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生物學科考試大綱(試 行)一、命題依據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中規定的必修課程的相關標準、省教育廳頒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生物學科教學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方案(試行)》和《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生物學科考試大綱(試行)》,并結合我省高中生物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命題。二、命題原則1.導向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有利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利于體現生物學科新課程理念,充分發揮基礎會考對普通高中生物學科教學的正確導向作用。2.基礎性原則。突出學科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注重學科基本思想和方法,又兼顧覆蓋面,考查初步應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適中,不出偏題和怪題。3.科學性原則。試題設計必須與考試大綱要求相一致,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試卷結構合理,試題內容科學、嚴謹,同時能夠突出生物學科的特點,試題文字簡潔、規范,試題答案準確、合理。4.實踐性原則。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生物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生產的聯系,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適當關注生物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前沿。三、考試目標要求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的基本要求,分別從知識性目標、技能性目標和情感性目標的角度,把考試目標劃分為如下5個要求層次:1.了解水平(以A代表):能再認或回憶知識;識別、辨認事實或證據;舉出例子;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征等。2.理解水平(以B代表):把握內在邏輯聯系;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系;進行解釋、推斷、區分、擴展;提供證據;收集、整理信息等。3.應用水平(以C代表):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則;進行總結、推廣;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聯系等。4.獨立操作水平(以D代表):能夠獨立完成操作,進行調整和改進,與已有技能建立聯系等。5.認同水平(以E代表):能夠表達感受、態度和價值判斷等。三維目標作為有機整體,主要通過知識為載體,綜合地進行考查。四、考試內容本考試的范圍包括《生物1:分子與細胞》、《生物2:遺傳與進化》、《生物3:穩態與環境》三個模塊。其具體內容如下:1.《生物1:分子與細胞》模塊(1)細胞的分子組成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簡述核酸的結構和功能;概述糖類的種類和作用;舉例說出脂質的種類和作用;說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說出水和無機鹽的作用;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2)細胞的結構分析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使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簡述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舉例說出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闡明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3)細胞的代謝說明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說明酶在代謝中的作用;解釋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說明光合作用以及對它的認識過程;舉例說明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境因素;進行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描述細胞呼吸及其原理的應用。(4)細胞的增殖簡述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描述細胞的無絲分裂;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并概述其過程。(5)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描述細胞的分化;舉例說出細胞的全能性;描述細胞的衰老和凋亡與人類健康的關系;說出癌細胞的主要特征,關注惡性腫瘤的預防。2.《生物2:遺傳與進化》模塊(1)遺傳的細胞基礎闡明細胞的減數分裂;描述配子的形成過程和受精過程。(2)遺傳的分子基礎總結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描述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概述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系;描述DNA分子的復制;描述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3)遺傳的基本規律分析孟德爾實驗的科學方法;闡明基因的分離規律和描述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舉例說明基因與性狀的關系;概述伴性遺傳。