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單元信息系統的集成 知識點 2021—2022學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術必修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單元信息系統的集成 知識點 2021—2022學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術必修2

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信息系統的集成
2.1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A、計算機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計算機系統由硬件系統與軟件系統組成。
硬件系統:由輸入設備、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和輸出設備組成;
軟件系統:由系統軟件與應用軟件組成。
如上圖所示,計算機接受指令后,由控制器指揮,從輸入設備采集數據,傳送到內存儲器進行存儲,再由控制器將需要參加運算的數據傳送到運算器,由運算器進行處理,處理后的結果保存在存儲器中,最后由輸出設備輸出。
B、輸入設備:輸入設備是向計算機輸入數據的設備,是人或外部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一種裝置,用于把原始的數據和處理這些數據的程序輸入到計算機中。
C、輸出設備:輸出設備可將計算機的運算結果或者中間結果打印或顯示輸出。
D、中央處理器:計算機的運算器與控制器合在一起被稱為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運算器是用于加工數據的部件,可以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算術運算就是數的加、減、乘、除以及乘方、開方等數學運算。邏輯運算包括邏輯判斷和邏輯比較等。
控制器是計算機的控制部件,負責計算機各個部分自動、協調在工作。
中央處理器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它的功能主要包括解釋計算機指令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
E、存儲設備
存儲設備是計算機系統的記憶裝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數據。存儲器分為內部存儲器與外部存儲器。
內部存儲器以分為隨機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與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ROM),隨機存儲器中的數據可以讀入,可以寫入,斷電后存儲內容消失。只讀存儲器中的數據只能讀出,不能寫入,斷電后數據不會丟失。
計算機存儲數據的基本單位是字節(Byte),一個字節由8個位(Bit,比特)組成,1位存儲一個二進制的0或1,一個字節能存儲一個英文字母,二個字節存儲一個漢字,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F、系統軟件
系統軟件是具有通用功能的軟件,包括操作系統、語言處理程序、數據庫管理系統等。
系統軟件使計算機使用者和其他軟件將計算機當作一個整體,而不需要顧及底層每個硬件是如何工作的。
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OS)是管理和控制計算機硬件與軟件資源的計算機程序,是直接運行在“裸機”上的最基本的系統軟件,任何其他軟件都要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才能運行。
G、應用軟件
是為了滿足用戶不同領域、不同問題的應用需求而設計的軟件,如各類辦公軟件、多媒體加工軟件、即時通信軟件等應用軟件。
2.2計算機系統互聯
將計算機系統互聯,可以把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絡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
計算機互聯構成了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在信息系統中的作用可分為兩大方面,一是計算機網絡有助于信息系統內部各設備之間、信息系統的和功能模塊之間以及信息系統與用戶之間更好地實現信息傳輸與功能控制;二是計算機網絡有助于信息系統之間實現資源共享與信息傳輸,如智慧城市、醫保領域的信息系統。
A、計算機網絡的類型
1、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是在局部地區范圍內的網絡,它所覆蓋的范圍較小。
2、城域網:(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是在一個城市范圍內的所建立的計算機通信網,傳輸媒介主要是光纖,網內延時較少,網速非常快。
3、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WAN)稱為遠程網,它所覆蓋的范圍比較廣。
B、帶寬與網絡傳輸速率
計算機網絡是以數字的形式傳輸信號,信息技術中速率是連接在計算機網絡上的設備在數字信道上傳輸數據的速率,稱為數據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速率的單位是比特每秒(b/s,目前常用bps表示)。
網絡帶寬表示在單位時間內從網絡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大數據量”,單位是比特每秒。
在通信領域和計算機領域,應特別注意數量單位“千”(K)、“兆”(M)、“吉”(G)等的英文縮寫所代表的數值。計算機中的數量單位用字節作為度量單位,“千字節”的“千”用大寫K表示,它等于2的10次方,即1024,而不是1000。
