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歷史八年級/下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009年10月1日,盛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國慶閱兵在北京舉行,展現了我國人民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風采。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迅速,實現了由單一軍種到諸軍兵種合成的轉變,武器裝備不斷向現代化邁進。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筑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鋼鐵長城。我國的國防力量是怎樣發展壯大的 第五單元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周恩來的每一個影像都是新中國外交的縮影……1954年日內瓦會議(處理越南問題)訪問印度時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萬隆會議——“求同存異”1971年尼克松訪華…………新課導入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跪在地上辦外交呢?中國一百年來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們不學他們……要有獨立精神,要爭取主動,沒有畏懼,要有信心。 ——周恩來《新中國的外交》不獨立不平等無主權新中國成立后,我們是如何改變這種外交局面的呢?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二、加強與亞非拉國家的團結合作194919531954195419551.通過材料解讀,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與意義,認識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知道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的外交成就。2.通過閱讀、分析材料,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意識,提高學生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3.通過學習,了解外交政策的作用,樹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意識。目錄和教學目標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主權獨立、領土完整、世界和平1.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政策材料:堅持獨立自主,實質上就是要堅持中國人民根據自身利益和國情所選定的社會主義道路和內外政策,堅持由自己解決內部事務,走自己的路……為了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進行有效的經濟建設,還需要幾十年的長期努力,因此,我們需要和平,時間越長對人民越有利。——劉華秋《中國的外交政策》因為新中國剛剛誕生,面臨著鞏固新生政權和進行經濟建設的主要任務。為什么要實行這樣的外交政策?我們需要和平,我們需要朋友。 ——周恩來在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下,我國面臨著怎樣的外交環境呢?二戰后的世界形勢美國等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敵視態度,實行外交孤立、封鎖和禁運。那么,我國是如何打破帝國主義國家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 資本主義陣營社會主義陣營2.新中國初期的外交狀況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人民網:漫畫新中國史第二期—毛澤東訪問蘇聯為恢復經濟建設創設一個好的外部環境視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953年底,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像中印這樣兩個接壤的大國之間一定會有某些問題。只要根據這些原則,任何業已成熟的懸而未決的問題都可以拿出來談。——周恩來周恩來總理會見印度政府代表團中印邊境問題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核心和基礎保證目標影響:(1)就中國而言: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為開創我國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成為我國處理國際關系的一項基本原則。(2)對世界而言:有利于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并逐漸成為其基本準則1954年,重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周恩來總理訪問緬甸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材料一:“盡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勢已發生變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說是發生了劇變,但這些原則直至今天依然適用。”——美國前國務卿舒爾茨材料二:60年來,歷經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一個開放包容的國際法原則……適用于各種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習近平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2014年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60周年上,中、印、緬三國在北京共同舉辦紀念大會。習近平主席說:“新形勢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不是過時了,而是歷久彌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意義不是淡化了,而是歷久彌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歷久彌堅。”材料一:半個世紀以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成為指導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為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促進國際關系健康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材料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早已載入中國憲法,標志新中國外交逐漸走向成熟,是中國長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也體現在中國與160多個國家的建交公報中。50多年來,中國努力實現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此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標志著我國外交政策的成熟 。材料意義閱讀材料,思考建國初期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意義?1954年4月—7月,周恩來參加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這是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的身份參加國際會議。經過周恩來積極的外交努力,最終就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簽署了一系列協議,緩和了亞洲及世界的緊張局勢,鞏固了中國南部邊界安全。周恩來所表現出的寬闊的政治家胸懷和高超的斗爭藝術,給與會者及國際社會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新中國在國際外交舞臺上初露鋒芒。周恩來步入日內瓦會議會場知識拓展:“周恩來和日內瓦會議”中印的戰爭與和平印度侵占我國領土12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浙江省)毛主席:這一仗不打則已,打就打出威風,保證和平30年!中印關系(Sino-Indian relations)伴隨著沖突與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印度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1954年兩國總理實現互訪,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62年印度入侵導致新中國開始邊境自衛反擊戰爭。1976年兩國恢復互派大使,雙邊關系逐步改善和發展。2017年印度挑釁中國,爆發中印洞朗對峙危機。印度先后支持西藏叛亂,挑釁邊境,大國沙文主義嚴重。印度大國沙文主義橫行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爭解放軍進軍西藏印軍入侵西藏1954年中印總理互訪周恩來與尼赫魯1988年印總理訪華印度總理拉·甘地2017年中印洞朗對峙2020年中印互致賀電視頻: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鄧小平在接見外賓時指出:“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其含義是( )A. 