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江蘇省無錫地區八年級地理會考復習知識點(七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江蘇省無錫地區八年級地理會考復習知識點(七上)

資源簡介

一、地球和地圖
(一)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
(1)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
直覺認識 根據太陽及月亮形狀推測 實踐證明 直觀看到
“天圓地方” 地球可能是球體 麥哲倫環球航行 人造衛星拍照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3)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轉和公轉
(4)用地理現象說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意義)
自轉:①晝夜更替 ②時間差異 太陽東升西落
時間東早西晚
公轉:①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②晝夜長短的變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帶的劃分
⑤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移動
(5)認識“地球上的五帶”。
2、地球儀
(1)運用地球儀或經緯網示意圖,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讀出某地的經緯度位置。
(2)運用地圖或資料,指出某地點的半球位置。
在確定某點位置時,一定要標注經度和緯度,經度標注東經(E),西經(W),緯度標注北緯(N),南緯(S),字母要寫在度數后面。
例:
A( 0°, 60°W)      A( 0°, 30°W) 甲: 50°N ,20°E 北半球,東半球,
B(30°S, 75°W) B(30°N,60°E) 中緯度地區
C(30°S, 0°)     C(30°S,60°E) 乙: 20°S,170°W,南半球,西半球,低緯度地區
(二)地圖
(1)在地圖上辨別方向,判讀經緯度,量算距離。
(1)普通地圖: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辨別方向。
右圖中A點在B點的正西方向
C點在A點的東南方向
B點在C點的西北方向
(2)有指向標的地圖: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根據指向標來確定方向。
指向標箭頭一般指向北方,與箭頭相反的方向是南方,垂直于箭頭方向左側是西方,右側是東方。
右圖中A點在B點的西南方向
C點在A點的東北方向
B點在C點的正西方向
指向標地圖判讀方法:①將指向標平移 ②轉動地圖,使指向標箭頭朝上,再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讀。
經緯網地圖:
a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b辨別南北緯:同一緯線上的各點方向關系為正東正西。
c辨別東西經:同一經線上的各點方向關系為正南正北。
②以南北極為中心的經緯網圖:
a 判別南北極:根據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在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再依據極點判斷南北方向
b辨別東西:依據地球自轉方向判斷東西。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為東,反之為西。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經度增加的為東經度,經度減小的為西經度。
左圖中A點在B點的西北方向
C點在A點的東南方向
B點在C點的西南方向
左圖中甲點在乙點的正西方向,
乙點在丙點的正北方向,
丙點在甲點的東南方向。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度陡緩,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山頂(山峰) 山脊 山谷
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3)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陡峭,內部起伏和緩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勢起伏較大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4)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圖的習慣。
(1)尋找國家、城市等,需要查看的是政區圖。
(2)尋找山脈、地形類型等,需要查看地形圖。
(3)尋找出行路線等,需要查看交通圖。
(5)列舉電子地圖、遙感影像等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實例
二、世界地理
(一)陸地和海洋
1、海陸分布
(1)利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的特點
地球上的海陸分布:地表71%是海洋,29%是陸地。即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1)地球海陸分布不均:
從東西半球看:①陸地主要分布在東半球,包括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
②海洋大多分布在西半球;西半球主要包括北美洲、南美洲
從南北半球看:①陸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它是北冰洋,被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包圍。
②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它是南極洲,被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包圍。
(2)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哪個半球,海洋的面積都大于陸地的面積
(3)海洋彼此相連,陸地則被海洋分割成許多大大小小的陸塊。
(2)運用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海陸變遷
(1)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喜馬拉雅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地殼變動,
我國東部海底的古河道遺跡——海平面升降
荷蘭圍海大壩,日本、澳門填海造陸——人類活動
知道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1)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
(2)全球分為六大板塊,分別是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位于海洋)。
(3)板塊是處在不斷運動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地帶。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①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②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二)天氣與氣候
1、天氣
(1)區分天氣與氣候的概念,并能正確應用
天氣 氣候
概念 一個地區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 一個地區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例如 陰晴、冷暖、風和日麗、風雨等 終年嚴寒、夏季高溫多雨、四季如春等
區別 短時間,多變的 (持續時間短,時刻變化) 長時間,相對穩定(持續時間長,變化不大)
聯系 天氣是形成氣候的基礎;氣候是對多年天氣狀況的概括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1)秸稈粉碎還田、喂牛積肥、生產沼氣、回收利用……
(2)步行、騎自行車、限制部分汽車通行、采用新型燃料(太陽能、電、乙醇汽油等) 、用小排氣量的汽車、安裝汽車尾氣凈化器等
(3)使用太陽能灶、電磁爐、微波爐、沼氣等
2、氣溫與降水的分布
(1)閱讀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歸納世界氣溫分布特點。
①氣溫大致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 影響因素:緯度因素
②同緯度的海洋與陸地氣溫不同
夏季(7月)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1月)陸地氣溫低于海洋 —— 影響因素:海陸因素
③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 0.6 ℃。—— 影響因素:地形因素
