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江蘇省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3屆高三下學期期初檢測試題(9科9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江蘇省漣水金城外國語學校2013屆高三下學期期初檢測試題(9科9份)

資源簡介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在一定溫度下,向a L密閉容器中加入1 mol X氣體和2mol Y氣體,發生如下反應:X(g) + 2Y(g) 2Z(g) 此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是
A.容器內壓強不隨時間變化
B.容器內各物質的濃度不隨時間變化
C.容器內X、Y、Z的濃度之比為l : 2 : 2
D.單位時間消耗0.1 mol X同時生成0.2 mol Z
2.下列各組物質的熔沸點按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 冰、干冰、氯化鈉、金剛石
B. 汞、鈉、燒堿、二氧化硅
C. NaCl、KCl、CsCl
D. H2O、H2S、H2Se、H2Te
3.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Na+、CO B.Cl-、Ba2+、SO
C.H+、OH-、SO D.H+、Ag+、NO
4.將一定量的金屬鈉放入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中,反應完成后,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 )
A.增大 B.不能確定 C. 減少 D.不變
5.某種氫氧燃料電池的電解液為KOH溶液。下列有關電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負極反應式為:H2+2OH-—2e-==2 H2O
B.工作一段時間后,電解液中的KOH的物質的量不變
C.該燃料電池的總反應方程式為:2H2+O2==2H2O
D.用該電池電解CuCl2溶液,產生2.24LCl2(標準狀況)時,有0.1mol電子轉移
6.以下四種物質都有漂白性,其中符合下列條件的是
①本品為無色液體呈堿性;,②使用時應加水稀釋;③可對餐具進行消毒。
A.C12 B.SO2 C.H2O2 D.NaC1O
7.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5種元素,B、C同周期,D、E
也同周期, D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最內層電子數相等,A、B、C、D的原子序數之和是E
的兩倍,D與C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種耐高溫材料,A、B形成的氣態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堿性。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D>E>B>C>A B.熱穩定性:EA4>A2C
C.單質D可用海水作原料獲得 D.化合物DC與化合物EC2中化學鍵類型相同
8.下列反應達到平衡后,降壓、升溫能使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A.S(s)+O2(g) SO2(g) (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N2(g) + 3H2(g) 2NH3(g) (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C.C(s)+ CO2(g) 2CO(g) (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D.H2(g) + I2(g) 2HI(g) (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9.微生物燃料電池因具有原料廣泛、操作條件溫和、清潔高效和資源利用率高、無污染等特點而被人們所重視.以用葡萄糖作底物的燃料電池為例,其正負極反應式如下:
正極反應:6O2+24H++24e-12H2O
負極反應:C6H12O6+6H2O-24e-6CO2↑+24H+
則有關該電池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電池的工作環境是高溫條件
B.作為負極的葡萄糖(C6H12O6)在變化中失去電子,被還原
C.該電池的電解質溶液是強酸性溶液,如濃硫酸或硝酸等
D.該電池的總反應為C6H12O6+6O2 === 6CO2+6H2O
10.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CO2分子內含有極性鍵,所以CO2分子是極性分子
B.分子晶體、原子晶體中一定含有共價鍵,離子晶體中一定含有離子鍵
C.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NH3>PH3>AsH3
D.某非金屬元素從游離態變成化合態時,該元素一定被還原
11.2009年11月26日,中國正式對外宣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有效防止酸雨的重要措施
B.二氧化碳是一種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非極性分子
C.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為
D.廣泛使用高效節能的熒光電燈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2.下列解釋實驗現象的反應方程式正確的是
A.切開的金屬Na暴露在空氣中,光亮表面逐漸變暗2Na+O2=Na2O2
B.向AgC1懸濁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變成黑色2AgC1+S2- =Ag2S↓+2C1-
C.Na2O2在潮濕的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變成白色粘稠物2Na2O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現白色沉淀
2HCO3-+Ca2++2OH- =CaCO3↓+CO32-+2H2O
1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 mol H2SO4的質量為98g·mol-1
B.H2SO4的摩爾質量為98g
C.6.02×1022個H2SO4分子的質量為9.8g
D.9.8 g H2SO4含有6.02×1023個H2SO4分子
14.已知硫酸亞鐵溶液中加入過氧化鈉時發生反應: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中Fe2+是還原劑,O2是還原產物
B.4 mol Na2O2在反應中共得到8NA個電子
C.Fe(OH)3是氧化產物,每生成1 mol O2反應過程中共轉移6 mol電子
D.反應過程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轉化為灰綠色再轉化為紅褐色沉淀
15.下列有關物質性質的比較中,正確的是:①熱穩定性:CH4>NH3>H2O;②還原性:
I ->Br ->Cl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④原子半徑:Na>Mg>O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
16. 2SO2(g)+O2(g)?? 2SO3(g),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1 mol SO2(g)氧化為1 mol SO3(g)的ΔH=-99 kJ/mol。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E的大小對該反應的反應熱有無影響? 。該反應通常用V2O5作催化劑,加V2O5會使圖中B點升高還是降低? ;
(2)圖中ΔH= kJ/mol;
(3)V2O5的催化循環機理可能為:V2O5氧化SO2時,自身被還原為四價釩化合物;四價釩化合物再被氧氣氧化。寫出該催化循環機理的化學方程式 ;

(4)如果反應速率v(SO2)為0.05 mol/(L·min),則
v(O2)= mol/(L·min)、v(SO3)= mol/(L·min);
(5)已知S (s)+O2(g)??SO2(g) ΔH=-296 kJ/mol,計算由S(s)生成3 mol SO3(g)的ΔH 。
17.一定條件下,在體積為3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CO(g)+2H2(g)?CH3OH(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1)500℃時,從反應開始到達到化學平衡狀態,以H2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是________(用nB、tB表示)。
(2)判斷該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是________(填字母)。a. v生成(CH3OH)=v消耗(CO), b. 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c. 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 d. CO、H2、CH3OH的濃度均不再變化
(3)300℃時,將容器的容積壓縮到原來的1/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平衡體系產生的影響是________(填字母)。
a. c(H2)減小 b. 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減慢,
c. CH3OH的物質的量增加 d. 重新達到平衡時,c(H2)/c(CH3OH)減小
(4) 該反應的ΔH 0(選填>、<),理由是 。
三、實驗題
18.已知下列數據:
物質
熔點(℃)
沸點(℃)
密度(g/cm3)
乙醇
-117.3
78.5
0.78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濃硫酸(98%)

338.0
1.84
學生在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驟如下:
①在30 mL的大試管A中按體積比1∶4∶4的比例配制濃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下圖連接好裝置(裝置氣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勻地加熱裝有混合溶液的大試管5~10 min;
③待試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產物后停止加熱,撤去試管B并用力振蕩,然后靜置待分層;
④分離出乙酸乙酯層,洗滌、干燥。
請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該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實驗中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層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產率
(3)步驟②中需要小火均勻加熱操作,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步驟③所觀察到的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離出乙酸乙酯后,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選用的干燥劑為(填字母)__________。
A.P2O5 B.無水Na2SO4 C.堿石灰 D.NaOH固體
(5)某化學課外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圖中的鐵架臺、鐵夾、加熱裝置已略去),與上圖裝置相比,此裝置的主要優點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斷題
19.已知A、B、C、D、E、F、G、H、I九種物質,A、B、D、E焰色反應均為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G是一種單質,I是一種化合物,H是一種淡黃色固體,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B、D、I的化學式是B D I
⑵寫出H的一種用途
⑶寫出A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⑷若H與C反應固體增重4.2g,則參加反應的C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L
五、計算題
20.將由CaCO3、MgCO3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熱至質量不再減少時,稱得殘留物的質量為原混合物的一半,則殘留物中Ca、Mg兩元素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是多少?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明代有一個笑話,說是朝廷宴請外國元首和使節,結果宴會所用580件官窯瓷器全部被使節們順手牽羊帶走了。這個笑話主要反映了當時( )
A.政治非常開明 B.制瓷技術精湛
C.政府重視海外貿易 D.奉行對外開放政策
2.法國大革命深受啟蒙思想的影響,在啟蒙時代,最容易被西方啟蒙思想家接受的是中國古代的那種道德人格
A.君子 B.隱士 C.俠客 D.英雄
3.以下有關秦朝封建專制主義制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是我國經濟政治發展的結果 B.其體現了封建主義的殘暴性
C.對我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D.是導致秦朝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
4.“亞洲覺醒”與“亞洲的革命風暴”相比,最大的區別是
A、以反侵略、反封建為革命任務
B、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C、民族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領導反帝、反封建斗爭
D、個別國家走上了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5.下圖為1950~1980年美國軍費開支變化圖。
導致A階段軍費上升的主要歷史事件是
A美越特種戰爭 B、美國參與的朝鮮戰爭
C、中東戰爭 D、美蘇爭霸
6.假如讓大家了解關于中國古代綠肥種植技術的知識,應查閱(  )?
