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談談新課標高考和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與復習—葛國順(2013高考研討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談談新課標高考和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與復習—葛國順(2013高考研討會)

資源簡介

高考歸來話備考
談談新課標高考和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與復習
每年高考歸來、送走一批考生后,在瀏覽、研究高考試題的同時,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明年的新課標高考怎么考?我們如何針對性地搞好生物新課程的學習和復習、備考工作呢?下面就結合六年來對新課標高考命題趨勢的研究,從以下幾個層面談談這方面的想法。
一、高考考什么——解讀《大綱》和新《課標》
高考,尤其是新課標高考考什么?就生物(理科綜合)而言,考試的內容可用四個字概括,即:“知識+能力”。 我們現在的新課標高考是在原來“3+X”綜合高考模式下平穩過渡而來的。“3+X”高考從1999年在廣東進行改革試點,到“三南”、“十八省區”統一命題,再到2003年全國所有省市區全部參加“3+X”高考;從2004年多種形式命題(出現十二套生物試題)、到2007首次新課標高考,2008年自主命題、09統一命題(全國新課標卷),再到2011、2012絕大部分省市區的“寧夏模式”,高中新課程改革已經由(過度版教材)“3+X”向(新教材)新課標高考實現了“平穩過渡”。 新課標高考與“3+X”考試在考試性質和命題原則上基本不變,就是在試卷題型結構和難度上也保持了相當的穩定。在考查生物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所不同的是新課標高考命題趨向直指新課程標準、指導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更加重視對考生生物科學素養(生物學能力、素質)的考查,在科學探究的方法、獲取新知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對考生的表現進行測量。在實現“平穩過渡”的基礎上,力求創新和突破,更加貼近社會、生活實際,即“求新、求變”。與“3+X”理科綜合相比,主要變化體現在題型、題量,試卷結構和內容與新課標、新課程和新教材相適應。具體就生物學科來說,試題難度有明顯下降,更加注重學科基礎和學科思想、方法的形成;題目靈活性加強,增加選做題,更加突出對生物學素養和能力的考查,區分度加大;試題總分增加,題量增多、閱讀量增大(但答題量并未增加)(即“超量命題、限量答題”)、分值細化;試題知識點、考點的分布和覆蓋面更廣,尤其是知識點和能力與《生物課程標準》、《生物考試大綱》規定的要求吻合程度更高,高考的信度和效度也就大大增加。因此,從試題難度和考核層次、題型來看,新課標高考生物試題更加注重“基礎”,題目設計更加“靈活”,即“基礎+靈活”,這是新課標高考生物試題的另一個突出特點。
表一 近4年高考理綜(生物)·課標卷命題閱讀量及答卷書寫量分析統計表
高考理綜(生物)·課標卷
說明:1.表中的審題時間是按照正常閱讀時間的3倍來計算;語文、政史卷正常閱讀速度是500字符/分鐘,數學卷正常閱讀速度為250字符/分鐘,地理卷正常閱讀速度為350字符/分鐘,英語卷正常閱讀速度為200字符/分鐘。
2.答卷書寫時間按正常書寫速度的2倍計算,數學卷按4倍計算,物理卷按2.5倍計算;漢字及數字符號的正常書寫速度為50字符/分鐘;英語卷正常書寫速度為35字符/分鐘。
項 目
2008
2009
2010
2012
平均
試卷字符數
2,604
2,705
2,864
2,949
2,781
答案字符數
403
529
490
448
468
考試時間
45′
45′
45′
45′
45′
每分鐘[21世紀教育網]
試卷閱讀量
58
60[來源:21世紀教育網][來源: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64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66[來源:21世紀教育網]
62[來源: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答卷書寫量
8.95
11.76
10.89
9.96
10.39
審題所需時間
16′
16′
17′
18′
17′
答卷所需時間
16′
21′
20′
18′
19′
可能剩余時間
13′
8′
8′
9′
9′
3.試卷中的圖片按每圖50個字符計算。

