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解決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問題的對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落腳點在學校,學校能否有效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的基本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如何進行校本化實施呢?(一)明確學校教育哲學,設計綜合實踐活動目標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目標,既是綜合實踐活動總目標在學校層面上的具體體現,又是學校育人目標的載體之一, 應體現學校特色。在設計每學期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目標時,首先應明晰學校的育人目標,將其活動目標統一在學校育人目標內,克服學校目標制定的隨意性、拼湊性,保持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目標的一致性、連貫性和延伸性,其次,要認真分析學校傳統活動課程的優勢和不足,充分評估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實踐能力。從學校現有實際出發,對全校綜合實踐活動進行整體規劃,構建整體框架,制定切實可行的學校目標。如有所小學旅游資源豐富,學校因勢利導,將提高學生社會交往能力和環境保護意識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目標之一。(二)教師進行專業化分工學校要在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的安排上科學分工。關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分工的問題,筆者認為無錫錫山高中的經驗值得借鑒:他們將指導教師主要分為兩類,班級指導教師和課題指導教師。每個班級分配兩個班級指導老師,這些教師仍跟以前一樣隨班上課,負責所在班級的研究性學習管理和指導。而其他教師都可以作為課題指導教師,允許他們以一種靈活、自主的方式參與研究性學習,課題指導老師一般都由學生聘請,不需要跟班,主要在課外或平時指導學生的課題研究。實踐證明,這種專業化分工,教師參與課程指導的方式靈活了,學生開展課程活動的形式也活潑了。(三)科學開發、整體規劃綜合實踐活動內容1.設計學校內容整體框架一所學校要實施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科學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是關鍵。從學校層面而言,要對綜合實踐活動內容框架有個整體規劃。這個框架的確立,主要依據學校設計的目標以及對學校情況的分析基礎上確定。如,某所學校,結合學校培養目標及情況分析,確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內容整體框架為:(1)了解社區的基本設施與布局。如商店、運動場所、公園、電影院、活動中心、圖書閱覽室、社區政府辦公機構等;(2)調查社區的道路、交通狀況。 如道路的車流量、人流量、違規情況、交通事故、路標指示等。觀察社區的居住環境。如社區綠化、風景名勝、違章建筑、環境污染、衛生、治安等;(3)探尋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如居民的業余休閑生活方式、社區下崗工人再就業比例、街道小攤小販經商情況等。2.全面關注活動組織線索為了避免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窄化的問題,一方面,教師在指導學生開發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時,要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條線索全面展開,另一方面,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某項主題活動時,從課程開發的三個維度(自然、社會、自我)切入,充分挖掘主題活動中所蘊涵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自我因素;同時,教師要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活動主題,積極開展活動。3.整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學校要根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討論稿)所設定的基本框架規劃學生活動的基本類型、基本內容和具體活動方式,以融合的方式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堅決避免將四個指定領域分割開來實施的情況。學校要探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整合的基本方法:把握各指定領域之間的共同價值追求;注意各領域之間的滲透和延伸,開發不同領域之間交*、整合的課程內容;在每個主題活動內容的組織過程中,充分挖掘每個主題中所蘊涵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自然因素,要在活動實施過程中盡可能地采用多種活動方式,達到各指定領域之間的整合。(四)加強教師有效指導的方法研究學校要引導教師加強指導方法研究。可從學生活動主題具體目標的設計,學生活動的具體方法及其實施,學生活動主題必要的資料和工具準備,活動的具體實施,課堂活動的組織,小組合作的有效開展、活動成果表達方式、原始資料的保存積累、學生自我反思等方面入手,加強實施過程的指導研究;圍繞如何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設計活動方案、搜集與處理資料、撰寫活動總結或報告、表達與交流、怎樣進行調查、訪談、實驗、手工設計與制作、利用網絡與計算機開展活動等方面進行基本方法的研究。(五)完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機制學校要積極探索學生發展性評價的方式和途徑,建立綜合實踐活動學生發展評價的機制。要從評價目標、評價標準、評價方法三個方面入手,探討綜合實踐活動學生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中考綜合素質評價的方法。在評價目標設計時,要重點關注學生親身參與實踐的體驗、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道德、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合作與社會交往能力、認知基礎與方法等方面的目標;在設計學生評價指標時,要從實施方法、實施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等維度設計評價指標。并以此為依據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指標體系;要認真探討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評價方法,運用成長記錄袋、活動過程的觀察、學生自我反思、師生協商式民主評議、成果展示等多種評價方法。在學生評價活動中,教師應注重收集和分析學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和數據;明確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要點,提出改進計劃;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評價過程與結果、個人與小組、評價周期與時空、多元主體評價的必要性與實效性的關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