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5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 精品課件+教案+視頻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5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 精品課件+教案+視頻素材

資源簡介

(共40張PPT)
第15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明初統治者進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強化了皇權。明朝一度出現強盛局面,鄭和下西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明朝后期,統治危機不斷加深,明政權最終在農民大起義和東北滿洲的雙重夾擊下崩潰。清朝統一全國后,加強君主專制,并對西藏、新疆、臺灣及附屬島嶼、南海諸島等進行有效的管轄。面對世界形勢的巨變,清朝君臣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發展的潮流。
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西漢張騫出西域
唐朝陸上絲路
唐朝海上絲路
宋元海外貿易
唐朝玄奘西行
對于遠行,我們有著怎樣的榜樣和力量?
新課導入
學習目標:
概述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時間、路線及意義等。知道戚繼光抗倭的史實,正確評價戚繼光的抗倭斗爭。
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門居住權的史實。
感受鄭和下西洋所體現出來的大無畏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毅力與勇氣,學習戚繼光不為名利、以國家和民族安危為己任的愛國精神。
重點: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
難點: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戚繼光抗倭成功的原因
目錄:
鄭和下西洋
戚繼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一、鄭和下西洋
背景 :
15世紀初,明朝經濟逐步繁榮,國力雄厚,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強國。
成祖疑惠帝(注:建文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鄭和傳》
2.目的 :
政治目的: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國富強”。
經濟目的: 用中國的貨物去換取海外的奇珍。
鄭和
人物掃描
鄭和,原姓馬,回族,云南人。12歲喪父,在明軍攻克云南后被俘,送進皇宮當了宦官。
后來跟隨燕王朱棣,屢建戰功。朱棣稱帝,
是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為宦官
首長太監,并賜姓鄭。因他小名“三寶”,所
以人稱“三寶太監”。
西洋:指現在文萊以西的東南亞、 印度洋及沿岸一帶。
文萊
西 洋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時間
次數
規模
人數
到達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最大的海船長44丈,寬18丈。航行船只最多時200多艘。
每次出海2.7-2.8萬人
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概況
思考:哪些物品是“往”的?哪些物品是“來”的?
思考:鄭和攜帶這些物品的用意是什么?
用于貿易,互通有無,互補互利
發展相互之間的友好關系
慷慨送禮展現大國風度
瓷器 絲綢 茶葉 香料 寶石 麒麟
鄭和7次遠航,船隊最多時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海船。鄭和的船隊有嚴整的編隊,船只分工明確,分別承擔載人、載貨、運糧、裝淡水等任務,還有戰船護航。僅首次下西洋時,就有27 000多人,其中有使臣、官兵、航海技術人員、財務人員、宗教人士、翻
譯、醫生、廚師、工匠等。鄭和的船隊采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
進的遠洋航海技術,能夠準確地測定航區、航線和船位,有效
地利用季風、海流進行航行。
鄭和的船隊為保證航行時的協調一致,用了多種通信手段。
白天升旗為號,夜間懸燈為號,遇到天惡劣視野不良時,則用
吹喇叭、敲鑼打鼓的方式。整支船隊的進退、集合、升帆、拋
泊等行動,都在統一號令下進行。
相關史事
鄭和遠航繪制的航海圖(局部)
在當時為什么能進行規模如此之大的遠航呢
1.明初休養生息政策的實行,使明朝經濟逐步繁榮,2.國力雄厚,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強國;
3.造船水平的高超;
4.航海技術的掌握;
5.指南針的使用;
6.天文、地理知識的積累;
7.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從小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英勇無畏的氣概;
8.優秀且經驗豐富的船長、水手的通力合作等。
劉家港
非洲東海岸
紅海沿岸
觀察圖片,鄭和途徑了哪些國家?到達了哪些地方?
觀察圖片,鄭和途徑了哪些國家?到達了哪些地方?
