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時代主題與當代中國第一節 “冷戰”后的和平主題 知識解讀 一、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1.時間:20世紀90年代初。 2.表現:東歐各國和蘇聯的執政黨喪失了政權,民主德國并人了聯邦德國,南斯拉夫一分為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蘇聯分解為15個獨立國家。 3.影響:意味著東西方兩大集團對峙格局的終結(即標志著“冷戰”的結束)。 二、世界正向多極化發展 1.表現: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歐洲加快了一體化進程,世界正在向多極化發展。 2.意義:有利于遏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發展。 - 三、和平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1.開始標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意味著東西方兩大集團對峙格局的終結。 2.原因:(變題:為什么說和平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1)絕大多數國家都致力于發展本國經濟,普遍反對建立一國獨霸的單極世界。 (2)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經歷和大量核武器存在,提醒人們要維護和平。 (3)國際社會祈盼和平的呼聲不斷高漲,維護和平的力量日益壯大,爭取和平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之一。 四、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1.恐怖主義。 (1)產生:領土、民族、宗教、資源等矛盾交織的產物。 (2)危害:給世界政治、經濟、安全形勢帶來嚴重威脅。 (3)舉例:如“9.11”事件。 (4)措施:加強國際合作、聯合反恐。 2.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根本原因)。 (1)表現:超級大國依仗其經濟、科技、軍事優勢,鼓吹“先發制人”和“預防性干預”,以爭奪和控制世界戰略要地和資源重地。 (2)主要目的:稱霸世界。 (3)危害:是世界長期不得安寧的主要根源。 五、當今世界的基本態勢 1.基本態勢:總體和平,局部戰亂。 2.時代潮流:維護世界持久和平,事關各國人民的福祉,仍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知識拓展 一、維護世界和平的途徑 1.根本途徑:改變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 2.國家間的矛盾解決:反對戰爭或武力的方式相威脅,要通過和平協商的方式來解決。 3.國際組織的作用:繼續發揮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 4.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應采取怎樣的內外政策? 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來維護世界和平。 (1)對內: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深化改革,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增強綜合國力。 (2)對外: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處理好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加強國防建設,倡導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發揮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反對恐怖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中的作用。 二、世界格局的變化 1.蘇聯解體。 (1)主要變化:蘇聯解體意味著東西方兩大集團對峙格局的終結,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 (2)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宣告世界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 2.北約東擴: (1)目的:填補蘇聯解體后中東歐地區出現的“真空”地帶,確立北約在末來歐洲安全格局中的主導地位。 (2)JL約最近兩次東擴的國家名稱:1999年:波蘭、捷克、匈牙利;2004年: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3.世界格局的新特點。 (1)蘇聯解體導致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最終瓦解,世界正處在向新格局過渡的重要時期。世界格局的巨大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世界力量對比的失衡,使原來被美蘇爭霸所掩蓋的各種矛盾、爭端凸顯出來,甚至形成對抗沖突。 (2)當今世界范圍內出現的一些民族沖突、南北對立、貧富差距和宗教爭端等,就反映了這些情況。 (3)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包括歐盟和日本等在內的國家集團或世界強國同時并立,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 (4)在新的多極化的世界格局沒有形成前,這一局面還將在較長時間里存在下去。 4.祈盼和平與挑戰和平。 (1)表現:祈盼和平:意大利舉行反恐游行、德國人舉行反戰游行。挑戰和平:北約轟炸南聯盟、“9·11”事件、巴以沖突、伊拉克戰爭。 (2)挑戰和平的主要因素:世界格局的變化帶來了世界力量對比的失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推行,恐怖主義力量的增長,民族矛盾的激化,南北貧富差距的拉大,不同宗教之間的爭端和歷史遺留問題等。 (3)美國扮演的角色:北約轟炸南聯盟、巴以沖突和轟炸伊拉克事件中,美國依靠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不顧國際社會的反戰呼聲,干涉其他國家事務,以霸權、強權的野蠻行徑在世界各地推行自己奉行的一套價值觀念。它既是戰爭的組織者,又在戰爭中推波助瀾,使地區沖突加劇,世界更加不安定。“9·11”恐怖襲擊就是恐怖分子對美國政府的一次報復,但它卻給美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給世界和平造成極大威脅。 (4)為什么說和平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①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經歷和大量的核武器存在的現實,時刻都在提醒人們要維護和平。②和平事關各國人民的福祉,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發展,沒有和平作為保障,是不可能實現的。 ③當今世界,各國都把發展經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尤其是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 典型練習 美國最近一個時期,奧巴馬、希拉里等人先后宣布了美國將打造“跨太平洋體系”、簽署“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亦即TPP)、在澳大利亞常駐武裝力量等一系列新的重大舉措,美國戰略劍指亞洲,圍堵中國。有人驚呼霸權“重返亞洲”。讀材料回答l~2兩題。 1.上述材料表明( ) A.全球發展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 B.霸權主義仍是當今世界和平的阻礙 C.美國實力強大,應該由它維護世界和平 D.恐怖主義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 2.