1、 考試性質不變
高考是全國選拔性考試 因而必須有適當的難度、必要的區分度、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2、 命題原則(“三有利”)
——有助于高校選拔新生
——有助于中學實施新課改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命題方向: 立足新課標方向、指導新課程實施
注重綜合、突出能力
實現從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綜合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突出對能力尤其是學科能力和方法、科學探究和思維力的考查
注重基礎、強調靈活
注重對生物科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重點考查主干知識而又不忽視對非主干知識的考查;題型靈活、多變
重點考查必修、兼顧選修;
穩中求變、變中求新(新中求穩)
命題既嚴格遵循新課標和考試大綱, 但又不拘泥于大綱,符合生物學科特點,體現時代性、實踐性
試題要反映(測量)考生的生物學能力和知識方面的差異,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
能力測試:既要測量學生的實際心理能力,也要測量潛在心理能力”
4、考核的層次(掌握程度)、能力與要求
從“3+X”的三個層次Ⅰ、Ⅱ、Ⅲ變成兩個層次Ⅰ(識記、了解)、Ⅱ(理解、應用)
I:對所列知識點要知道其含義,能夠在試題所給予的相對簡單的情境中識別和使用它們;
Ⅱ:理解所列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能在較復雜的情景中綜合運用相關知識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和評價。
考試的能力與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
  (2)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
  (3)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2.實驗與探究能力
  (1)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
  (2)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
  (3)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運用觀察、實驗與調查、假說演繹、建立模型與系統分析等科學研究方法。
  (4)能對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案做出恰當的評價和修訂。
  3.獲取信息的能力
  (1)能從課外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
  (2)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以及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綜合運用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
5、考試內容:
依據:2003年部頒《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結合全國新課標高考《生物考試大綱》(新課標實驗版)和當地《考試說明》的要求。
高中階段生物學科的教學內容:課程標準的必修(3個模塊)和部分選修(2個模塊)
必修+選修按全國新課標高考《生物考試大綱》和本省《考試說明》的要求。
從心理學的角度:“三個維度”
主要限于知識(生物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知識)、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獲取新知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測量和評價;也有科學探究的方法、生物科學思想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對學生的評價(較少);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生物知識內容表及要求(附后)
2013年高考生物考試大綱:知識內容及要求應該與2012年保持一致(可能略有變化)
6.命題的指導思想
重視對考生科學素養的考查,以能力測試為主導
在生物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知識、科學探究的方法、獲取新知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對考生的表現進行測量。
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試卷結構
選擇題+非選擇題(必做、選作)
難易比例 難題 :中等題 :容易題約為20%:50%:30%
與2012全國新課標卷類似(原寧夏模式:90分卷面)
選擇題:6小題,36分 ;
非選擇題:必做題,39分;選做,15分
二、命題動向——2004—2011年高考理綜全國卷生物試題分析
表一:2004~2011年高考理綜全國卷生物試題分析(考點分值及分布)
題目 內容
細胞
代謝
調節
生命的延續
生態
實驗等
04年
題號
知識點
2,5
細胞分裂
細胞工程
1,31
光合作用
動物糖代謝
3
動物的激素調節
30
遺傳的基本規律
基因的結構
4
食物網
3,5,31
激素調節,細胞工程,糖代謝
分數
6,6
6,20
6
22
6
05年
題號
知識點
5,30(2)
物質鑒定
有絲分裂
色素提取
1,30(1)
糖代謝
水分代謝
2,4,30(2)
免疫
體溫調節
乙烯的作用
31
遺傳的基本規律
3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物質鑒定
有絲分裂
色素提取
水分代謝
分數
6,4
6,19
6,6,4
15
6
06年
題號
知識點
3,31(5)
細胞結構、功能細胞工程
3, 30(2)
三大代謝
根瘤菌
2
動物生命
活動調節
免疫
4,5,31DNA的結構,植物的發育,遺傳規律、變異、細胞質遺傳、基因工程
30(1)
生態因素、
種群
31雜交育種、
誘變育種、
單倍體育種、基因工程
分數
5
3,12
6,6
6,6,20
8
07年
題號
知識點
31
細胞工程
3,30消化、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酶的作用條件
1,2,3
動物生命活動調節、免疫
4,31基因工程
自由組合定律、
伴性遺傳
5生態因素、種群的曲線、群落
30
酶的作用需要適宜的條件
分數
6
3,22
6,6,3
6,14
6
08年
題號
知識點
2,5,30
跨膜運輸
細胞周期
物質鑒定
1,3,4,30
必需礦質元素
固氮微生物、微生物類群
光、呼關系
2,5,30
內環境、
體液免疫、乙烯的作用
31
自由組合定律
染色體變異
雜交育種
多倍體育種
30
生態因素、
食物鏈
1,30必需礦質元素,物質的鑒定,植物激素調節,光、呼關系
雜交育種
多倍體育種
分數
2,3,8
6,6,6,7
4,3,4
17
6
09年
題號
知識點
3,32
細胞的衰老和分化
可溶性還原糖鑒定
1,31,32,33
細胞呼吸、
光合作用及光、呼關系、酶的特性
微生物代謝
2,4,
激素調節
體液免疫
3,33,34
動物的個體發育
基因的結構
人類遺傳病、
遺傳基本定律的應用——系譜圖
5,
生態因素、
32,33
酶的特性
微生物代謝
分數
3,4
6,8,10,6
6,6
3,4,10
6
10年
題號
知識點
1生物膜
31(1)
32(1)(2)細胞
31光合作
32糖代謝
34微生物代謝
2免疫調節
4遺傳與進化:基因頻率 5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變異與育種
33遺傳規律
3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31,32動、植物生命活動調節
33遺傳定律
分數
6,2,3
8,6,12
6
6,6,11
6,32
2,3,5,31,33
11年
題號
知識點
1
細胞分化
2,3,31,33
滲透作用
光合作用,酶
5
特異性免疫
1,34
遺傳的基本定律
4,32
群落結構
2滲透作用
3、33光合作用,5免疫31酶
分數
6,6,10,11
6
6,10
6,11

