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歷社八上4.3.3《南宋與金的和戰》同步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歷社八上4.3.3《南宋與金的和戰》同步試卷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歷社八上4.3.3《南宋與金的和戰》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某校七年級(8)班歷史興趣小組開設了一個有關“遼、宋、西夏、金”的專題網站,下列政權與民族搭配不正確的是(  )
A.遼——契丹族 B.北宋——漢族
C.金——回族 D.西夏——黨項族
2.(2016九下·浙江月考)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1125~1210)《示兒》。陸游生活的時代,統治我國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是(  )
A.契丹族 B.黨項族 C.蒙古族 D.女真族
3.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我國總體上處于少數民族與漢族政權并立的時代,其中岳飛抗擊的政權是哪個民族建立的(  )
A.契丹 B.女真 C.黨項 D.回紇
4.下列關于女真族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女真人生活在炎熱地區 ②女真地區盛產貂皮、珍珠等
③女真人的畜牧業比較發達,以養豬聞名 ④女真人受到遼統治者的殘酷壓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準備進行以“兩宋時期民族政權的對峙”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下列各民族史料可供選擇的有(  )
①鮮卑族 ②黨項族 ③契丹族 ④女真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對東北地區的開發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少數民族有(  )
①契丹 ②女真 ③突厥 ④吐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詩中的“杭州”在當時的名稱是(  )
A.東京 B.臨安 C.應天 D.建康
8.某同學選用下面兩幅地圖進行研究性學習。據地圖內容判斷,該同學確立的研究主題應是(  )
A.西漢推進大一統 B.唐朝“和同為一家”
C.兩宋民族政權并立 D.元朝拓展疆域
9.下列4幅兩宋與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圖中錯誤的是(  )
A. B.
C. D.
10.1115年前后在中國存在的并立政權有(  )
A.遼、西夏、金 B.遼、西夏、北宋、金
C.西夏、金、北宋 D.西夏、金、南宋
11.遼和北宋被金國滅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國家統治者不得人心 B.人民反對抗金
C.國家統治腐朽 D.國家內部發生分裂
12.電視劇《射雕英雄傳》中“郭靖”“楊康”的名字取自“靖康恥”。“靖康恥”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陳橋兵變 B.金滅北宋
C.元滅南宋 D.清軍入主中原
13.宋金對峙局面形成的標志是(  )
A.南宋建國 B.1141年宋金達成和議
C.郾城大捷 D.南宋收復建康
14.宋、遼之間,宋、夏之間,宋、金之間“議和”的不同點是(  )
A.結束了雙方大規模的戰爭狀態 B.客觀上有利于雙方和平相處
C.宋王朝都要交納歲幣 D.導致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
15.北宋、南宋與少數民族關系的相似之處是(  )
A.對少數民族稱臣
B.向少數民族送銀兩
C.對少數民族割地求和
D.都被少數民族打敗后訂立盟約議和
16.北宋與南宋的關系,類似于(  )
A.西漢與東漢 B.西晉與東晉
C.東魏與西魏 D.唐朝與后唐
17.岳飛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對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謀害
C.他訓練出紀律嚴明的岳家軍 D.他堅持抗金的正義斗爭
18.1141年后,我國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南方經濟得到發展。這主要是因為(  )
A.南宋與金訂立了和約
B.宋遼議和
C.北宋陸續消滅了各地的割據政權
D.經濟重心的南移
19.學會歸納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請問遼、宋、夏、金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是 (  )
A.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B.民族政權并立
C.諸侯爭霸 D.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二、材料分析題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005年,宋遼達成和議。宋真宗應允每年向遼輸納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約為兄弟之國。 ——《中國史綱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達成和議,規定:一、宋高宗向金稱臣,并要“世世孫孫謹守臣節”。二、宋金兩國,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為界,中間的唐、鄧兩州皆屬金國。三、宋每年向金國輸納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
(1)上述兩則材料中的“宋”分別指哪個政權?
