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選擇題1、結構是指( )A、構成自身的空間形態 B、事物各個組成部分的有序搭配和排列C、承受力和抵抗變形 D、可承受力的非架構形態2、尼龍搭扣是利用自然中( )的結構而發明的。A、葉邊上有齒的小草 B、植物 C、植物的種子 D、蒼耳子3、可以用結構的穩定性來解釋的事實是( )A、拔河的繩子斷裂; B、廣告牌被臺風吹倒;C、雞蛋在某種情況下可以承受很大的外力;D、耳機與電腦主機的插口接觸不良,聽不到音樂。4、拔河用的繩子為什么把多股細繩絞合在一起()A、增大截面面積B、增大體積 C、增大張力 D、增大應力5、分別在一根竹桿和一根同樣尺寸的脆性塑料桿上不斷加掛相同質量的重物,竹桿比脆性塑料桿能掛更多重物而不會斷裂,說明了(? ?? )影響結構的強度。A、材料??? B、結構的形狀?? C、構件橫截面形狀???? D、構件的連接方式6、自行車的結構屬于( ) A、實體結構 B、框架結構 C、殼體結構 D、組合結構7、發生交通事故時,摩托車手的頭盔能有效保護車手的頭部安全,是因為( )A、頭盔的殼體結構能分散撞到頭盔上的力 B、頭盔的殼體結構能吸收撞到頭盔上的力C、頭盔的框架結構能分散撞到頭盔上的力 D、頭盔的組合結構能吸收撞到頭盔上的力8、結構的穩定性是指( )A、結構在負載作用下維持原有平衡狀態的能力 B、結構在外力作用下維持原有平衡狀態C、結構在負載作用下維持原有平衡狀態的現象 D、結構的牢固9、立柱式的廣告牌容易被臺風吹倒,是因為( )A、造得不牢 B、受力面積大 C、支撐面積小 D、受力面積大而支撐面積小10、影響結構穩定的因素除了重心高低、支撐面積的大小和形狀以外,還與( )有關A、材料 B、高低 C、粗細 D高低和粗細11、結構具有抵抗被外力破壞的能力。是指結構的( ) A、穩定性 B、內力 C、應力 D、強度12、結構的強度與結構的形狀、材料和構件間的連接方式有關。這里的結構形狀是指( )A、結構的形狀 B、構件橫截面形狀 C、整體形狀 D、結構的形狀和構件橫截面形狀13、在相同尺寸的一根竹竿和一根脆性塑料竿上不斷加掛相同質量的重物時,發現脆性塑料竿先斷裂。其原因是( ) A、抗拉性較差B、抗壓性較差 C、內力大之故 D、受扭轉力之故14、折疊傘的傘骨之間的連接屬于( ) A、鉸連接 B、膠連接 C、剛連接 D、焊接15、有的礦泉水瓶上有若干凸起的橫向紋路,其作用是為了( )A、美觀 B、增加強度 C、提高穩定性 D、節省材料16、右圖是學生課桌的示意圖,其中板甲與板乙之間采用的連接較合理的是A.榫接 B.焊接 C.合頁連接 D.鉚接老師要求小明設計制作一個簡易的桌用書架。17、小明畫出了該木質書架的草圖(如右上圖所示)。如果要制作此書架,至少需要木板的大小是(不計加工余量)( )A.360×300 B.400×360 C.400×300 D.560×30018.如按該草圖制作成書架,并對其進行結構強度技術試驗。下列四種試驗方案,比較合理的是( )A.左右手分別握住兩塊梯形板上部,用一定的力往里壓,看用多大的力才會使其變形B.用錘子敲擊底部兩橫木板,試驗其要承受多大的力才能使其損壞C.把書架從二樓上往下摔,看是否能將其摔壞D.左右手分別握住兩塊梯形板上部,用一定的力往外拉,看用多大的力才會使其變形19.小張同學把原來的結構改變成如圖所示的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工工序增加B.