72
8
25.625
10.05
20.25
7.625
近幾年(尤其2009—2012)全國高考試題無論從試卷結構、試題類型、難易程度、知識點的分布和覆蓋面諸方面都逐漸趨于穩定——符合國家大局
但穩中求新、求變:知識點的分布和覆蓋面加寬、難度降低,對思維、能力的考查加強、區分度加大,信度、效度提高,而且試題類型靈活多變、求新求異。
主干知識(重點)不變 ,選修和實驗探究權重增加,非主干知識有增有減
理解與綜合運用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等科學素養的考查,在試卷中有所突現。
  加強了實驗性、探究性、靈活考查能力。
取材考究,情景新穎,立意獨到,設計巧妙,大大加強了對獲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生物學科命題愈加突出以考查學生的生物學素養為核心,但并不忽視對生物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對選修部分的考查逐漸加重。具體來說
全面考查“雙基” ,重點考查主干;必修為主,增加選修權重;注重“雙基”,突出學科能力 ,著重考查“生物科學素養”;課外情景,課本答案,試題開放靈活。
試題設計立意新穎,突出新材料新情境;凸顯試題的開放性、時代性、探究性和實踐性
尤其09—12年試題:難度適中,考查知識面廣;注重雙基,聯系實際,沒有生題怪題;
平穩過渡,考生感覺良好,但分數不一定滿意。
表二:2007—2011高考理綜全國卷生物試題題型和知識點章節分布
2007高考理綜全國卷生物試題題型和知識點章節分布
題型
題號
章節分布
知識點、考點
分值