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今天的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索馬里、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國家,鄭和的船隊都曾訪問過
鄭和下西洋的概況和歐洲航海家航海情況對比表
鄭和下西洋的特點
人物 鄭和 哥倫布 達伽馬
時間
次數
人數
船數
船只大小
到達范圍
設備
1405-1433
7次
最多時200多艘
每次約2.7-2.8萬人
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長151.8米,寬61.6米
航海圖、羅盤針
1492-1504
4次
17艘
1000-1500人
美洲
長24.5米,寬6米
羅盤針
1497-1498
1次
4艘
160人
印度
長34米,寬8米
羅盤針
鄭和率領的船隊規模龐大,人數眾多,技術先進,時間早,比歐洲航海家遠航早半個多世紀。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意義:(1)鄭和的遠航,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及友好往來;
(2)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鄭和下西洋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國力強盛,經濟發達,這樣才能在外交中占據主動權。
科技發達,有杰出的人才,有富于團結協作精神的團隊。對外開放,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友好關系,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
學好外語,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增強自信心,為將來參與國際競爭作好準備。
敞開國門,不斷地吸納各國先進的文化,國家富強了才能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
鄭和下西洋之后明政府開始實行海禁政策,從此把遼闊的海洋拱手讓給了西方探險者。然而,明政府的海禁政策能夠禁止中國人民出海卻阻止不了來自于海上的威脅——
倭寇
二、戚繼光抗倭
定義——什么是“倭寇”?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組成海盜武裝集團,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走私貿易和搶劫,被時人稱為“倭寇”。
倭寇與中國海盜奸商等勾結,對中國沿海的武裝搶劫日益猖獗,所到之處,他們殺居民,搶財貨,無惡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壞,時稱“倭患”。
畫面描繪了民眾遭受倭患而逃難的情景
倭寇圖卷(局部)
材料三:“濱海細民,以海禁過嚴,生理(活)日促(艱難),轉而從盜。”
——(明)趙文華
材料二:到嘉靖年間,沿海衛所空虛,戰船損壞嚴重,所剩無幾,水陸均缺額在半數以上,所存士卒也多是老弱病殘,既不能御倭于海上,又不能堵截于陸上。
——《淺析明朝倭寇問題》
材料一:日本正處于各國紛爭時代,各小國之間戰亂不斷發生。農民大量破產,人民生活困苦。同時一些封建主卻發展迅速。為了彌補戰爭中財力的不足和自己的貪欲。需要更多的物資和貨幣,他們要求向外發展海外貿易。
——《淺析明朝倭寇問題》
明中后期為什么倭患嚴重?
日本轉移國內的危機,向外擴張。
國力減弱,海防松懈。
推行極其嚴厲的海禁政策,倭寇與中國商人、海盜相勾結。
史料研讀
戚繼光:明代杰出的軍事家,抗倭民族英雄,出身將門。17歲承襲父職,后考中武舉,擔負起防御倭寇的任務。戚繼光先后在山東、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戚家軍”。
戚繼光
(1528—1588)
人物名片
經過:在東南倭寇最猖獗的時候,明王朝派年輕將領戚繼光到東南沿海抗倭。
戚繼光臨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擊退倭寇的侵犯。
戚繼光(1528年-1588年)
戚繼光軍事著作
為了提高軍隊的戰斗力,徹底打敗倭寇, 戚繼光大力整頓軍隊,并招募農民和礦工10 000多人,進行嚴格訓練,操練新陣法。軍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能征善戰,被人們譽為“戚家軍”。
戚家軍
有效的戰術
狼筅
戚繼光針對倭寇的作戰特點和江南的地理情況,創造了“鴛鴦陣”,以12人為一作戰小組,長短兵器結合,協同作戰,攻防兩便,戰斗力大為增強。
視頻:戚繼光 鴛鴦陣
臺州九戰九捷
福建
廣東
概況:
① 1561年臺州之戰
結果:九戰九捷,平定了浙東地區的倭患。
②進入福建、廣東地區
結果: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材料研讀
《凱歌》
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戚少保年譜耆編》
想一想:這首軍歌表現了怎樣的戰斗意志?