在實際上網應用中,下載軟件時常常看到諸如下載速度顯示為176KB/s,103KB/s等寬帶速率大小字樣,因為ISP提供的線路帶寬使用的單位是比特(bit),而一般下載軟件顯示的是字節(Byte)(1Byte=8bit),所以要通過換算,才能得實際值。我們以1M寬帶為例,按照換算公式換算一下:
1Mb/s=1024*1024b/s=1024Kb/s=1024/8KB/s=128KB/s
C、網絡協議(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
網絡協議是為了在計算機網絡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準或約定的集合。
1、TCP/IP協議:是能使連接到網上的所有計算機網絡實現相互通信的一套規則。
TCP/IP協議不是一個單一協議,而是一個協議簇。使用TCP/IP協議,需要詳細設置IP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在、DNS等參數。
2、FTP協議(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傳輸協議)
FTP包括兩個組成部分,一是FTP服務器,二是FTP客戶端,FTP服務器存儲文件,用戶可以用FTP客戶通過FTP協議訪問FTP服務器資源。
FTP地址格式:ftp://用戶名:密碼@FTP服務器IP地址或域名
D、IP地址
IP地址是邏輯地址,是指互聯網協議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譯為國際協議地址)。IP地址是IP協議提供的一種統一的地址格式,它為互聯網的每一臺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計算機真正的通信是依靠物理地址,主要是能過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協議)將IP地址解析為MAC()地址,即配適器地址。
IPV4地址是一個32位二進制數,由4個8位二進制數組成(4個字節)。用“分十進制”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間的十進制整數。例:點分十進IP地址(100.4.5.6),實際上是32位二進制數(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IPV6協議的IP地址:互聯網需求不斷增長,IPV4協議下的IP地址不足,IPV6協議將替代IPv4協議,IPV6協議中,IP地址的長度是128位(16個字節)。
C、子網掩碼
互聯網是由許多小型網絡構成的,每個網絡上都有許多主機,這樣便構成了一個有層次的結構。IP地址在設計時就考慮到地址分配的層次特點,將每個IP地址都分割成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以便于IP地址的尋址操作。用子網掩碼(subnetmask)來指明一個IP地址的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所在的子網,以及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即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網掩碼由1和0組成,且1和0分別連續。子網掩碼也是32位二進制數,左邊是網絡位,用二進制數字“1”表示對應IP地址位的編碼,1的數目等于網絡位的長度;右邊是主機位,用二進制數字“0”表示對應主機數的編碼,0的數目等于主機位的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掩碼與ip地址做按位與運算時用0遮住原主機數,而不改變原網絡段數字,而且很容易通過0的位數確定子網的主機數(2的主機位數次方-2,因為主機號全為1時表示該網絡廣播地址,全為0時表示該網絡的網絡號,這是兩個特殊地址)。
如IP地址為100.4.5.6, 子網掩碼為255.255.224.0,則兩者的關系如圖所示
依據子網掩碼中二進制數1的個數,子網掩碼可以采用子網前綴長度表示,如IP地址可以示表示為10.4.5.6/19,其中19表示子網掩碼,稱為“子網前綴長度”,主機數=2的13次方-2=8190。
對于A類地址來說,默認的子網掩碼是255.0.0.0;對于B類地址來說默認的子網掩碼是255.255.0.0;對于C類地址來說默認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利用子網掩碼可以把大的網絡劃分成子網,即VLSM(可變長子網掩碼),也可以把小的網絡歸并成大的網絡即超網。
通過計算機的子網掩碼判斷兩臺計算機是否屬于同一網段的方法是,將計算機十進制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轉換為二進制的形式,然后進行二進制“與”(AND)計算(全1則得1,不全1則得0),如果得出的結果是相同的,那么這兩臺計算機就屬于同一網段。
如:IP地址為192.168.0.1,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先轉換為二進制,然后AND每一位
  IP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子網掩碼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得出AND結果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0
  轉換為十進制192.168.0.0,這就是網絡標識,
  再將子網掩碼反取,也就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1,與IP進行AND計算得出結果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轉換為10進制,即0.0.0.1,這0.0.0.1就是主機標識。
如IP:188.188.0.111,188.188.5.222,子網掩碼都設為255.255.254.0,在同一網段嗎?