(2)材料二中的“和議”在當時造成了怎樣的割據局面?
(3)上面兩則材料分別是哪兩個盟約的內容?我們應該怎樣評價這兩個盟約?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遼與北宋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
材料二:岳飛是南宋智勇過人,滿腹韜略的名將,卻因受冤而死,年僅39歲。
(1)材料一中的遼是哪個民族建立的政權
(2)“遼與北宋和好年深”是從什么事件開始的?當時的大宋皇帝是誰?
(3)岳飛當時對抗的是哪個政權?岳飛最成功的戰績是什么?
(4)金與南宋議和的內容?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唐太宗派兵滅亡東突厥,后唐朝又滅西突厥,設立了安西和北庭都護府。回紇、南昭的首領接受唐朝的冊封,吐蕃與唐通婚,密切了唐朝與吐蕃的交流。
材料二:宋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之間戰爭頻繁,屢戰不勝,和遼、西夏、金議和。這使得宋和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之間保持了長時間的友好交往。
(1)根據材料比較唐朝和宋朝處理民族關系的方式有何不同?
(2)唐、宋處理民族關系的不同方式產生的相同影響是什么?
(3)通過對以上材料的分析談一談你對唐宋民族關系的認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兩宋時期多民族政權的并立。遼的建立者是契丹族,北宋是漢族建立的,金是女真族建立,西夏是黨項族建立的。故選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兩宋時期多民族政權并立的識記。
2.【答案】D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南宋與金的和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陸游生活南宋時期,當時我國北方正處于女真族建立的金的統治下。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南宋與金的和戰的識記。
3.【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岳飛抗金的有關知識。岳飛抗擊的金政權,是女真族建立的。故選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岳飛抗金事跡的識記。
4.【答案】C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于女真族的相關知識的識記。選項中四選三,故而1234中有一個是錯誤的。根據教材可知,女真最早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生活在苦寒地區,故而1是錯誤的。因此,答案為C。
【點評】了解女真族的相關情況。
5.【答案】D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兩宋時期多民族政權并立的有關知識。960年北宋建立,916年契丹族建立遼政權,1038年黨項族建立西夏政權,遼、北宋和西夏曾經并立,1127年,金滅北宋,南宋開始。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政權。金與南宋曾經并立。鮮卑族在4世紀后期建立北魏政權。因而與兩宋并立的有②③④。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兩宋時期多民族政權并立的識記。
6.【答案】A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契丹和女真生活在東北地區,對我國東北地區的開發作出重大貢獻,所以①②符合題意;突厥主要活躍于我國西北和北方草原地帶,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生活在西南青藏高原一帶,所以③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歷史上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的識記。
7.【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南宋的有關知識。詩中的“杭州”在當時的名稱是臨安。北宋被金滅掉,南宋建立,都城定在臨安,又偏安江南,統治者無心收復失地,所以才有題目詩句“暖風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是南宋林升的《題臨安邸》。這首詩針對南宋統治階級茍且偷安而作,它傾吐了郁結在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擔憂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思想感情。故選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南宋都城臨安的識記。
8.【答案】C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左圖中的東京、上京、興慶分別是北宋、遼、西夏的都城,右圖中臨安、中都分別是南宋、金政權的都城,遼、西夏和金都是與宋并立的少數民族政權,由此可判斷出正確答案是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分析能力。【方法探究】圖片型選擇題也屬于材料式選擇題的一種,圖片的類型有地圖、人物圖、實物圖等。解答圖片型選擇題的關鍵是審讀圖片,明確圖片反映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圖片一般由圖片、文字說明、標題三部分構成。圖片是主體,直觀再現史實。標題是圖片的眼睛,直接說明圖片的主體。文字說明部分是對圖片所反映史實的有效補充。但文字部分往往是解答問題的突破口,識讀圖片時要注意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實現與課本史實的有效鏈接和知識遷移,然后根據題干要求來選擇。
