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歷史與社會部分中考模擬題編者按:2022年浙江的中考適應性試題。歷史與社會,值得一練。適合: 教師、九年級學生歷史與社會部分(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4.上圖為世界部分區域圖,關于圖中的甲、乙兩地描述正確的是①甲地區是世界石油寶庫 ②甲地區以白色人種為主③乙地區受季風影響顯著 ④乙地區的稻作文化深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讀《黃河流域圖》,回答15—16題。15.山脈A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以下對其地理意義認識正確的是A.與我國400mm等降水線基本吻合 B.橫跨我國的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C.黃河流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 D.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16.下列詩句與所示區域特征相符的是A.甲—“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B.乙—“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C.丙—“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D.丁—“人在水上住,舟從窗下行”17.“我來自元謀,你來自周口(北京周口店),牽起你毛茸茸的手,愛讓我們直立行走。”這一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的句子,讓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蒙上了一層神秘而浪漫的薄紗。要想獲得研究元謀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資料,要通過 A.查找史書 B.網上搜索 C.考古發掘 D.神話傳說18.在世界文明發展中,古代中國曾經創造出輝煌的文明成就。下列文明成果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本草綱目》 ②筒車 ③轉輪排字盤 ④孩兒瓷枕A. 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 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讀歷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論,完成19-20題人 物 言 論商鞅 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梁啟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明治天皇 破舊來的陋習,立基于天地之公理正氣19.以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論說明 A.帝王主持變法是改革成敗的關鍵 B.封建勢力是阻礙改革的重要因素C.改革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D.改革必定會實現國家民族的富強20.表格中所反映的三場變革運動,都 ①是統治者自上而下進行的變革 ②在經濟領域采取了重大措施③通過變革實現了富國強兵 ④有利于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1.與法、美、德等國相比,19世紀上半期的英國最大優勢在于 A.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B.走上資本主義道路C.率先完成工業革命 D.徹底結束封建統治22.1941年5月頒發的《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規定,抗日根據地政權的人員分配上“共產黨員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黨各派及無黨派人士均能參加邊區民意機關之活動與邊區行政之管理。”這一規定 A.有利于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B.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C.說明黨對工作重心做出了調整 D.標志著國內主要矛盾開始發生變化23.有人在評論國際局勢時說:“當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獨腳巨人,俄羅斯是生病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國是萎縮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這說明當今世界A.由兩極走向五極格局 B.大國操縱世界局勢C.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 D.呈現經濟全球化特征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30分)24.(10分)某校組織地理學習小組來到甘肅天水進行主題探究學習。閱讀材料,完成任務。主題一:識天水,品櫻桃自2000年以來,天水市調整種植結構,在海拔1000~1500米的梯田上引種櫻桃。該地種植的櫻桃產量高,品質好,營養豐富。天水市曾被評為“全國優質甜櫻桃生產基地”。(1)根據《甘肅省政區圖》,描述天水市的地理位置。(2分) (2)結合圖文材料,分析天水市櫻桃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4分) 主題二:多舉措,治水土“十三五期間”,天水市建設水土保持重點項目,投資2.98億元,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累計完成生態造林13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6.72%;同時,開梯田種櫻桃,既提高綠化面積和綠化效果,治理水土流失,又為當地百姓創收增收。五年來,天水市的水土流失治理率超78%。如今的天水,水清岸綠景美。(3)概述天水市的水土流失治理值得借鑒和推廣的成功經驗。(4分) 25.(10分)探尋政治制度演變,感悟政治文明發展。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的演進朝 代 秦 朝 明 朝 清 朝中央的政治制度 確立 ①▲ 至高無上的地位; 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 不再設置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 設 ②▲ 輔助皇帝處理政務,軍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古代政治制度發展趨勢 ③▲ (1)請在上表 ▲ 處填上合適的內容(3分)。 材料二: 圖1:湖北軍政府成立 圖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材料二反映的革命運動對材料一所述的制度有何影響?(1分)讀圖2,《臨時約法》體現了啟蒙思想家的哪些思想或原則?(3分)材料三:“新中國的民主法治建設進程”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我國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1999年和2004年,我國先后將“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寫入憲法,我國的法治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中共十八大以來,黨領導人民切實貫徹依法治國方針,全面依法治國進入一個新階段。(3)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在我國確立了什么制度?(1分)(4)綜上所述,概括從古至今我國政治建設的發展趨勢。(2分)26.(10分)學中研,研中學:跟著地圖學黨史,順著足跡明道路。材料一:研學路線 (1)讀材料一,指出圖2、圖3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在圖1中的位置(寫出字母),并分別指出它們所屬的地形區名稱。(4分) (2)為探究中國特色革命道路,老師重點推薦考察B地,請結合相關史實說明推薦的理由。(2分) 材料二:歷史性的時刻研學活動的最后兩站,老師指著以上兩張照片說,在重要歷史關頭,黨及時調整國家工作重心,推動了革命和建設進程。請結合史實,談談你的理解。(4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4-18 ADACA 19-23 CBCAC二綜合題:24.(1)天水市經緯度位置:105°E,35°N(允許誤差1°)相對位置:甘肅省東南部。(一點1分,兩個角度,2分)(2)氣候溫暖濕潤,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土層深厚,土壤肥沃;以沙壤土為主, 在海拔較高的山地種植,通風排水性好;晝夜溫差大,空氣質量優,櫻桃的品質好。(一點2分,兩點即可,4分)(3)政府加大資金投入;重視生態環境的治理;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贏等。(寫植樹造林,修建梯田提高植被覆蓋率亦可酌情給分。一點2分,兩點即可,4分)25.(1)皇帝;軍機處;君主專制逐漸加強(3分)(2)辛亥革命結束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1分);人民主權、平等自由、三權分立等;(3分)(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分)(4)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一點即可,2分)26.(1)圖2—A;圖3—C;A:長江中下游平原;C:云貴高原。(4分)(2)1927年秋收起義后,毛澤東在B地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在根據地創建的過程中提出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經過艱難探索形成中國特色革命道路。(2分)(寫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給1分)(3)①1949年七屆二中全會決定將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開辟了城市領導農村的時期,為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準備。②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將黨的工作重心由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開辟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