  先將這些轉換成二進制
  188.188.0.111 10111100.10111100.00000000.01101111
  188.188.5.222 10111100.10111100.00000101.11011010
  255.255.254.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
  分別AND,得
  10111100.10111100.00000000.00000000
  10111100.10111100.00000100.00000000
  網絡標識不一樣,即不在同一網段。
D、公有地址與私有地址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國際互聯網絡信息中心(Internet Network iInformation Center)負責。這些IP地址分配給那些向國際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提出申請的組織機構。通過IP地址可以訪問互聯網。
私有地址(Privatte address)屬于非注冊地址,專門為組織機構內部使用。以下是留用的內部私有地址:
A類 10.0.0.0~10.255.255.255
B類 172.16.0.0~172.31.255.255
C類 192.168.0.0~192.168.255.255
E、默認網關
當信息由計算機發出時,信息將送到一個連接網絡的路由器中,路由器的接口必須設置一個IP地址作為計算機的默認網關。如果目的地設備與計算機在同一網絡內,不需要路由器向外轉發;如果目的地設備與計算機不在同一網絡內,信息將發到默認網關(路由器),路由器會根據路由表將信息發送到目的在設備。
F、DNS服務器
在互聯網中計算機通信必須使用IP地址,DNS (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統)服務器主要用于域名解析,即將主機名解析為IP地址。 互聯網中的DNS服務器是一個分層結構,由很多DNS服務器組成,里面的數據庫事先存放指存放了各種域名或主機名對應的IP地址。當用戶計算機發出域名請求時,DNS服務器就會返回對就的IP地址。
計算機要想能訪問互聯網時,必須在配置IP地址時配置“首選DNS服務器”的IP地址,或設為“自動獲得DNS服務器地址”。DNS服務器的IP地址一般由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提供。
G、域名
IP地址是Internet主機的作為路由尋址用的數字體標識,人不容易記憶。因而產生了域名這一種字符型標識。域名(英語:DomainName),簡稱域名、網域,是由一串用點分隔的名字組成的Internet上某一臺計算機或計算機組的名稱,用于在數據傳輸時標識計算機的電子方位(有時也指地理位置)。
一個完整的域名由2個或2個以上的部分組成,各部分之間用英文的句號“.”來分隔。其基本格式是:主機名.機構名.網絡名.地區域或行業域名。最后一個“.”的右邊部分稱為頂級域名(TLD,也稱為一級域名),最后一個“.”的左邊部分稱為二級域名(SLD),二級域名的左邊部分稱為三級域名,以此類推,每一級的域名控制它下一級域名的分配。
因特網的頂級域名分為兩大類:
1.以所從事的行業領域作為頂級域名--即“行業域名”
.COM--商業
.NET--網絡服務機構
.GOV--政府機構
.EDU--教育機構
.ORG--民間團體或組織
2.以國別作為頂級域名--即“地區域名”
國家代碼由兩個字母組成的頂級域名,如.cn,.uk,.de和.jp稱為國家代碼頂級域名(ccTLDs),其中.cn是中國專用的頂級域名,其注冊歸CNNIC管理,以.cn結尾的二級域名我們簡稱為國內域名。
2.3 無線局域網的組建
無線局域網是采用無線通信技術實現的網絡,與有線網絡的不同之處是采用了無線電技術取代了網線。
1、網絡設備
(1)網卡:安裝在計算機或終端設備上,是連接計算機與和傳輸介質的接口。網卡分為無線網卡與有線網卡。有線網卡通過網線(雙絞線)等傳輸介質連接交換機。
(2)交換機:具備自動尋址能力和數據交換作用。從源端口接受的信息經過內部處理后轉發至指定端口,連接在同一交換機上的各個設備處在同一網絡之中。
