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專題復習 民族關系 課型 新授教學設計 用案人 授課時間 20 年 月 日 總第 課時教學過程 學 習 內 容 個案調整要點回顧:(一)民族融合的高潮:1、 時期:諸侯爭霸促進了民族融合,出現民族融合高潮。2、 時期:東漢末年以來,五胡內遷,與漢族雜居,北方黃河流域出現民族融合的趨勢;北魏 改革推動了民族融合和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3、 時期:遼、宋、夏、金等民族政權的并立,推動了民族融合; 朝統(tǒng)一,推動了民族融合高潮的出現:元朝時,許多 人到邊疆,同邊疆各族共同開發(fā)邊疆地區(qū);大量少數民族進入中原,較早進入中原契丹、女真等 族,已經漢化;形成了新的民族 。(二)促進民族融合的因素:國家統(tǒng)一的局面;民族政權和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統(tǒng)治者的政策(或改革);民族戰(zhàn)爭;民族遷徙等。(三) 民族政策(加強對邊疆及少數民族地區(qū)管理的主要方式)1、和親:②唐朝時,唐朝實行 的民族政策,對吐蕃采取和親方式,唐太宗把 嫁給松贊干布;8世紀中期,唐朝將 嫁到吐蕃,唐蕃“ ”。作用:促進了漢族與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2、戰(zhàn)爭:③唐太宗大敗東突厥,俘獲其首領頡利可汗。④宋遼、宋夏之間的戰(zhàn)爭,結果遼宋議和( 之盟),夏宋議和,民族政權并立。⑤清朝時期,乾隆帝平定 的叛亂。影響:一方面,促進民族融合,促使和平局面的到來。另一方面,破壞了經濟,給人民增加了負擔。3、冊封①唐朝:唐玄宗冊封回紇首領為 、靺鞨首領為 、六詔首領為 ;②清朝: 帝賜予達賴五世“達賴喇嘛”的封號; 帝賜予五世班禪“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并規(guī)定歷代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影響:有效的強化對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控制。4、設置機構(官職)②唐朝, 和 設立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③元朝政府加強對 (設宣政院)和琉球的管轄。④1727年,雍正帝設 ,代表中央政府與 、 共同管理西藏事務,大大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⑤乾隆帝設 ,管轄包括 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qū),維護了祖國統(tǒng)一。⑥1684年,清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加強了臺灣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東南海防。⑦清朝后期: 收復新疆; 年,清政府收回伊犁,在新疆設立行省。鞏固練習1.歷史人物總是與歷史事件相聯,下列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搭配不正確的是( )A.唐玄宗——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B.戚繼光——抗擊倭寇C. 雍正帝——設立軍機處D.明太相——廢承相,權分六部2.“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兒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該詩反映的時代背最應該是( )A.宋遼對抗 B.南宋與金對峙C.宋夏和議 D.北宋與金對峙3.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早在西漢時期,中央政府便設置西城都護,總管西域事務,標志新疆地區(qū)開始集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清朝乾隆時期管理新疆的措施是設置( )A.伊犁將軍 B. 盛京將軍C.駐藏大臣 D.烏里雅蘇臺將軍4. 明清時期,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進步鞏固和發(fā)展。清朝時期西藏與中央政府的聯系更加緊密,下列符合清朝與西藏關系史實的是( )A.設駐藏大臣 B. 設伊犁將軍C.設烏里雅蘇臺將軍 D. 多倫會盟5. 歷史文物承載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如圖文物見證了( )A.唐蕃和同為一家的和諧B.明朝時對外交流的盛況C. 清朝對東北邊疆的守護D.清朝加強對西藏的管轄6.某中學在歷史探究學習中,同學們準備圍繞“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與碰撞” 的主題創(chuàng)辦一期歷史板報, 可以收集的相關史料有( )①張騫通西域②文成公主人藏③岳飛抗金④鄭成功收復臺灣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7.學生甲 :“堂堂中原王朝, 在沒有戰(zhàn)敗的情況下與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妥協議和,不僅稱兄道弟,還歲幣絹帛,這難道不是一種恥辱 ”學生乙 :“客觀上說,這次議和取得了通過戰(zhàn)爭沒有取得的結果。之后的百多年里, 雙方之間再無大規(guī)模戰(zhàn)事,禮尚往來、榷場貿易、互通有無,不也造福百姓 ”據此可知,兩位同學談論的“議和”出現在下列哪兩個政權之間( )A.宋、遼 B.宋、夏C.宋、金 D.遼、夏8. 