9.【答案】D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兩宋與西夏、金政權的并立。960年北宋建立;916年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就是后來的遼;1038年,西夏建立;后女真族建立金政權,金滅遼,后金滅北宋,趙構建立南宋政權,故D選項錯誤。故選D。
【點評】掌握兩宋與西夏、金政權的并立。
10.【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我國兩宋時期民族政權并立情況的了解。1115年,金政權剛建立,尚未滅遼與北宋,南宋還未出現,因而答案為B。
【點評】掌握我國兩宋時期民族政權并立的情況。
11.【答案】C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遼和北宋被金國滅亡的共同原因是國家統治腐朽,故選C。
【點評】學生還要知道,1125年遼國皇帝被金人所俘,遼國滅亡。1127年,金軍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及宗室、宮人四百余人北返,北宋滅亡,歷史上稱為“靖康之變”。
12.【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我國兩宋時期宋金關系情況的了解。靖康之恥因發生于北宋宋欽宗靖康年間而得名,指金軍南下擄獲了宋欽宗、宋徽宗和宗室后妃等人,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因而排除CD,陳橋兵變與北宋建立有關,因而答案為B。
【點評】了解我國兩宋時期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
13.【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宋金對峙局面的了解。金滅北宋后,南宋建立。之后,宋金間戰爭不斷,1140年岳飛郾城大捷,1141年宋金議和,宋金對峙局面形成。故答案為B。
【點評】了解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
14.【答案】D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宋、遼之間,宋、夏之間,宋、金之間“議和”的相同點包括:結束了雙方大規模的戰爭狀態,宋王朝都要交納歲幣,客觀上有利于雙方和平相處。只有宋、遼之間,宋、金之間的“議和” 導致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
【點評】學生還要知道,北宋時期形成了遼、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后金滅遼、滅北宋,南宋政權建立,于是形成了金、西夏和南宋政權并立的局面。
15.【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兩宋與少數民族政權之間關系的了解。北宋在打敗遼軍后,與遼議和,商定北宋給遼銀和絹,ACD皆不符合。南宋在岳飛大敗金軍后與金議和,商定南宋對金稱臣、割地、繳納錢幣,兩者都涉及給少數民族政權財物,所以答案為B。
【點評】掌握我國兩宋時期與少數民族政權的關系。
16.【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北宋與南宋政權特點的了解,以及歷史知識的遷移對比能力。南宋是北宋的延續,兩者同屬于趙氏政權,北宋為少數民族所滅后南宋建立。而西漢為王莽所滅,并非少數民族;唐朝與后唐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政權;東魏與西魏是北魏分裂而成,是并立存在的,都與兩宋關系不相符。只有東晉也是西晉的延續,兩者同屬于司馬氏政權,西晉也為少數民族所滅。故答案為B。
【點評】了解我國北宋與南宋政權的特點,學會遷移對比歷史知識。
17.【答案】D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岳飛抗金的有關知識。岳飛是領導的軍隊作戰勇敢,紀律嚴明,深受人民的愛戴,被稱為“岳家軍”。他從金軍收復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敗金軍騎兵主力,收復許多失地,他堅持抗金有效地遏制了金統治者發動的掠奪戰爭,使南方地區相對穩定,他堅持抗金的正義斗爭,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而受到擁戴。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岳飛抗金事跡的理解。
18.【答案】A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兩宋時期的相關知識。1127年,北宋被金所滅,南宋建立,題干所提時間位于南宋,故而BC不對。1141年,南宋與金議和,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北方金朝實施改革,使經濟逐漸恢復,南方沒有戰亂,經濟也得到發展。故而答案為C。
【點評】掌握兩宋時期的相關知識,知道宋金議和的作用。
