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多彩的秋天》教學設計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一)指導思想
根據新課程標準理念,強調教育要面向每一個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以學生學會學習為核心,突出了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習方式由傳統接受的學習向創造性學習轉變,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共同探討研究發現問題、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2)理論依據
皮亞杰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認為,認識既不起因于主體,也不起因于客體,而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認識的生長不僅僅是經驗的結果,而強調個體在認知生長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教師要做到保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積極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二、教學背景
(一)教學內容分析
《多彩的秋天》屬于“造型 表現”學習領域,側重于能運用紅、橙、黃等顏色表現有疏密關系的秋天景色。與本冊第12課《美麗的大自然》聯系緊密,同為以表現自然景物為題材的課程。本課的學習內容與第五冊《四季》、《我喜歡的季節》形成了以了解季節、大膽表現不同季節帶給人類的不同感受的學習內容,形成縱向的知識學習體系。本課教材中共安排兩個版面,其中教材30頁上半部分是一幅列維坦的油畫作品《金色的秋天,下半部分是林風眠的一幅中國畫《秋》。第31頁展示了三幅運用不同材料表現秋季這一主題的一幅教師范作和兩幅學生作品,此外還有一幅學生以拼擺方式進行構圖創作的照片。這三幅作品都是以秋季景色為主題,畫面色彩具有秋季色彩的特點,紅色鮮艷,橙色喜人,黃色明快,綠色艷麗,藍色清新…三幅作品不同之處使用了不同的繪畫工具,有水粉、水彩、油畫棒,提示學生可以采用更多的表現技法。
(2)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心強、天真、膽大、思維活躍等利于美術課堂教學的年齡特點,又因剛剛升入小學不久,課堂常規還沒有完全養成,學習習慣比較差,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等不利于課堂教學的一面。針對學生的這些課堂表現情況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理念就變得至關重要,這要求課堂教學活動要在寬松、融洽的氣氛中進行,循序漸進地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在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的開啟想象思維的大門,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的喜愛。在繪畫實踐中選擇新型繪畫材料色粉筆,激發孩子的興趣,拓展視野。
(三)教學方式與手段說明
本課重點采取談話法、演示法、探究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和教師示范的手段應用上注重媒材及示范應用的實效性。
(四)技術準備
教師:多媒體設備、投影儀、課件、范畫、美術書
學生:油畫棒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中國著名畫家林風眠及其作品《秋》,俄國著名畫家列維坦及其作品《金色的秋天》。
2、知道秋天里的主要顏色--紅、橙、黃。
3、能運用紅、橙、黃等顏色表現有疏密關系的秋天景色。
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體驗運用紅、黃、橙等顏色表現秋天景色的過程中,學生初步嘗試用色粉筆學習用顏色表現景色的方法,感受色彩的美。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感受畫家對大自然季節色彩的熱愛之情,激發學生對畫家的敬仰。
2、體會生活中的秋季色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秋季的色彩特點,學習用體現畫面疏密關系的技法表現出秋季的樹木等自然景物。
教學難點:嘗試用色粉運用紅、黃、橙等秋季色彩,表現出有疏密關系的秋季景物。
四、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
兒歌:秋風揮畫筆,染紅楓葉林,天藍云白白,田間豐收景。
提問1:這首兒歌表現的是什么季節?
提問2:請你用一個詞形容一下秋天?
學生回答:美麗的秋天、快樂的秋天、豐收的秋天......
板書課題:《多彩的秋天》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學生大膽抒發對秋天的情感。引出課題
(2)探究新知
1.初步欣賞秋天的景色
提問1:請你用最美麗的語言形容一下這兩幅秋天的景色。
學生回答:秋天樹葉變得五彩繽紛。
教師總結:秋天來了,樹葉都黃了。秋風吹得樹葉像蝴蝶一樣翩翩起舞。金黃的樹葉一片一片落到地上,地上像鋪了一層厚厚的地毯。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觀察事物和語言表達能力。
2.探究色彩與構圖
秋天也是畫家們創作的好季節,引導學生欣賞列維坦《金色的秋天 》和林風眠《秋》, 分析色彩和構圖特點。
教師介紹:第二幅《金色的秋天 》是俄國畫家列維坦畫的,是一幅油畫。
提問1:這幅畫主要表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樹。
提問2:畫家主要用了哪些色彩表現秋天?
