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扎毽子》第十九課新課導入踢毽子是中國古代較為盛行的一種游戲,毽子有雞毛毽、皮毛毽、紙條毽、絨線毽等。古代文人也稱毽子為“燕子”,并有詩句“踢碎風拋玉燕”的描述。毽子起源于漢代,由古代蹴鞠發展而來。大家了解踢毽子的由來嗎?新課導入毽子古稱“拋足戲具”,是一種用雞毛插在圓形的底座上做成的游戲器具。踢毽子是中國體育游戲,是一項良好的全身性運動,有助于培養人的靈敏性和協調性,有助于身體的全面發展、增進健康。由于踢毽子運動的娛樂性和靈活性,使它在深受國人青睞的同時,也為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所喜愛。近幾年來歐洲、亞洲的許多國家都開展了中國的毽球運動。新課導入我們學習了毽子的由來,那么你們會踢毽子嗎?不會踢毽子,要怎么踢毽子呢?那么接下來我們學習如何踢毽子。新課導入比賽的方式可單人踢或兩人對踢,也有集體踢或傳踢。踢毽子的基本動作有盤、磕、拐、蹦4種。盤,主要指用兩腳內側交替踢。磕,主要指用膝蓋將毽子彈起。拐,主要指用腳外側反踢。蹦,主要指用腳尖踢。踢毽子的花樣繁多,如旋轉踢、腳尖和膝蓋交替踢、毽穿圓環(即從兩手圍成的圓圈中穿過)、遠吊、近吊、高吊、前踢和后鉤等,還可用頭、肩、背、胸、腹代足踢毽。踢毽子新課導入踢毽子新課導入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別人是怎么踢毽子的。新課導入我們應該怎么做毽子呢?要先準備工具,都要準備那些工具呢?新知講解工具與材料工具:剪刀、針線等。材料:鐵片圈3~6片、厚紙片2~4片、鐵釘一顆、橡皮筋膠圈2~4個、小碎布2~4塊、雞毛(一般用公雞脖子和尾巴上的長毛)。部分工具與材料制作方法與過程新知講解1.挑選大公雞頸部和尾部的七八片羽毛,喜歡艷麗色彩的可以用顏料染上色,然后,把雞毛用線拴好。步驟一制作方法與過程新知講解2.把兩個厚紙片剪成圓形,正中間扎一個直徑約0.5厘米的孔,放在最底下和最上面。然后,加入鐵片圈放在厚紙片中間疊起來,大的在下,小的在上,把釘子從中間插入。步驟二制作方法與過程新知講解3.將扎好的雞毛用線牢固地拴在鐵釘上,并用裁剪好的2~4塊小碎布包裹毽子的毽墊及毽子的頸部。步驟三制作方法與過程新知講解4.將小碎布包裹好后整理至緊實和美觀,用2~4個橡皮筋膠圈扎住鐵釘(或用線扎緊),毽子就制作完成了。步驟四制作方法與過程新知講解5.毽子制作完成后,應該進行試踢,檢查毽子踢起來是否平穩,重量是否適宜。步驟五新知講解你知道還可以用塑料袋或紙制作毽子嗎?新知講解讓我們來試一試用塑料袋制作簡單實用的毽子。工具:剪刀材料:塑料袋2~3個、鐵片圈3~4個、橡皮筋4~5根。實踐探究部分工具與材料塑料毽子的制作方法新知講解1.取長、寬約30厘米的塑料袋,找出中心點(橫向對折后再縱向對折,即找出塑料袋上畫“+”的中心點)。步驟一塑料毽子的制作方法新知講解2.把塑料袋折幾折,每份寬6~8厘米,方便剪成條狀。步驟二塑料毽子的制作方法新知講解3.將鐵片圈放在中心點“+”上。一只手抓起塑料袋中心點“+”上的鐵片圈包好,握緊,另一只手拿起橡皮筋,套在鐵片圈下方收的抓握點上,一只繞到橡皮筋無法再纏繞為止。步驟三塑料毽子的制作方法新知講解4.塑料毽子就做成了。期待你的作品!制作好的塑料毽子新知講解根據所講的步驟,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毽子吧!課堂練習一、制作一個雞毛毽需要哪些材料?鐵片圈3~6片、厚紙片2~4片、鐵釘一顆、橡皮筋膠圈2~4個、小碎布2~4塊、雞毛(一般用公雞脖子和尾巴上的長毛)。課堂練習二、踢毽子有哪些好處?并且踢毽子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好處:踢毽子是一項良好的全身性運動,運動量可大可小,老幼皆宜,尤其有助于培養人的靈敏性和協調性,有助于身體的全面發展,增強健康。注意:踢毽子之前注意熱身運動的充分舒展,做充足了準備工作,才不會輕易受傷。課堂總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毽子的由來,并且學習了如何踢毽子,最主要掌握了怎么制作一個毽子。板書設計扎毽子挑選羽毛剪出兩個有孔圓形用碎布包裹底部用鐵絲扎緊底部作業布置搜集一些廢舊的報紙和羽毛等物,模仿塑料毯子和羽毛鍵子的制作過程,做一個鍵子。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用自己制作的毯子與同學們一起進行踢鍵子游戲。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初中第19課《扎毽子》教學設計課題 《扎毽子》 單元 第五單元 學科 勞動 年級 初中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毽子的有關知識。2、學會制作毽子的方法。3、學習毽子簡單的踢法,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二、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勇于探究,鍛煉學生的膽量。