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秦漢時期斗技文化迅速發展的原因有( )①國家的統一 ②生產的發展 ③各民族之間的交往④科技成就處于世界領先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東漢時期在民間興起,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印度教 C.道教 D.佛教3.某同學想利用假期去游覽道教圣地,他應該去( )A.山東五蓮山 B.四川青城山C.洛陽白馬寺 D.洛陽龍門石窟4.佛教在中國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遍布全國各地的佛教寺院是令許多人流連忘返的地方。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在( )A.陜西西安 B.陜西咸陽C.河南洛陽 D.江蘇南京5.與“千手觀音” “普度眾生”等詞語相關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6.俗語“人人阿彌陀,家家觀世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國民間的盛行。佛教傳人我國中原地區是在( )A.秦朝時期 B.兩漢時期 C.魏晉時期 D.隋唐時期7.《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 )A.紀傳體通史 B.紀傳體斷代史C.編年體通史 D.編年體斷代史8.如果你對商朝的歷史感興趣,想印證甲骨文所反映的商王活動和當時的社會情況,應參考下列哪部史書( )A.《春秋》 B.《后漢書》C.《史記》 D.《漢書》9.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后人尊稱為“史圣”;他創作的史書被認為是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這里的“他”是( )A.孔子 B.司馬遷C.杜甫 D.司馬光10.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紀傳體通史是( )A.《史記》 B.《漢書》C.《后漢書》 D.《資治通鑒》11.右圖所示郵票紀念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他的著作是( )A.《史記》 B.《水經注》C.《傷寒雜病論》 D.《齊民要術》12.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著作是( )A.《本草綱目》 B.《史記》C.《夢溪筆談》 D.《天工開物》13.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A.《資治通鑒》 B.《水經注》C.《天工開物》 D.《史記》14.能夠通過右圖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實有 ( )①秦始皇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 ③蔡倫改進造紙術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⑤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③④⑤15.《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記傳體通史,可以從書中查閱的史實有( )①商湯滅夏 ②齊桓公稱霸 ③商鞅變法 ④赤壁之戰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6.(2019八上·江山期中)史學巨著《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部巨著的體例是( )A.編年體通史 B.編年體斷代史C.紀傳體通史 D.紀傳體斷代史17.右圖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學在歷史復習課上作的筆記,其中“4.”后面空白處應填寫的歷史人物是( )A.祖沖之 B.顧愷之 C.司馬遷 D.賈思勰18.下圖中的體操圖片與下列哪位人物有關?( )A.華佗 B.扁鵲 C.張衡 D.張仲景19.現代臨床醫學中,若要給患者做手術,一般會在手術前對患者實施局部或全身麻醉。世界上最早制成全身麻醉藥劑的人是( )A.張仲景 B.華佗 C.扁鵲 D.李時珍20.河南省南陽市有一著名景點——“醫圣祠”,紀念的是我國古代一位杰出的醫學家。這位醫學家是( )A.張仲景 B.華佗 C.蔡倫 D.孫思邈二、材料分析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西漢時期我國古代大史學家司馬遷。在他十五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帶他到太史署去看一批藏書。這批藏書有一萬三千多卷,皇上要求司馬遷的父親盡快整理出來。這可難辦了,這一萬多卷書中,有的已殘缺不全,有的只有上卷無下卷,有的竹簡的牛皮韋編也斷了。因此,要整理就必須通過閱讀進行篩選和補充,而且還必須是有學問、有毅力的人來做。聽到這事后,司馬遷就自告奮勇地說:“這些書我能讀完。”父親問:“你說說怎么個讀法 ”“一萬三千多卷,乍看是大得嚇人的數字,但是,我算了一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每天讀十卷,那讀四年,也差不多讀完了。”從此,司馬遷按自己所說的去做,每天堅持讀十卷,直到把這批書讀完。這就是“讀萬卷書”典故的由來。材料二:“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魯迅請回答:(1)材料說的是哪部著作?(2)著作的作者是誰?他是什么朝代人?(3)這部著作的主要內容是什么?(4)著作是什么體裁?為什么叫這個體裁?(5)如何評價這部著作?(6)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作為一個史學家應具有哪些精神品質?22.閱讀下列材料:“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朽而成灰土,何用為鬼?”請回答:(1)以上材料是誰的言論?(2)這段材料出自他的什么著作?