19.【答案】B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遼、西夏、金都是少數民族政權,先后與宋并存,所以這一時期的特征是民族政權并立。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材料和辨析問題的能力。【拓展延伸】兩宋時期民族關系發展的特點及影響(1)特點:①民族政權并立存在。②有戰有和,和為主流。③戰爭后民族矛盾相對緩和。④民族融合的趨勢不斷加強。(2)影響:頻繁的民族戰爭給各族人民帶來災難,但也促進了各族人民的接觸和交流,形成民族融合的新高潮,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20.【答案】(1)材料一指北宋,材料二指南宋。
(2)南宋和金對峙的局面。
(3)“澶淵之盟”南宋與金訂立的盟約。兩次議和的盟約都是在宋軍獲勝的情況下簽訂的,反映了宋朝統治者的妥協,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但議和后形勢相對和平,宋遼、宋金之間貿易和文化往來頗繁,有利于雙方的經濟、文化的恢復和發展,豐富了人民的經濟和文化生活。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澶淵之盟和宋金和約的相關史實。本題是基礎題。材料一是說宋和遼的和約。應該是北宋。材料二是宋和金的和約,應該是南宋。宋和金的和約造成了怎樣的南宋和金對峙的局面。“澶淵之盟”南宋與金訂立的盟約。兩次議和的盟約都是在宋軍獲勝的情況下簽訂的,反映了宋朝統治者的妥協,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但議和后形勢相對和平,宋遼、宋金之間貿易和文化往來頗繁,有利于雙方的經濟、文化的恢復和發展,豐富了人民的經濟和文化生活。
【點評】本題掌握澶淵之盟和宋金和約的相關史實
21.【答案】(1)契丹。
(2)澶淵之盟;宋真宗。
(3)金;郾城大捷。
(4)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界線。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遼的建立。遼是契丹建立的政權。
(2)本題考查的是澶淵之盟。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圣宗親率大軍宋遼形勢圖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遷都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勸阻,才勉強至澶州督戰。宋軍士氣大振,大挫遼軍銳氣。于是,雙方議和。最終議定:遼宋約為兄弟之國;雙方維持舊疆,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各守邊界;宋方每年向遼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稱為歲幣。史稱“澶淵之盟”。
(3)本題考查的是岳飛抗金的有關知識。岳飛當時對抗的是金政權,其最成功的戰績是郾城大捷。
(4)本題考查的是紹興和議。 1141年,南宋與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劃定的分界線是淮水——大散關,史稱紹興議和。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遼與北宋的對峙、金與南宋的對峙的識記。
22.【答案】(1)唐朝通過打敗少數民族政權進攻,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機構對其進行有效管轄;對少數民族首領進行冊封;和少數民族進行通婚和親。宋朝與少數民族進行戰爭,戰爭中始終處于劣勢,以妥協議和而與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并立。兩宋先后被少數民族滅亡。
(2)促進了中原和少數民族之間的交往,推動了邊疆少數民族的發展。
(3)不論在統一的政權下,還是在漢族和少數民族政權并立的時期,民族間的友好交往是民族關系發展的主流。
【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唐朝和宋朝處理民族關系的方式。唐朝通過打敗少數民族政權進攻,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機構對其進行有效管轄;對少數民族首領進行冊封;和少數民族進行通婚和親。宋朝與少數民族進行戰爭,戰爭中始終處于劣勢,以妥協議和而與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并立。兩宋先后被少數民族滅亡。
(2)本題考查的是唐、宋時期民族關系的發展。唐、宋處理民族關系方式不同,但都促進了中原和少數民族之間的交往,推動了邊疆少數民族的發展。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不論在統一的政權下,還是在漢族和少數民族政權并立的時期,民族間的友好交往是民族關系發展的主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唐朝和宋朝時期民族關系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歷社八上4.3.3《南宋與金的和戰》同步試卷
一、單選題
1.某校七年級(8)班歷史興趣小組開設了一個有關“遼、宋、西夏、金”的專題網站,下列政權與民族搭配不正確的是(  )
A.遼——契丹族 B.北宋——漢族
C.金——回族 D.西夏——黨項族
【答案】C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兩宋時期多民族政權的并立。遼的建立者是契丹族,北宋是漢族建立的,金是女真族建立,西夏是黨項族建立的。故選C。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兩宋時期多民族政權并立的識記。