(3)路由器:.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包尋找一條最佳傳輸路徑,并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
(4)網絡連接
網絡連接是通過網線等傳輸介質把網絡設備連接起來,構成網絡。
2、無線網絡的概念
無線網絡由無線網卡、接入控制設備(AC)、無線接入點(無線AP)、計算機和有關設備組成。特點是使用無線通信技術將計算機設備互連,構成互相通信和實現網絡資源共享的網絡體系,網絡的構建和終端的移動更加靈活。
3、無線局域網標準
無線局域網遵循IEEE 802.11標準,該標準定義了如何使用免授權的工業、科學和醫療頻段的射頻(RF)作為無線鏈路,規定了發送及接受技術。
參與無線局域網標準的組織有三個:ITU-R(管理RF頻段的分配),IEEE(規定如何調制射頻來傳送信息),Wi-F聯盟(確保不同供應商生產的設備可相互操作)。
4、無線網絡基礎架構組件
(1)無線網卡:終端無線網絡設備,是采用無線信號進行數據傳輸的終端。
(2)無線接入點:是使用無線設備(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設備)的用戶進入網絡的接入點,與其他無線接入點或者主無線接入點連接,以擴大無線覆蓋范圍。客戶設備通過無線接入點進行通信。
(3)無線路由器:可以充當接入點、以太網交換機和路由器的角色。許多家用的無線路由器實際上都是三合一的設備,家用無線路由器一般含有一個WAN口和四個LAN口。路由器上的WAN用于連接外網或者連接寬帶運營商的設備。路由器上的LAN口用來連接內網(局域網)中的設備,主要是計算機、交換機等設備。
2.4 基于物聯網的信息系統
A、傳感器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被測量的信息,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轉化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以滿足信息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
1、傳感器的功能
傳感器的功能與人類五大器官的功能大致對應如下
(1)光敏傳感器-視覺
(2)聲敏傳感器-聽覺
(3)氣敏傳感器-嗅覺
(4)化學傳感器-味覺
(5)壓敏傳感器、熱敏傳感器-觸覺
2、常見傳感器:位移傳感器、形變傳感器、重力傳感器、加速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超聲波測距傳感器等
3、智能傳感器:
智能傳感器可以模擬人的感官的大腦的協調動作,它是一類具有信息處理功能的傳感器。智能傳感器帶有微處理機,具有采集、處理交換信息的能力,是傳感器與微處理器相集合的產物。
B、現代信息系統離不開傳感器
人們從外界獲取信息必須借助感覺器官,但在研究自然現象和規律 以及生產活動時,單靠自身的感覺器官遠遠不夠。傳感器彌補了人類自身感覺器官的不足。
在信息系統中,獲取準確可靠的信息尤為重要,而傳感器是信息系統獲取自然和生產領域信息的主要途徑與手段。
在基礎研究中,傳感器具有更為突出的地位。對如超高溫、超低 溫、超高壓、超高真空、超強磁場、超弱磁場等各種極端技術的研究, 沒有相適應的傳感器是不可能的。
傳感器早已滲透到諸如工業生產、宇宙開發、海洋探測、環境保護、 資源調查、醫學診斷、生物工程、文物保護等極其廣泛的領域。可以說, 從茫茫太空到浩瀚海洋,幾乎每-個現代化的項目都離不開傳感器。
相比鍵盤、鼠標等傳統的信息輸人設備,傳感器具有獲得信息的速 度快、精度高、靈敏度高、自動化等優勢,已成為信息系統與外部世界. 連接的重要方式。
C、物聯網的概念