1
必修第4章第2節
興奮的產生及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6
2
選修第1章第2節
細胞免疫、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聯系
6
3
必修第8章第2節
種群數量變化:S曲線及其特點
6
4
選修第5章
微生物及發酵工程
6
5
選修第4章第1節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6
非選
擇題
30
必修第3章、第4章,
選修第2章
光合作用、C3、C4植物的區別
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26
31
必修第6章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伴性遺傳
16
2008高考理綜全國卷生物試題分析(知識點與考查層次雙向細目表)
題型
題號
章節分布
知識點、考點
分值



1
必修第3章第5節
植物的礦質營養:確定必需礦質元素的方法
6
2
必修第2章第1節
選修第1章第1節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
內環境及穩態
6
3
選修第2章第2節
固氮微生物的種類—根瘤菌(聯系微生物代謝)
6
4
選修第5章第1節
微生物類群病毒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艾滋病)
6
5
選修第1章第2節
體液免疫的過程(聯系細胞周期的概念)
6
非選
擇題
30

必修第1章第2節
必修第4章第1節
物質的鑒定——淀粉、可溶性還原糖鑒定、植物激素調節——乙烯的生理作用
12

必修第3章第3節
必修第8章第1、3節
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過程及光呼關系;生態因素、食物鏈(生物富集作用)
13
31
必修第6章第2節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在育種中的應用(聯系染色體變異)
17
2009高考理綜全國卷生物試題分析(知識點與考查層次雙向細目表)
題型
題號
章節分布
知識點、考點
分值



1
必修第3章第7節
細胞呼吸
6
2
必修第4章第節2節
體液(激素)調節
6
3
必修第2章第3節
必修第5章第1節
細胞的分化和衰老
動物的個體發育
6
4
選修第1章第2節
免疫(體液免疫)
6
5
必修第8章第1節
生態因素
6
非選
擇題
31
必修第3章第3節
光合作用
32
必修第3章第1節
必修第1章第2節
新陳代謝與酶(酶的特性)
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
33
選修第5章第2節
選修第3章第2節
微生物的營養、代謝與生長
基因的結構
34
必修第6章第5節
必修第6章第2節
人類遺傳病與優生
遺傳的基本規律
2010高考理綜全國卷生物試題分析(知識點與考查層次雙向細目表)
題型
題號
章節分布
知識點、考點
分值



1
必修第1、2章
選修第4章第1節
細胞的結構、功能;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6
2
選修第1章第2節
免疫系統、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
6
3
必修第8章第3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6
4
必修第6、7章
生物的遺傳、進化,基因頻率
6
5
選修第3章
必修第6章第4節
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變異與育種
6
非選
擇題
31
必修第1、3章
細胞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光合作用
10
32
必修第1、3章第2、6節,選修第1章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糖代謝及血糖平衡的調節
9
33
必修第6章第2節
遺傳的基本定律
11
34
選修第5章第2、3節
微生物營養、代謝及發酵工程
12
2011高考理綜全國卷(大綱版)生物試題分析(知識點與考查層次雙向細目表)
題型
題號
章節分布
知識點、考點
分值



1
必修第3、6章
選修第4章第2節
ATP、mRNA的合成;細胞的分化
6
2
必修第1、3章第2、6節,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滲透作用
6
3
必修第3章、選修第2章
光合作用、C3C4、細胞呼吸
6
4
必修第8章第2節
群落及其結構
6
5
選修第1章第2節
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
6
非選
擇題
31
必修第3章第1節

10
32
必修第8章第1、3節
生態因素、生態系統的結構
11
33
必修第3章第3、4節
光合作用、細胞呼吸
11
34
必修第6章第2節
遺傳的基本定律
10
表三:2009—2012年高考新課標試題分析
在2012已經進行新課標高考的省市區中,多以“四省”新課標高考中的寧夏模式
寧夏 選擇題:6小題,36分 ;非選擇題:必做題,39分;選做,15分
2009寧夏生物試題題型和知識點分布

必修部分
選修部分
試題總分
題號
分子與細胞
遺傳與進化
穩態與環境
生物技術實踐
現代生物技術專題
必做

1
細胞的分化、癌變和衰老
?
?
?
?
?
?
2
酶的作用條件
?
?
3
跨膜運輸
?
4
?
動物激素調節
5
?
神經調節
6
遺傳的基本規律
?