(4)生物的變異舉例說出基因重組及其意義;舉例說明基因突變的特征和原因;簡述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舉例說出生物變異在育種上應用的事例;關注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5)人類遺傳病列出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包括單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體病);舉例說出人類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關注人類基因組計劃及其意義。(6)生物的進化描述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描述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舉例說出生物進化觀點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3.《生物3:穩態與環境》模塊(1)植物的激素調節概述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和簡述生長素作用;列舉其他植物激素;舉例說出植物激素的應用價值。(2)動物生命活動調節概述人體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過程;簡述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概述人腦的高級功能;描述動物激素的調節;簡述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3)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描述穩態的生理意義;舉例說出神經、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描述體溫調節、水鹽調節、血糖調節;描述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關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預防。(4)種群和群落列舉種群的特性;描述種群的數量變動;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征;描述群落的演替。(5)生態系統描述某一生態系統的結構;分析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舉例說出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闡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6)生態環境的保護描述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概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和措施;認同環境保護需要從我做起的意識。五、考試形式紙筆測試,閉卷。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六、試卷結構1.題型:單向選擇題(四選一);非選擇題。2.題量及占分比例:選擇題30題,占60分;非選擇題7題左右,占40分。3.各模塊內容比例:《生物1:分子與細胞》約占40%,《生物2:遺傳與進化》約占30%,《生物3:穩態與環境》約占30% 。4.試卷難度:容易題(難度值為0.8以上)約80%,中等難度題(難度值為0.6~0.8)約10%,較難題(難度值為0.4~0.6)約10%;全卷的難度值為0.8~0.85。七、題型示例【例1】遺傳信息是指 A.有遺傳效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B.脫氧核苷酸 C.氨基酸序列 D.核苷酸答案:A。說明: 本題目涉及“描述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概述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系”中的知識;考查能否再認或回憶知識;要求屬于了解水平(A),是容易題。【例2】下列對于生物體內自由水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自由水是生物體的細胞代謝旺盛時含量最豐富的物質B.自由水不發生化學反應C.自由水為生物體內各種反應的環境D.植物越冬時,自由水的含量比例增加答案:D。說明:本題目涉及“說出水和無機鹽的作用”中的知識,考查能否辨認事實或證據,要求屬于了解水平(A),是容易題。【例3】血紅蛋白分子含四條多肽鏈,共由574個氨基酸構成,那么該分子中含有的肽鍵數應是A. 570 B.573 C.574 D.578答案:A。說明:本題目涉及“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中的知識,考查能否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系,進行推斷,要求屬于理解水平(B),是中等難度題。【例4】下列圖中,能正確表示一個種群在不受環境阻礙的狀況下增長的是 答案:D。說明:本題目涉及“描述種群的數量變動”中的知識,考查能否辨認事實或證據,以及能夠表達自己的價值判斷等,要求屬于了解水平(A)和認同水平(E),是容易題。【例5】使用普通顯微鏡的低倍鏡觀察細胞裝片,在視野中已經看見了一個細胞的圖象,但比較模糊不夠清晰,這時應當采取的措施是A.換用高倍鏡 B.增大光圈 C.用粗準焦螺旋調節 D.用細準焦螺旋調節答案:D。說明:本題目涉及“使用顯微鏡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中的知識和技能,考查能否回憶知識,辨認事實,以及能否與已有技能建立聯系,獨立完成操作等,要求屬于了解水平(A)和獨立操作水平(D),是容易題。【例6】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使生物學走上了科學的軌道。它揭示了生命現象統一性的原因是 。答案:因為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祖先(或:因為地球上的生物均來源于原始生命)。說明: 本題目涉及“描述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探討生物進化觀點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中的知識,考查能否回憶知識,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征,以及能否表達感受、態度和價值判斷等。