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模版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年 級 一年級 教科書版本及章節相關領域第二部分:單元教學設計單元學習主題 造型創新1.單元內容分析《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美術課程要與學生生活緊密關聯,積極大膽地表達思想感情,體驗造型樂趣,小學階段創新能力和想象力等的發展有助于大腦各種功能的協調,對人的全面發展十分重要。在學習《汽車的聯想》時學生經過基本形把生活中物品變成汽車的形象,感受表現方法,體驗造型樂趣。學習《漂亮的童話城堡》時,學生們利用各種形狀探究城堡組合規律進行城堡的創作表現,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學習《畫蘑菇》既注重體驗造型又注重培養學生敢于創新表現,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體驗。 本單元教學主要圍繞事物構成以及聯想能力展開。幫助學生建構圖像識讀,創意實踐等相關能力從而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本單元循序漸進地將重點難點逐一突破,大量的欣賞以及體驗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提升審美判斷和文化理解的能力。通過分析本身造型以及組合聯想提升創意實踐能力。 第三課《汽車的聯想》、第四課《漂亮的童話城堡、第五課《畫蘑菇》都為“造型·表現”課,其中《汽車的聯想》重點利用基本形組合進行聯想,體驗造型樂趣。《漂亮的童話城堡》城堡造型高低錯落,進行組合創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第五課《畫蘑菇》利用固有形進行聯想,綜合前兩課的內容進行融合提升,創作出有趣的事物。 依據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本單元整合學生之前對于基本形的知識進行發展創新通過課前搜集,分享交流,自主探究,游戲嘗試等環節增強學生對于創新造型的理解,從而鞏固已有的造型知識。2.學習者分析對于造型創新單元來說我校一年級學生興趣濃厚。他們對于基本形狀掌握得較為牢靠,并會將生活中的事物歸納總結成常見的形狀進行內化。但是在運用上會有一些困難,有時會生搬硬套,使畫面缺少生動靈活的意味。3.單元教學目標(含重、難點)(一)單元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本單元學習了解基本形概括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并將其繪制出來。 2,過程與方法:認識事物的遮擋關系,表現有層次有創意性的畫面,并能主動展示介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揮學生個性,培養敢于創新,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實踐精神。 (二)單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基本形進行創意表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學難點:創意而富有美感的完成一幅有遮擋關系的畫面。4.單元整體教學思路(可附教學結構圖)基于教學內容、學生情況分析,教師將本單元設定為三課時來完成單元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為汽車的聯想。為下節課《漂亮的童話城堡》做鋪墊。本課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利用形狀結合創造性地表現汽車。 第二課時為《漂亮的童話城堡》承上啟下的一課,在《汽車的聯想》這一課的基礎上增加了遮擋關系的練習。 第三、四課時為《畫蘑菇》,畫蘑菇為本單元最后一課,整合前兩課內容,既進一步學習了基本形以及遮擋關系又鼓勵大膽想象表現有層次感的畫面。第三部分:課時教學設計課 題 畫蘑菇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新版 《美術課程標準》中提出美術課程要凸顯視覺性、具有實踐性、追求人文性以及強調愉悅性。這就說明美術教學不再是單一死板的涂涂畫畫,而是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樂學的氛圍中提高綜合素質。 就像美術學科的五個核心素養一樣,將它貫穿在整體的教學之中。將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態度、創新能力與文化理解融入學科,引導他們欣賞美、創作美。 蘑菇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孩子們經常會接觸到它,因此,畫蘑菇以及對于他的聯想容易引發學生興趣,并自然地給學生滲透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的德育滲透。以建構主義的教育理論為支撐,切實考慮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和具體的學習行為方式后,新版課程標準倡導“看”在造型表現活動中的重要性。 讓學生通過雙眼有目的有計劃地去觀察,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和嘗試的同時激發其豐富的想象,形成創作的欲望。2.內容分析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內容。 通過學習在讓學生認識蘑菇的形狀、色彩、花紋的基礎上將蘑菇聯想成新的形象,以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想象能力觀察能力。本課側重引導學生學習如何表現畫面前后的遮擋關系,使學生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 本課與《漂亮的童話城堡》和《汽車的聯想》組成了一個創新單元,鍛煉了學生的造型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在整套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對于1,2年級的造型表現活動要求較低,針對學生本身發展情況,運用造型游戲拼擺等方法使學生在預約的課堂氛圍中展開學習體驗。3.學習者分析一年級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本課教學內容學生比較熟悉,因此學習本課內容不是很難。