(3)他的這部著作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你認為他的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2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材料二 見右圖請回答:(1)結合材料一判斷右圖中的人物是誰?(2)他撰寫的史學名著是什么?(3)該書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如何?24.閱讀下列材料:“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班固(1)材料說的是哪部著作?(2) 著作的作者是誰?他是什么朝代人?(3) 這部著作的主要內容是什么?(4)著作是什么體裁?為什么叫這個體裁。(5)如何評價這部著作?25.下圖是著名的洛陽白馬寺,是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讀圖討論思考回答下列問題:(1)佛教何時傳入我國的?為什么很快受到我國封建統治者的歡迎和支持?(2)能否舉出一些實例,談談佛教對我國文化產生的影響。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昌盛的秦漢文化考點的理解。秦漢時期科技文化的發展原因有: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經濟(生產)的發展;各民族的交往;文化教育的發展,對外交流頻繁。而秦漢科技書本上本沒有提出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并且既是有,也是科技文化迅速發展的結果。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選擇A。【點評】要求學生昌盛的秦漢文化的成因。2.【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東漢時期的文化及世界主要宗教的誕生地。基督教誕生于西亞巴勒斯坦地區,印度教和佛教均是誕生于古代印度。只有道教是誕生于我國的本土宗教。故選C。【點評】此題考查東漢時期的文化及世界主要宗教的誕生地3.【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昌盛的秦漢文化的了解。山東五蓮山、洛陽白馬寺和龍馬石窟是佛教的宗教文化景觀。四川青城山是道教的宗教文化景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選擇B。【點評】要求學生了解昌盛的秦漢文化——道教的宗教文化景觀。4.【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佛教在我國的傳播與發展情況。中國最早的寺廟是白馬寺,是漢明帝于河南洛陽所建,所以,答案為C。【點評】 了解佛教在我的傳播與發展。5.【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世界上主要宗教教義的了解。從題干中“觀音”、”普度眾生“等信息可知與佛教有關,因為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而且佛教以慈悲為懷,盡力救濟百姓以便登上彼岸,即普度眾生,由此分析可知A符合題意。【點評】了解世界上主要宗教的教義。6.【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的認知。公元1世紀,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而公元25年,東漢建立,公元1世紀即兩漢時期,即答案B。【點評】知道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及所處朝代。7.【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史記》知識點的考查。《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因此答案選A。【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史記》的歷史地位。8.【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成為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因此在《史記》可以查閱商朝的歷史。而《后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漢書》記載了西漢王朝一朝的歷史,《春秋》按年記載了春秋時魯國從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間(前 722~前481或前479)的歷史大事,都查閱不到關于商朝的資料。【點評】了解昌盛的秦漢文化中有關史書的記載時間和記錄內容。9.【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司馬遷是西漢時期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后人尊稱為“史圣”;他創作的《史記》被認為是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故選B。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杜甫是唐朝著名的詩人,被稱為“詩圣”;司馬光是北宋著名史學家,著有《資治通鑒》。【點評】了解《史記》的,理解其對后世的史學界,文學界和思想界影響深遠。10.【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指司馬遷的《史記》。“史家之絕唱”是說其歷史學成就。司馬遷參酌古今,創造出史書撰寫的新體例。“無韻之《離騷》”是說其文學成就。司馬遷著史絕非局限于文獻的收集、整理、考證,也不是以一種冷漠的態度從外部客觀地觀察歷史,他是帶著深切的痛苦去理解筆下人物的奮斗和成敗,所以筆端常飽含著悲憤。此題答案選A。【點評】了解司馬遷和《史記》等知識。11.【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司馬遷是西漢時期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后人尊稱為“史圣”;他創作的《史記》被認為是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故選A。司馬遷撰寫的《史記》,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史事,所以“通古今之變”中的“古”指黃帝時期,“今”是指漢武帝時期。