你認為澧淵之盟的積極影響應該是( )A.有利于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B. 使遼兵安然脫險,還得到了“歲幣”C.維持了宋遼長期的和平關系,有利于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D.扭轉了北宋初年與遼國斗爭的不利局面9.宋、遼之間,宋、夏之間,宋、金之間“議和”的不同點是( )A.結束了雙方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狀態(tài)B.客觀上有利于雙方和平相處C.宋王朝都要交納歲幣D.導致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10. 假如你正在觀賞部關于描述元朝的電視劇,劇中你可能發(fā)現的錯誤是( )A.成吉思汗率兵攻滅西夏和金B(yǎng).元軍攻南宋,文天祥組織軍隊抵抗C.建立行省制度,對全國進行有效統(tǒng)治D.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11.“自從責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是唐朝 (隴西行 )的一句詩,它反映了當時的漢藏關系,對詩句的理解符合事實的是( )A.金城公主嫁給松贊干布B.文成公主嫁給松費干布C.藏族社會風俗完全漢化D.吐暮歸屬唐朝管轄12“古管貴中華,賤夷軟,朕獨愛之如一。 ”最能體現最能體現唐太宗這思想的舉措有( )①與吐蕃和親,送去手工藝品和醫(yī)學、生產技術等技術 ②令東突厥首領管理舊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貴族為官 ③令玄奘西游天竺④鑒真東渡日本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二、綜合分析題[清帝奇功 ] 材料三 1761 年, 居住在伏爾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爾扈特部舉行反抗沙俄的起義, 遭到沙皇軍隊的殘酷鎮(zhèn)壓。 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領渥巴錫等率部眾于 1770年 10 月再次發(fā)動了反抗沙俄的武裝起義,他們高呼 :“我們的子孫永不當奴隸,讓我們到太陽升起的地方去!”經長途跋涉,東歸祖國。 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岳麓版歷史七年級下冊 《教學參考書》(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對于少數民族的愛國義舉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 此外,清朝前期,為維護國家統(tǒng),在處理邊疆地區(qū)少數民族的關系上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又體現了哪幾個方面的特點 并舉例說明。態(tài)度:鼓勵(或歡迎、表彰、獎勵、團結或隆重接待、 妥善安置等相近意思皆可 )。其他特點 :一是嚴懲叛亂。舉例 :粉碎準噶爾部噶爾丹的叛亂 ;粉碎回部大、小 和卓的叛亂。二是加強管理。舉例 :設立伊犁將軍、烏里雅蘇臺將軍、駐藏大臣,在中央設理藩院。三是實行冊封。舉例 :冊封達賴、班禪。14.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指出,漢朝之后的 1000 年,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偉大的黃金時代。閱讀材料,問答問題。[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材料一唐朝被中國和西方許多歷史學家稱為最輝煌的朝代。對外國人來說,除蒙古人的元朝這段短暫的時期外, 唐朝比其他任何時期都更加開放。世界上與唐朝交往的國家有七十多個。 絲綢之路上的使團、商隊絡繹不絕。中國文化那時就傳播到了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國家,同時唐代的舞蹈、音樂、繪畫,食品、服裝、宗教也吸 納了外來文化的精華,將中華文明推向一個新的高峰。(1)依據材料一,從范圍、內容、兼容等角度概括唐朝對外交往的特點。①范圍廣泛,與許多國家都有往來 ;②內容豐富,涉及使者往來、政治經濟制度、生產技術、商品貿易等領域 ; ③具有雙向性,外國與中國互相學習,互相吸收先進文化。[耕田人與牧羊人的沖撞和交融 ]材料二觀點 :暴力沖撞與和平交流是古代文明之間交往的主要方式。而暴力沖撞既有血與火的災難, 又在客觀上起到了傳播文化、 擴展文明的作用。(2)根據材料二中的觀點,把下面四個事件進行分類。靖康之變 岳飛抗金 宋金和議 金變革女真習俗和平交流 宋金和議 ;金變革女真習俗。)暴力沖撞 靖康之變 ;岳飛抗金。[傳統(tǒng)的儒家文明 ]材料三 中國文明的特點是聚合和連續(xù)。 ...曾有許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國,甚至還取某些王朝而代之 ;但是,不是中國人被追接受入侵者的語言、習俗或畜牧經濟,相反,是人侵者自己總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國化。 ——斯塔夫里阿諾斯 《全球通史》(3)材料三認為中華文明有何特點 列舉忽必烈的相關史實,說明“入侵者自己總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國化”具有聚合性和連續(xù)性。舉例 :忽必烈接受漢族儒臣提出的“行漢法” “行仁政”“不嗜殺”的建議,施行“治國安民”的方略 ;依照中原王朝的統(tǒng)治方法,設立各種機構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