但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了解還不全面,關于遮擋也有一些困難,還需要教師引導。另外學生的年齡還處于形象思維為主階段,大量的直觀形象有助于學生對事物的理解。 我校一年級學生對色彩、形狀等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并能夠表現一定的事物。但利用蘑菇的形狀去表現其它事物還是第一次嘗試,因此教師必要引導很必要。此外在畫面構圖和色彩關系處理上,個別學生還不能兼顧構圖、色彩與畫面的和諧,還需要教師引導。4.教學目標(含重、難點)(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識: (1)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蘑菇的種類、外形特點。 學習如何表現畫面的前后遮擋關系,能利用蘑菇形象進行聯想。 技能: 通過對蘑菇的外形展開聯想,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及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探究活動中認識到事物的前后遮擋關系,表現出有層次的畫面。 通過作品的賞析,啟發聯想,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激起學習的興趣。 3,情感與價值觀 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通過體驗探究、發現的愉悅,激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探究、了解蘑菇的外形特點,以蘑菇為原型展開聯想。 教學難點: 利用前后遮擋關系,表現出有層次的畫面。5.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可附教學流程圖,含板書設計)教學流程圖 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置意圖一、 視頻導入, 激趣展開 1,故事時間 教師播放一段關于蘑菇的視頻。 2,教師提出問題:“請你想一想在視頻中蘑菇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結:在童話故事中蘑菇不光可以食用,他還可以變大幫小兔子遮擋雨水。 你們知道嗎,蘑菇還有很多神奇之處,今天就請你們和老師一起畫一畫這可愛的蘑菇吧! 引出課題,板書:畫蘑菇生: 觀看視頻并回答問題 遮擋雨水、食用等等......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啟發學生思維,蘑菇不光可以食用,還可以無限聯想。 二、 了解結構,明確外形1,了解蘑菇的知識 教師提問:畫一個東西前,首先要了解它,你們了解蘑菇嗎?誰來分享一下有關蘑菇的知識? 教師傾聽 教師小結:我們說了這么多蘑菇,那老師帶大家探究一下蘑菇的結構是什么。 學習蘑菇的結構 PPT展示蘑菇圖片并講解蘑菇由三個部分:寬大的菌蓋+褶皺的菌褶+偏瘦的菌柄組合而成。 教師帶領學生再次復習一遍蘑菇的構成。 3,探究蘑菇的形狀 請你觀察,同樣是蘑菇,他們外形都有哪些特點?有哪些不同? 板書:外形、色彩、花紋。學生回答自己知道的關于蘑菇的知識。 學生觀看并記住蘑菇的結構。 學生回答問題 菌蓋、菌柄形狀(扁、圓、粗、細),色彩不一樣、花紋不一樣.....帶領學生了解蘑菇,為之后的學習繪制打下基礎。 復習基本型,把蘑菇的形狀概括成自己擅長的形狀。三、 遮擋游戲,展開聯想 拼擺游戲 觀看蘑菇圖片明確蘑菇生長時擠在一起的圖片。 請同學親自擺一擺:哪個蘑菇在前,哪個蘑菇在后會更好看? 教師指導,學生發表意見。 教師小結:口訣:大的放后面,小的放前面,交叉看鏡頭,可以露半臉。 蘑菇是相親相愛的植物,喜歡擠在一起,總是你擋住我,我挨著你。所以請大家記住它們的特點。 板書:遮擋并畫簡單蘑菇卡通 2,引出蘑菇的聯想 教師提問:請你思考:蘑菇的外形使你聯想到了什么? 根據PPT給出的蘑菇固有圖片先帶領學生一起進行思考,之后再次詢問:“你們還能想到什么?” 教師小結:大家的想象力很豐富,蘑菇可以讓我們想到很多生活中的事物,甚至可以聯想到人。學生進行拼擺的游戲,嘗試學習并發表意見。 學生觀看蘑菇圖片和老師一起進行聯想,并觀看創意結果。 學生談自己的想法。通對自己動手實踐加強了對于遮擋關系的理解,也能及時尋找共性問題及時解決,突破難點。 發散思維,根據故有事物引出聯想,幫助學生突破重點。 四、 教師示范,強調不足1,教師示范 同學們根據蘑菇的外形展開了很多聯想,其實蘑菇不光能變成事物,我們也可以把它變成人! 教師示范畫蘑菇人,在畫的過程中強調遮擋關系。 教師示范 強調繪畫步驟,(1)先畫主體(大) (2)再畫后面遮擋物 (3)最后畫背景 (4)添加細節 欣賞優秀作品 在動手之前我們來一起欣賞下小伙伴們的作品~ 教師小結:看了這么多作品,我相信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畫出自己的蘑菇世界了,下面的時間交給你們。 學生觀看 學生欣賞 教師示范幫助他們捋清思路,步驟清晰,利于突破難點。 欣賞優秀作品的同時也帶給了他們靈感。四、 藝術實踐,展示評價1,藝術實踐 同學們,請你根據蘑菇進行聯想, 畫一幅有前后遮擋關系的創作畫。 要求: 有遮擋關系 想象力豐富 教師巡回指導 展示評價 請部分學生展示并介紹,引導孩子給予積極的鼓勵。學生實踐 鍛煉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明確要求,進行藝術實踐。 增強學生信心,幫助其獲得成就感。五、 課外延伸,德育滲透展示對比蘑菇的生長環境,引導學生愛護大自然,珍惜糧食。學生觀看進行德育滲透,加強學生的保護環境意識。板書設計6.學習效果評價設計課堂學習評價評價對象自評他評課前準備我能觀察尋找有關蘑菇的知識☆☆☆☆☆☆☆☆☆☆重點我能對蘑菇的外形進行聯想☆☆☆☆☆☆☆☆☆☆難點我知道如何去畫遮擋關系☆☆☆☆☆☆☆☆☆☆展示評價我能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7.教學設計特色說明與教學反思(300-500字)教學特色 在教學中設置了六個環節的學習讓學生清晰明了地認識蘑菇。 2,其中利用觀察法觀察蘑菇、討論法理解蘑菇的造型,并用直觀的圖片欣賞加深學生具體印象。 添加有趣的教學方式:動手拼擺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拓展學生的思維的發展。 3,將德育滲透貫穿全程,引導學生愛護大自然,珍惜糧食。 教學反思 新時期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本節課中的蘑菇在生活中較為常見,教師要懂得引導和肯定,將聯想滲透在各個環節。 畫蘑菇是一堂造型表現的課程,這對學生的難度不大,但如何突破重難點卻是當務之急。本課通過直觀的看蘑菇圖片以及尋找形狀和教師示范來幫助他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