“成一家之言”指的是成就自己的獨立完善的理論著述,也開創了紀傳體通史的體例。 【點評】了解《史記》的相關內容,理解后人贊譽司馬遷的理由。12.【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史記》 重點考查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因文筆生動,史料翔實,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點評】了解《史記》 的文學地位。13.【答案】D【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史記》 重點考查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因文筆生動,史料翔實,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資治通鑒》是編年體史書,《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點評】了解《史記》 的文學地位。14.【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史記》 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紀傳體通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③蔡倫改進造紙術 ”和⑤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東漢時的歷史,所以《史記》中無從考證。【點評】了解《史記》的概況,知道該書所記載的歷史時間范疇。15.【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史記》 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西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紀傳體通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④赤壁之戰 ”是東漢末年三國鼎立前發生的歷史事件,所以在《史記》中無從考證。【點評】了解《史記》所記載得歷史時間范疇。16.【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史記》 重點考查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因文筆生動,史料翔實,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點評】了解《史記》編寫格式,即體例,區別紀傳體,編年體,通史,斷代史。17.【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的相關知識。《史記》 是一部紀傳體通史,成為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根據課本所學,該書作者是司馬遷。其他答案:A 祖沖之的圓周率,B 顧愷之的繪畫,D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中國北魏一部綜合性農書。【點評】了解古代秦漢的文化成就,歷史上古代名人及其作品。18.【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成就的相關知識。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的活動姿態,編成“五禽之戲”,傳授給人們,以鍛煉身體。五禽戲是以體育活動為主,與氣功結合的健身運動。扁鵲善于運用問聞望切四診法;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中醫臨床診斷治療的專著。張衡是我國東漢時期杰出的科學家和文學家,最突出的成就是地動儀的發明。【點評】了解秦漢文化的杰出歷史名人和他們的代表成就,學會區分醫學界的主要人物及其成就。19.【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醫學成就的相關知識。華佗是我國東漢末年的民間“神醫“,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制成了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手術前讓病人和酒服下,待病人失去知覺后,再進行開刀等外科手術,如腹腔腫瘤的摘除,胃腸縫合等大手術。麻沸散的創制成功不僅是我國醫學史上的重大發明,也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這項發明比西方早一千七百多年。【點評】了解華佗的醫學成就--“麻沸散”的發明及其對世界的醫學界的貢獻。20.【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醫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張仲景是東漢末年的名醫,南陽郡涅陽(今河南南陽市西南)人,當時連年戰亂,疾病流行,為使人民解除病痛,挽救病人的生命,他“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并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寫成了舉世聞名的《傷寒雜病論》。這是我國第一部中醫臨床診斷治療的專著,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對以后中國醫藥學的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張仲景是中國古代卓有貢獻的醫學家,后世尊稱他為“醫圣”。【點評】了解秦漢時期我國醫學成就的相關知識,知道張仲景的主要醫學成就及其對后世醫學界的貢獻。21.【答案】(1)《史記》(2)司馬遷、西漢(3)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4)紀傳體。因為“本紀“和“紀傳”是書的主體,所以稱為紀傳體。(5)《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一部嚴謹的史學著作,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6)提示:勤奮學習,博覽古今書籍;不怕困難,多參加社會實踐;不畏權貴,敢于秉筆直書。