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價值的創造與實現導學目標:1、知識目標(1)人生價值實現的途徑(2,4,6) (2分析說明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2、能力目標(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培養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的能力(2)理論聯系實際,能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3)培養辯證思維能力,用全面的、發展的觀點對待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分析說明正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形成及人生價值的實現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樹立起在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中實現人生價值的正確人生價值觀,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自覺為社會創造價值,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知識點導讀:一、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是從創造的角度來看的◇課堂探究(P102):(1)江澤民同志的這段話.為什么把奮不顧身地工作著的人生看作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2)為什么有些人雖然有優裕的物質生活,還是覺得不開心、不幸福,甚至認為生活沒有意義 1.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在這里主要闡釋了為什么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共講兩點:(1)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創造價值。一個人在勞動中創造的財富越多,意味著他為滿足社會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貢獻就越大,他自身的價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強。(2)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自由的彰顯和發揮自己的智力和體力、意志和情感,從而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3)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造人類美好生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勞動是人的本質活動,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現實表現,是人之為人的內在本性。2.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課本主要是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講的◇課堂探究:(P102) (1)為什么雷鋒把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樂和幸福 (2)一個只想著自己吃好、喝好、玩好的人會幸福嗎 一個沒有親情、友情和愛心的人會幸福(1)走不出自我的狹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獻他人和社會的人,永遠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幸福。(2)愛我們的家人,愛我們的朋友,愛我們的事業,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世界,積極投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教材“專家點評”主要闡述了為人民服務的內涵及根本目的。教材運用“相關鏈接”闡述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但人們為社會創造價值和奉獻的方式是不同的。但不管從事什么工作,只要為社會創造了價值,作出了貢獻,就是幸福的人。二、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課堂探究(P103):(1)“沒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這句話包含了什么道理 (2)馬祖光是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的 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1.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是從實現的客觀角度來看的主要把握三點,首先,明確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是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人的生存、發展及人生價值的實現都必須利用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各種物質條件和知識成果。然后,從反面來論證:完全脫離社會的“個人奮斗’’和“自我實現”,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最后,得出結論: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2.正確認識和追求人的個性發展(1)強調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并不否認追求人的個性發展。(2)人的個性表現于對他人、對社會的獨特的貢獻方式,而不應表現為人的怪異和陋習。教材“相關鏈接”引用愛因斯坦的名言告訴我們,任何人即使再偉大的人物,他的生存和發展,他的價值的實現都離不開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各種物質條件和知識成果。三、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是從實現的主觀角度來看的◇課堂探究:(1)她的成功之路是怎樣走出來的 (2)人生價值的實現除了具備必要的客觀條件外,還需要哪些主觀條件 1.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人的先天條件是無法改變的,后天的努力卻人人都能做得到,關鍵是看我們愿不愿做、怎樣去做。只有不斷戰勝人生旅途上的挫折和失敗才能越走越遠,實現人生價值。2.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課堂探究(P106):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在這里,首先結合“課堂探究”活動,明確個人素質所包含的內容。然后弄清個人素質高低與人生價值實現的關系。一般來說,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創造出卓越的人生。全面的能力可以幫助人們應對不同的生活場景,解決多樣的人生難題,把握難得的人生機遇,從而為人生價值的實現提供更加廣闊的空問。3.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課堂探究:艾青的《光的贊歌》反映了詩人什么樣的心態 對你有什么啟發 本課小結:本課以人生價值的實現為中心分兩條線索展開,一條是講一般意義上的價值、價值觀及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另一條是講人的價值,人生價值兩個方面的內容及人生價值的實現。(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本課板書設計:(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價值創造與實現)(人生價值實現的基礎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正確追求個性的發展)課后練習1. 我們之所以說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是因為 ( )①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顯示自身的價值②人只有在勞動中,在奉獻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創造價值③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造人類美好生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④勞動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本質活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 生長在社會主義新時期的當代青少年,應該充分利用客觀條件,創造主觀條件,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創造主觀條件,十分重要的就是 ( )A要創造良好的社會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 B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C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D.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2,4,6)3. 面對人生旅途中遇到的挫折和失敗,正確的態度是 ( )A.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戰勝困難和挫折B.盡量回避和繞開困難和挫折C.努力尋求造成挫折和失敗的客觀原因D.怨天尤人,悲觀失望4.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個性張揚的時代,追求人的個性發展本身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人們在追求個性發展過程中,應該 ( )① 把個人與社會統一起來,在統一中實現個人的價值② 以“新潮”和時髦作為標準③ 表現為對他人、對社會的獨特的貢獻方式④ 表現為人的怪異和陋習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 對人的價值的實現與社會和他人的關系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二者是統一的,個人只有在與社會的統一中才能實現個人的價值B.人的價值的實現完全靠個人的奮斗C.人在實踐活動中實現自己價值的時候,必須利用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各種物質條件和知識成果D.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6..我國著名核物理專家鄧稼先,放棄國外的優越工作和生活條件,回到祖國,長期從事核物理研究,被稱為“兩彈元勛”。這說明: ( )A. 只有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才能有所貢獻。B. 個人對社會能否作出貢獻,個人奮斗是唯一條件。C. 人生價值的實現,既需要社會提供一定的條件,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D. 人生價值的實現,關鍵在于個人所處的歷史時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