2.(2016九下·浙江月考)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1125~1210)《示兒》。陸游生活的時代,統治我國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是(  )
A.契丹族 B.黨項族 C.蒙古族 D.女真族
【答案】D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南宋與金的和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陸游生活南宋時期,當時我國北方正處于女真族建立的金的統治下。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南宋與金的和戰的識記。
3.公元10世紀到13世紀,我國總體上處于少數民族與漢族政權并立的時代,其中岳飛抗擊的政權是哪個民族建立的(  )
A.契丹 B.女真 C.黨項 D.回紇
【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岳飛抗金的有關知識。岳飛抗擊的金政權,是女真族建立的。故選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岳飛抗金事跡的識記。
4.下列關于女真族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女真人生活在炎熱地區 ②女真地區盛產貂皮、珍珠等
③女真人的畜牧業比較發達,以養豬聞名 ④女真人受到遼統治者的殘酷壓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于女真族的相關知識的識記。選項中四選三,故而1234中有一個是錯誤的。根據教材可知,女真最早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生活在苦寒地區,故而1是錯誤的。因此,答案為C。
【點評】了解女真族的相關情況。
5.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準備進行以“兩宋時期民族政權的對峙”為主題的探究性學習。下列各民族史料可供選擇的有(  )
①鮮卑族 ②黨項族 ③契丹族 ④女真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兩宋時期多民族政權并立的有關知識。960年北宋建立,916年契丹族建立遼政權,1038年黨項族建立西夏政權,遼、北宋和西夏曾經并立,1127年,金滅北宋,南宋開始。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政權。金與南宋曾經并立。鮮卑族在4世紀后期建立北魏政權。因而與兩宋并立的有②③④。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兩宋時期多民族政權并立的識記。
6.對東北地區的開發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少數民族有(  )
①契丹 ②女真 ③突厥 ④吐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契丹和女真生活在東北地區,對我國東北地區的開發作出重大貢獻,所以①②符合題意;突厥主要活躍于我國西北和北方草原地帶,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生活在西南青藏高原一帶,所以③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歷史上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的識記。
7.“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詩中的“杭州”在當時的名稱是(  )
A.東京 B.臨安 C.應天 D.建康
【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南宋的有關知識。詩中的“杭州”在當時的名稱是臨安。北宋被金滅掉,南宋建立,都城定在臨安,又偏安江南,統治者無心收復失地,所以才有題目詩句“暖風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是南宋林升的《題臨安邸》。這首詩針對南宋統治階級茍且偷安而作,它傾吐了郁結在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擔憂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思想感情。故選B。
【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南宋都城臨安的識記。
8.某同學選用下面兩幅地圖進行研究性學習。據地圖內容判斷,該同學確立的研究主題應是(  )
A.西漢推進大一統 B.唐朝“和同為一家”
C.兩宋民族政權并立 D.元朝拓展疆域
【答案】C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左圖中的東京、上京、興慶分別是北宋、遼、西夏的都城,右圖中臨安、中都分別是南宋、金政權的都城,遼、西夏和金都是與宋并立的少數民族政權,由此可判斷出正確答案是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分析能力。【方法探究】圖片型選擇題也屬于材料式選擇題的一種,圖片的類型有地圖、人物圖、實物圖等。解答圖片型選擇題的關鍵是審讀圖片,明確圖片反映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圖片一般由圖片、文字說明、標題三部分構成。圖片是主體,直觀再現史實。標題是圖片的眼睛,直接說明圖片的主體。文字說明部分是對圖片所反映史實的有效補充。但文字部分往往是解答問題的突破口,識讀圖片時要注意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實現與課本史實的有效鏈接和知識遷移,然后根據題干要求來選擇。
