家的東方。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地圖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用指向標指示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方;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用經緯網定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沒有指向標與經緯網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定確定方向.13.(2017七上·臺州期中)在地圖上,普遍采用的定向方法是( )A.一般定向法 B.指向標定向法C.經緯網定向法 D.實物定向法【答案】A【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定向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地圖上,普遍采用的定向方法是一般定向法。故選A。【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定向法的識記。14.元朝時,溫州人周達觀奉命隨外交使團遠赴真臘(今柬埔寨)。回國后,他把自己的見聞寫成了《真臘風土記》。結合圖片,回答。該使團船隊遠赴真臘的航行方向是( )A.由南往北 B.由北往南C.由西北往東南 D.由東北往西南【答案】D【知識點】方向【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在地圖上確定方向的方法,由一般定向法判定該船隊的航行方向是由東北往西南。【點評】知道在地圖上確定方向的方法。三、材料探究15.(2018七上·湖州期末)有一種稱呼叫“驢友”,是對戶外自助自主旅行愛好者的愛稱。下圖為某“驢友”提供的一幅活動區域圖,讀圖,完成問題。(1)第一站:進入A地,發現A地的地形類型是 ,理由是 。(2)第二站:在a、b兩條支流中,想選擇一條水流較急的河流進行探險,應選擇 (填字母),理由是 。(3)第三站:探險過程中迷路了,不知不覺走到了乙村,查看地圖后,想由乙村回到甲村,路線①和②哪條比較省力?為什么?【答案】(1)盆地;因為等高線基本是閉合的,數值是外面大里面小,說明海拔是外高里低(2)a;a處比b處等高線密集,說明坡度比b處陡,水流也比較急(3)路線②;等高距不大,經過坡度和緩的地形,避免陡坡和爬坡。【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A地的地形類型是盆地,理由: 等高線基本是閉合的,數值是外面大里面小,說明海拔是外高里低 。中間低,四周高是盆地。(2)河流的流速與地勢的高低有關,落差大,坡度大,流速大。 a處比b處等高線密集,說明坡度比b處陡,水流也比較急 。(3) 路線①和②比較, 路線②比較省力,甲乙兩地相對高度不大, 路線①行走的過程中需要爬坡,比較費力, 路線②經過坡度和緩的地形,避免陡坡和爬坡。【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16.根據下圖有關信息,回答問題。(1)圖中A表示的地形是 ,B點的海拔為 米。(2)圖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說明河流經過的地方地勢 高 低。(3)如果①②兩條虛線中有一條表示有河流流過,則小河有可能位于哪處?請說說你的判斷理由。【答案】(1)山峰;400(2)自北向南;北;南(3)①處。因為①處為山谷,容易集水成河。【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本題以等高線圖為載體,要求學生掌握等高線地圖的判讀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線圖。山頂(山峰):等高線 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容易形成河流。圖中采用一般定向法確定方向的,由圖中的海拔高度可知地勢北高南低,所以河流是自北向南。【點評】本題目要求學生掌握等高線地圖的判讀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線圖,主要注重考查學生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分析有用信息的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中歷社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初中歷社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綜合探究一《從地圖上獲取信息》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