A.《氾勝之書》?
B.《齊民要術》?
C.《農政全書》?
D.《天工開物》?
7.1949年周恩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我們對外交問題有一個基本立場,即中華民族獨立的立場,對于美帝國主義我們一定要采取嚴肅的態度,使他們了解中國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對蘇聯及各人民民主國家,我們也不能有所依賴。這表明新中國的外交方針是
A.不結盟政策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獨立自主 D.求同存異
8.右邊是《1957—1960年工業、農業總產值》示意圖,對其解讀最為全面的是
A.中共“八大”是正確決策調動了全國人民的積極性
B.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挫傷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
C.“大躍進”使全國工業總產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導致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9.電視劇《傳奇皇帝朱元璋》中有這樣一個鏡頭:朱元璋對孟子異常仇視,命人將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廟,并親自將《孟子》一書刪掉大半。你認為被刪掉的部分最有可能是
A.“人性本善”說 B.“民貴君輕”
C.“先義后利”說 D.“浩然之氣”說
11.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與此相關的因素有 ( )
①世界范圍內工業生產的空前發展   ②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③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      ④國際分工日益明顯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未能充分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A.未能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
B.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地位低
C.資金少,技術力量弱
D.近代社會形態的制約
13.1933年8月1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在瑞金舉行閱兵、宣誓、、授章、授旗儀式,紀念“八一”節。從此“八一”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這主要是為了紀念
A. 井岡山會師 B.南昌起義 C.北伐戰爭 D.秋收起義
14.有學者在描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時指出:“傳統中國的帝制為西史所未有,其獨特即在君主專制一切的剛性與官僚高度流動的柔性巧妙結合。”下列最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世襲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15. 近代史上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侵略戰爭,二者的相似之處有
①都是日本企圖建立世界霸權的重要步驟;
②都是為了擺脫經濟危機;
③都對中國人民進行血腥屠殺;
④都刺激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野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16.1949年3月,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國營經濟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經濟是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加上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加上個體經濟,加上國家和私人合作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這些就是人民共和國的幾種主要的經濟成分。”毛主席所講的“私人資本主義經濟”何時退出歷史舞臺( )
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78年
17.梁啟超說:“我支那四千萬余人大夢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中國臺灣,償二百兆以后始也。”他說的“大夢喚醒”的最主要表現是
A.認識到洋務運動不能救中國
B.認識到清政府的腐敗,反清斗爭高漲
C.認識到民族危亡,資產階級領導的救國運動興起
D.認識到日本比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紛紛赴日留學
18.美國《基督教科學蔑言報》的文章說:“美國領導的‘沙漠風暴夕行動通過摧毀伊拉克的通訊能力一舉將其擊潰,由此證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導彈一樣得心應手地使用奔騰處理器的勇士能夠決定戰爭的勝負。”這說明
A.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人而是武器
B.戰爭不再是雙方經濟實力的較量
C.現代技術的應用改變了戰爭的性質
D.電腦技術在戰爭中起很大作用
19.抗戰的勝利為民主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其含義是指
①抗戰使人民力量空前壯大
②通過抗戰,中共提高了威望,擴大了影響
③抗戰使中國共產黨在軍事上占有優勢
④抗戰中,中共加強了自身建設,更加成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斯大林模式在經濟上的主要表現不包括
A.實行單一的公有制
B.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C.實行市場調節的經濟體制
D.國家統一計劃調配人力物力資源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綜合題
2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雅典民主政治發展的過程中,為保護公民利益、制約官員,曾經實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會上,凡公民認為某人的行為有損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寫在陶片上。如寫名的人數超過6000,就意味著多數通過,那個人就要被流放國外10年,但其家人不受牽連,本人亦在流放期滿后恢復公民權。
材料二:鐵米斯托克里為公元前5世紀雅典著名的政治家,是希臘聯軍戰勝波斯第三次入侵的關鍵人物,史書記載他曾被陶片放逐。美國考古學家在對雅典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刻有他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據字跡辨認系14人刻寫。
請完成:
據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陶片放逐法”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22.
閱讀下列有關俄國十月革命的材料:
材料一 俄國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通過的《和平法令》指出,蘇維埃的工農政府向一切交戰國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議,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約進行談判,立即實現“不割地(即不侵占別國領土、不強迫合并別的民族)不賠款的和平”。
材料二 11月10日,英、法、日、意等國派駐俄國大本營的軍民代表團團長聯合發出一份照會。照會威脅說:“如果俄國退出戰爭,它將遭到最嚴重的后果。”
材料三 法國軍事當局要求俄國的杜霍寧將軍阻止談判的開始,并把俄軍留在前線。
材料四 11月27日,德軍總局司令部的答復來了,他表示同意和平談判。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蘇維埃政府對當時的戰爭采取了什么態度?其原因是什么?
(2)材二、三說明了什么問題?
(3)材料四反映了德國的態度,德國為什么會采取這種態度?