面對上述國際形勢,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應( )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 B.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C.以軍事建設為中心,提高國防實力 D.聯合建立軍事集團,與美國抗衡 2011年10月5日,載有l3名中國船員的兩艘貨船在湄公河遭遇劫持和襲擊,造成中國船員全部遇害。目前案件調查工作取得重要進展,中方希望與泰國、老撾、柬埔寨加強執法安全合作、打擊跨國犯罪、維護國際航運安全,使之真正成為“安全、和平、友好”的國際黃金水道。據此完成3—4題。 3.中國船員遇害事件折射出( ) A.中國與泰、老、緬的戰爭一觸即發 B.和平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C.跨國犯罪是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D.當今世界還不太平 4.中方始終保持冷靜和克制,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國際關系中的問題。中國政府的做法①體現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符合和平這一主題 ③說明為了地區和平中國政府放棄原則作出妥協 ④有利于亞太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敘利亞等國內亂不斷、恐怖活動頻繁發生,南海紛爭又起,歐債危機加速蔓延……這一系列現象說明當今時代主題仍然是( ) A.結盟與戰爭 B.合作與對抗C.和平與發展D.機遇與挑戰 6.世界格局體現了,各種力量的對比。右圖反映當今國際形勢呈現出( )A.兩極格局 B.冷戰格局 C.多極格局 D.“一超多強”局面 7.2011年5月1日,“9·11”事件的主要策劃者、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被擊斃。這有利于( )A.打擊恐怖主義B.抵制強權政治 C.推翻專制獨裁 D.消滅霸權主義 8.二戰后不久,形成了東西方對峙的格局。這種對峙格局終結的標志性事件是( ) A.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 C.美國獨霸世界局面的出現 C.北大西洋組織的建立 D.公正國際經濟秩序的建立 9.總體和平,局部戰亂,是當今世界的基本態勢。而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①恐怖主義②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③南北貧富差距有所擴大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沒有改變(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10.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下列都是《時事》雜志中文章標題,其中有悖于“和平”這一主題的是 ①“伊朗:第二個伊拉克” ②“恐怖主義全球蔓延” ③“日本:軍事大國合法化” ④“周邊外交:與鄰為善,以鄰為伴”(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北約轟炸南聯盟與美國轟炸伊拉克,兩次戰爭發生的共同因素是( ) A.民族、宗教、領土等矛盾沖突 B.美國推行霸權主義 C.西方國家插手 D.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 12.恐怖襲擊暴行遭到廣泛譴責說明( ) A.維護世界和平,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B.追求發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C.人們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非常不滿 D.恐怖主義是各種矛盾交織的產物 13.【泛舟亞丁灣】 材料一:從1840年開始,英、意、法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和瓜分索馬里,直到二戰后才獨立。索馬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 材料二:去年以來,索馬里海盜已對100余艘船發動襲擊,目前仍控制著至少l4艘船和250多名人質。 材料三:2009年1月6日,中國海軍護航艦艇編隊抵達亞丁灣、索馬里海域預定海區,并組織實施了首次護航。從材料一看,造成索馬里長期貧窮落后的歷史根源是什么?索馬里海盜的行為違背了當今哪一時代主題?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么?中國為什么要遠赴索馬里驅逐海盜執行護航任務?(從國際、國內角度分析) 14.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利比亞是中東石油運往西歐、美國必經之地,也是非洲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2011年8月下旬,反對派武裝在法、英、美等多國部隊支持下攻入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推翻了卡扎菲政權。 材料二:中東國家敘利亞局勢發生動蕩,美國航空母艦駛往敘利亞近海一帶進行軍事威懾。俄羅斯支持敘利亞對美國的做法持反對態度。材料一、二反映了當今世界面臨的哪一問題?英美等國行為的目的又是什么?結合當今國際社會基本特征對材料二中俄羅斯的做法進行分析。請從對外政策角度闡述我國對中東問題應采取怎樣的態度?第一部分《歷史與社會》參考答案 第一單元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第三課 時代主題與當代中國第一節“冷戰”后的和平主題1.B 2.A 3.D 4.D 5.C 6.D 7.A 8.A 9.C l0.A ll.B l2.A l3.(1)西方殖民者對索馬里的殖民侵略和掠奪。(2心和平;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3)國際: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國內: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增強中國海軍的戰斗力等。l4.(1)①和平問題。②爭奪和控制世界戰略要地和資源重地。(2)國際格局走向多極化,有利于遏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3)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決定我國不會干涉他國內政,希望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第三節 新世紀的中國:機遇與挑戰 知識解讀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時間:20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進入社會主義。 2.表現(特點):(為什么說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1)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還比較低(最主要原因)。 (2)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 (3)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 3.地位:是我國最基本的國情。 二、新世紀的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機遇:在和平與發展的進步潮流中,爭取較長時間的國際和平是可能的。世界范圍內科技革命突飛猛進,也為我們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2.挑戰: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其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經濟、科技上同發達國家的差距給我們很大的壓力。 