學生回答:紅、橙、黃
教師出示色卡
播放課件,聆聽列維坦《金色的秋天 》吸引人的地方。畫面的構圖有遠有近、有疏有密。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提前準備的小樹根據剛才我們學到的疏密變化表現方法擺一擺。感受畫面中樹的疏密變化和遮擋關系。
【設計意圖】利用課件中的圖片,通過觀察分析,鴻和課件演示,感受畫家作品色彩的美和作品疏密變化,學生按照教師方法分析林風眠的作品《秋》。
(三)教師示范
1、欣賞作品
這么美的秋天,看一看同學們是如何表現秋天的,欣賞學生作品,有樹葉貼畫、兒童畫等等,看了這么多的作品,老師也想創作了,老師想到一種新穎的辦法,請你仔細觀察。
出示范畫并提問:這幅畫是用什么材料畫的?
學生回答:粉筆畫
教師: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新的繪畫材料:色粉筆
2、教師演示并介紹色粉畫的繪畫方法。
色粉筆的使用方法:
(1)如果將筆端完全與紙面接觸,可以畫出同筆一樣粗的線條。
(2)將筆的側端斜放在紙面上,可以畫出很細的線條,適合刻畫局部。
(3)還可以將整支筆橫放后畫出很粗的線或用于大面積地快速涂色。
(4)如果用足夠的力量,色粉筆能在紙上畫出濃重的色塊。
(5)如果你用色粉筆在紙面上輕掃,紙的紋理能從筆觸間清晰地顯露出來。
(6)嘗試用不同的力度來使用色粉筆是一項基本的練習。從圖中可以看到,使用色粉筆的力度從強到弱,從而在紙上留下了從重到輕的曲線畫痕。
3、學生練一練,用色粉筆在作業單上練習一棵樹的畫法
【設計意圖】通過看教師示范理解作業內容,開闊眼界,拓寬創作思路。讓學生初步嘗試感受不同媒材,不同方法表現的不同效果。
4、教師總結
教師:秋天不僅有色彩豐富的樹,還有很多特色的地方,比如秋天的螃蟹最肥美了,秋天還有很多傳統的節日,秋天我們可以放風箏。
提問1:誰能說說秋天還有什么特色?
學生回答:玉米熟了、葫蘆長大了等(出示相關圖片)
教師: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季節,那我們今天就來表現一幅多彩的秋天。
【設計意圖】通過聯想和欣賞圖片,使學生體會秋天的豐富多彩。
(三)藝術實踐
1、作業要求:
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多彩的秋天注意畫面飽滿,物體間要有疏密變化。
2、巡視輔導要點:教師播放輕音樂《秋日私語》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創作環境。
A. 畫面飽滿。
B. 突出秋天色彩運用
C. 形象豐富,有創意
D. 創造性的使用各種媒材
E.物體間有疏密變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選活動內容,實現個性審美體驗。教師以流動組員的身份,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幫助解決。
(四)展示與評價
鼓勵同學將自己作品貼在黑板上,與大家進行交流分享。
【設計意圖】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可及參與的樂趣。
評價要求:色彩突出了秋天的特點、畫面有疏密變化、構圖飽滿、創作方法等方面自評與互評。
互評:看一看哪幅作品最吸引你,說一說理由。
【設計意圖】通過評價,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五)拓展
秋天是美麗的、秋天是多彩的,秋天里還有很多喜慶的節日和活動呢,你們知道嗎?出示幻燈片
同學交流:10月1日是國慶節,舉國同慶祖國的生日。八月十五中秋節,全家團聚的日子。九九重陽節百善孝為先,我們要敬老愛老。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秋天里的節日和活動,培養學生愛國,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質。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多彩的秋天 多媒體展示區
五、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
本課的教學設計與以往相比更突出“多彩”的秋天,突出多彩,一是顏色多彩,另一個是創作形式多樣,本課在藝術實踐環節讓學生嘗試用色粉進行繪畫,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培養學生大膽的利用各種媒材進行創作。另外還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助交流、體驗探究等能力的培養。通過不同材質創作的范畫,讓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學習創造“美”。從具體教學環節上看:首先,從欣賞秋天景色入手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對秋天美景得熱愛,探究表現秋天的顏色。然后,讓學生畫出樹的疏密結構, 動手拼一拼表現出有疏密變化的畫面,讓他們在體驗中感悟,在動手中自主完成教學目標。接著,充分利用實物投影、圖片等學生喜歡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創設情境、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正能量,增強了可以學好美術的自信心,為學生自主創作奠定了基礎。最后,評價方式采用自評和互評,鼓勵學生大膽地向大家介紹自己作品的得意之處,體驗自己實踐中的成功,從而激勵他們樹立自信心并發展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評價的興趣。總之整個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體驗和收獲。
PAGE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