23.在逝去的20世紀的百年歷史中,先后出現了國際聯盟和聯合國這兩大國際性組織,它們在歷史上有著不同的重要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一戰期間,美國一些資產階級和平團體積極主張建立一個調解國際糾紛的機構。美國總統威爾遜非常贊成這個主張,并將此納入他的“十四點原則”,力主建立國際聯盟這樣一個組織……國聯雖然是各國為防止武裝沖突、加強普遍和平與安全而建立國際機構的第一次嘗試,但在實踐中卻沒有起到維護和平的作用……1946年,國聯宣告解散,財產和檔案全部移交給聯合國。
——摘自《20世紀國際關系史》
材料二 出于對……大西洋憲章內所載宗旨和原則的共同綱領業已表示贊同,確信為在它們本國以及其他國家保衛生命、自由、獨立和宗教自由并維護人權與正義,必須對其敵國取得完全的勝利,而且確信它們現在正在對妄圖征服世界的野蠻和殘暴力量進行共同的斗爭,特宣告:……凡在為戰勝希特勒主義而進行的斗爭中正在或可能提供物質援助和貢獻的其他國家均可簽署本宣言。
——摘自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
材料三 (美、中、英、蘇四國政府)它們承認有必要在盡早可行的日期,根據一切愛好和平國家主權平等的原則,建立一個普通性國際組織,以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無論大小.均得加入這一組織。
——摘自1943年lO月《關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材料四 下圖是矗立在聯合國總部前的兩座塑像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國聯成立的原因有哪些?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國聯“在實踐中卻沒有起到維護和平的作用”。
(2)結合材料二說明當時二十六國要求建立聯合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的兩座雕塑反映出聯合國的主要宗旨是什么?《聯合國憲章》規定維護其宗旨的辦法有哪些?當今世界威脅聯合國宗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4.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出現了近代出國留學的浪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緒元年(1875年),(清政府)按照計劃先后派遣4批學生赴美留學。其中最幼者10歲,最長者16歲,平均年齡12歲。在120名學生中,絕大多數是從廣東、江浙等地選拔出來的。……專修法律的約占1/3,專修路礦工機等工科者約占2/3。
——張豈之等主編《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
材料二: 中國近代以來留學生情況統計簡表(部分)
階段
留學方向和群體
人數
留學生代表
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拓荒階段
留美幼童學生群
1872年起4批共120人
唐紹儀、詹天佑等
福州船政學堂留歐學生群
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
嚴復、馬建忠等
甲午戰爭到民初:
覺醒、救亡、革命階段
涌向日本的留學群
推算當在22 000人以上
宋教仁、蔣介石、魯迅、陳獨秀等
留學歐美學生群
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
孫中山、蔡元培、竺可楨等
——據周棉著《近代中國留學生群體的形成、發展、影響之分析與今后趨勢之展望》
問題(10分)
(1)根據材料一歸納這次留學活動的特點。(4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19世紀末留學生留學的主要地區有何變化?(2分)
(3)請你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時期留學活動的積極影響。(4分)
參考答案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沼氣是我國農村地區積極推廣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氣開發利用與氣候條件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北方比南方日照強,利用沼氣時間長
B.北方冬季晴天較多,沼氣產氣量較大
C.南方夏季降水較多,沼氣產氣量較小
D.南方比北方氣溫高,開發利用條件好
讀下列四幅降水和氣溫圖,回答下列各題。
2.關于四種氣候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A.①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B.②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C.③為熱帶季風氣候 D.④為地中海氣候
3.氣候類型④的分布規律是
A.300-400大陸的東岸 B.300-400大陸的西岸
C.200-300大陸的西岸 D.200-300大陸的東岸
4.氣候類型③分布最廣闊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大洋洲 C.非洲 D.亞洲
5.在下列的四幅圖中,經緯度位置相同的兩點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6..為了緩解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興建水庫   B.節約用水  C.植樹造林    D.跨流域調水
7.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受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讀圖2-1-26,判斷中國目前處于圖中四個階段中的(???)
圖2-1-26
A.(2)???????????????? B.(3)???????????? C.(4)??????????? D.(1)
8.引起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質疏松 B.垂直節理發育
C.夏季多暴雨 D.人為破壞植被
9.橫斷山區,山河縱列,主要大河自西向東依次是
A、瀾滄江、怒江、金沙江、雅魯藏布江
B、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
C、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怒江、金沙江
D、怒江、雅魯藏布江、瀾滄江、金沙江
歌曲《祈禱》中唱道:“讓地球忘記了轉動啊,四季少了夏秋冬;讓宇宙關了天窗,叫太陽不西沉”據此完成小題。
10.春夏秋冬輪回的周期是 ( )
A、365天 B、366天 C、1恒星年 D、1回歸年
11.地球晝夜更替的周期為 ( )
A、24小時 B、23小時56分4秒
C、365日5時48分46秒 D、365日6時9分10秒
12.下列現象不是歌詞中的“轉動”引起的是( )
A、晝夜長短的變化 B、晝夜更替
C、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D、四季更替
右圖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米爾迪拉市(約340S,1430E)的太陽能熱力塔式發電站景觀圖。它由200面大聚能鏡和一個大鐵塔組成,鏡子聚焦將太陽光反射至塔上,塔內產生的熱量與天然氣、水混合后,形成太陽能熱發電。塔底鏡子的朝向和角度還可以隨時進行調整。據此完成問題。
13.6月22口,想要獲得最強太陽輻射能,鏡面與地面的傾角應調至:
A.32°34′ B.10°34′ C.57°26′ D.56°
14.該地建太陽能電站的區位優勢有:
①位于低緯度地區,太陽輻射強 ②位于熱帶草原氣候區,晴天較多
③地處墨累—達令盆地,水源有保證 ④靠近該國東南部,能源市場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圖1為我國某地地形發育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5.圖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A.黃土高原 B.云貴高原
C.內蒙古高原 D.準噶爾盆地
16.圖中地形的發育主要是受何種外力影響形成的
A.流水侵蝕 B.風力侵蝕
C.冰川侵蝕 D.流水沉積
下圖是我國某城市人口數和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
17.從1998年開始,該市人口自然增長率呈負增長而總人口卻持續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原有人口基數小 D.大量人口遷入
18.該市在城市化過程中,近期可能出現的主要問題是
A.城市經濟缺乏活力 B.勞動就業壓力增大
C.社會勞動力不足 D.城市環境質量陡然下降
二、雙選題
下圖為 40°N 附近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和海平面以下地層示意圖。讀圖完成問題。
19.如圖所示時間, A 河流域 ( )
A .正值炎熱干燥季節
B.盛行西北風
C.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D.山麓落葉闊葉林枝緊葉茂
20.下列關于圖示地區地質、地貌的敘述,
正確的是 ( )
A.向斜成谷
B.① 處可能找到石油
C.③ 處可能形成變質巖
D.② 處比 ① 處更易被侵蝕
21.運用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的知識,判斷下列說法可信的是 ( )
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衛星表面溫度變化很大
B.從沒有陰雨天氣的月球上看到天空總是特別藍
C.一般說來,在遠日點時,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在近日點時
D.早晨與傍晚時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于中午
22.下列關于太陽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是銀河系的中心
B.太陽內部的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的核裂變反應
C.黑子、耀斑都是太陽活動的標志
D.太陽大氣層從外到里依次為日冕、色球、光球三層
該圖表示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據此回答問題。
23.對圖中省份的說法正確的是:(  )
24.在甲、乙兩省興建交通線路遇到的主要障礙是:(  )
A地形崎嶇 B.泥石流
C.臺風 D.寒潮
“低碳經濟”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京都議定書》中把市場機制作為解決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在政府對二氧化碳排放進行總量限制的情況下,把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在遏制全球變暖的世界浪潮中,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大力發展生物柴油,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結合該圖,完成問題。
25.“碳交易”的出現能使( )
A.環境質量逐漸惡化
B.環境質量逐漸好轉
C.生產工藝環保的企業獲得更大的收益
D.排放量大的企業獲得更大的收益
26.生物柴油大多是就地取材,用棕櫚油制取生物柴油的國家可能是( )
A.美國 B.德國 C.菲律賓 D.馬來西亞
第II卷(非選擇題)
三、綜合題
27.讀圖并完成下列問題。(8分)
(1)從50年代到80年代,城市人口增幅最大的是__________年,增幅最小的是_________年代。
(2)我國的城市人口比重1994年比1950年的約增加了__________個百分點。
(3)城市人口比重下降的是__________年代,這種現象是否叫逆城市化現象?為什么?
