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滿懷希望迎接明天第九課 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知識解讀 一、走近共同理想 1.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人類社會終將發展到共產主義社會。 2.共產主義社會(含義): 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 3.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 (1)共同理想: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最高理想:實現共產主義。 (3)關系: ①實現共同理想是實現最高理想的必要準備和必經階段。 ②實現最高理想是實現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的。 二、同繪小康藍圖 1.兩大歷史性跨越及意義。 (1)跨越:由貧困到溫飽。再由溫飽到小康。 (2)意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2.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社會特點(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是什么樣的小康): 是低水平、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1)時間:在21世紀的頭20年。 (2)提出: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黨的十七大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奮斗目標: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權利;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對外更加開放。 (4)意義:國家將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生活將更加幸福美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進一步顯示優越性。 (5)措施: ①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②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 ⑧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 ④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⑤建設生態文明。 (6)青少年的使命:我們應該立足于中國的基本國情,著眼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關注世界共同的問題,自覺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 三、共創和諧偉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思想淵源: (1)中國先人對和諧社會的追求(孔子、墨子、孟子……)。 (2)西方人對和諧社會的追求(柏拉圖、空想社會主義者……)。 (3)《共產黨宣言》 (4)中國共產黨把人們的向往在中國逐步變為現實。 2.原因: (1)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 (2)是我們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 3.基本特征(含義、具體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實友善、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4.具體內容: 基本特征 內容 舉例 民主法治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嚴格依法治理國家,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學生通過普法網站了解法律知識 公平正義各方面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各種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在校民工子弟露出天真的笑容 誠實友善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 在游戲中體會團體協作的力量和關愛互助的快樂 充滿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第四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主題——鼓勵創造 安定有序社會組織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團結安居工程 人與自然 和諧相處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垃圾運輸船隊駛入垃圾處理站 5.表現: (1)自身和諧:努力學習、使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2)家庭和諧: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3)學校和諧: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助人為樂。 (4)社會和諧:文明禮貌、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6.措施: (1)和諧社會,人人共享;和諧社會,人人有責。 (2)和諧社會,需要腳踏實地的艱苦奮斗,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參與。 (3)政府承擔指揮者的重大責任。知識拓展 一、走近共同理想 1.你心中的理想社會。 (1)經濟上: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人過上清閑殷實的日子。 (2)政治上:民主制度極大完善,人民當家作主,政通人和,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3)文化上:精神境界極大提高,精神生活充實,過上快樂幸福的日子。 (4)教育上:每個人都自由而全面發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 2.你對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認識: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在革命和建設時期成為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就在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先進性。這種先進性體現在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共產黨才集聚起無數優秀分子投身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之中,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領導核心。 二、同繪小康藍圖 1.聯系你所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找出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民主法制還不盡如人意;用電、飲水、看電視等還沒有很好地解決;家庭開支過大,支付教育費用還很困難等等。 2.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用文字、圖畫,描繪美好的未來。 (1)經濟方面: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等。 (2)政治方面: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備;社會秩序更加良好;各民族更加團結、和睦等。 (3)文化方面: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醫療衛生體系進一步完善;全體社會成員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等; (4)環境方面:生態環境會得到明顯改善;人與自然更加和諧;資源將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等。 3.常見思維誤區: (1)誤區:我國已經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目標。 (2)剖析:20世紀80年代末,人民已解決溫飽問題;20世紀末,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但這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不平衡的小康,也就是總體小康;21世紀頭20年,我們的目標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我們正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奮斗,所以我們現在還沒有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目標。 三、共創和諧偉業 1聯系材料、結合歷史知識,說明人類對和諧社會的不懈追求。 (1)孔子主張“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張“仁政”;墨子的“兼愛非攻”。 (2)文藝復興,提倡人文主義。 (3)啟蒙運動,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 (4)封建社會中和諧社會的典型: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 2.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和諧社會”有著深厚悠久的思想淵源。 (2)實現和諧社會、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 (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 3.想想自己身上存在哪些與構建和諧社會不和諧的地方。思考在構建和諧家庭、班級、學校與社區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議? (1)不和諧之處(提示:可從自身學習品質、文明禮貌、人際交往等方面考慮)。(2)建議:例如建設和諧校園方面: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學校多為學生創造展示個性和特長的舞臺。例如熱愛運動的同學能在“體育節”上一展矯健的身姿,喜歡書畫的同學能在“文化節”中盡情揮毫潑墨,擅長表演的同學能在“藝術節”里贏得陣陣掌聲…… 4.當今社會不和諧的現象有哪些?不和諧的根源是什么? (1)現象:東西部差距大、城鄉貧富懸殊。上學難、就業難、住房難、看病難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比較突出。 (2)根源:我國社會主義仍處于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使得我國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使得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El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5.黨和政府解決不和諧問題的措施。 (1)具體措施:關注教育公平,修訂新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免收學雜費;2008年,實施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求助制度將在全國農村基本建立等等。 (2)最根本措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6.黨和政府解決不和諧問題的措施體現的道理有哪些? (1)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2)堅持以人為本,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3)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 7.怎樣才能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 (1)國際: 積極推動建設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建設和諧世界,創造有利于和平的國際環境。 (2)國內: 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②和諧社會,人人共享,促進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美好的社會,需要腳踏實地的艱苦奮斗,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參與。 ③只要既著眼于長遠,又立足當前,人人有責任,人人有行動,人人有貢獻,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藍圖就能早日成為美好的現實。典型練習 1.2011年12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我國不同區域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如右表所示。材料表明( )A.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B.我國目前達到的小康是發展不平衡的小康C.我國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D.由貧困到溫飽的跨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 88.1%77.7%71.4%82.3% 在北京大學建校110周年之際,胡錦濤總書記來到北京大學考察并希望青年學生們要把個人的成長進步融入到推動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時代洪流中去,矢志為實現遠大理想而不懈奮斗。據此回答2-3題。2.我們的最高理想是( )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C.實現共產主義 D.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3.對于共同理想與最高理想的關系,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①實現共同理想是實現最高理想的必要準備和必經階段 ②實現了共同理想也就實現了最高理想 ③實現最高理想是實現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的 ④為實現共同理想而奮斗就是為實現最高理想而奮斗(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我國現階段( ) A.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B.國家建設的根本任務 C.兩岸統一的政治基礎 D.基本國情的顯著表現 5.理想是指路的航標,是奮進的動力。現階段推進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的共同理想是( ) A.民主法治、自強不息、誠信友愛、人與社會和諧相處 B.努力建設全面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C.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D.優化結構、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繁榮文化、安定社會 6.廣東佛山2歲女童小悅悅被一輛面包車兩度碾壓,肇事車輛逃逸,18位路人無人相救……。這些人的行為違背了和諧社會的哪一基本特征( ) A.公平正義 B.安定有序 C.充滿活力 D.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7.“和諧社會是滾滾長江,做它的涓涓浪花吧;和諧社會是黃鐘大呂,做它的美好音符吧;和諧社會是鴻篇巨制,做它的一撇一捺吧;和諧社會是萬丈高樓,做它的一磚一瓦吧。”這說明( ) A.構建和諧社會與中學生無關 B.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參與 C.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已經完成 D.和諧社會建立在犧牲個人利益的基礎上 8.我國改革開放后,人民生活水平已實現了兩大歷史性跨越。它們是 ①從貧困到溫飽 ②從溫飽到小康 ③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 ④從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這是我們的最高理想 B.這是黨的基本路線的內容之一 C.這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必要準備和必經階段 D.這充分反映了現階段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10.我們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應該是 ①物質財富極大豐富 ②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③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 ④人人可以不勞而獲(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21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一時期我們的奮斗目標是( ) A.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B.實現共產主義 C.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D.人民生活由溫飽達到小康 12.下列做法符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的有 ①強行拆遷,提高房價 ②發展低碳經濟,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③全國農村普遍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④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社會財富分好(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右圖表明,我國目前的小康是 ①低水平的 ②發達水平的③不全面的 ④發展很不平衡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仔細閱讀下面的小詩,回答問題: 爺爺的皺紋彎彎,訴不清藏有多少血淚斑斑; 父親的心跡彎彎,叫不響心頭那致富的吶喊;我的脊背彎又彎,馱不動太多的烈日和嚴寒;兒子的眼角彎彎,充滿著小康的自信和樂觀。 (1)小詩反映四代人生活實現了哪兩大歷史性的跨越?(2)你認為發生這樣變化的原因有哪些?(3)你覺得詩中“兒子”的生活還會發生變化嗎? 15.溫家寶總理強調,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任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 為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某校團委決定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主題,制作一個宣傳網頁。現在前期策劃和準備工作已經完成,請你參與制作,完成以下幾個版面的內容: (1)【展望未來】請描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美好前景。 (2)【獻計獻策】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三條合理化建議(政治、經濟、文化各一條)(3)【計劃打算】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你打算如何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添光彩?第四單 元滿懷希望迎接明天第九課 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第一節 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1.B 2.C 3.C 4.A 5.C 6.A 7.B 8.A 9.A l0.A ll.C l2.D l3.D l4.(1)從貧困到溫飽,從溫飽到小康。(2)①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⑧堅持黨的正確領導。④堅持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制定正確的路線和方針。⑤廣大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和共同努力等(只要回答出兩點即可)。(3)會。從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邁進。15.(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將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2)①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經濟發展提供政治保證。②經濟上: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③文化上:堅持科教興國戰略。(3)①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精神。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勤于實踐,勇于創新。③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