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音樂下冊教案(形成)課 題 洗星海與《黃河大合唱》 課時安排 1主備人 審批人教學目標審美感知:了解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的故事。認識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光輝的一生,知道他的代表作品,了解他在中國近代音樂史上的地位和貢獻。藝術表現:知道《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及每個樂章的名稱。創意實踐:聆聽《黃河大合唱》,感受、體驗其豐富多彩的音樂情緒,進而認識這部作品的社會價值。藝術表現:通過聆聽、感受、理解,激發并培養愛國情懷。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了解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難點:感受歌曲情緒,理解作品內涵。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復習《保衛黃河》,播放范唱,學生跟唱。(二)新課講授1、冼星海簡介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現南沙區欖核鎮),出生于澳門,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1926年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習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師從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斯。1935年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赴延安,后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1945年10月因勞累和營養不良,他的肺病日益嚴重。無情的病魔讓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2、光未然簡介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華縣。1927年在中學年代就參加革命工作。1935年創作了《五月的鮮花》歌詞,1939年到延安后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3、《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黃河大合唱》是音樂家冼星海與詞作家光未然共同創作于1939年3月的一部大型聲樂合唱作品。這部作品以黃河為背景,由七種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構成,熱情歌頌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控訴侵略者的殘暴,并展現了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奮勇斗爭的英勇場面,勾畫出了中國人民保衛祖國、頑強抗擊侵略者的壯麗畫卷。4、《黃河大合唱》包含八個樂章:(1)欣賞第一樂章:《黃河船夫曲》(混聲合唱)a、說說:歌曲構成特點、演唱形式、表現了怎樣的畫面?b、小結:采用了勞動號子的音調素材,展現了烏云滿天,驚濤拍岸,船夫與暴風雨奮力拼搏的生動形象.表現了華夏子孫吃苦耐勞和一定能到達勝利彼岸的優秀品質。(2)欣賞第二樂章:《黃河頌》(男中音獨唱)說說:歌曲構成特點、演唱形式、表現了一種什么情懷?男中音獨唱《黃河頌》是一首以黃河象征祖國的熱情頌歌,充滿了搏大、豪放的情懷。欣賞第四樂章:《黃水謠》《黃水謠》,是女聲二部合唱。這是一首民謠體的三段體歌曲,其曲調非常優美動人,把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祖國的無限深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這一樂章中,以女生二部合唱為主,在于揭露、控訴了日本侵略者入侵華北以來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訴說民眾生活中的苦恨。(4)欣賞第五樂章:《河邊對口曲》(男聲對唱及混聲合唱)a、說說:歌曲構成特點、演唱形式、音樂中有哪些中國民族樂器?起到了什么作用?b、小結:音樂樸實,鄉土氣息濃郁,用了民間音調和鑼鼓節奏,突出了作品的民族風格。(5)欣賞第六樂章:《黃河怨》《黃河怨》,是一首女聲獨唱。用悲慘纏綿的音調唱出被壓迫、被侮辱的淪陷區婦女的痛苦的哀怨。這一段是一個絕望的婦女的內心獨白。這個婦女的丈夫流離失所,不只去向,她的兒子也被日本鬼子殺死了,自己又被鬼子給糟蹋了,最后不得不跳入黃河母親懷抱自殺而死。作者之所以有這樣一個構思,就是想通過一個婦女的死來激發全國人民的斗志。在整個《黃河大合唱》中,這是戲劇性最強的一段,作為一首獨唱歌曲,技巧性非常強,是檢驗女高音的“試金石”。個性添加(6)欣賞第七樂章:《保衛黃河》(輪唱、合唱)《保衛黃河》,是一首輪唱、合唱歌曲,是人們最熟悉的一首。這里采用了“卡農”的復調手法,給人一種此起彼伏、群情激奮、萬馬奔騰的藝術效果。首先是二部輪唱、然后是三部輪唱,并穿插了“龍格龍”的襯詞,增強了音樂的氣氛,使人感覺到抗日的力量不斷發展壯大和勢不可擋。(7)欣賞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a、說說:歌曲構成特點、演唱形式、表現了怎樣的場面?b、師小結:這是合唱的高潮, 也是合唱的終曲,概括了我國人民群眾為取得斗爭最終勝利所發出的呼喊。