28.人口分布極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趨向性,讀圖1、圖2、圖3回答:(6分)
1圖 2圖 3圖
(1)分析圖1—2,從地形類型來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區。
(2)分析圖1—3,人口占世界總人口比例最小的緯度帶人口少的主要原因:

(3)分析圖1—4,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陸地面積占洲總面積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
(4)綜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勢 地區、 緯度地區和 地區的趨向性
29.材料一 2010年5月6日19:15至7日3:45,廣州市遇歷史罕見特大暴雨襲擊。全市因洪澇災害死亡6人。受暴雨影響,全市102個鎮(街)受浸,中心城區118處地段出現內澇水浸,其中44處水浸情況較為嚴重。全市近萬個地下停車場中,有35個遭受不同程度的水淹,1409臺車輛受淹或受到影響。初步統計全市經濟損失約5.438億元。
材料二 北京城區暴雨徑流系數的變化圖(a徑流系數p降水量)(徑流系數是一定匯水面積地面徑流量與降雨量的比值)
閱讀材料,探究下列問題(10分)
(1)以下有關部門解釋廣州發生此次洪澇的原因,是由廣州市近年來城市化發展造成的是 ( 不定項選擇,3分 )
①廣州市區地勢南高北低,中心城區低洼
②本次降雨強度讓人難以招架,屬特大暴雨
③路面硬化面積增大,雨水下滲能力減弱
④建設項目重地上、輕地下,尤其是排水體系建設滯后
⑤城郊結合部無序開發,違章建設占用河道
(2)根據材料二,歸納北京城區暴雨徑流系數變化有什么特點?(2分)并分析原因。(2分)
(3)下列能夠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不定項選擇 ,3分)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磚
②禁止開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設中盡可能保護天然池塘、河道
④擴大城市綠地面積
⑤營造“綠色屋頂”和“綠色陽臺”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
1.就業是民生之本,這是因為
①我國就業壓力極大
②就業能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③就業能使勞動者獲取生活來源
④就業能促進勞動者的全面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人們往往羨慕別人因抓住機遇而獲得成功,希望有朝一日“幸福之神”也會降臨到自己身上。對機遇應這樣認識(  )?
①機遇在多數情況下表現為一種突如其來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幸運 
②人們要想抓住機遇,就必須首先具備善于捕捉和利用機遇的能力 
③機遇是外因,主觀努力才是內因,外因只有通過內因起作用 
④機遇可望而不可即,人們無法抓住機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3.毛澤東同志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看作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認為事物內部包含的矛盾特殊性是其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本質,認識到矛盾的特殊性對于解決矛盾有重要作用。這表明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A.是兩點論的哲學依據    B.是矛盾特殊性的原因
C.是消除矛盾的根本方法   D.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和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4.奧運會會徽、吉祥物產品可以在網上進行購買。對網上購物認識正確的是
A.意味著電子貨幣已經代替紙幣充當流通手段的職能
B.可以節省流通中需要的紙幣量和貨幣量,從而節約社會勞動
C.有利于消費者,不利于銀行業務的運作和企業經營
D.并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是觀念上的貨幣
5.沙柳是防風固沙的的優良樹種。但是由于種植沙柳費錢費力,又無法帶來經濟效益,難以有效實施。針對這種情況,內蒙古自治區某地政府支持建立了以沙柳為原料的制板、造紙加工企業,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極大地調動了個人和集體的積極性,大家爭相承包荒地,種植沙柳蔚然成風。從哲學上看,上述事例中,種植沙柳固沙防風從難以實施到有效實施,其成功之處在于
A.發現了沙柳具有固沙防風的性質 B.掌握了植樹造林的規律
C.發現了事物之間的更深刻的聯系 D.掌握了用沙柳制板造紙的技術
6.為貫徹從緊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調整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由現行3.87%提高到4.14%,上調0.27個百分點。上調銀行利率,有利于
①確保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②引導投資和貨幣信貸的合理增長
③徹底解決物價上漲問題 ④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故宮博物院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同時它還是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擁有者。為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故宮一方面加速人員的培養,一方面借助音視頻技術,采集古書畫裝裱技術的圖像資料,完整地記錄了工藝流程、操作手法及技術細節,為防止技術流失上了雙保險。這說明
①科技,教育決定著文化發展的方向
②科技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③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④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8.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是( )
A、代議制 B、都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
C、委員會制 D、全體公民直接管理所有國家事務
9.全國統一開通價格舉報電話,是政府運用——?進行宏觀調控。
A、經濟手段  B、輿論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
10.任何像樣的宗教在創始之時總有一種清澈的悲劇意識,而在發展過程中又因與民族問題緊緊相連而歷盡艱辛,彼此都承受了巨大的委屈。結果,原始的悲劇意識又加入了歷史的悲劇體驗,誰都有千言萬語,誰都又欲哭無聲。這表明?
①文化具有繼承性 ②文化傳承中有相對穩定的特性?
③宗教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紐帶 ④宗教文化隨時代社會的變化而變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根據國家發改委的、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 銷售價 格同比增長7.0%,漲幅比六月份低1.2個百分點。抑制房價過快增長,解決好人民群眾買房難、買房貴的問題,是各級政府的責任。這是因為政府
①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 ②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
③具有經濟調節的職能 ④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以熱比婭為首的境外“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等組織直接煽動、策劃、指揮了烏魯木齊“7.5”暴力犯罪事件。這一事件遭到了全國各族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這是因為這一事件實質上涉及了( )
A.民族區域自治的民族問題 B.獨立自主自辦的宗教問題
C.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國際問題 D.國家的主權問題
13.觀賞京劇,可以通過演員的臉譜,通過不同的唱腔,從而使人的思想得到啟示、精神得到享受。這表明文化影響 ( )
A 人的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式 B 一般是有形的、強制的
C 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D 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14.“十二五”規劃建議強調指出,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制定“十二五”規劃,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是因為
A.正確的認識能夠成為人們從事實踐活動的精神動力和支柱
B.一切理論都來源于現實
C.在一定條件下理論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決定力量
D.“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出發點
15.為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江蘇省教育廳辦公室發出通知規定:“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分別不得超過__小時。
A.5 6 7 B.6 7 8 C.7 8 9 D.8 9 10
16.全國“十二五”期間水利建設將投入2萬億元中,這2萬億元屬于( )
A.屬于社會保障支出    B.是國家用于擴大再生產的積累資金
C.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動力和源泉 D.是屬于公共消費基金
17.“馬特萊法則”把80∶20作為確定比值,說明企業不應該面面俱到,而應側重抓關鍵的人、關鍵的環節、關鍵的崗位、關鍵的項目,即關鍵的20%;再以這少數的20%帶動多數的80%,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在促進企業全面發展的過程中,“馬特萊法則”強調
A.重視科技投入,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B.面向市場,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
C.加強科學管理,以管理促效益
D.遵守職業道德,開展正當競爭
18.改革開發30年求索,30年奮斗,一個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的中國己迅速崛起于世界的東方。很多外國人在流傳了這樣一個神話: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要更換司機了,要從金發碧眼的山姆大叔變成謙謙有禮的孔子門徒了。要想使神話變成現實,我們應該
①積極履行對外職能,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②強化政府機構改革,建立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政府
③維護民族團結、民族統一,保持強大無比的民族向心力
④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有
  ①商品的供求關系 ②商品的價值 ③貨幣的價值 ④商品的使用價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除夕,又叫團圓夜,在外忙碌一年的人們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家中與親人團聚,共度春節。春節假期從除夕開始,這是因為
A.民族節日作為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B.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C.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D.慶祝民族節日,感受到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21.某鎮居民喜食雞肉和羊肉,近幾年鎮政府大力提倡發展養雞業,市場上雞肉供給大幅增加。假定羊肉供給未變,這會使①雞肉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②羊肉價格上升,需求量增加③雞肉需求量減少,價格上升④羊肉需求量減少,價格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被稱為“公益智庫”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向國家教育部提交了民間高考改革方案,高考改革又一次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 對現行高考方案既不能簡單否定一切,也不能簡單肯定一切