④南半球比北半球等溫線更平直,因為南半球海洋面積廣,影響氣溫變化的因素小。
(2)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歸納世界降水分布特點。
①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 影響因素:緯度因素
②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④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 影響因素:地形因素
根據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說出氣溫與降水量隨時間變化特點,并總結氣候特點。
3、主要氣候類型
(1)運用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1)從緯度位置上尋找世界氣候分布的規律:
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 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 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亞熱帶
寒帶 寒帶氣候
(2)從海陸位置上尋找亞歐大陸氣候分布的規律:
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 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 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2)舉例說明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a、緯度因素:緯度越高,氣溫越低;緯度越低,氣溫越高。例如:海南島終年如夏,黑龍江省北部冬季漫長。
b、海陸因素:距海近,降水多,溫差小;距海遠,降水少,溫差大。例如: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干燥,而同緯度的北京氣候相對比較濕潤。
c、地形因素:地勢(海拔)高,氣溫低;地勢(海拔)低,氣溫高。山地背風坡降水少,迎風坡降水多。例如: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
(3)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三)居民與聚落
1、人口與人種
(1)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a、世界人口增長特點:總趨勢在不斷增長
———————18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現在
人口增長極為緩慢 人口增長迅速 人口增長速度迅猛
b、世界人口分布特點:
(1)人口稠密地區(四密):①亞洲東部 ②亞洲南部 ③歐洲的西部 ④北美洲東部
分布規律: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緯度的近海平原地區
分布原因: ①自然條件優越 ②工業、農業發展早
(2)人口稀少地區(四疏):A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 B氣候過于濕熱的雨林地區
C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D地勢高峻的高原和山區
舉例說明人口數量過多、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①人口過多,增長過快:環境破壞、資源減少、社會問題(交通擁擠、住房緊張、饑餓貧困、就業困難等)
解決措施:生育控制政策
②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 解決措施:鼓勵生育
結論:人口增長必須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3)說出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并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人種 人種特點 人種分布
黑種人 膚色黝黑,頭發卷曲,嘴唇較厚,體毛很少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的西北部
白種人 膚色等很淺,頭發天生波狀,嘴唇薄,鼻梁高 歐洲、美洲和大洋洲東南、非洲北部、亞洲西部
黃種人 膚色淡黃色,頭發黑直,面部扁平,體毛中等 亞洲東部、東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
2、語言和宗教
(1)運用地圖說出漢語、英語的主要分布地區。
漢語:中國、亞洲東部
英語: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地區
說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
基督教:歐洲、大洋洲、美洲
伊斯蘭教: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佛教:亞洲東部和東南部。
3、聚落
(1)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2)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a、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沿海地區、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布比較密集。
b、高山、荒漠地區,則少有或沒有聚落。
c、聚落的形態:(1)在平原地區呈團塊狀 (2)沿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條帶狀
d、民居與自然環境
典型民居 當地氣候特點 民居建筑特點
北極地區因紐特人的冰屋 氣候寒冷 冰塊構筑,低矮無窗,利于保溫
黃土高原窯洞 冬冷夏熱,氣候干燥 門窗小,土層厚,利于保溫隔熱
竹樓(干欄式建筑)、東南亞高腳屋 氣候濕熱 墻體單薄,利于通風散熱、防潮
西亞村莊 晝夜溫差大,終年炎熱干燥 窗小墻厚,利于保暖隔熱,防風沙
青藏地區平頂碉房 冬寒夏涼,降水少 就地取材,保暖
北方地區房屋 冬季寒冷且降雪多 墻厚窗小或雙層窗戶,屋頂高聳
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四)地域發展差異
(1)通過實例,認識不同地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
(2)運用地圖歸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特點。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主要分布區 歐洲西部是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 北美洲美國、加拿大 亞洲日本 大洋洲澳大利亞、新西蘭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亞洲、非洲、南美洲絕大多數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
所在半球 除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因此稱發達國家為“北方國家” 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因此稱發展中國家為“南方國家”
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 南北合作: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
(3)實例說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當今世界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尤其重要。一方面, 全球資源和能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各國的資金、技術、市場條件也不一樣 ,每個國家在發展經濟中都具有一定的優勢條件,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另一方面, 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與其他國家息息相關,例如,一件復雜產品可能是由多個國家共同生產的。因此,一個國家要發展和進步,就要同其他國家開展合作和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水县| 锦屏县| 乌鲁木齐县| 横峰县| 永修县| 开化县| 廉江市| 犍为县| 驻马店市| 福建省| 静乐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宜黄县| 霍林郭勒市| 滦南县| 武鸣县| 尖扎县| 灵石县| 娄底市| 甘泉县| 林芝县| 郁南县| 信阳市| 通州市| 漠河县| 黔南| 米林县| 汉川市| 绥中县| 灵山县| 积石山| 沭阳县| 惠州市| 宜良县| 开鲁县| 彩票| 丹棱县| 惠安县| 象山县| 墨玉县|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