戚繼光像
答:這首軍歌說明戚家軍軍紀嚴明,訓練有素,能征善戰,上下團結,作戰力強;表達了戚家軍同仇敵愾、不除倭患誓不罷休的決心。因此,這首軍歌表現了戚家軍面對侵略者誓死捍衛國家安全以及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堅強意志。
戚繼光抗倭勝利的原因:
1.有效的戰術
2.誓死捍衛國家安全毫不退縮的堅強意志抗倭斗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得到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3.戚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
4.長久以來愛國民眾與抗倭軍士的共同奮斗
5.抗倭斗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得到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6 .戚繼光卓越的軍事韜略和指揮才能。
戚繼光 岳飛
抗擊對象
代表利益
評價
外來侵略勢力
中華民族
民族英雄
國內女真族統治者
中原和江南人民
抗金英雄
分析“戚家軍”和“岳家軍”最主要的不同點是什么
為什么說抗倭戰爭是反侵略戰爭
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漢族與他們之間的戰爭,屬民族內部紛爭。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對中國沿海的武裝搶劫猖獗。所到之處,倭寇殺居民,劫財貨,無惡不作,威脅到沿海地區民眾生命財產和國家安全。因此,戚繼光等人領導的抗倭斗爭,是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是一場反侵略戰爭。
為什么說戚繼光是我國古代的民族英雄
只有抗擊中華民族以外的外國侵略者的英雄人物才被稱為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斗爭抗擊了外來侵略,捍衛了祖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戚繼光有什么高尚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嗎
戚繼光能在國家危難之時立下遠大志向,挺身而出,時刻以國家和民族安危為己任的高尚品質;為驅逐倭寇、保衛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個人功名的崇高品質,(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維護祖國領土主權完整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一片丹心風浪里,心懷擊楫敢忘憂!”
“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logo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
16世紀初 侵入我國沿海地區,被軍民趕走
1553 葡萄牙人借口晾曬貨物,通過賄賂廣東海道副使,在澳門上岸,擅自搭篷建房,進行貿易
1573 葡萄牙攫取澳門的居住權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曬水浸貨物,說“我只借一塊牛皮大的地方,一年五百兩銀子”。
澳門政權交接儀式
1987年4月,中葡兩國在北京就澳門問題正式簽署聯合聲明。
1999年12月20日,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課堂小結
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




第15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5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 教學設計
【單元介紹】
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明初統治者進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強化了皇權。明朝一度出現強盛局面,鄭和下西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明朝后期,統治危機不斷加深,明政權最終在農民大起義和東北滿洲的雙重夾擊下崩潰。清朝統一全國后,加強君主專制,并對西藏、新疆、臺灣及附屬島嶼、南海諸島等進行有效的管轄。面對世界形勢的巨變,清朝君臣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發展的潮流。
【新課導入】
對于遠行,我們有著怎樣的榜樣和力量?
【目錄 教學目標 重難點】
學習目標:
1. 概述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時間、路線及意義等。知道戚繼光抗倭的史實,正確評價戚繼光的抗倭斗爭。
2. 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門居住權的史實。
3. 感受鄭和下西洋所體現出來的大無畏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毅力與勇氣,學習戚繼光不為名利、以國家和民族安危為己任的愛國精神。
重點: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
難點: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戚繼光抗倭成功的原因
目錄:
1. 鄭和下西洋
2. 戚繼光抗倭
3. 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教學過程】
模塊一、鄭和下西洋
1.背景 :
15世紀初,明朝經濟逐步繁榮,國力雄厚,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強國。
成祖疑惠帝(注:建文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鄭和傳》
2.目的 :
政治目的: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國富強”。
經濟目的: 用中國的貨物去換取海外的奇珍。
人物掃描
鄭和,原姓馬,回族,云南人。12歲喪父,在明軍攻克云南后被俘,送進皇宮當了宦官。
后來跟隨燕王朱棣,屢建戰功。朱棣稱帝,是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為宦官首長太監,并賜姓鄭。因他小名“三寶”,所以人稱“三寶太監”。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西洋:指現在文萊以西的東南亞、 印度洋及沿岸一帶。
概況
思考:哪些物品是“往”的?哪些物品是“來”的?
思考:鄭和攜帶這些物品的用意是什么?
1.慷慨送禮展現大國風度
2.發展相互之間的友好關系
3.用于貿易,互通有無,互補互利
相關史事
在當時為什么能進行規模如此之大的遠航呢
1.明初休養生息政策的實行,使明朝經濟逐步繁榮,
2.國力雄厚,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強國;
3.造船水平的高超;
4.航海技術的掌握;
5.指南針的使用;
6.天文、地理知識的積累;
7.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從小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英勇無畏的氣概;
8.優秀且經驗豐富的船長、水手的通力合作等。
觀察圖片,鄭和途徑了哪些國家?到達了哪些地方?