結構強度增加C.結構穩定性增加D.結構功能增加20.我們常用的A形梯不直接采用鋁合金片,而用長方形截面的鋁合金構件,這說明了( )影響著結構強度 ? A.材料 ??B.構件的形狀 ??C.重心的高低 ??D.連接方式下列對于連接的認識,說法錯誤的是( )A.榫接一定是剛連接 B.膠接一定是剛連接 C.焊接一定是剛連接 D.鉚接一定是剛連接22.一天小剛在家的時候發現,家里的鐵質茶幾的橫棖與桌腿的焊接處斷開了,你建議他采用(? ? )的連接方式,使它們連接起來。 A用鋼絲捆綁。???? B用鋼釘連接。?????? C焊接。??????? D粘接。23.在自行車家族中,有性能各異的不同車型。如裝有輔助小輪的童車、雙梁載重車、彎梁女式車、雙坐雙腳蹬的雙人車等,這些特殊功能的實現,是因為設計者改變了(?? ? )。A. 車的自重??? B.車的材料???? C.車的結構?? D.車的大小24.建筑工程中廣泛運用了三角形,房子、橋梁的桁架大多數是由多個三角形構成。這是運用了三角形的什么原理( ) A、三角形的穩定性 B、三角形的結實 C、三角形用料少D、三角形簡單25.小明同學為了使自己的板凳更穩固,他不應采取下列方法中的( )。 A.在每一個板凳腿的下面增加一個比原來板凳腿截面積稍大點的正方形木片。 B.把板凳的腿適當的加粗,其它的構件大小形狀保持不變。C.把板凳的構件之間的釘連接,改為榫卯連接方式。 D.把板凳腿由杉木換成為做地板(更硬)的木。26.人在正常騎自行車時,自行車的傳動機構(如圖所示)受力變形不同。下列對各部分的主要變形解釋,合理的是 A.中軸主要受扭轉 B.牙盤主要受剪切 C.連桿主要受壓 D.鏈條主要受壓27、鋼筋混凝土梁比無鋼筋的水泥梁的強度更( ) A抗拉 B 抗壓 C抗彎 D抗剪切卓波同學設計了一個可調式木質書架(圖甲是從圖乙所示的“觀察方向”得到的滑板與底板之間的示意圖),其中側板與底板固定在墻上請完成28-32題。28.側板與底板之間的連接不適宜采用( ) A.榫接 B.鉚接 C.釘接 D.螺絲連接29.滑板對應的軸測圖是( )30.該滑板所對應的三視圖是( )31.卓波同學制作了該書架,要對該書架進行技術試驗,下列試驗中,并不需要的試驗是 A.書架承重試驗 B.滑板能否正常滑動試驗 C.側板與底板連接強度試驗 D.底板的扭轉變形試驗32.底板如右圖所示,用矩形板加工,其加工流程合理的是( ) A.劃線→鉆孔→線鋸割→銼削 B.鉆孔→劃線→線鋸割→銼削 c.劃線→沖眼→鉆孔→鋸割 D.劃線→鉆孔→劃線→鋸割33、如圖所示為移動屏幕支架,其支撐結構類似于傘骨,向上移動套在豎桿上的支撐腳連接件,支撐腳收攏,向下移動支撐腳連接件,支撐腳張開。以下構件的主要受力形式是( )A.支撐腳受彎、連桿受拉 B.支撐腳受拉、連桿受彎C.支撐腳受彎、連桿受彎 D.支撐腳受壓、連桿受壓34、如圖所示是沖眼操作示意圖。在沖眼操作過程中,樣沖、錘柄及錘頭的主要受力形式是A.樣沖受壓、錘柄受拉、錘頭受壓B.樣沖受壓、錘柄受彎曲、錘頭受壓C.樣沖受彎曲、錘柄受扭轉、錘頭受剪切D.樣沖受拉、錘柄受壓、錘頭受扭轉35、如圖所示為一款叉車,在驅動功率及其它零部件允許的情況下,為了提高它的承載能力,以下措施中不正確的是A.加長貨叉的長度 B.增加貨叉的厚度C.增加前后車輪軸的距離D.增加叉車尾部平衡塊的質量36、有一根筷子,這個筷子的容許應力為50N/CM2,此處截面積為4cm2,如果外界給它一個外力,使它產生180N的內力,筷子會不會斷,為什么?(2分)37、自然界中的椰子、桂圓、西瓜、貝類、蛋、龜等,都屬于殼體結構。