② 從當今時代和社會條件來 說,現行高考方案有其存在的理由
③ 現行高考方案最終會讓位于更為科學合理的高考方案
④ 現行高考方案加重學習的負擔,對學生的發展有害無益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23.下列說法中,能夠體現整體與部分辨證關系的是
A. 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C.一著不慎,全盤皆輸? D.天下難事,必作于易
24.“過去我們確定經濟指標習慣做加法,想的.做的都是上項目.增加產值;而如今我們也要學會做減法,要把水耗.能耗降下來。”這表明:
A.感性認識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認識 B.認識的發展是有規律的
C.注重量的積累,促進事物的質變 D.認識隨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25.降低生產成本是企業兼并的基本動機之一。某行業一家年產量為200萬噸的企業正在對4個兼并方案進行討論。從最大限度降低平均生產成本的角度看,根據下圖,該企業應(  )
A.兼并一家年產量為200萬噸的同行
B.兼并一家年產量為100萬噸的同行
C.兼并一家年產量為300萬噸的同行
D.兼并一家年產量為400萬噸的同行
26.從玉樹地震到廣州亞運,千百萬志愿者的行動似一股社會的道德清流,讓愛心延續,推文明前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這又一次表明人生價值包括( )
?①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與貢獻 ②個人的生命歷程
③個人為社會創造精神財富 ④個人受到社會的尊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陪伴了幾代中國人的大型科普叢書《十萬個為什么》正在進行第六版的編纂工作。與以往不同,這次編纂不再參考過去的問題和答案,所有問題都將根據時代發展和讀者需求進行重新設置,很多問題也將有新的答案或不再有標準答案。上述思路是基于
A.物質的客觀性,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的
B.運動的絕對性,很多事物是不能正確認識的
C.實踐的社會性,人的實踐活動是在社會關系中進行的
D.認識的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28.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西寧市隆重舉行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本次大會授予王玉虎等334名個人“全國抗震救災模范”榮譽稱號。王玉虎等抗震救災模范的感人故事給我們的人生觀啟示是( )
①人生的價值主要是對社會的貢獻  
②實現人生價值就應該犧牲自我
③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 
④有價值的人生不應考慮個人利益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9.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等與首都各界群眾一起觀看大型音樂舞蹈史詩《????? 》,共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A.振興中華????? B.紅歌聯唱??????? C.祖國頌歌???? ?D.復興之路
30.某中學團支部組織開展 “共繪藍圖——我為‘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的主題團日活動,要求同學們積極參與。這是中學生
A. 進行民主決策的表現 B. 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表現
C. 進行民主監督的表現 D. 以實際行動參與政治生活的表現
31.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讓老百姓“活的有尊嚴”、笑出“幸福之笑”已成為許多城市“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追求。要實現這一目標,各地政府應該
A.強化司法作用,確保一方平安 B.轉變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
C.轉變理念,淡化政府監管職能 D.執政為民,強化政府的權力
32.聯合國大會負責社會、人道和文化事務的委員會以122票贊成、13票反對、 41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 “強烈譴責敘利亞”的決議。該決議萆案由美、英等國發起,中國和俄羅斯棄權,古巴、朝鮮等國對決議投了反對票。中國主張敘利亞各方應立即停止一切暴力,盡快恢復國家穩定和社會正常秩序,并呼吁國際社會發揮作用為緩和敘利亞局勢創造條件。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①聯大的決議有法律上的約束力,當事國必須遵守
②各國的投票傾向,從根本上反映了該國國家利益
③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承擔起應有的國際責任
④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是解決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②④
33.我國“十二五”電動汽車發展規劃,是在科學判斷國際經濟科技發展形勢,深刻分析我國汽車消費市場前景以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這說明
A.物質與意識密不可分 B.思維是對存在的如實反映
C.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質與意識性質不同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簡答題
34.近五年來,江蘇省根據本省的資源、教育、基礎設施等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制定了“富民強省”的戰略。在“富民強省”戰略的指引下,個體、私營等民營經濟和第三產業得到了全面發展;通過實施蘇中崛起、蘇北振興等措施,使這五年成為江蘇歷史上發展最快、老百姓收入增長最快的時期。
(1)簡述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
(2)材料是如何體現這一關系的?
3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建國初期,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 “我國全部輕工業和重工業,都有約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內地。這是歷史上形成的一種不合理的狀況。沿海的工業基地必須充分利用,但是,為了平衡工業發展的布局,內地工業必須大力發展。”
運用毛澤東關于沿海工業與內地工業之間關系的觀點,說明應如何促進當前我國的區域協調發展。(8分)
36.某村一座剛蓋好的農宅中不明原因的先后有多人死去,從此再也無人敢住,村子里的人認為此地風水不好,于是便稱之為“兇宅”。在這期間,這家住戶也曾多次燒香拜佛,乞求神靈的保佑,但終不能制止死人現象的發生。后來村子里進駐了扶貧工作組,工作組的同志認為,“兇宅”發生的死亡現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是有原因的。經過實地考察、調研后,終于真相大白,禍根就來自地基中的一種放射性石料。在把這些放射性石料清理掉后,這座農宅再也沒有發生過不明原因的死人現象。
(1)材料中村子里的人及住戶在處理“兇宅”問題上的方法和工作組的同志有什么不同?其結果分別如何?(6分)
(2)這個生活中的小故事,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9)
三、探究題
37.始于春秋時期的清明節至今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了。掃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這種習俗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逐漸演變為更多的形式。共青團中央發起了“清明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民族魂”活動。參與人數從最初的100萬躍升到目前的1000多萬。將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聯網上,讓所有的親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時或隨時祭拜,這種文明和科學的祭拜方式,讓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試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結合以上材料,簡要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體現了傳統文化的什么特點?(4分)
(2)你是怎樣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變的?(6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BADBC
6-10 DAACB
11-15 ADCAB
16-20 BCDAC
21-25 DACDB
26-30 CDADD
31-33 BCC
二、綜合題
34.
(1)省略:8分
(2)江蘇省根據本省的資源、教育、基礎設施等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制定了“富民強省”的戰略。體現物質決定意識,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2分
在“富民強省”戰略的指引下,個體、私營等民營經濟和第三產業得到了全面發展;通過實施蘇中崛起、蘇北振興等措施,使這五年成為江蘇歷史上發展最快、老百姓收入增長最快的時期。體現了意識對改造世界的指導作用。在正確的意識指導下進行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世界的發展。2分
35.建國初期,為平衡工業發展布局,內地工業應與沿海工業共同發展;(3分)當前,我國區域發展仍不平衡。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要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5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
36.
(1)村子里的人及住戶對“兇宅”的認識是風水不好,其做法是燒香拜佛,乞求神靈保佑,其結果是終不能制止死人現象的發生;而工作組的同志經過實地考察、調研,運用科學的方法找到了“兇宅”的秘密,其結果是真相大白。
(2)世界觀與方法論是統一的,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著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具有不同世界觀的人在處理問題時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村子里的人及住戶的處理方法,歸根到底是受有神論、唯心主義世界觀的影響。工作組的同志的處理方法,實際上就是堅持了無神論、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指導。
37.
(1)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4分)
(2)①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清明節祭拜活動集中展示了人們對先烈和先人的尊重和懷念情感。(2分②對待民族節日應該在繼承中發展。我們對傳統節日的繼承不但要注意其形式的變化,更要注重其蘊含的文化精華的內容,不斷為傳統的民族節日豐富新形式,增添新內容,做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2分)③科技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網絡方式對先烈、先人進行文明科學的祭拜,值得大力提倡。(2分)

一、填空題
1.原點到直線的距離等于
2.已知實數滿足,則的最大值為21,則 _____
3.已知點在直線上,則的最小值為 .
4.兩個整數490和910的最大公約數是 ▲ .
5.已知向量,滿足·=0,││=1,││=2,則│2-│=_________。
6.若的內角滿足,則_______
7.設滿足條件若函數的最大值為8,則的最小值為
8.已知不等式組的整數解只有1,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9.已知
10.如圖,已知是圓的直徑,,為圓上任意一點,過點做圓的切線分別與過兩點的切線交于點,則________________.
11.不等式的解集是
12.如圖是一個質點做直線運動的圖象,則質點在前內的位移為 m
13.如圖是某高三學生進入高中三年來的數學考試成績莖葉圖,第1次到12次的考試成績依次記為.圖2-2是統計莖葉圖中成績在一定范圍內考試次數的一個算
法流程圖.那么算法流程圖輸出的結果是 .
14.若函數滿足且時,;函數 ,則函數與的圖象在區間內的交點個數共有
個.