29
?光合作用
?
?
30
?
?
神經調節
?
?
31
基因的結構、
基因的表達
32
生態因素、種群
選做
34
二選一
15分
?
35
?
15分
所有題目合計
25
18
32
15分
90分
75
2010高考理綜全國卷(課標版)生物試題分析(題型和知識點分布)
知識點
題號
分子與細胞
遺傳與進化
穩態與環境
生物技術實踐
現代生物技術專題
總分
必做

1
細胞結構
?
?
?
?
?
?36
2
細胞呼吸
?
?
3
物質的鑒定
質壁分離及復原
?
4
細胞代謝
?

5
?
神經—體液調節
6
基因突變
?

29
?
免疫調節
?
9
30
?
?
生長素的作用
?
?
9
31
種群
8
32
遺傳基本定律
13
選做
34
二選一
芳香油提取
?
15
35
?
細胞工程
合計
24
19
32
15分
90分
2011高考理綜全國卷(課標版)生物試題分析(題型和知識點分布)
知識點
題號
分子與細胞
遺傳與進化
穩態與環境
生物技術實踐
現代生物技術專題
總分
必做

1
跨膜運輸
?
?
?
?
?
?36
2
酶的作用、本質
?
?
3
光合作用
?
4
跨膜運輸
?

5
?
神經—體液調節
6
物質的鑒定
有絲分裂

?

29
?光合作用
?
?
9
30
?生物膜系統
?
免疫調節
?
?
10
31

生態系統
12
32
遺傳基本定律
8
選做
34
二選一
微生物培養
?
15
35
?
生態工程
合計
44
8
23
15分
90分
2012高考理綜全國卷(課標版)生物試題分析(題型和知識點分布)
知識點
題號
分子與細胞
遺傳與進化
穩態與環境
生物技術實踐
現代生物技術專題
總分
必做

1
蛋白質結構
?中心法則
?
?
?
?
?36
2
細胞癌變
?
?
3
?
?
水鹽平衡
4

?
神經—體液調節
5
?
?
生長素作用原理
6


?種群的特征
?
29
?糖的種類作用
?
?
?
?
11
30

?
神經調節
?
?
10
31
?
遺傳與變異
?
?
?
10
32
?