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今天的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索馬里、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國家,鄭和的船隊都曾訪問過
鄭和下西洋的特點
鄭和下西洋的概況和歐洲航海家航海情況對比表
鄭和率領的船隊規模龐大,人數眾多,技術先進,時間早,比歐洲航海家遠航早半個多世紀。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1)鄭和的遠航,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及友好往來;
(2)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
鄭和下西洋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1.國力強盛,經濟發達,這樣才能在外交中占據主動權。
2.科技發達,有杰出的人才,有富于團結協作精神的團隊。對外開放,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友好關系,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
3.學好外語,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增強自信心,為將來參與國際競爭作好準備。
4.敞開國門,不斷地吸納各國先進的文化,國家富強了才能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
鄭和下西洋之后明政府開始實行海禁政策,從此把遼闊的海洋拱手讓給了西方探險者。然而,明政府的海禁政策能夠禁止中國人民出海卻阻止不了來自于海上的威脅——倭寇
模塊二、戚繼光抗倭
定義——什么是“倭寇”?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組成海盜武裝集團,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走私貿易和搶劫,被時人稱為“倭寇”。
倭寇與中國海盜奸商等勾結,對中國沿海的武裝搶劫日益猖獗,所到之處,他們殺居民,搶財貨,無惡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壞,時稱“倭患”。
史料研讀
明中后期為什么倭患嚴重?
人物名片
戚繼光:明代杰出的軍事家,抗倭民族英雄,出身將門。17歲承襲父職,后考中武舉,擔負起防御倭寇的任務。戚繼光先后在山東、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戚家軍”。
經過:在東南倭寇最猖獗的時候,明王朝派年輕將領戚繼光到東南沿海抗倭。
戚繼光臨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擊退倭寇的侵犯。
戚家軍
為了提高軍隊的戰斗力,徹底打敗倭寇, 戚繼光大力整頓軍隊,并招募農民和礦工10 000多人,進行嚴格訓練,操練新陣法。軍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能征善戰,被人們譽為“戚家軍”。
戚繼光針對倭寇的作戰特點和江南的地理情況,創造了“鴛鴦陣”,以12人為一作戰小組,長短兵器結合,協同作戰,攻防兩便,戰斗力大為增強。
視頻:戚繼光 鴛鴦陣
材料研讀
戚繼光抗倭勝利的原因:
1.有效的戰術
2.誓死捍衛國家安全毫不退縮的堅強意志抗倭斗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得到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3.戚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
4.長久以來愛國民眾與抗倭軍士的共同奮斗
5.抗倭斗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得到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6 .戚繼光卓越的軍事韜略和指揮才能。
分析“戚家軍”和“岳家軍”最主要的不同點是什么
為什么說抗倭戰爭是反侵略戰爭
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漢族與他們之間的戰爭,屬民族內部紛爭。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寇對中國沿海的武裝搶劫猖獗。所到之處,倭寇殺居民,劫財貨,無惡不作,威脅到沿海地區民眾生命財產和國家安全。因此,戚繼光等人領導的抗倭斗爭,是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是一場反侵略戰爭。
為什么說戚繼光是我國古代的民族英雄
只有抗擊中華民族以外的外國侵略者的英雄人物才被稱為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斗爭抗擊了外來侵略,捍衛了祖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一片丹心風浪里,心懷擊楫敢忘憂!”
“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繼光有什么高尚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嗎
戚繼光能在國家危難之時立下遠大志向,挺身而出,時刻以國家和民族安危為己任的高尚品質;為驅逐倭寇、保衛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個人功名的崇高品質,(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維護祖國領土主權完整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模塊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
1987年4月,中葡兩國在北京就澳門問題正式簽署聯合聲明。
1999年12月20日,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栗坡县| 淳安县| 青海省| 义乌市| 琼海市| 平凉市| 北流市| 鄂尔多斯市| 梓潼县| 大连市| 大庆市| 崇明县| 绵竹市| 漯河市| 桦甸市| 丰镇市| 项城市| 太白县| 宣城市| 阿坝县| 怀柔区| 大新县| 济源市| 宝兴县| 肇庆市| 南岸区| 和平县| 隆安县| 阿尔山市| 青铜峡市| 温州市| 乌鲁木齐县| 泌阳县| 铜川市| 勃利县| 巴彦县| 象山县| 垣曲县| 垣曲县| 静宁县|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