二、解答題
15.已知函數,,且對恒成立.
(1)求a、b的值;
(2)若對,不等式恒成立,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
(3)記,那么當時,是否存在區間(),使得函數在區間上的值域恰好為?若存在,請求出區間;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16.某工廠甲、乙兩個車間包裝同一種產品,在自動包裝傳送帶上每隔1小時抽一包產品,稱其重量(單位:克)是否合格,分別記錄了6個抽查數據,獲得重量數據的莖葉圖如圖4.
根據樣品數據,計算甲、乙兩個車間產品重量的均值與方差,并說明哪個車間的產品的重量相對較穩定;
若從乙車間6件樣品中隨機抽取兩件,求所抽取的兩件樣品的重量之差不超過2克的概率.
17. 求在上,由軸及正弦曲線圍成的圖形的面積.
18.如圖,菱形的邊長為,,.將菱形沿對角線折起,得到三棱錐,點是棱的中點,.
(Ⅰ)求證:平面;
(Ⅱ)求證:平面平面;
(III)求三棱錐的體積.
19.設,函數.
(1)若曲線在處切線的斜率為-1,求的值;
(2)求函數的極值點
20.將函數的圖象F按向量平移后所得到的圖象的解析式是,求向量.
參考答案
1.
2.或
3.4
4.70
5.
6.
7.4
8.
9.
10.
11.
12.9
13.9
14.8
15.解.令,則對有解.
記,則或解得.
解析:( 1)由得或.于是,當或時,得
∴∴此時,,對恒成立,滿足條件.故.
(2)∵對恒成立,∴對恒成立.
記.∵,∴,∴由對勾函數在上的圖象知當,即時,,∴.
(3)∵,∴,∴,又∵,∴,∴,∴在上是單調增函數,∴即即∵,且,故:當時,;當時,;當時,不存在.
16.(1)甲車間的產品的重量相對較穩定. (2) .
(1)先計算平均數,平均數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再計算方差,方差越小,發揮越穩定.
(2)本不題屬于古典概型.先列出乙車間6件樣品中隨機抽取兩件共有15種基本結果,然后再把事件“所抽取的兩件樣品的重量之差不超過2克”包含的基本結果列出來,再根據古典概型概率計算公式求解即可
(1) , …… 1分
, …… 2分
=21,
,4分
∵, , …… 5分
∴甲車間的產品的重量相對較穩定. …… 6分
(2) 從乙車間6件樣品中隨機抽取兩件,共有15種不同的取法:
… 8分
設表示隨機事件“所抽取的兩件樣品的重量之差不超過2克”,則的基本事件有4種:,. …… 10分
故所求概率為.
17.4
因為在上,,其圖象在軸上方;在上,其圖象在軸下方,此時定積分為圖形面積的相反數,應加絕對值才表示面積.作出在上的圖象如下圖所示, 與軸交于0、、,,所求
18.證明:(Ⅰ)因為點是菱形的對角線的交點,所以是的中點.又點是棱的中點,所以是的中位線,. ………………………… 2分
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4分
(Ⅱ)由題意,,
因為,所以,. …………………………….6分
又因為菱形,所以.
因為,所以平面,
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9分
(Ⅲ)三棱錐的體積等于三棱錐的體積.
由(Ⅱ)知,平面,所以為三棱錐的高,且.
的面積為.
所求體積等于. ………………………………………………12分
19.(Ⅰ) (Ⅱ)當時,是的極大值點,是的極小值點;當時,沒有極值點;當時,是的極大值點,是的極小值點
(1)由已知 2分
4分
曲線在處切線的斜率為-1,所以 5分
即,所以 6分
(2) 8分
①當時,
當時,,函數單調遞增;
當時,,函數單調遞減;
當時,,函數單調遞增。
此時是的極大值點,是的極小值點 10分
②當時,
當時,>0,
當時,,
當時,
所以函數在定義域內單調遞增,此時沒有極值點 11分
③當時,[來源:]
當時,,函數單調遞增;
當時,,函數單調遞減;
當時,,函數單調遞增
此時是的極大值點,
是的極小值點 13分
綜上,當時,是的極大值點,是的極小值點;
當時,沒有極值點;
當時,是的極大值點,是的極小值點
20.向量
設向量,將F按向量平移所得到的圖象F,的解析式是

化簡整理得,
依題意,這一函數即為,
∴解得
故所求的向量.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如圖所示是某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一電子從a點由靜止釋放,它將沿電場線向b點運動,下列有關該電場情況的判斷正確的是 (  )
A.該電場一定是勻強電場
B.場強Ea一定小于Eb
C.電子具有的電勢能Epa一定大于Epb
D.電勢φa > φb
2.如圖,某人正通過定滑輪用不可伸長的輕質細繩將質量為m的貨物提升到高處.已知人拉繩的端點沿平面向右運動,若滑輪的質量和摩擦均不計,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人向右勻速運動時,繩的拉力T等于物體的重力mg
B.人向右勻速運動時,繩的拉力T小于物體的重力mg
C.人向右勻加速運動時,物體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運動
D.人向右勻加速運動時,物體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
3.用圖示裝置研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與哪些因素有關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把A板向左平移,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大
B.把A板向右平移,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大
C.把A板向上平移,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大
D.保持兩板不動,在AB之間插入一塊金屬板,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大
4.在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中,有a、b、c、d四個帶電質點,各以水平向左、水平向右、豎直向下和豎直向上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質點間的相互作用力,則有( )
A.c、d帶異種電荷
B.a、b帶同種電荷且電勢能均不變
C.d的電勢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
D.c的電勢能增大,機械能減小
5.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和皆為定值電阻,為可變電阻,電源的電動勢
為E,內阻為.設電流表的讀數為,的讀數為,電壓表的讀數為。當的
滑觸點向圖中端移動時( )
A.變大,變小,變小???????
B.變大,變小,變大
C.變小,變大,變小???? ?
D.變小,變大,變大??
6.如圖,用回旋加速器來加速帶電粒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加速器出口射出的是帶正電粒子
B.D形盒的狹縫間所加的電壓必是交變電壓
C.強磁場對帶電粒子做功,使其動能增大
D.粒子在加速器中的半徑越大,周期越長
7.如圖所示,將一個物體用兩根等長的繩子OA、OB懸掛在半圓形的架子上,B點固定不動,結點O也不移動,懸點A由位置C向位置D緩慢地移動,在此移動過程中,下列關于OA繩中張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先減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減小
C.OA與OC成30°時張力最小
D.OA與OC成60°時張力最小
8.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有眾多衛星.觀察測出:木星繞太陽作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1、 周期為T1;木星的某一衛星繞木星作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2、 周期為T2.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根據題中給定條件
A.能求出木星的質量
B.能求出木星與衛星間的萬有引力
C.能求出太陽與木星間的萬有引力
D.可以斷定
9.運動員從懸停在空中的直升機上跳傘,傘打開前可看做是自由落體運動,開傘后減速下降,最后勻速下落,假設開傘后整體所受到的阻力與速率成正比。在整個過程中,下列圖像可能符合事實的是(其中h表示下落高度、t表示下落的時間、F合表示人受到的合外力、E表示人的機械能、EP表示人的重力勢能、V表示人下落的速度,以地面為零勢面):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計算題
10.如圖所示,騎車人欲穿過寬度d=2m的壕溝AB,現已知兩溝沿的高度差。求車速至少多大才能安全穿躍。 (12分)
11.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個半徑為R的光滑球體,球的最高點處有一個小物體,現給小物體一個水平初速度,要使物體不沿球面下滑而做平拋運動,球落地點C到A點的最小距離.