種群與進化
?
?
8
選做
34
二選一
細胞工程
?
15
35?
?
基因工程
合計
20
13
42
15分
90
從表中可以看出:
對必修與選修、主干與非主干、重難點知識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點
強調雙基(基礎生物知識、生物技術),突出對思維能力和生物學素養的考查”
立足課本,延伸課外,加大對實驗探究、綜合運用以及獲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尤其是從2009— 2012年的高考試題:
穩中求變、穩中求新、基礎與能力并重、更加注重基礎突出能力與素質;
主干與非主干、課內與課外更看重有機結合;
實驗與探究、創新與應用、更加注重對考生思維品質和科學素養(科學探究能力、科學研究方法)的考查,體現了新課標、新課改的新理念。
無論全國卷Ⅰ還是新課標卷,試題覆蓋面加寬,基礎知識考查更為全面,對考生能力和素質要求更高、更全面;注重考查主干知識,重點考查雙基,突出能力——彰顯素質教育
必做題僅10個題(寧夏卷也從原來的8道增加到10道題),但卻涉及了細胞分子組成、細胞的結構、細胞的代謝、細胞的增殖、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遺傳的細胞基礎、遺傳的分子基礎、遺傳的基本規律、生物的變異、生物的進化、植物的激素調節、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種群和群落、生態系統、生態環境的保護等內容,基本涵蓋了《考試說明》中的主干知識。其中,必修內容約占80%,選修內容約占20%。
選擇題的選項情境的設置,更為廣泛。一個題目中涉及到不同知識內容或同一知識點的不同角度,有效地檢查了考生對主干知識與核心內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思維的敏捷性。
在選考的《現代生物科技專題》模塊中,著重考查了基因工程和克隆技術。在《生物技術實踐》模塊中,著重考查了微生物的培養和利用等基礎知識。
  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生活聯系,創新情景立意,凸顯能力考查
  引導考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知識,倡導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概念,并能運用生物學的原理和方法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相關問題,理解國家有關政策的理論依據。
試題的情境和立意大多從生物學最新發展現狀出發,體現了學科的時代性。素材來源廣泛,表達形式多種多樣,設問角度新穎;
結合新材料、新發現,創新問題情景設計,考查獲取處理信息、綜合遷移運用能力。
問題設計有明確的主線,設問層次分明,巧妙有序,層層遞進
2010年全國卷Ⅰ、卷Ⅱ和2011年大綱卷都已經明顯凸顯新課標理念,甚至直接考查了新課標要求的知識點(如2010、11年第4小題和第29、31題)。
與之前“3+X”試題比較,無論是全國新課標卷還是大綱卷,近幾年的高考試題難度都明顯下降,注重基礎但不乏靈活,突現對能力的考查。由此可見:2013高考生物命題應該是試題平穩,知識點分布廣、試卷結構合理,注重基礎、更加突出能力素質,平穩過渡但求新求變盡量體現新課標新課改理念,具有鮮明個性和特點的,這樣,才能真正對中學生物學教學和教改起到“指揮棒的作用”。
三、如何應對
1.“全面+重點” 抓重點: 逐一落實每一個重點知識點、重點考點
在第一輪到邊到角、全面復習的基礎上,第二輪“模塊加專題”重點落實以下內容:結構基礎、酶、細胞呼吸、光合作用及光呼關系、“代謝”與穩態及其調節(神經—體液—免疫調節)、基因的表達、 減數分裂與染色體(基因)行為、遺傳的基本定律(三大定律)及其應用、性別決定伴性遺傳與人類遺傳病、生態系統的功能和生態環境問題、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微生物分離、培養及其應用、實驗探究(做出假設和預期、設計實驗方案、觀察收集數據、解釋數據做出合理判斷)。
以細胞代謝、穩態調節、遺傳和變異為重中之重;兼顧生物與環境,尤其是環境污染、節能減排以及生物圈穩態、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學問題要注意(“十八”大提出了生態文明);正確解答圖形、表格、曲線等圖文信息題作為突破口,加強、落實數學思維在生物學領域(遺傳)的運用;實驗能力和科學探究要注意以實驗為背景的綜合試題(包括選擇題),培養正確、科學的思維(嚴密的邏輯思維、數學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注意思維的深度、廣度、敏捷度…);密切聯系科學、技術與社會以及生產生活、生理病理等實際問題……