中國不支持美國,也不支持蘇聯B. 中國堅決不干涉美國、蘇聯的內政C. 中國、美國與蘇聯應該和平共處D. 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線索提示1、抓取題干關鍵詞“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2、通過材料和所學可知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課堂練習二、加強與亞非拉國家的團結合作視頻:萬隆會議新中國積極發展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團結與合作。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萬隆會議期間的周恩來1955年,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這次會議因在群山環抱的秀麗城市萬隆舉行,又被稱為“萬隆會議”。會上,帝國主義國家挑撥一些國家的代表當著中國代表的面攻擊共產主義,甚至懷疑中國對領國搞“顛覆”活動。新中國積極發展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團結與合作。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發言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周恩來提出什么方針?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在這個會議上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制度,雖然這種不同在我們中間顯然是存在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在我們中間有無求同的基礎呢?有的。那就是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以來都曾經受過、并且現在仍在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這是我們大家都承認的。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到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我們應該承認,在亞非國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的,但這并不妨礙我求同和團結。 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存異。會議應該將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來。這是我們中間的主要問題。——周恩來總理在亞非會議上的發言 根據材料思考,“求同存異”的“同”和“異”各指什么?異: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宗教信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同:①遭遇相同:都曾遭受過殖民主義的侵略;②面臨問題相同:如何發展國家經濟;維護民族獨立;促進世界和平。尊重差異團結合作共同發展作用: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合作。周恩來到達萬隆后受到熱烈歡迎他表達了中國政府維護世界和平、反對殖民主義的正義態度;他用“求同存異”的方針來呼吁各國撇開分歧,加強團結;他用平等的態度來平息爭論,用謀求團結的誠意來化解矛盾;他贏得了各方的尊敬和贊同,促進了會議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推動會議獲得圓滿成功。周恩來為什么能改變會議的航向?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態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美國記者中國代表團積極開展會外交往,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周恩來為各國朋友簽名留念周恩來與巴基斯坦總理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夫人合影周恩來同印度總理尼赫魯、緬甸總理吳努3.萬隆會議的影響4.“萬隆精神”習近平主席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并發表講話在新的形勢下,萬隆精神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2015年4月22日,亞非領導人會議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題為《弘揚萬隆精神 推進合作共贏》的重要講話。“萬隆精神”指:亞非人民團結一致,保衛世界和平,增進各國人民間友誼的精神,稱為“萬隆精神”歸納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成就1949年--1950年與蘇聯等17國建立外交關系為恢復經濟建設創造一個好的外部境1953年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1954年參加日內瓦會議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1955年萬隆會議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和合作2017年5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啟了與會各國合作共贏的新篇章。同樣是為了促進團結與合作,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 促進各國共同繁榮的主題 D. “求同存異”的方針D線索提示1、抓取題干關鍵詞“萬隆會議”;2、結合所學基礎知識即可得出。課堂練習有人說:“外交是智者的游戲,外交是妥協的藝術,外交更是一個國家實力強弱的晴雨表”。請思考:影響外交的因素有哪些?綜合國力;國家利益;國際地位;外交政策;外交家的魅力等從國際體系的旁觀者到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和引領者,中國一步一個腳印,走近世界舞臺中心。——《大國外交》國家利益是一個國家外交政策的出發點,外交的目的是維護本國利益。外交的基礎是綜合國力。這盛世如您所愿拓展探究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求同存異方針背景:新中國積極發展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團結與合作。時間:1955年地點:萬隆方針:求同存異首次提出:1953年底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確立:1954年意義: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標志著我國外交政策的成熟亞非人民團結一致,保衛世界和平,增進各國人民間友誼的精神,稱為“萬隆精神”課后小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周恩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為我國贏得良好的外部環境板書設計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視頻:新中國外交大事記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歷史八年級/下謝謝觀看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學設計【單元介紹】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2009年10月1日,盛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國慶閱兵在北京舉行,展現了我國人民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風采。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迅速,實現了由單一軍種到諸軍兵種合成的轉變,武器裝備不斷向現代化邁進。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筑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鋼鐵長城。我國的國防力量是怎樣發展壯大的 【新課導入】周恩來的每一個影像都是新中國外交的縮影……1954年日內瓦會議(處理越南問題)訪問印度時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萬隆會議——“求同存異”1971年尼克松訪華…………【目錄 教學目標 重難點】 目錄: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二、加強與亞非拉國家的團結合作 教學目標:1.通過材料解讀,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與意義,認識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知道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的外交成就。2.通過閱讀、分析材料,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意識,提高學生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3.通過學習,了解外交政策的作用,樹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意識。