5、總結大合唱概念:大合唱是大型的、多樂章的聲樂套曲。從內容上看,各樂章間有內在聯系,但每個樂章又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從演唱形式上看,它包括獨唱、重唱、對唱齊唱、輪唱、合唱等;從伴奏形式上看,多用管弦樂隊、民族管弦樂隊或鋼琴作伴奏。(三)小結《黃河大合唱》以黃河為背景,氣勢宏偉磅礴,音調清新、樸實優美,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表現了在抗日戰爭年代里,中國人民的苦難與頑強斗爭和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和不可戰勝的力量。它在我國近代音樂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冼星海是偉大的人民音樂家,是我國近代史上最為優秀的作曲家之一,在世界音樂史與中國音樂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也成為中國大眾抵抗侵略者十分重要的精神力量。板書設計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八個樂章教 學 反 思(共26張PPT)完整演唱洗星海與《黃河大合唱》作曲者:冼星海冼星海(1905-1945) 中國近現代著名的音樂家他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救國軍歌》、《游擊軍歌》、《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由于他對發展我國革命音樂所作的巨大貢獻,贏得了“人民音樂家”的光榮稱號。作詞者:光未然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華縣。1927年在中學年代就參加革命工作。1935年創作了《五月的鮮花》歌詞,1939年到延安后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黃河大合唱》是音樂家冼星海與詞作家光未然共同創作于1939年3月的一部大型聲樂合唱作品。這部作品以黃河為背景,由七種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構成,熱情歌頌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控訴侵略者的殘暴,并展現了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奮勇斗爭的英勇場面,勾畫出了中國人民保衛祖國、頑強抗擊侵略者的壯麗畫卷。一、《黃河船夫曲》二、《黃河頌》三、《黃河之水天上來》五、《河邊對口曲》四、《黃水謠》六、《黃河怨》七、《保衛黃河》八、《怒吼吧!黃河》黃河大合唱八個樂章第一樂章:《黃河船夫曲》(混聲合唱)說說:歌曲構成特點、演唱形式、表現了怎樣的畫面?第二樂章:《黃河頌》(男中音獨唱)說說:歌曲構成特點、演唱形式、表現了一種什么情懷?第四樂章:《黃水謠》(女生合唱、混聲合唱)聆聽女聲二部合唱、混聲合唱,給你什么感受?第五樂章:《河邊對口曲》(男聲對唱及混聲合唱)說說:歌曲構成特點、演唱形式、音樂中有哪些中國民族樂器?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五樂章:《河邊對口唱》這是一首男聲對唱、重唱與混聲合唱歌曲。這一樂章比較有特色,曲調吸取山西民歌的音調寫成,樂器也是采用了民間常見的鼓、錘,還有木魚的聲音。使樂曲變得通俗,通過兩位流亡在黃河邊上的老鄉互抒胸臆,反映了千百萬人民在日寇鐵蹄下的悲慘遭遇。兩位流亡的曲調速度由慢到快,樂章末尾又是結合急促的男聲,使整個樂章的主題變得更加鮮明。第六樂章:《黃河怨》(女聲獨唱)第六樂章:《黃河怨》《黃河怨》,是一首女聲獨唱。用悲慘纏綿的音調唱出被壓迫、被侮辱的淪陷區婦女的痛苦的哀怨。這一段是一個絕望的婦女的內心獨白。這個婦女的丈夫流離失所,不只去向,她的兒子也被日本鬼子殺死了,自己又被鬼子給糟蹋了,最后不得不跳入黃河母親懷抱自殺而死。作者之所以有這樣一個構思,就是想通過一個婦女的死來激發全國人民的斗志。在整個《黃河大合唱》中,這是戲劇性最強的一段,作為一首獨唱歌曲,技巧性非常強,是檢驗女高音的“試金石”。第七樂章:《保衛黃河》(齊唱、輪唱)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說說:歌曲構成特點、演唱形式、表現了怎樣的場面?大合唱大合唱是大型的、多樂章的聲樂套曲。從內容上看,各樂章間有內在聯系,但每個樂章又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從演唱形式上看,它包括獨唱、重唱、對唱齊唱、輪唱、合唱等;從伴奏形式上看,多用管弦樂隊、民族管弦樂隊或鋼琴作伴奏。下課!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黃河船夫曲 中央樂團合唱團 冼星海作品(藍光).mp4 2《黃河頌》演唱:廖昌永(超清).mp4 4《黃河大合唱》第四章《黃水謠》(超清).mp4 5光未然女婿演唱《河邊對口曲》(超清).mp4 6-92歲女高音郭淑珍震撼演唱《黃河怨》(超清).mp4 7《黃河大合唱》第七樂章 (《保衛黃河》)延安大學魯藝合唱團&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 1080P超清重制版(超清)_Trim.mp4 8《黃河大合唱》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超清).mp4 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docx 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