12.如圖所示,輕質彈簧豎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的正上方有一質量為1kg的金屬塊從距彈簧頂端0.9m高處自由下落,當彈簧被壓縮了10cm到達M點時,物體速度達到最大值,此時彈性勢能為EpM=5J,后來又下降20cm達到最低點N處,才又反彈上去。不計金屬塊與彈簧碰撞的能量損失,不考慮空氣阻力。(g取10m/s2)

(1)試求當物體落到N點時,彈簧的彈性勢能EpN為多大?
(2)物體到達M點時動能多大?
三、簡答題
13.某學生為了測量一物體的質量,找到了一個力電轉換器,該轉換器的輸出電壓正比于受壓面的壓力(比例系數為k),如圖所示。測量時先調節輸入端的電壓,使轉換器空載時的輸出電壓為0;而后在其受壓面上放一物體,即可測得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的輸出電壓U,現有下列器材:力電轉換器、質量為m0的砝碼、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干電池各一個、電鍵及導線若干、待測物體(可置于力電轉換器的受壓面上)。請完成對該物體質量的測量。
(1)設計一個電路,要求力電轉換器的輸入電壓可調,并且使電壓的調節范圍盡可能大,在方框中畫出完整的電路圖。
(2)簡要說明測量步驟,求出比例系數k,并測出待測物體的質量m。
(3)請設想實驗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
14.狹義相對論為什么叫假設?
參考答案
1.C.
2.C
3.AC
4.BCD
5.B
6.AB
7. AD
8.AC
9.C
10.v0≥10m/s
11.2R
12.(1) 12J(2) 5J
13.
試題分析:物體的重力G與質量的關系是G=mg,重力在數值上等于靜止物體對水平支持物的壓力F。又題目所給的力電轉換器的輸出電壓正比于受壓面的壓力即U=kF。因此利用電壓表測出的電壓值可間接地測量物體的質量。
(1)由于測量時要求輸入電壓的可調范圍盡可能大,所以測量電路的輸入端應連成滑動變阻器的分壓電路,輸出端要接電壓表,用以測量輸出電壓,測量電路如圖3-3-11所示。
(2)測量步驟為:
①調節滑動變阻器,使轉換器的輸出電壓為零;
②將砝碼m0放在轉換器上,記下輸出電壓U0,則U0=km0g,得k= ;
③將待測物體放在轉換器上,記下輸出電壓U,測得U=kmg
代入k值得m=m0。
(3)力電轉換器作為一種測量裝置就有量程和零誤差問題,所以實驗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有:①待測物體質量超出轉換器量程;②因電源電壓不夠而輸出電壓調不到零
考點:本題考查了壓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點評:半導體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和重力和壓力的關系,知道在什么情況下,壓力的大小與重力的大小相等.
14.
試題分析:雖然這兩個假設可以由麥克耳孫—莫雷實驗直接推出,但畢竟是有限的幾次實驗,只有用這個假設得出大量的結論與事實相符時,它們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原理,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考點:狹義相對論
點評:狹義相對論是由愛因斯坦在洛侖茲和龐加萊等人的工作基礎上創立的時空理論,是對牛頓時空觀的拓展和修正。 愛因斯坦以光速不變原理出發,建立了新的時空觀。進一步,閔科夫斯基為了狹義相對論提供了嚴格的數學基礎, 從而將該理論納入到帶有閔科夫斯基度量的四維空間之幾何結構中。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下圖甲、乙分別表示海蜇細胞內兩種大分子化合物的合成過程。下列屬于兩者共同點的是
A.模板及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相同? B.參與催化的酶及反應場所相同?
C.均需要消耗能量? D.均具有半保留、多起點復制的特點
2.圖示為利用自然生態系統凈化污水的一種大面積、敞開式污水處理池塘(即氧化
塘)。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氧化塘實現凈化污水的原理是主要利用細菌和藻類的寄生關系來分解有機污染物
B.圖中A、B分別表示的物質是氧氣和二氧化碳、礦質元素等
C.隨著距水面深度的不斷增加,不同水層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類型也在發生著變化,其中它們的異化作用類型的變化是需氧型、兼性厭氧型、厭氧型
D.由圖示看,氧化塘凈化污水的途徑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
3.在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中,你觀察時,處于哪一個時期的細胞最多( )
A.分裂中期 B.分裂后期 C.分裂前期或分裂末期 D.分裂間期
4.進行胚胎分割時,應選擇發育良好,形態正常的( )
A.受精卵 B.原腸胚 C.胚胎 D.桑椹胚或囊胚
5.在右圖所示的實驗中,屬于自變量的是
A. 催化劑
B. 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
C. 產生氣泡量
D. 試管中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量
6.在浮游植物→小魚→海豹→虎鯨這條食物鏈中,虎鯨增加1 kg體重,至少消費浮游植物的量為:
A.1 kg B.10 kg
C.125 kg D.1000 kg
7.在孟德爾進行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具有1︰1比例的是( )
①雜種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 ②雜種產生配子類型的比例 ③雜種測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④雜種自交后代的遺傳因子組成比例 ⑤雜種測交后代的遺傳因子組成比例
A.①②④ B.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8. 下列對菌落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每個菌落都是由多種細菌大量繁殖而成
B. 各種霉菌在面包上生長形成的不同顏色的斑塊即為菌落
C. 噬菌體能使固體培養基上的細菌裂解,菌落變得透明
D. 細菌和真菌在培養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態不同
9.變形蟲吞噬細菌和小顆粒說明細胞膜具有( )
A.選擇透過性 B.攝食功能 C.保護功能 D.流動性
10.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與酒精發生化學反應,變成
A.黃色 B.藍色 C.磚紅色 D.灰綠色
11.體內脫落酸含量比野生型玉米低很多的玉米某突變體,其種子會在未完全成熟前就在果穗上萌發,說明脫落酸能夠( )
A.促進種子萌發 B.抑制生根
C.抑制種子萌發 D.促進結實
12.高等植物體內生長素的極性運輸主要是指 (  )
A.通過薄壁細胞的運輸過程 B.需能的主動運輸方式
C.從形態學上端向下端的運輸方向 D.1~2.4 m/h的運輸速度
13.下列有關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限制酶主要從真核生物中分離出來
B.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只能由6個核苷酸組成
C.限制酶能識別雙鏈DNA分子的某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使鏈間的氫鍵斷裂
D.限制酶切割產生的DNA片段末端有兩種形式
14.有一種疾病稱為“重癥肌無力”,病人的神經肌肉接頭處的乙酰膽堿受體被當作抗原而受到攻擊,致使神經沖動傳遞低下,肌無力,其發病機理與哪種病最相似
A. 系統性紅斑狼瘡 B. 獲得性免疫缺陷病
C. 過敏反應 D. 感染引起的關節炎
15.在特異性免疫中發揮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
A.淋巴細胞 B.抗原 C.抗體 D.吞噬細胞
16.下列各圖中,可能發生等位基因分離的是 ( )
17.以下是進行有性生殖生物的個體發育過程示意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過程Ⅲ是在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的基礎上進行的
B.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均可發生在Ⅰ過程
C.在地球出現有性生殖的生物以后,生物進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D.組成新個體細胞中線粒體的遺傳物質既來自精子,也來自卵細胞
18.關于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敘述錯誤的是
A.把兩個植物體的優良性狀集中在雜種植株上 B.獲得雜種植株
C.克服遠源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D.實現原生質體的融合
19.下列變異形成的遺傳病中,能用顯微鏡觀察到的是
A.紅綠色盲 B. 21三體綜合癥 C. 貓叫綜合癥 D.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20.右面是科學家所做一個生物學實驗:先向槍烏賊神經纖維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測得神經纖維周圍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經纖維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藥物和ATP,測得神經纖維周圍溶液中的24Na+量如圖所示。以下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該實驗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鈉離子通過細胞膜的方式