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1.現在小康的特點: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即總體小康)。 2.時間:本世紀頭20年。 3.目標: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4.具體內容:經濟更加發達、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殷實。5.青少年的歷史使命(對青年的要求):作為當代中國青年,我們應立足中國的國情,著眼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關注世界共同的問題,自覺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知識拓展一、我國的地區差異 1.差距原因: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地生產力水平不平衡,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2.縮小地區差異措施: (1)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發揮地區優勢和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 (2)堅定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使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協調發展。 (3)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加大改革力度等。 二、立足中國放眼世界 1.我國同發達國家相比的差距: (1)教育水平:公共教育和健康教育在GDP中的比重很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 (2)居住條件:雖然人們的居住條件與改革開放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中國人口眾多、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及居住住房建設相對落后等原因,與發達國家相比,人均住房面積和居住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改善。 (3)人均GDP: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均GDP仍處于較低水平。 2.我國面對的挑戰與機遇:實現經濟發展的關鍵是抓住科技革命的機遇,掌握最先進的科技,依靠優勢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3.21世紀的頭20年是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原因): (1)從國際看:一是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爭取一個長期的國際和平環境是完全可能的。二是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加強。三是以信息和生物技術為主題的新科技革命迅速興起。 (2)從國內看:我們已經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階段,進入了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階段,進入了加快體制創新的新階段。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一個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已經到來。 4.我國應該如何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1)堅持科學發展觀。 (2)堅持以人為本。 (3)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4)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不斷深化改革。 (5)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6)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三、國際競爭 1.中國的競爭力較弱的原因。 底子薄、人口眾多、經濟發展不平衡;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影響我國全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就業形勢仍較嚴峻。企業效益、整體競爭力水平較低。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改善。 3.提高國際競爭力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系: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提高中國的國際競爭力是相互提升、相互促進的。 4.如何提高我國的全球競爭力?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寬廣的世界眼光。要著力自主創新。要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要努力營造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 5.我國如何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培養人才,發展科技。抓住機遇,吸取科技革命的成果。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典型練習 1.溫州市政府以步道為紐帶,將沿途生態、民俗風光、旅游景區等資源串聯起來,實現戶外運動與旅游產業的有機結合,這一做法有利于( ) A.科教更加進步 B.文化更加繁榮 C.民主更加健全 D.法制更加完善 2.進入21世紀后,我國人民生活已總體達到小康水平,但我們目前達到的小康仍是①低水平的②不全面的③發展很不平衡的④相當于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中國的發展面臨著大好機遇,這是指 ①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 ②總體和平的國際環境 ③科技革命的突飛猛進 ④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在一次“我理解的小康社會”為主題的討論會上,陳山同學說:“我的家鄉在偏僻的山區,那里的人每天只能吃到一頓干飯、兩頓稀飯,月人均收入500元,不知何時才能看到小康的蹤影”。他從一個側面說明( ) A.我們目前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發展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 B.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大力發展生產力 C.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現階段的奮斗目標 D.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目標是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 5.“今天我們走進小康之家的大門,是一個勝利;明天我們走出小康之家的大門時,將會是一個更大的勝利。走進是溫飽與小康的銜接,走出是小康與現代化的銜接。”這里的“小康與現代化的銜接”是指( ) A.20世紀末,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B.21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C.21世紀前十年,基本實現工業化 D.21世紀中期,基本實現現代化 6.