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發現問題與探究問題的興趣,學會與人交往,與人合作。在玩中體驗成功的樂趣。重點 學會制作毽子的方法。難點 如何將毽羽固定在毽托上。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師:大家了解踢毽子的由來嗎?師:踢毽子是中國古代較為盛行的一種游戲,毽子有雞毛毽、皮毛毽、紙條毽、絨線毽等。古代文人也稱毽子為“燕子”,并有詩句“踢碎風拋玉燕”的描述。毽子起源于漢代,由古代蹴鞠發展而來。毽子古稱“拋足戲具”,是一種用雞毛插在圓形的底座上做成的游戲器具。踢毽子是中國體育游戲,是一項良好的全身性運動,有助于培養人的靈敏性和協調性,有助于身體的全面發展、增進健康。由于踢毽子運動的娛樂性和靈活性,使它在深受國人青睞的同時,也為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所喜愛。近幾年來歐洲、亞洲的許多國家都開展了中國的毽球運動。師:我們學習了毽子的由來,那么你們會踢毽子嗎?學生思考回答:不會踢毽子,要怎么踢毽子呢?師:那么接下來我們學習如何踢毽子。比賽的方式可單人踢或兩人對踢,也有集體踢或傳踢。踢毽子的基本動作有盤、磕、拐、蹦4種。盤,主要指用兩腳內側交替踢。磕,主要指用膝蓋將毽子彈起。拐,主要指用腳外側反踢。蹦,主要指用腳尖踢。踢毽子的花樣繁多,如旋轉踢、腳尖和膝蓋交替踢、毽穿圓環(即從兩手圍成的圓圈中穿過)、遠吊、近吊、高吊、前踢和后鉤等,還可用頭、肩、背、胸、腹代足踢毽。我們來欣賞一下別人是怎么踢毽子的。師:我們應該怎么做毽子呢?學生回答:要先準備工具,都要準備哪些工具呢?板書課題:《扎毽子》 老師提問指名讀學生思考指名讀老師展示視頻學生觀賞老師提問學生回答齊讀課題 通過老師介紹踢毽子的由來,更加深入了解踢毽子的起源文化。講授新課 一、工具與材料師:工具:剪刀、針線等。材料:鐵片圈3~6片、厚紙片2~4片、鐵釘一顆、橡皮筋膠圈2~4個、小碎布2~4塊、雞毛(一般用公雞脖子和尾巴上的長毛)。二、制作方法與過程1.挑選大公雞頸部和尾部的七八片羽毛,喜歡艷麗色彩的可以用顏料染上色,然后,把雞毛用線拴好。2.把兩個厚紙片剪成圓形,正中間扎一個直徑約0.5厘米的孔,放在最底下和最上面。然后,加入鐵片圈放在厚紙片中間疊起來,大的在下,小的在上,把釘子從中間插入。3.將扎好的雞毛用線牢固地拴在鐵釘上,并用裁剪好的2~4塊小碎布包裹毽子的毽墊及毽子的頸部。4.將小碎布包裹好后整理至緊實和美觀,用2~4個橡皮筋膠圈扎住鐵釘(或用線扎緊),毽子就制作完成了。5.毽子制作完成后,應該進行試踢,檢查毽子踢起來是否平穩,重量是否適宜。思考:你知道還可以用塑料袋或紙制作毽子嗎?實踐探究讓我們來試一試用塑料袋制作簡單實用的毽子。工具:剪刀材料:塑料袋2~3個、鐵片圈3~4個、橡皮筋4~5根。塑料毽子的制作方法1.取長、寬約30厘米的塑料袋,找出中心點(橫向對折后再縱向對折,即找出塑料袋上畫“+”的中心點)。2.把塑料袋折幾折,每份寬6~8厘米,方便剪成條狀。3.將鐵片圈放在中心點“+”上。一只手抓起塑料袋中心點“+”上的鐵片圈包好,握緊,另一只手拿起橡皮筋,套在鐵片圈下方收的抓握點上,一直繞到橡皮筋無法再纏繞為止。4.塑料毽子就做成了。期待你的作品!隨堂練習:一、制作一個雞毛毽子需要哪些材料?鐵片圈3~6片、厚紙片2~4片、鐵釘一顆、橡皮筋膠圈2~4個、小碎布2~4塊、雞毛(一般用公雞脖子和尾巴上的長毛)。二、踢毽子有哪些好處?并且踢毽子時應該注意些什么?踢毽子是一項良好的全身性運動,運動量可大可小,老幼皆宜,尤其有助于培養人的靈敏性和協調性,有助于身體的全面發展,增強健康。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踢毽子之前注意熱身運動的充分舒展,做充足了準備工作,才不會輕易受傷。 老師介紹制作毽子的工具與材料指名讀思考交流動手做一做學生根據步驟做出一個塑料毽子。完成隨堂練習題 通過老師介紹制作毽子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制作毽子。 通過老師講解的步驟,學生動手試一試。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做毽子,提高動手能力。通過隨堂練習,讓同學們知道踢毽子的好處,并且要注意哪些事項。作業布置 搜集一些廢舊的報紙和羽毛等物,模仿塑料毯子和羽毛毽子的制作過程,做一個毽子。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用自己制作的毯子與同學們一起進行踢毽子游戲。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毽子的由來,并且學習了如何踢毽子。最主要掌握怎么制作一個毽子。 總結 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板書 扎毽子挑選羽毛剪出兩個有孔圓形用碎布包裹底部用鐵絲扎緊底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扎毽子》教案.doc 《扎毽子》課件.pptx 簡單易學的踢毽子教學.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