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冊圖文結合知識歸納(干貨)1現狀分析:關于該冊書的內容尤其是第一章,最忌諱的就是死記硬背,很多學生只記文字而不利用好地圖,不掌握其中的理論,所以地理就學得一塌糊涂,本篇內容講會引導學生如何去學,掌握解題技巧。經緯線常見類型題(一)緯線、緯度的變化規律解決方法:能畫出圖1,識記圖1中的幾條關鍵的緯線以及緯度變化規律。遇到該類型題只需參照下圖分析即可。千萬不要只記書中文字!圖1例1:答案:通過圖1可以看出,緯度越低(例如0°)緯線越長,緯度越高(例如60°N)緯線越短。而我們發現緯度度數相同的緯線長度是相等的(例如30°N和30°S),B錯。緯度越高,度數越大。所以正確答案是A。例2:緯線的長度從兩極向赤道逐漸變( )緯度從赤道向兩極逐漸變( )在南半球中,越靠南緯線越( ),緯度越( )。答案:長,大,短,大常見類型題(二)經線和經度的判定及變化規律解決方法:該類型題主要考察的是認識本初子午線和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判斷東經西經、判斷東西半球,這類題我們不需要記圖,記圖反而會成為負擔,下面我們只需理解并記住幾句關鍵的話即可。具體方法1:經度也是看度數,經度向西增加就是西經,向東增加就是東經。(不要記0°經線以西是什么,以東是什么,這樣會越記越混!我們能判斷出來即可,180°經線也一樣。)例1:先標出下圖中經度的增加方向,然后在數字后面標出東經西經(W、E)答案:具體方法2:東西半球的判定和東經西經的判定要區分開。關于東西半球,我們只需記住下面的結論(小小為東,大大為西)——經度<20°為東半球,>160°為西半球。不大不小的時候才能看WE。例2:判斷下列經線位于東半球還是西半球。(1)170°E (2)16°W (3)70°E答案:(1)我們先看度數是否符合<20°或>160°,170°是>160°的,所以是西半球。同理,16°是<20°的,所以是東半球。70°既不小于20°也不大于160°,這時候看它后面的字母,是E,所以是東半球。具體方法3:關于本初子午線和東西半球分界線的區分本初子午線 東西半球分界線另外的名稱 0°經線 20°W和160°E (必須背下來,忘了就再背)意義 它是東經和西經的分界線 (180°經線也是) 20°W和160°E都是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線。其他知識點:經線是半圓,每兩條相對的經線構成一個經線圈(例如:20°W和160°E,70°W和110°E等等)經線有無數條,經線的指示方向是南北方向(因為我們是從上到下畫的)。沿著任何一條緯線走,最終都能回到原點。而沿著經線走,最終只能走到南極點或北極點。常見類型題(三)經緯網解決方法:該類型題需要我們能在經緯網中能認出經線和緯線,其次是經緯位置。經緯位置就可以綜合前面北緯南緯、東經西經的判斷方法來分析。具體方法1:通常用“橫緯豎經”判斷經緯線(如圖2,橫線是緯線,豎線是經線)圖2如果以曲線的形態出現需要另分析(如圖3,地球的俯視圖,圓圈是緯線,從北極點N分散開來的直線是經線)(更特殊的如圖4,弧形的是緯線,直線是經線)圖3 圖4具體方法2:經緯度位置的確定步驟標出緯度和經度的增加方向 標出度數后面的是“N還是S”、“W還是E” 最后寫出位置,先寫緯度后寫經度。例1 分別寫出A、B、C、D的經緯度位置答案:A(40°S,150°W) B(30°S,120°W) C(20°S,90°W) D(10°S,60°W)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