它們遵循著適者生存的法則,經過漫長的歲月的演變,選擇了最合理的外形。它們以較薄的外殼,獲得了較大的承受外力的卓越性能。這一事實,給我們帶來了發明創造的寶貴靈感!(2分)問題:①為什么它們以較薄的外殼,獲得了較大的承受外力的卓越性能?(用力學知識解釋)②人們運用仿生學,制造了許多殼體結構的物品。請舉一例?38、圖示為某公司簡易不銹鋼曬衣架廣告,兩個人掛在衣架上以示其牢固,若要求曬衣架每面能承重40kg,請你設計一個簡易試驗方案,檢驗該曬衣架的強度和穩定性。(12分)(1)分別用示意圖表示試驗方法,必要時用文字說明。(給定待測曬衣架1個,10kg鐵砣若干,堅固繩索若干)(2)如果該曬衣架強度不夠,可能損壞的部位有哪些?(3)如果該曬衣架穩定性不夠,請提出改進措施。39、小黃發現同學們在課桌上放置的水杯易被碰倒,于是構思了如圖乙所示的杯托,可以夾持在課桌(圖甲所示)面板的邊沿。他分析該方案,發現了以下問題:(14分) ①僅依靠U形槽夾持,杯托容易脫落; ②杯子放在杯托的凹陷處,還是容易被碰倒; ③杯托占用過多通道空間。 請你重新設計一個夾持在課桌面板邊沿的杯托,要求杯子取放方便,并解決上述問題。完成下列各題。(1)在設計之前需要收集相應的信息,下列信息中: ①桌子高度;②面板的厚度;③面板外伸部分的尺寸; ④桌面的大小;⑤杯子的形狀與尺寸;⑥杯子的材料。你認為需要收集的是 ▲ 。(在有“ ▲ ”處填上相應的字母)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2)用草圖表達你的設計方案,必要時用文字說明。(3)請說明你的設計方案中是如何解決杯托占用過多通道空間的問題。 (4)制作完成后需要對杯托進行技術試驗,這些試驗包括: ①與桌子的連接是否牢固的試驗; ②杯子取放是否方便的試驗; ③杯子放在杯托上是否穩定的試驗; ④夾持是否方便的試驗; ⑤杯托受撞擊后是否損壞的試驗。其中屬于強度試驗的是 ▲ 。(在有“ ▲”處填上相應的序號)楠江中學2012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二通用答題卷一、選擇題,請用2B鉛筆填涂在機讀卡上。二、簡答題36、(2分)37、(2分)①②38、(12分)(1)(2)(3)39、(14分) (1) 。(在有“ ▲ ”處填上相應的字母)(2)(3) (4) 。評分標準:總分12分;3個小題:(1)6分;(2)3分;(3)3分第(1)小題評分分解:——6分3分強度圖+必要的文字說明(參照標準答案)圖(兩邊各掛四個鐵砣)3分穩定性圖(一邊掛重物)+必要的文字說明圖(一邊掛四個重物)6分強度+穩定性有一示意圖+文字說明(講清在兩邊掛重物時……在一邊掛重物時……)2分有示意圖僅用文字說明檢驗強度穩定的方法1分無示意圖僅用文字說明強度或穩定的檢驗方法1分有示意圖用斜向力拉支架(來檢驗穩定問題)第(2)小題評分分解:——3分3分支柱連接處 ——1分答對一個給1分(缺一個扣1分)交叉連接處 ——1分拉索 ——1分2分桿件連接處或兩桿件連接處(相對于答對2個)1分橫桿(彎曲或破壞)或桿件或鋼管或不銹鋼鋼管第(3)小題評分分解:——3分3分交叉點上移或交叉點上部桿件縮短或橫桿下移或交叉點下部桿加長1分若答:重心下移或加重交叉點下部桿件或擴大底部支撐面測試強度的滿分示意圖: 測試穩定性的滿分示意圖 3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