本題又是具有一定開放性的題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體會做答,只要觀點正確,沒有科學性錯誤即可。題目的要求屬于了解水平(A)和認同水平(E),是容易題。【例7】蛋白質分子的結構是極其多樣的,原因是組成各種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的 不同, 成百上千, 變化多端,肽鏈的 千差萬別。答案:種類;數目;不同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折疊方式及空間結構。說明:本題目涉及“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中的知識,考查能否把握事物的內在邏輯聯系,進行解釋等。題目的要求屬于理解水平(B),是中等難度題。【例8】女性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的基因型是 。答案:XBXb。說明:本題目涉及“概述伴性遺傳”中的知識,考查能否回憶知識,辨認事實。題目的要求屬于了解水平(A),是容易題。【例9】據右邊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回答:([ ]中填序號,橫線上填文字)(1)該細胞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答: 。你的判斷依據之一是: 。(2)④的基本支架是 ,它的結構特點是:具有 性。(3)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所需能量的細胞器是[ ] 。答案:(1)動物;此細胞沒有細胞壁;(2)磷脂雙分子層;(一定的)流動性;(3)[①]線粒體。說明:本題目涉及“簡述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舉例說出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闡明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中的知識,考查能否再認或回憶知識,辨認證據,以及觀察生物學基本圖形的能力等。題目的要求屬于了解水平(A),整體上是容易題,但(1)的第二問達到中等難度的水平。【例10】據右邊生態系統碳循環部分過程簡圖回答:(1)生產者通過過程③,即 ,把 合成糖類等有機物。(2)過程②、④、⑤、⑦中,與碳循環有直接關系的是 。 (3)大氣中的CO2能隨大氣環流在全球運動,可見,碳的循環具有 性。(4)從圖中可以推知,為了使全球氣溫不致升高,人類必須 。答案:(1)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2) ②、④、⑤、⑦;(3) 全球 (4) 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說明: 本題目涉及“分析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中的知識,考查能否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則,進行總結、推廣,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聯系,能否表達價值判斷,以及識圖能力等。本題目的總體要求達到了應用水平(C)和認同水平(E),是稍難題。其中,(1)為理解水平(B),(2)為分析應用水平(C),(3)為了解水平(A),(4)為理解水平(B)和認同水平(E)。八、參考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細胞學說揭示了?A.動植物細胞的區別 B.細胞是動植物的基本結構單位?C.細胞的多樣性 D.病毒具有細胞結構?2.下列屬于RNA組成成分的是?A.核糖 B.脫氧核糖 C.葡萄糖 D.蔗糖?3.下列屬于氨基酸的是?4.下列不具有雙層膜的細胞結構是?A.葉綠體 B.核糖體 C.線粒體 D.細胞核?5.二氧化碳跨膜運輸的方式是?A.主動運輸 B.自由擴散 C.協助擴散 D.胞吞與胞吐?6.右圖表示某種酶在不同pH條件下的催化速率。請據圖判斷,該酶最適pH為 ?A.1~2 B.3~4?C.2~3 D.1~4?7.某種毒素抑制了動物細胞的有氧呼吸,該毒素最有可能作用的細胞結構是?A.內質網 B.線粒體 C.高爾基體 D.核糖體?8.下列對有關實驗的描述,錯誤的是?A.用無水乙醇鑒定豆漿中的蛋白質? B.用斐林試劑鑒定梨汁中的還原糖?C.用蘇丹Ⅲ染液鑒定花生子葉中的脂肪D.用龍膽紫溶液使洋蔥根尖細胞中的染色體著色?9.玉米的一個體細胞有10對染色體,經有絲分裂后,形成的子細胞內各有染色體?A.5條 B.10條 C.20條 D.40條?10.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復制發生在?A.間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11.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出現穩定性差異的過程,稱為?A.細胞凋亡 B.細胞分裂 C.細胞分化 D.細胞癌變?12.10個腺苷和100個磷酸最多能組成的ATP數目為?A.10個 B.20個 C.30個 D.40個 13.進行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時,用于防止色素被破壞的試劑是?A.二氧化硅 B.酒精 C.碳酸鈣 D.鹽酸 14.人的遺傳物質是?A.DNA B.RNA C.DNA和RNA D.蛋白質?15. 一個初級卵母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后形成?A.四個卵細胞 B.三個卵細胞和一個極體?C.一個卵細胞和三個極體 D.兩個卵細胞和兩個極體?16.若某雙鏈DNA分子中含有2000個堿基A(腺嘌呤),則其含堿基T(胸腺嘧啶)的數目是? A.1000個 B.2000個 C.3000個 D.4000個?17.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稱為?A.DNA的復制 B.轉錄 C.翻譯 D.逆轉錄?18.下列表示純合子基因型的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19.基因型為Aa的個體與aa的個體雜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3 ∶1 B.2∶1 C.1∶3 D.1∶1?20.