9.下列4幅兩宋與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圖中錯誤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兩宋與西夏、金政權的并立。960年北宋建立;916年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就是后來的遼;1038年,西夏建立;后女真族建立金政權,金滅遼,后金滅北宋,趙構建立南宋政權,故D選項錯誤。故選D。
【點評】掌握兩宋與西夏、金政權的并立。
10.1115年前后在中國存在的并立政權有(  )
A.遼、西夏、金 B.遼、西夏、北宋、金
C.西夏、金、北宋 D.西夏、金、南宋
【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我國兩宋時期民族政權并立情況的了解。1115年,金政權剛建立,尚未滅遼與北宋,南宋還未出現,因而答案為B。
【點評】掌握我國兩宋時期民族政權并立的情況。
11.遼和北宋被金國滅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國家統治者不得人心 B.人民反對抗金
C.國家統治腐朽 D.國家內部發生分裂
【答案】C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遼和北宋被金國滅亡的共同原因是國家統治腐朽,故選C。
【點評】學生還要知道,1125年遼國皇帝被金人所俘,遼國滅亡。1127年,金軍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及宗室、宮人四百余人北返,北宋滅亡,歷史上稱為“靖康之變”。
12.電視劇《射雕英雄傳》中“郭靖”“楊康”的名字取自“靖康恥”。“靖康恥”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陳橋兵變 B.金滅北宋
C.元滅南宋 D.清軍入主中原
【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我國兩宋時期宋金關系情況的了解。靖康之恥因發生于北宋宋欽宗靖康年間而得名,指金軍南下擄獲了宋欽宗、宋徽宗和宗室后妃等人,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因而排除CD,陳橋兵變與北宋建立有關,因而答案為B。
【點評】了解我國兩宋時期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
13.宋金對峙局面形成的標志是(  )
A.南宋建國 B.1141年宋金達成和議
C.郾城大捷 D.南宋收復建康
【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宋金對峙局面的了解。金滅北宋后,南宋建立。之后,宋金間戰爭不斷,1140年岳飛郾城大捷,1141年宋金議和,宋金對峙局面形成。故答案為B。
【點評】了解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
14.宋、遼之間,宋、夏之間,宋、金之間“議和”的不同點是(  )
A.結束了雙方大規模的戰爭狀態 B.客觀上有利于雙方和平相處
C.宋王朝都要交納歲幣 D.導致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
【答案】D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宋、遼之間,宋、夏之間,宋、金之間“議和”的相同點包括:結束了雙方大規模的戰爭狀態,宋王朝都要交納歲幣,客觀上有利于雙方和平相處。只有宋、遼之間,宋、金之間的“議和” 導致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
【點評】學生還要知道,北宋時期形成了遼、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后金滅遼、滅北宋,南宋政權建立,于是形成了金、西夏和南宋政權并立的局面。
15.北宋、南宋與少數民族關系的相似之處是(  )
A.對少數民族稱臣
B.向少數民族送銀兩
C.對少數民族割地求和
D.都被少數民族打敗后訂立盟約議和
【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兩宋與少數民族政權之間關系的了解。北宋在打敗遼軍后,與遼議和,商定北宋給遼銀和絹,ACD皆不符合。南宋在岳飛大敗金軍后與金議和,商定南宋對金稱臣、割地、繳納錢幣,兩者都涉及給少數民族政權財物,所以答案為B。
【點評】掌握我國兩宋時期與少數民族政權的關系。
16.北宋與南宋的關系,類似于(  )
A.西漢與東漢 B.西晉與東晉
C.東魏與西魏 D.唐朝與后唐
【答案】B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于北宋與南宋政權特點的了解,以及歷史知識的遷移對比能力。南宋是北宋的延續,兩者同屬于趙氏政權,北宋為少數民族所滅后南宋建立。而西漢為王莽所滅,并非少數民族;唐朝與后唐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政權;東魏與西魏是北魏分裂而成,是并立存在的,都與兩宋關系不相符。只有東晉也是西晉的延續,兩者同屬于司馬氏政權,西晉也為少數民族所滅。故答案為B。