全面小康社會的標準應包括①經濟發達②民主健全③消費高檔④文化繁榮⑤社會和諧(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7.據統計,全國城鎮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標準: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電視機普及率l00%,文教娛樂支出比重36%;而全國農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標準:人均可支配收入l200元,電視機普及率70%,文教娛樂支出比重l0%。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上述材料,制作一張表格,反映城鄉差別。(2)從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城鎮與農村小康生活標準存在較大差距,這反映了我國目前所取得的小康水平的哪一特點?(3)為彌補城鎮與農村的差距,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8.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綜觀全局,21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共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全黨必須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帶領人民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1)運用歷史與社會知識分析,為什么說21世紀頭20年是中國有大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2)根據所學知識,請你描述一下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3)從人口、資源或環境方面選擇其中一個角度,分析現階段我國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中所面臨的困難?第一部分《歷史與社會》參考答案 第一單元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第三課 時代主題與當代中國第三節新世紀的中國:機遇與挑戰1.B 2.A 3.B 4.A 5.B 6.B 7.(1)要求表格制作規范,內容既反映材料又具有可比性。(2)這反映了我國目前所取得的小康水平還很不平衡。(3)①加大對落后地區的投入。②加大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⑧注重落后地區的人才培養。④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政策。8.(1)在和平與發展的進步潮流中,爭取較長時間的國際和平環境是可能的;世界范圍內科技革命突飛猛進,也為我們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2)經濟更加發達、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3)在人口上,存在人口基數大,每年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低、老齡化加速等問題;在資源上存在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平衡、利用率低,浪費損失嚴重等問題;在環境上存在生態環境和環境污染問題。第二節“南北”關系與“發展”主題知識解讀 一、發展問題是當今世界的另一個主題 1.戰后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絕大多數國家都致力于本國經濟的發展。 2.存在的現實問題(表現):經濟發展的成果,遠末惠及到所有國家和人民。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懸殊。落后、危機、債務,困擾著占世界人口2/3的發展中國家的人民。 二、南北問題 1.發展問題的突出表現: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問題,即南北問題(大多數發達國家地處北半球,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在南半球,國際上通常分別以“南”“北”指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 2.成因。 (1)根本原因(現實根源):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改變。 (2)歷史原因(歷史根源):源于西方殖民者對亞非拉廣大地區的殖民侵略。 (3)現實原因:不等價交換、債務危機。 3.發展形勢:冷戰結束后,南北關系的形勢總體趨向緩和,但仍存在嚴重問題,南北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三、解決發展問題的對策 1.發展中國家: 積極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根本途徑)。不斷推進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2.中國:支持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增強同它們的團結。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而不懈努力,促進國際社會的共同繁榮和發展。 四、和平與發展的關系 1.世界和平是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前提條件。 2.各國的發展是保持世界的和平重要基礎。 3.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核心問題是南北問題。 知識拓展 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比較 經濟差異 分布特點 舉例發達國家工農業現代化程度較高,經濟比較發達發達國家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如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亞洲的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發展中國家工農業現代化程度較低發展中國家大多數位于南半球,如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國、印度、埃及、巴西、阿根廷1.歷史上西方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殖民活動。(1)歷史上英、法等國家在亞非拉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過長期的殖民征服、掠奪或統治。(2)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中國曾經遭受英、法、美、日、德等多個國家的殖民掠奪。2.解決南北問題的有效途徑。(1)根本途徑:改變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2)具體做法:不斷推進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1955年的亞非會議)。(3)國際組織的作用:聯合國、歐盟、wr0等。(4)目前形勢下,較有效的辦法:應該采取必要的外援。(5)立足點:發展中國家應該立足本國經濟建設;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提高人民素質,控制人口數量,穩定政局。(6)發達國家:應從提供資金、減免債務、轉讓技術、平等貿易等方面幫助發展中國家振興經濟。(7)中國:支持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增強同它們的團結;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而不懈努力,促進國際社會的共同繁榮和發展。 