物聯網,顧名思義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英文名稱是:“Internetofthings(IoT)”。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的革命性發展。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的ITU互聯網報告,對物聯網做了如下定義:通過二維碼識讀設備、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和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2009年9月歐盟RFID和物聯網研究項日組認為,物聯網是未來互聯網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被定義為基于標準的和互操作的通信協議,且具有自配置能力的、動態的全球網絡基礎架構。物聯網中的“物”都具 有標識、物理屬性和實質上的個性,使用智能接口實現與信息網絡的無 縫整合。
1.物聯網的感知層。
感知層是物聯網的基礎,是聯系現實物理世界與虛擬信息世界的紐帶。感知層設備主要分為自動感知設備( RFID、傳感器、GPS、智能家電設備、智能檢測設備等)與人工生成信息設備(智能手機、PDA、計 算機等)。智能機器人具有很強的對外部環境的感知能力、自適應與協 同能力、對問題的智能處理能力,在不遠的將來也會進人物聯網。
2.物聯網的網絡層。
網絡層也稱“傳輸層”,將來自感知層的各類信息通過基礎承載網絡傳輸到應用層,相當于人的神經系統。為了使物聯網能應對各種復雜的環境,就需要各種不同的應用。目前,物聯網的網絡層都是基于現有的通信網和互聯網建立的。
3.物聯網的應用層。
物聯網的應用層可進一步分為管理服務層與行業應用層。管理服務層通過中間件實現了感知硬件與應用軟件物理的隔離與邏輯的無縫連接,提供海量數據的高效、可靠地匯聚、整合與存儲,通過數據挖掘、智能數據處理與智能決策計算,為行業應用層提供安全的網絡管理與智能服務。行業應用層主要包括業務中間件和行業應用領域。
4.支持物聯網的共性技術。
支持物聯網且涉及感知層、網絡層與應用層的共性技術是信息安全、網絡管理、對象名稱解析服務、服務質量。
D、物聯網應用的相關技術
1.傳感器技術:與信息采集相關的重要技術。
2. RFID標簽: RFID技術是融合了無線射頻技術和嵌人式技術的綜合技術,RFID在自動識別物品、物流管理等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3.嵌入式系統技術:集計算機軟硬件、傳感器技術、集成電路技術、電子應用技術于一體的復雜技術。小到手機,大到航空航天的衛星系統,以嵌人式系統為特征的智能終端產品隨處可見。嵌入式系統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推動著工業的發展。
4.移動通信技術:覆蓋范圍較廣,為物聯網提供可靠、低成本且不受接人設備位置限制的互聯手段。
5.計算機網絡技術:能提供異構網絡互聯、異構網絡管理。
6.智能數據處理技術:包括信息融合、中間件與應用軟件、海量數據存儲與搜索、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
7.智能控制技術:包括環境感知技術、規劃與決策、智能控制方法。
8.位置服務技術:包括位置信息的獲取、定位技術、位置服務方法。
9.云計算技術:云計算將所有的計算資源集中起來,并由軟件實現自動管理,無須人為參與。
10.信息安全技術:包括感知層安全、網絡層安全、應用層安全、隱私保護技術。
E、物聯網離不開控制技術
無人駕駛汽車是在物聯網的世界中產生的。無人駕駛汽車通過車載傳感器感知車輛周圍環境,并根據感知所獲得的道 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信息來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從而使車輛能夠 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駛。無人駕駛汽車根據已有的交通和地圖等信息,自動規劃行車路線并控制車輛到達預定目標,不需要司機做出駕駛決定。無人駕駛汽車能夠較好地減少因人為失誤而導致的事故。
F、大數據與物聯網的關系.