等等。(可自由發揮)【知識點】《史記》與司馬遷【解析】【分析】這是基礎題,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知識積累,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的歷史知識儲備,不難得出正確答案。該題考查了司馬遷撰寫的《史記》的內容和影響以及司馬遷治史的態度的現實意義。學生通過答題,既掌握了基礎知識,同時又提高了自己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點評】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22.【答案】(1)王充。(2)《論衡》。(3)世界上是沒有鬼神存在的。(4)敢于堅持真理、敢于斗爭的精神。【知識點】中國古代科學著作【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王充的成就,學生應掌握好基礎知識。【點評】考查學生分析能力,應加強訓練。23.【答案】(1)司馬遷(2)《史記》(3)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知識點】《史記》與司馬遷【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司馬遷及其成就,學生應掌握好基礎知識。【點評】考查學生分析和識圖能力。24.【答案】(1)《史記》。(2)司馬遷;西漢。(3)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4)紀傳體;因為“本紀“和“紀傳”是書的主體,所以稱為紀傳體。(5)《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一部嚴謹的史學著作,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知識點】《史記》與司馬遷【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司馬遷及其成就,學生應掌握好基礎知識。【點評】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能力,應加強分析能力的訓練。25.【答案】(1)佛教是在西漢末年傳入我國的,東漢才得到廣泛傳播,它所以很快受到封建統治者的歡迎和支持是因為佛教宣稱人死后能夠轉生來世。人能忍受苦難,虔誠地信佛,來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它使人們為了幸福便會忍受現世的一切苦難,而不去反抗、斗爭。這正迎合了封建統治階級麻痹人民反對封建剝削和壓迫斗爭的需要。(2)佛教的傳播,對我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藝術方面,隨著佛教傳播,興起了建塔造像的佛教藝術。洛陽白馬寺就是其中一個。世界聞名的龍門、云岡、敦煌等石窟,就是我國雕塑藝術的寶庫。還有許多塔寺建筑,不少保存至今,成為我國一些地區的風景名勝。【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佛教與道教【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佛教的知識,學生應掌握好基礎知識。【點評】考查學生分析和識圖能力。1 / 1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秦漢時期斗技文化迅速發展的原因有( )①國家的統一 ②生產的發展 ③各民族之間的交往④科技成就處于世界領先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昌盛的秦漢文化考點的理解。秦漢時期科技文化的發展原因有: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經濟(生產)的發展;各民族的交往;文化教育的發展,對外交流頻繁。而秦漢科技書本上本沒有提出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并且既是有,也是科技文化迅速發展的結果。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選擇A。【點評】要求學生昌盛的秦漢文化的成因。2.東漢時期在民間興起,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印度教 C.道教 D.佛教【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東漢時期的文化及世界主要宗教的誕生地。基督教誕生于西亞巴勒斯坦地區,印度教和佛教均是誕生于古代印度。只有道教是誕生于我國的本土宗教。故選C。【點評】此題考查東漢時期的文化及世界主要宗教的誕生地3.某同學想利用假期去游覽道教圣地,他應該去( )A.山東五蓮山 B.四川青城山C.洛陽白馬寺 D.洛陽龍門石窟【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昌盛的秦漢文化的了解。山東五蓮山、洛陽白馬寺和龍馬石窟是佛教的宗教文化景觀。四川青城山是道教的宗教文化景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選擇B。【點評】要求學生了解昌盛的秦漢文化——道教的宗教文化景觀。4.佛教在中國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遍布全國各地的佛教寺院是令許多人流連忘返的地方。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在( )A.陜西西安 B.陜西咸陽C.河南洛陽 D.江蘇南京【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佛教在我國的傳播與發展情況。中國最早的寺廟是白馬寺,是漢明帝于河南洛陽所建,所以,答案為C。【點評】 了解佛教在我的傳播與發展。5.與“千手觀音” “普度眾生”等詞語相關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世界上主要宗教教義的了解。從題干中“觀音”、”普度眾生“等信息可知與佛教有關,因為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而且佛教以慈悲為懷,盡力救濟百姓以便登上彼岸,即普度眾生,由此分析可知A符合題意。【點評】了解世界上主要宗教的教義。6.