【教學過程】模塊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政策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主權獨立、領土完整、世界和平)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材料:堅持獨立自主,實質上就是要堅持中國人民根據自身利益和國情所選定的社會主義道路和內外政策,堅持由自己解決內部事務,走自己的路……為了改變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進行有效的經濟建設,還需要幾十年的長期努力,因此,我們需要和平,時間越長對人民越有利。——劉華秋《中國的外交政策》為什么要實行這樣的外交政策?因為新中國剛剛誕生,面臨著鞏固新生政權和進行經濟建設的主要任務。我們需要和平,我們需要朋友。 ——周恩來2.新中國初期的外交狀況在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下,我國面臨著怎樣的外交環境呢?二戰后的世界形勢美國等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敵視態度,實行外交孤立、封鎖和禁運。那么,我國是如何打破帝國主義國家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 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視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像中印這樣兩個接壤的大國之間一定會有某些問題。(中印邊境問題)只要根據這些原則,任何業已成熟的懸而未決的問題都可以拿出來談。——周恩來1953年底,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影響:(1)就中國而言: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為開創我國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成為我國處理國際關系的一項基本原則。(2)對世界而言:有利于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并逐漸成為其基本準則。1954年,重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材料一:“盡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勢已發生變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說是發生了劇變,但這些原則直至今天依然適用。”——美國前國務卿舒爾茨材料二:60年來,歷經國際風云變幻的考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一個開放包容的國際法原則……適用于各種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習近平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2014年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60周年上,中、印、緬三國在北京共同舉辦紀念大會。習近平主席說:“新形勢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不是過時了,而是歷久彌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意義不是淡化了,而是歷久彌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歷久彌堅。”知識拓展:“周恩來和日內瓦會議”1954年4月—7月,周恩來參加解決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這是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的身份參加國際會議。經過周恩來積極的外交努力,最終就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簽署了一系列協議,緩和了亞洲及世界的緊張局勢,鞏固了中國南部邊界安全。周恩來所表現出的寬闊的政治家胸懷和高超的斗爭藝術,給與會者及國際社會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新中國在國際外交舞臺上初露鋒芒。中印的戰爭與和平視頻: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課堂練習鄧小平在接見外賓時指出:“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其含義是( D )A. 中國不支持美國,也不支持蘇聯B. 中國堅決不干涉美國、蘇聯的內政C. 中國、美國與蘇聯應該和平共處D. 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線索提示1、抓取題干關鍵詞“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2、通過材料和所學可知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模塊二、加強與亞非拉國家的團結合作視頻:萬隆會議1.背景新中國積極發展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團結與合作。2.萬隆會議(亞非會議)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1955年,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這次會議因在群山環抱的秀麗城市萬隆舉行,又被稱為“萬隆會議”。會上,帝國主義國家挑撥一些國家的代表當著中國代表的面攻擊共產主義,甚至懷疑中國對領國搞“顛覆”活動。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周恩來提出什么方針?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在這個會議上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制度,雖然這種不同在我們中間顯然是存在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在我們中間有無求同的基礎呢?有的。那就是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以來都曾經受過、并且現在仍在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這是我們大家都承認的。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到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我們應該承認,在亞非國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的,但這并不妨礙我求同和團結。 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存異。會議應該將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來。這是我們中間的主要問題。——周恩來總理在亞非會議上的發言 根據材料思考,“求同存異”的“同”和“異”各指什么?作用: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合作。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態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美國記者周恩來為什么能改變會議的航向?他表達了中國政府維護世界和平、反對殖民主義的正義態度;他用“求同存異”的方針來呼吁各國撇開分歧,加強團結;他用平等的態度來平息爭論,用謀求團結的誠意來化解矛盾;他贏得了各方的尊敬和贊同,促進了會議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推動會議獲得圓滿成功。3.萬隆會議的影響中國代表團積極開展會外交往,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4.“萬隆精神”“萬隆精神”指:亞非人民團結一致,保衛世界和平,增進各國人民間友誼的精神,稱為“萬隆精神”歸納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成就課堂練習2017年5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啟了與會各國合作共贏的新篇章。同樣是為了促進團結與合作,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 D )A.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 促進各國共同繁榮的主題 D. “求同存異”的方針線索提示1、抓取題干關鍵詞“萬隆會議”;2、結合所學基礎知識即可得出。拓展探究【課后小結】亞非人民團結一致,保衛世界和平,增進各國人民間友誼的精神,稱為“萬隆精神”【板書設計】【布置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視頻:新中國外交大事記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國外交》人類命運共同體.mp4 萬隆會議.mp4 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mp4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mp4 新中國外交大事記.mp4 第16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案.doc 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課件 .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