【點評】了解我國北宋與南宋政權的特點,學會遷移對比歷史知識。
17.岳飛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對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謀害
C.他訓練出紀律嚴明的岳家軍 D.他堅持抗金的正義斗爭
【答案】D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岳飛抗金的有關知識。岳飛是領導的軍隊作戰勇敢,紀律嚴明,深受人民的愛戴,被稱為“岳家軍”。他從金軍收復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敗金軍騎兵主力,收復許多失地,他堅持抗金有效地遏制了金統治者發動的掠奪戰爭,使南方地區相對穩定,他堅持抗金的正義斗爭,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而受到擁戴。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岳飛抗金事跡的理解。
18.1141年后,我國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南方經濟得到發展。這主要是因為(  )
A.南宋與金訂立了和約
B.宋遼議和
C.北宋陸續消滅了各地的割據政權
D.經濟重心的南移
【答案】A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兩宋時期的相關知識。1127年,北宋被金所滅,南宋建立,題干所提時間位于南宋,故而BC不對。1141年,南宋與金議和,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北方金朝實施改革,使經濟逐漸恢復,南方沒有戰亂,經濟也得到發展。故而答案為C。
【點評】掌握兩宋時期的相關知識,知道宋金議和的作用。
19.學會歸納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請問遼、宋、夏、金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是 (  )
A.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B.民族政權并立
C.諸侯爭霸 D.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答案】B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遼、西夏、金都是少數民族政權,先后與宋并存,所以這一時期的特征是民族政權并立。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材料和辨析問題的能力。【拓展延伸】兩宋時期民族關系發展的特點及影響(1)特點:①民族政權并立存在。②有戰有和,和為主流。③戰爭后民族矛盾相對緩和。④民族融合的趨勢不斷加強。(2)影響:頻繁的民族戰爭給各族人民帶來災難,但也促進了各族人民的接觸和交流,形成民族融合的新高潮,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二、材料分析題
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005年,宋遼達成和議。宋真宗應允每年向遼輸納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約為兄弟之國。 ——《中國史綱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達成和議,規定:一、宋高宗向金稱臣,并要“世世孫孫謹守臣節”。二、宋金兩國,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為界,中間的唐、鄧兩州皆屬金國。三、宋每年向金國輸納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
(1)上述兩則材料中的“宋”分別指哪個政權?
(2)材料二中的“和議”在當時造成了怎樣的割據局面?
(3)上面兩則材料分別是哪兩個盟約的內容?我們應該怎樣評價這兩個盟約?
【答案】(1)材料一指北宋,材料二指南宋。
(2)南宋和金對峙的局面。
(3)“澶淵之盟”南宋與金訂立的盟約。兩次議和的盟約都是在宋軍獲勝的情況下簽訂的,反映了宋朝統治者的妥協,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但議和后形勢相對和平,宋遼、宋金之間貿易和文化往來頗繁,有利于雙方的經濟、文化的恢復和發展,豐富了人民的經濟和文化生活。
【知識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澶淵之盟和宋金和約的相關史實。本題是基礎題。材料一是說宋和遼的和約。應該是北宋。材料二是宋和金的和約,應該是南宋。宋和金的和約造成了怎樣的南宋和金對峙的局面。“澶淵之盟”南宋與金訂立的盟約。兩次議和的盟約都是在宋軍獲勝的情況下簽訂的,反映了宋朝統治者的妥協,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但議和后形勢相對和平,宋遼、宋金之間貿易和文化往來頗繁,有利于雙方的經濟、文化的恢復和發展,豐富了人民的經濟和文化生活。
【點評】本題掌握澶淵之盟和宋金和約的相關史實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遼與北宋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
材料二:岳飛是南宋智勇過人,滿腹韜略的名將,卻因受冤而死,年僅39歲。
(1)材料一中的遼是哪個民族建立的政權
(2)“遼與北宋和好年深”是從什么事件開始的?當時的大宋皇帝是誰?