俗語“人人阿彌陀,家家觀世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國民間的盛行。佛教傳人我國中原地區是在( )A.秦朝時期 B.兩漢時期 C.魏晉時期 D.隋唐時期【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的認知。公元1世紀,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而公元25年,東漢建立,公元1世紀即兩漢時期,即答案B。【點評】知道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及所處朝代。7.《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 )A.紀傳體通史 B.紀傳體斷代史C.編年體通史 D.編年體斷代史【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對《史記》知識點的考查。《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因此答案選A。【點評】要求學生掌握《史記》的歷史地位。8.如果你對商朝的歷史感興趣,想印證甲骨文所反映的商王活動和當時的社會情況,應參考下列哪部史書( )A.《春秋》 B.《后漢書》C.《史記》 D.《漢書》【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成為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因此在《史記》可以查閱商朝的歷史。而《后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漢書》記載了西漢王朝一朝的歷史,《春秋》按年記載了春秋時魯國從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間(前 722~前481或前479)的歷史大事,都查閱不到關于商朝的資料。【點評】了解昌盛的秦漢文化中有關史書的記載時間和記錄內容。9.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后人尊稱為“史圣”;他創作的史書被認為是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這里的“他”是( )A.孔子 B.司馬遷C.杜甫 D.司馬光【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司馬遷是西漢時期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后人尊稱為“史圣”;他創作的《史記》被認為是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故選B。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杜甫是唐朝著名的詩人,被稱為“詩圣”;司馬光是北宋著名史學家,著有《資治通鑒》。【點評】了解《史記》的,理解其對后世的史學界,文學界和思想界影響深遠。10.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紀傳體通史是( )A.《史記》 B.《漢書》C.《后漢書》 D.《資治通鑒》【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指司馬遷的《史記》。“史家之絕唱”是說其歷史學成就。司馬遷參酌古今,創造出史書撰寫的新體例。“無韻之《離騷》”是說其文學成就。司馬遷著史絕非局限于文獻的收集、整理、考證,也不是以一種冷漠的態度從外部客觀地觀察歷史,他是帶著深切的痛苦去理解筆下人物的奮斗和成敗,所以筆端常飽含著悲憤。此題答案選A。【點評】了解司馬遷和《史記》等知識。11.右圖所示郵票紀念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他的著作是( )A.《史記》 B.《水經注》C.《傷寒雜病論》 D.《齊民要術》【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司馬遷是西漢時期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后人尊稱為“史圣”;他創作的《史記》被認為是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故選A。司馬遷撰寫的《史記》,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史事,所以“通古今之變”中的“古”指黃帝時期,“今”是指漢武帝時期。“成一家之言”指的是成就自己的獨立完善的理論著述,也開創了紀傳體通史的體例。 【點評】了解《史記》的相關內容,理解后人贊譽司馬遷的理由。12.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著作是( )A.《本草綱目》 B.《史記》C.《夢溪筆談》 D.《天工開物》【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史記》 重點考查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因文筆生動,史料翔實,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點評】了解《史記》 的文學地位。13.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A.《資治通鑒》 B.《水經注》C.《天工開物》 D.《史記》【答案】D【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史記》 重點考查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因文筆生動,史料翔實,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資治通鑒》是編年體史書,《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點評】了解《史記》 的文學地位。14.