2.“雙基+能力” 重基礎:查漏缺,落實練,加強學法指導,提升能力素質
關于“能力和素質”
高考的能力要求——理解能力 、.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能力
從學習心理學——能力:感知(觀察)、記憶、想象、言語、思維、操作技能
核心成分:思維;
最基本的特征:概括(智力和能力的首要特點);
操作技能:既是能力的組成因素, 又是智力的基本成分。
科學素養:公民參加社會活動、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要的科學知識、探究能力以及相關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反映了一個人對科學領域中核心的、基礎內容的掌握和應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能力。
提高每個中學生的科學素養是中學教育教學尤其是實施新課標的核心任務。
仔細的觀察能力(審題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
縝密的分析、綜合、判斷能力和靈活多變的思維能力、豐富的想象力(知識的遷移能力);
嚴密、準確、科學的表達能力(描述能力)。
堅強的意志和持久的毅力、耐心
應試能力
仔細、快速審題
要由“視而不見、有眼無珠” → 練成“火眼金睛 ”;在快速審題的同時“ 抓住關
鍵字、詞、句”,從“細微之處找焦點”獲取有效信息 → 正確遷移相關知識
縝密、敏捷思維?
從審題中“ 關鍵字、詞、句”正確把握思維的方向、思考的范圍廣度、深度、注意思維的速度、培養嚴密科學的邏輯思維品質
準確、科學答題
答題要嚴密、科學、簡短、規范,就是要學會運用“生物學語言、概念”,即專業術語描寫答案,這樣才簡明扼要準確,而不能用大白話
認真、耐心檢查
高考理綜(生物)命題給予考生的時間是45分鐘,但科學訓練后實際審題和答題的時間各需約15-18分鐘的時間,也就是30—35分鐘時間應該完成生物學試題,這樣就能確保10分鐘左右的富余時間,一定要有恒心,耐心、細心地做檢查。
3.“必修+選修”
以必修為主,結合考綱要求兼顧、整合選修模塊相關知識
4.“課本+課外” 回歸課本:課內課外、題內題外相互“遷移”
正確處理好書本與資料、高考題與模擬題的關系
四、對學生的要求——科學要求和有效方法
要有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創新意識
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關注生物學知識在生產、生活及社會實踐的聯系和應用
關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和熱點問題(生理、健康、環境、高新技術、諾獎)
多閱讀、重理解、勤思考,忌死記概念;
多觀察、積累,重過程、方法,忌硬背結果;
重手腦并用,忌空想而懶動
基本要求:良好的學習行為、學習習慣和應試習慣
科學要求和有效方法(老師正確指導)
預習的習慣:主動地看書、做題—走在老師前面;
聽講的習慣:專心、參與、積極思維;
記筆記的習慣:記要點、疑點、解題經驗、課外材料
看書的習慣:仔細并找出主題句、關鍵詞、論點、論據
作業的習慣:仔細審題、表達嚴謹、規范、使用生物學術語;及時做及時練,“落實”老師的要求
好學善思勤問的習慣:準備問題本、錯題本,記錄問題、錯題;及時問并記錄好錯例和答案
歸納整理知識點的習慣:每一章節的知識體系、專題知識體系、相似知識點的比較、相關知識點的邏輯聯系……
五.關于高三復習的點滴想法
面對2013年的理綜高考,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課程標準》、與《考試大綱》、《考試說明》的區別與有機關系。仔細研讀《新課標》,關注全國《考試大綱》和本省《考試說明》,重視基礎知識,強化主干內涵,增強針對性。處理好選修和必修的關系,勿需將選修教材內容去深化、去擴展,要更多地從學科內綜合的角度注意幾本書知識間的有機聯系。
(2)落實好新課標理念,注意實驗探究能力培養。要做到科學地思考、準確地把握、理性地滲透新課程理念和目標。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始終是高考的重點內容,為此要重視對模型的建構和生物科學素養的培養。探究思維的題型會增多,可能沒有專門的探究實驗大題,但探究思維和能力的考查會滲透到多個題目中(包括選擇和非選擇題)