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狗的長毛與卷毛 B.豬的毛色與體重?C.貓的白毛與藍眼 D.兔的白毛與黑毛?21.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A.染色體結構變異 B.染色體數目變異 C.基因突變 D.基因重組?22.下列屬于基因工程應用的是?A.轉基因抗蟲棉的培育 B.三倍體無籽西瓜的培育?C.誘變培育青霉素高產菌株 D.雜交培育高產水稻?23.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A.個體 B.種群 C.群落 D.生態系統?24.下列不屬于人體內環境組成的是?A.血漿 B.淋巴 C.組織液 D.細胞內液?25.在食物鏈“草→昆蟲→蛙→蛇”中,蛙與昆蟲的關系是A.互利共生 B.寄生 C.競爭 D.捕食?26.扦插時,保留有芽和幼葉的插條比較容易生根成活,這主要是因為芽和幼葉能?A.產生脫落酸 B.進行光合作用?C.產生生長素 D.儲存較多的有機物?27.下列屬于艾滋病主要傳播途徑的是?A.空氣傳播 B.血液傳播? C.共用餐具 D.蚊蠅叮咬?28.右圖為某種群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的比例示意圖,它的類型是?A.增長型?B.穩定型?C.衰退型?D.無法判定的29.下列與免疫功能無關的疾病是?A.系統性紅斑狼瘡 B.紅綠色盲? C.過敏性鼻炎 D.類風濕性關節炎?30.為保護生態環境,維持與自然的長期和諧發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全面禁止采伐樹木 B.全面禁止捕魚?C.過量使用農藥防治害蟲 D.發展生態農業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個答案1分,共40分)31.右圖為高等動、植物細胞局部亞顯微結構拼接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中填寫數字代號、橫線上填寫文字)(6分) (1)和高等植物相比,高等動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3] 。?(2)在動物細胞中,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細胞器是[ ]高爾基體。?(3)圖中結構[5]的主要成分是 。它的功能特性是具有 。(4)圖中結構[6] 和大液泡是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所不具有的。?32.下列分別是葉綠體模型圖和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圖解,請據圖回答。(7分)??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②] 上。?(2)暗反應中需要光反應提供的物質是[④] 和[⑤] 。?(3)過程Ⅳ稱為 ,其代謝產物[⑦]是 。?(4)夏日的午后,如果氣溫過高,葉片的氣孔關閉,導致[⑥] 供應大大減少,C3的產量隨之 (填增加/減少)。??33.右圖為某動物體細胞示意圖,數字及字母分別表示染色體及其上的基因,請據圖回答。(5分)?(1)該細胞中有 條染色體,有 個染色體組。該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其后期有 條染色體。?(2)圖中染色體3與染色體 (填數字)是一對同源染色體;基因A與基因 互為等位基因。?34. 下圖是某家庭紅綠色盲遺傳圖解,請據圖回答。(5分) (1)請將此遺傳圖解補充完整。??????(2)紅綠色盲是 (填顯性/隱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遺傳病。若該家庭子代女性(XBXb)與一色覺正常的男性(XBY)婚配,則他們的女兒會不會患紅綠色盲? ??35.右圖是人體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示意圖,請據圖回答。(5分)??(1)A代表的內分泌腺是 ,?B代表的內分泌腺是 。 (2)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反過來 (填促進/抑制)下丘腦和A分泌相關激素,進而使甲狀腺激素的分泌 (填增加/減少)。可見,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存在著反饋調節機制,該機制對于機體維持內環境的具有重要意義。 36. 下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圖中→表示碳的流動方向,請據圖回答。(7分)?(1)在生態系統的各成分中,A為 (填生產者/消費者),A通過過程Ⅱ即 作用,分解有機物并釋放能量。 ?(2)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同時伴隨著 ,后者具有 和逐級遞減的特點,在A、B兩個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大約是 。 (3) 我國政府倡導低碳生活,積極開發使用環保新能源,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 的排放,避免 效應進一步加劇。 ?37.請完成下列有關人體生命活動調節機制的概念圖。(5分)???? 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第Ⅰ卷(選擇題6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1.B 2.A 3.D 4.B 5.B 6.C 7.B 8.A 9.C 10.A 11.C 12.A 13.C 14.A 15.C 16.B 17.A 18.D 19.D 20.D 21.C 22.A 23.B 24.D 25.D 26.C 27.B 28.A 29.B 30.D二、非選擇題(每個答案1分)31.(6分)(1)中心體(2)4(3)蛋白質 磷脂(或脂質)(無順序要求)選擇透過性(4)葉綠體32.(7分)(1)類囊體薄膜(2)氫(或[H]、還原態氫) ATP(或三磷酸腺苷)(3)還原(或C3還原) (CH2O)(4)CO2(或二氧化碳) 減少33.(5分)(1)4 2 8 (2)4 a34.(5分)(1)①Xb1②XB③XbY (2)隱性 不會 35.(5分)(1)垂體 甲狀腺 (2)抑制 減少 穩態36.(7分)(1)生產者 呼吸 (2)能量流動 單向(或單向流動) 10%-20% (3)CO2(或二氧化碳) 溫室37.(5分)①體液調節 ②反射 ③反射弧 ④體液免疫 ⑤細胞免疫(④與⑤的答案無順序要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