(3)岳飛當時對抗的是哪個政權?岳飛最成功的戰績是什么?
(4)金與南宋議和的內容?
【答案】(1)契丹。
(2)澶淵之盟;宋真宗。
(3)金;郾城大捷。
(4)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界線。
【知識點】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遼的建立。遼是契丹建立的政權。
(2)本題考查的是澶淵之盟。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圣宗親率大軍宋遼形勢圖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遷都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勸阻,才勉強至澶州督戰。宋軍士氣大振,大挫遼軍銳氣。于是,雙方議和。最終議定:遼宋約為兄弟之國;雙方維持舊疆,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各守邊界;宋方每年向遼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稱為歲幣。史稱“澶淵之盟”。
(3)本題考查的是岳飛抗金的有關知識。岳飛當時對抗的是金政權,其最成功的戰績是郾城大捷。
(4)本題考查的是紹興和議。 1141年,南宋與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劃定的分界線是淮水——大散關,史稱紹興議和。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遼與北宋的對峙、金與南宋的對峙的識記。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唐太宗派兵滅亡東突厥,后唐朝又滅西突厥,設立了安西和北庭都護府。回紇、南昭的首領接受唐朝的冊封,吐蕃與唐通婚,密切了唐朝與吐蕃的交流。
材料二:宋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之間戰爭頻繁,屢戰不勝,和遼、西夏、金議和。這使得宋和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之間保持了長時間的友好交往。
(1)根據材料比較唐朝和宋朝處理民族關系的方式有何不同?
(2)唐、宋處理民族關系的不同方式產生的相同影響是什么?
(3)通過對以上材料的分析談一談你對唐宋民族關系的認識。
【答案】(1)唐朝通過打敗少數民族政權進攻,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機構對其進行有效管轄;對少數民族首領進行冊封;和少數民族進行通婚和親。宋朝與少數民族進行戰爭,戰爭中始終處于劣勢,以妥協議和而與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并立。兩宋先后被少數民族滅亡。
(2)促進了中原和少數民族之間的交往,推動了邊疆少數民族的發展。
(3)不論在統一的政權下,還是在漢族和少數民族政權并立的時期,民族間的友好交往是民族關系發展的主流。
【知識點】民族和睦與對外交流;北宋與遼、西夏并列;南宋與金的和戰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唐朝和宋朝處理民族關系的方式。唐朝通過打敗少數民族政權進攻,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機構對其進行有效管轄;對少數民族首領進行冊封;和少數民族進行通婚和親。宋朝與少數民族進行戰爭,戰爭中始終處于劣勢,以妥協議和而與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并立。兩宋先后被少數民族滅亡。
(2)本題考查的是唐、宋時期民族關系的發展。唐、宋處理民族關系方式不同,但都促進了中原和少數民族之間的交往,推動了邊疆少數民族的發展。
(3)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不論在統一的政權下,還是在漢族和少數民族政權并立的時期,民族間的友好交往是民族關系發展的主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唐朝和宋朝時期民族關系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木兰县| 东阳市| 博乐市| 土默特左旗| 普兰县| 平阴县| 信宜市| 桂平市| 内乡县| 资兴市| 灯塔市| 固阳县| 泸州市| 玉环县| 会泽县| 余姚市| 疏勒县| 汨罗市| 留坝县| 五常市| 长春市| 邓州市| 孟津县| 广水市| 民县| 荥经县| 墨脱县| 大英县| 会理县| 新泰市| 溧水县| 商都县| 油尖旺区| 西充县| 阿尔山市| 汕尾市| 天柱县| 阿克苏市| 台中市|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