(3)放棄“偏、難、怪”題,真正理解、在復習中體現“基礎+靈活”的新課標高考理念。新課標高考更注重基礎,基礎與能力并重。但考能力并非一味出難題,完全能夠以“基礎知識”做“題眼”,通過“變向思維”靈活多變地考查能力,題型可以說是“變幻無窮”。實際上07、08、09高考卷一生物部分難度系數較06年有很大下降,逐漸與全國卷二靠近,逐漸指向新課標卷,“三卷趨同”。09、11和12年新課標卷難度系數都在0.65左右。
要重視方法的積累,深入理解和融會貫通。側重對基礎知識的復習,通過構建知識網絡,提升分析綜合的能力。通過編織知識網,繪制概念圖,理清要點考點;要加強對單元知識點的解析——弄清它的構成要素及含義,要注意前后的聯系,注重專題復習,加強學科內的縱向聯系,要善于歸納總結,抓住知識規律,摸索解題規律;借助基礎性、時代性、人文性的知識點,做好理解與綜合運用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等科學素養的培養;側重于知識重組、信息轉化、逆向思維等角度,訓練創造性思維能力。用恰當的詞語準確、清晰、流暢地將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表述,以培養表達能力。
(4)解決“講”的困感和效率,落實“練”的時間和效果
關于第一輪、第二輪復習(第三輪復習?)——如何合理分配時間,講、練結合
在時間緊、復習內容多的情況下,老師如果把知識點講得非常細,必然要占用很多時間,然而效果如何?
要落實新課改理念,發揮“雙主體性”,老師不宜總講、“越俎代庖”,而應合理分配時間,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鞏固(歸納、、整理、總結)和落實書本知識及訓練;尤其后階段復習“回歸課本”應還時間于學生,引導、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落,形成知識網絡,做到“四個遷移”;第二輪復習還需要把選修、必修相關知識點揉在一起進行復習(即專題+模塊整合),除了歸納、整理知識網絡,關鍵還要精選好試題(高考真題、好的模擬題)來進行訓練和講評,做到“以題帶點”既落實考點又培養、提高學生解題、思維等應試能力。
(5)認真選題,合理選擇練習量——解決“練”的困惑
在這點上,老師多年的教學已有體會,即“足量的練習是必須的,但題海并不可取”。如何練到“飽和點”?堅決反對“題海戰術”,使練習有效而達到“事半功倍”!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必須研究各種題目(高考真題、各地模擬題),精選例題、習題,真正做到舉一反三,這樣才能給學生多一些自己閱讀、思考提高、歸納、整理、的時間!
(6)正確處理好書本與資料、高考題與模擬題的關系。課內課外、題內題外相互“遷移”,由課外情景→遷移→課本答案。獲取信息的能力包括兩方面:從試題提供的大量情景材料中獲取有效的解題信息;平常要從課外積累相當的生物學信息。
(7)解決好考試大綱命題要求與課程標準的”模塊加專題”體例之間的教學矛盾
(8)處理好必修課與選修課的內在聯系及應用教學特殊手段、落實選修模塊的教學與復習。
(9)2013年高考復習整體思路與必修課選修課復習建議
(10)教材重難點與常考知識點的復習
六.展望2013年理綜生物試題
2012年理科綜合能力生物試題凸顯了穩定、新穎、基礎、能力和創新等特點,較2011年的試題相比,平穩過渡更有突破,實現了在素質新政下 “注重基礎、突出能力” 的要求,利于科學、公正地檢驗新課改的成果,對中學新課改生物教學和進一步推進生物素質教育定會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那么2013年高考試題呢
……
附一:高考考查的生物知識內容及要求
附二:必修3模塊 《穩態與環境》生命活動的調節專題之神經調節的復習(第二輪)
不對之處,謝謝指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屏山县| 河北区| 陕西省| 乌海市| 竹山县| 铜梁县| 咸丰县| 远安县| 元朗区| 桃江县| 临漳县| 泸西县| 开封县| 璧山县| 高邑县| 镶黄旗| 利川市| 北流市| 长沙市| 饶河县| 镶黄旗| 兴隆县| 崇文区| 阿拉善盟| 嵊泗县| 长宁区| 土默特左旗| 青神县| 普宁市| 大丰市| 香河县| 达州市| 沙坪坝区| 舟山市| 宜州市| 日土县| 澜沧| 辽阳县| 闽侯县|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