二、不平等的國際貿易 1.原因: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最根本的原因)。(1)雖然自20世紀50年代后期以來,發展中國家在政治上取得獨立,但在經濟上仍然沒有擺脫被剝削、被掠奪的地位。(2)西方大國變換手法,主要通過經濟手段來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地滲透和控制,也就是經濟霸權主義政策。 2.結果:會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造成富國愈富,窮國愈窮的不平等現象,由此埋下戰亂、疾病等不安定的種子。 3.解決對策:要打破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使南北之間的經濟關系實現真正的公正合理、平等互利;把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作為全球發展的重點,發展中國家也要搞好自身的發展;反對把政治問題同經貿問題混為一談,在處理經貿關系時不得附加任何政治條件。 三、非洲:苦難的延續 1.現狀:人民生活狀況惡劣,國家經濟落后。 2.原因:國際貿易中長期存在不等價交換。歷史上長期的殖民掠奪和統治。獨立后長期的不穩定和戰亂。 典型練習 胡錦濤主席在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上指出:只有實現全球協調、平衡、普遍發展,才能實現世界的持久和平與穩定。據此回答1—2題: 1.題中的“南北”指( ) A.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 B.南半球國家與北半球國家 C.南美洲國家與北美洲國家 D.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2.產生“南北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 A.國民素質的明顯差異 B.人口結構與分布不均勻 C.資源的擁有量及利用率不同 D.國際經濟秩序的不合理 3.聯合國《聯合國千年宣言》,敦促發達國家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貧困,使發展中國家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獨立。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發展中國家貧困的歷史根源在于( ) A.長期受西方殖民者的掠奪統治 B.本地發展經濟的自然條件較惡劣 C.獨立后長期的不穩定和戰亂 D.國民素質低,不懂經濟發展規律 4.金磚國家成員國都屬于發展中國家。金磚國家領導人定期舉行會晤,共同探討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政治、經濟新格局,這種機制屬于( ) A.南北對話 B.南北合作 C.南南對話 D.南南合作 5.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下列文章標題能直接反映發展主題的是( )A.美法等國武力干涉利比亞 B.敘利亞爆發大規模游行抗議活動C.全球專家會診歐洲債務危機 D.巴勒斯坦人歡慶入聯申請 6.某校歷史與社會興趣小組的同學準備開展“當代國際關系中的南北問題”專題探究活動。他們找到了以下資料,其中適合采用的是 ①《非洲:苦難的延續》 ②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遇襲身亡 ③《全球家庭財富分布》圖 ④《七十七國集團聯合宣言》(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改善南北關系、縮小南北差距”的意義在于①對窮國有利,對富國無益②對大國有益,對小國不利③有利于解決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④有利于保障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8.“9·11事件發生的當天,全世界死于饑餓的兒童超過3.5萬。”這反映了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 ) A.經濟與安全 8.和平與發展 C.戰爭與貧困 D.貧困與發達9.用“百度”搜索軟件(http://www.baidu.com)搜索“難民”一詞,找到的相關網頁竟然超過2,730,000頁。這從一個側面表明①發展已經不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了②發展問題受到全人類普遍的高度關注③經濟發展的成果,遠未惠及到所有國家和人民④進入新世紀后,南北關系日趨緊張(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2011年非洲東部的“非洲之角”地區遭遇嚴重旱災和饑荒,l240萬難民亟待全球救援。這說明( ) A.非洲社會動蕩,戰亂頻繁 B.國際經濟舊秩序阻礙經濟發展 C.發展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D.資源問題是當今世界一大主題 11.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據統計,發達國家人口僅占世界人12的24%,卻擁有世界工業總產值的90%;發展中國家人12占世界人口的76%,只擁有世界工業總產值的10%。 材料二: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各國首腦基于本國立場作了如下闡述: 國家 觀點 甲國 我們有大豆、咖啡,但你們卻要限制我們的出口;當然即使有大量出口,也換不來你們的幾臺機車 乙國 你們從非洲獲得的利益無可估量,而"-3你們強大時,卻叫非洲不要別扭 丙國 民族、部落關系盤根錯節,種族沖突不斷…… 丁國 我國國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可怕的貸款利息…… 材料三:第六十四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在會上指出,對話與理解是解決當前眾多國際問題的出路,當今世界仍面臨貧富懸殊等問題,國際社會必須團結一致,通過對話與合作來解決問題。材料一的數據反映了當今世界存在什么問題?改變這一現狀的根本途徑是什么?結合材料二的各種觀點,分析造成各國狀況的原因分別是什么?材料三:體現了如何解決材料一反映的問題?12.讀“2007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世界人口國內生產總值圖”回答問題 世界人口自分比矧 世界圈內生產總值百分比圖 (1)圖中黑暗色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國家,圖中自顏色的表示______________國家。(2)這兩幅圖說明了什么?要改變這兩幅圖的現象,國際社會應朝著什么方向努力?第一部分《歷史與社會》參考答案 第一單元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第三課 時代主題與當代中國第二節“南北”關系與“發展”主題1.D 2.D 3.A 4.D 5.C 6.B 7.A 8.B 9.B l0.C ll.(1)發展問題(或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問貧富差距大)。②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2)①甲國:國際貿易中長期存在不等價交換。②乙國:西方殖民者對非洲地區的殖民侵略。③丙國:地區沖突,長期的不穩定和戰亂。④丁國:發展中國家的外債多。(3)不斷推進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或發揮聯合國的作用也可)。12.(1心黑:發達國家②白:發展中國家。(2)發達國家以較少的人口占有世界上絕大部分的財富(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別懸殊,或南北問題)。(3)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節 “冷戰”后的和平主題.doc 第三節 新世紀的中國:機遇與挑戰.doc 第二節 “南北”關系與“發展”主題.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