物聯網產生大數據,大數據助力物聯網。物聯網數據本身就是一種大數據,是通過大量傳感器收集的。數據的分析、處理必須要跟上物聯 網的設備的運作節奏。所以,物聯網推動了大數據的發展。
G、物聯網的應用領域
物聯網的應用領域有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電網、智能物流、農業物聯網、智能電力、智能安防、智能汽車、智能建筑、 智能水務、智能商業、智能工業等。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系統的功能也越來越多。大數據驅動下的信息系統關乎每個人的生活。如以前的天氣預報只預測天氣,但現今的天氣預報會為公眾提供更多的信息,如氣象指數、空氣污染指數、穿衣指數等,甚至對是否有利于運動,對發型及妝容的影響都有說明。這是能讓普通百姓切身感受到的智慧生活。未來,關乎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會變得更加智能。
2.5遠程控制系統的組建
目前,遠程控制已沖破工程技術領域,延伸到生物神經網絡領域、信息網絡領域、經濟領域、社會領域等,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趨于成熟,并已經應用于各種網絡系統。例如:空間飛行器和地面相應設施構成的空間信息網絡系統;汽車、火車、輪船和飛機組成的交通網絡系統;為電力供應形成的供電網絡系統;天氣預報的天地-體化網絡系統;等等。
1.控制系統。
所謂控制(control),是指為了改善系統的性能或達到某個特定的目的,通過對系統輸出信號的采集和加工而產生控制信號并施加給系統的過程。
控制系統則是一種由諸多因素以特定的內在結構方式而聯結起來的動態系統,由控制部分和被控對象組成。控制部分-般由傳感器( sensor)、控制器( controller )和執行器( actuator )組成。
控制系統的例子很多。人就如一個控制系統,眼睛就像傳感器,完成信息反饋,使人體系統通過不斷地修正行為而做出各種正確的動作。再如,一臺全自動洗衣機能連續檢查衣物是否洗凈、在洗凈衣物之后能自動切斷電源。
2.遠程控制。
人們可以通過簡單的終端機完全地控制網絡另一端的受控機,從而完成強大的控制功能,獲取受控機的信息,我們將這種方式稱為遠程控制。其應用范圍非常廣泛,無論是對大型服務器的維護還是對小型局域網絡的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
3.數字監控系統。
數字監控系統是將監控頭采集到的圖像轉換成數字信號并傳送到計算機中進行處理的信息技術設施。我們可以通過軟件對各種監控圖像及報警信息、檢測數據等進行智能化的分類處理,也可以根據不同的要求確定監控報警操作流程。
2.6小型信息系統的組建
1.信息系統。
信息系統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對數據和信息進行收集(輸人)、操作、存儲(處理)與傳播(輸出),并提供反饋機制以實現其目標的元 素或組成部分的集合。信息系統的功能包括信息的輸人、存儲、處理、輸出和控制。
2.傳感器。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相當于人的感覺器官,對于信息的獲取至關重要。它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將其按照一定規律轉換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是信息獲取和信息轉換的重要手段,是實現現代化 則量和自動控制的主要環節。傳感器的結構如圖2.6.1所示。
3.紅外線傳感器。
紅外線傳感器是光敏傳感器的一種,能夠接收紅外線光信號并將其轉換成電信號后輸出,其原理如圖2.6.2所示。生活中常見的應用紅外線傳感器的物件有紅外線遙控器、紅外線體溫計和自動感應門等
4.超聲波傳感器。
超聲波傳感器是-種常用的非接觸式傳感器,利用它可以精確地檢測與障礙物的距離,從而實現根據距離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5.開源硬件Arduino。
Arduino是一款便捷靈活、方便上手的開源電子原型平臺,它就像一臺微型計算機的主機一樣,可以通過編程來進行信息的智能化處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错那县| 太仆寺旗| 吉隆县| 黄浦区| 五莲县| 马鞍山市| 锡林浩特市| 北宁市| 合肥市| 英超| 寻乌县| 鄂托克旗| 柯坪县| 象州县| 凉城县| 杂多县| 东港市| 全州县| 封丘县| 湄潭县| 曲靖市| 平遥县| 邵武市| 姜堰市| 仪征市| 沭阳县| 蒙阴县| 内黄县| 呼玛县| 康保县| 工布江达县| 西贡区| 凤冈县| 苍南县| 雅安市| 介休市| 井冈山市| 绥江县| 托里县| 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