能夠通過右圖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實有 ( )①秦始皇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 ③蔡倫改進造紙術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⑤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史記》 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紀傳體通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③蔡倫改進造紙術 ”和⑤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東漢時的歷史,所以《史記》中無從考證。【點評】了解《史記》的概況,知道該書所記載的歷史時間范疇。15.《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記傳體通史,可以從書中查閱的史實有( )①商湯滅夏 ②齊桓公稱霸 ③商鞅變法 ④赤壁之戰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史記》 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西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紀傳體通史,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④赤壁之戰 ”是東漢末年三國鼎立前發生的歷史事件,所以在《史記》中無從考證。【點評】了解《史記》所記載得歷史時間范疇。16.(2019八上·江山期中)史學巨著《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部巨著的體例是( )A.編年體通史 B.編年體斷代史C.紀傳體通史 D.紀傳體斷代史【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史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史記》 重點考查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因文筆生動,史料翔實,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點評】了解《史記》編寫格式,即體例,區別紀傳體,編年體,通史,斷代史。17.右圖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學在歷史復習課上作的筆記,其中“4.”后面空白處應填寫的歷史人物是( )A.祖沖之 B.顧愷之 C.司馬遷 D.賈思勰【答案】C【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的相關知識。《史記》 是一部紀傳體通史,成為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根據課本所學,該書作者是司馬遷。其他答案:A 祖沖之的圓周率,B 顧愷之的繪畫,D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中國北魏一部綜合性農書。【點評】了解古代秦漢的文化成就,歷史上古代名人及其作品。18.下圖中的體操圖片與下列哪位人物有關?( )A.華佗 B.扁鵲 C.張衡 D.張仲景【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成就的相關知識。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的活動姿態,編成“五禽之戲”,傳授給人們,以鍛煉身體。五禽戲是以體育活動為主,與氣功結合的健身運動。扁鵲善于運用問聞望切四診法;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中醫臨床診斷治療的專著。張衡是我國東漢時期杰出的科學家和文學家,最突出的成就是地動儀的發明。【點評】了解秦漢文化的杰出歷史名人和他們的代表成就,學會區分醫學界的主要人物及其成就。19.現代臨床醫學中,若要給患者做手術,一般會在手術前對患者實施局部或全身麻醉。世界上最早制成全身麻醉藥劑的人是( )A.張仲景 B.華佗 C.扁鵲 D.李時珍【答案】B【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醫學成就的相關知識。華佗是我國東漢末年的民間“神醫“,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制成了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手術前讓病人和酒服下,待病人失去知覺后,再進行開刀等外科手術,如腹腔腫瘤的摘除,胃腸縫合等大手術。麻沸散的創制成功不僅是我國醫學史上的重大發明,也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這項發明比西方早一千七百多年。【點評】了解華佗的醫學成就--“麻沸散”的發明及其對世界的醫學界的貢獻。20.河南省南陽市有一著名景點——“醫圣祠”,紀念的是我國古代一位杰出的醫學家。這位醫學家是( )A.張仲景 B.華佗 C.蔡倫 D.孫思邈【答案】A【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漢文化中醫學成就的相關知識。張仲景是東漢末年的名醫,南陽郡涅陽(今河南南陽市西南)人,當時連年戰亂,疾病流行,為使人民解除病痛,挽救病人的生命,他“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并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寫成了舉世聞名的《傷寒雜病論》。這是我國第一部中醫臨床診斷治療的專著,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對以后中國醫藥學的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張仲景是中國古代卓有貢獻的醫學家,后世尊稱他為“醫圣”。【點評】了解秦漢時期我國醫學成就的相關知識,知道張仲景的主要醫學成就及其對后世醫學界的貢獻。二、材料分析題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西漢時期我國古代大史學家司馬遷。在他十五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帶他到太史署去看一批藏書。這批藏書有一萬三千多卷,皇上要求司馬遷的父親盡快整理出來。這可難辦了,這一萬多卷書中,有的已殘缺不全,有的只有上卷無下卷,有的竹簡的牛皮韋編也斷了。因此,要整理就必須通過閱讀進行篩選和補充,而且還必須是有學問、有毅力的人來做。聽到這事后,司馬遷就自告奮勇地說:“這些書我能讀完。”父親問:“你說說怎么個讀法 ”“一萬三千多卷,乍看是大得嚇人的數字,但是,我算了一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每天讀十卷,那讀四年,也差不多讀完了。”從此,司馬遷按自己所說的去做,每天堅持讀十卷,直到把這批書讀完。這就是“讀萬卷書”典故的由來。材料二:“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魯迅請回答:(1)材料說的是哪部著作?(2)著作的作者是誰?他是什么朝代人?(3)這部著作的主要內容是什么?(4)著作是什么體裁?為什么叫這個體裁?(5)如何評價這部著作?(6)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作為一個史學家應具有哪些精神品質?【答案】(1)《史記》(2)司馬遷、西漢(3)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4)紀傳體。因為“本紀“和“紀傳”是書的主體,所以稱為紀傳體。(5)《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一部嚴謹的史學著作,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6)提示:勤奮學習,博覽古今書籍;不怕困難,多參加社會實踐;不畏權貴,敢于秉筆直書。等等。(可自由發揮)【知識點】《史記》與司馬遷【解析】【分析】這是基礎題,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知識積累,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的歷史知識儲備,不難得出正確答案。該題考查了司馬遷撰寫的《史記》的內容和影響以及司馬遷治史的態度的現實意義。學生通過答題,既掌握了基礎知識,同時又提高了自己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點評】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22.閱讀下列材料:“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朽而成灰土,何用為鬼?”請回答:(1)以上材料是誰的言論?(2)這段材料出自他的什么著作?(3)他的這部著作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你認為他的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答案】(1)王充。(2)《論衡》。(3)世界上是沒有鬼神存在的。(4)敢于堅持真理、敢于斗爭的精神。【知識點】中國古代科學著作【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王充的成就,學生應掌握好基礎知識。【點評】考查學生分析能力,應加強訓練。2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材料二 見右圖請回答:(1)結合材料一判斷右圖中的人物是誰?(2)他撰寫的史學名著是什么?(3)該書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如何?【答案】(1)司馬遷(2)《史記》(3)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知識點】《史記》與司馬遷【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司馬遷及其成就,學生應掌握好基礎知識。【點評】考查學生分析和識圖能力。24.閱讀下列材料:“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班固(1)材料說的是哪部著作?(2) 著作的作者是誰?他是什么朝代人?(3) 這部著作的主要內容是什么?(4)著作是什么體裁?為什么叫這個體裁。(5)如何評價這部著作?【答案】(1)《史記》。(2)司馬遷;西漢。(3)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4)紀傳體;因為“本紀“和“紀傳”是書的主體,所以稱為紀傳體。(5)《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一部嚴謹的史學著作,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知識點】《史記》與司馬遷【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司馬遷及其成就,學生應掌握好基礎知識。【點評】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能力,應加強分析能力的訓練。25.下圖是著名的洛陽白馬寺,是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讀圖討論思考回答下列問題:(1)佛教何時傳入我國的?為什么很快受到我國封建統治者的歡迎和支持?(2)能否舉出一些實例,談談佛教對我國文化產生的影響。【答案】(1)佛教是在西漢末年傳入我國的,東漢才得到廣泛傳播,它所以很快受到封建統治者的歡迎和支持是因為佛教宣稱人死后能夠轉生來世。人能忍受苦難,虔誠地信佛,來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它使人們為了幸福便會忍受現世的一切苦難,而不去反抗、斗爭。這正迎合了封建統治階級麻痹人民反對封建剝削和壓迫斗爭的需要。(2)佛教的傳播,對我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藝術方面,隨著佛教傳播,興起了建塔造像的佛教藝術。洛陽白馬寺就是其中一個。世界聞名的龍門、云岡、敦煌等石窟,就是我國雕塑藝術的寶庫。還有許多塔寺建筑,不少保存至今,成為我國一些地區的風景名勝。【知識點】昌盛的秦漢文化;佛教與道教【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佛教的知識,學生應掌握好基礎知識。【點評】考查學生分析和識圖能力。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同步練習(學生版).docx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同步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