B. 神經纖維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
C.“某藥物”的作用不可能是抑制ATP水解酶的活性
D.“某藥物”的作用機理是促進細胞的呼吸作用
21.雄果蠅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體組數目是 ( )
A.一個 B.兩個 C.三個 D.四個
22.下圖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方向,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遺傳信息傳遞規律——中心法則,也適用于原核生物
B.如圖所示,真核細胞在蛋白質的表達過程中是邊轉錄邊翻譯的
C.①②③也能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進行
D.一條mRNA可相繼與多個核糖體結合,加快了翻譯的速度
23.某同學利用周六在學校開放的實驗室中觀察了某哺乳動物細胞分裂的一系列裝片并繪制了示意圖,其中甲圖為該動物體細胞中部分染色體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圖,乙、丙、丁圖為該動物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染色體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判斷該動物是否為純合子應選用另一雌性動物與其測交,這是測交的主要用途之一
B.該動物體內乙細胞和丙細胞分裂時均可以發生基因重組
C.甲細胞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該細胞不會發生聯會
D.丁產生的子細胞中的基因組成是aB和aB
24.為了驗證車軸草和粉苞苣這兩種植物之間的競爭關系,實驗人員做了如下實驗:
1)將兩種植物種在同一一花盆內,但地上枝葉部分分隔開,粉苞苣的干重為單獨生長時的65%;
2)將兩種植物分別種在不同的花盆里,但地上枝葉部分挨在一起,粉苞苣的干重為單獨生長時的47%;
3)將兩種植物種在同一花盆內,地上枝葉部分也挨在~一起,粉苞苣的干重為單獨生長時的31%。這些實驗結果能得到下面哪些結論
A.這兩種植物在一起生長時會競爭陽光、營養物質和水等重要資源
B.對陽光的競爭與對營養物質和水分的競爭之間存在相互作用
C.陽光的競爭對植物生長所產生的影響大于營養物質和水分的競爭所產生的負作用
D.水分的競爭對植物生長所產生的影響大于營養物質的競爭所產生的負作用
25.動物的警戒色是用來:
A .吸引配偶? ?? ?? ?? ?? ?? ?? ?? ???B .提醒捕食者自己是不可食的
C .保證動物體色與周圍環境顏色一致? ? D .吸引傳粉昆蟲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綜合題
26.(10分)某植物莖稈有短節與長節,葉形有皺縮葉與正常葉,葉脈色有綠色和褐色,莖稈有甜與不甜。下面是科研人員用該植物進行的兩個實驗(其中控制節長度的基因用A和a表示,控制葉形的基因用B和b表示)。
【實驗一】純合的短節皺縮葉植物與純合的長節正常葉植物雜交,F1全為長節正常葉植株,F2中長節正常葉:長節皺縮葉:短節正常葉:短節皺縮葉=9:3:3:1
【實驗二】純合的綠色葉脈莖稈不甜植株與純合的褐色葉脈莖稈甜植株雜交,F1全為綠色葉脈莖稈不甜植株,F2中只有兩種表現型,且綠色葉脈莖稈不甜植株:褐色葉脈莖稈甜植株=3:1(無突變、致死現象等發生)。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在方框內畫出實驗一中F1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用“︱”表示染色體,用“· ”表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2)與實驗一的F2結果相比,請嘗試提出一個解釋實驗二的F2結果的假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你的假說,實驗二中F1產生配子的種類有________種。
(4)為驗證你的假說是否成立,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若實驗結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假說成立。
27.(16分)請回答下列同位素示蹤實驗的有關問題:
(1)用32P標記的親代噬菌體感染培養液中只含有31P的大腸桿菌,經保溫、攪拌、離心,發現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 (沉淀物、上清液)中。繁殖n代后,含32P的噬菌體占所有噬菌體的比例是 。本實驗中用到的噬菌體(屬于、不屬于)原核生物。
(2)有光條件下,14C標記的CO2通過綠葉的氣孔進入細胞后,首先在 發生反應,并合成含14C的產物。該產物主要在 被徹底氧化分解。
(3)用3H標記的氨基酸在豚鼠的胰腺細胞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時,含放射性物質依次出現在細胞的 等細胞器中,然后經細胞膜分泌出細胞外。以上生物膜在 上緊密聯系,協調配合,保證了細胞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
(4)用15N標記尿嘧啶,一段時間后在植物葉肉細胞中檢測到放射性物質,含放射性物質的結構有線粒體、葉綠體、 。
28.(11分)回答下列有關基因工程的相關問題
(1)“分子手術刀”是指:_____,其來源主要是從_____生物中分離純化出來的,其切割產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兩種形式:_____末端和_____末端
(2)“分子縫合針”是指:_____,催化形成的是兩個核苷酸之間的_____鍵。
(3)“分子運輸車”是指載體,最常用的載體是_____,它是一種裸露的、結構簡單的、獨立于細菌擬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雙鏈環狀DNA分子。
(4)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第四步:_______________。
29.(每空2分,共12分)根據細胞分裂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圖所示細胞處于_____________________期,細胞內染色體與染色單體的比例是______,該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___。
(2)B圖細胞產生的子細胞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C圖所示細胞名稱是 _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 。
30.目前各種媒體的補鈣廣告成了老百姓的熱門話題,正常人體內鈣的總量約1~1.2千克。其中99%以上是在骨組織中,只有極少數在血漿中。
根據下面材料完成問題:
血液中鈣過多,會造成神經傳導和肌肉反應的減弱,使人對任何刺激都無反應,但血液中鈣過少,又會造成神經傳導和肌肉的超應激性,在這種極度興奮的情況下,微小的刺激,如一個響聲、咳嗽就可能使人陷入痙攣性抽搐。血鈣在血漿中的存在如下表(mmol/L):
可彌散

1.18
鈣復合物如CaHPO4
0.16
不可彌散
與血漿蛋白結合
1.16
食物中的鈣是以________狀態被小腸絨毛的上皮細胞吸收,再通過________運輸到全身各處。正常血鈣平均濃度為________,哺乳動物血鈣濃度過低時會出現________,此時將由骨骼中的鈣補充,從而使成年人患________、________等疾病。血鈣濃度過高時出現________, 由此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中,A、B、C、D、E五個小組除下表中所列處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驟均相同,而且正確,但實驗結果卻不同。
組別
實驗材料
提取核物質時加入的溶液
去除雜質時加入的溶液
DNA鑒定時加入的試劑
A
雞血
蒸餾水
95%的酒精(25℃)
二苯胺
B
菜花
蒸餾水
95%的酒精(冷卻)
雙縮脲
C
人血漿
蒸餾水
95%的酒精(冷卻)
二苯胺
D
人血細胞
2mol/L的氯化鈉
0.14mol/L的氯化鈉
雙縮脲
E
雞血
蒸餾水
95%的酒精(冷卻)
二苯胺
⑴實驗材料選擇錯誤的組別是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實驗步驟(不包括實驗材料)均正確,但得不到DNA的組別是_______________。
⑶沸水浴中試管顏色變藍的組別是__________________;藍色較淡的是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B組實驗不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甲圖是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某動物組織切片顯微圖像,乙圖是
細胞中某物質的含量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按分裂過程判斷圖中標號的先后順序是 ,細胞②分裂結束后形成
的細胞是 。
(2)細胞①與細胞③相比較,除細胞大小外,圖中顯示還有哪些明顯區別? 。
(3)通常情況下,該動物的基因A和基因a的分離發生在 (填序號)細胞,對應乙圖 時期,細胞③正常分裂結束后能產生 種基因型的細胞。
(4)甲圖中大多數細胞處于乙圖 時期,其原因是 。
(5)若圖示的動物患有由線粒體DNA缺陷引起的疾病,當它與基因型為Aabb個體交配后,后代正常的概率為 。
33.動物腦組織中含有豐富的谷氨酸脫羧酶,能催化1 mol谷氨酸分解為1 mol r一氨基丁酸和1 molC02。某科研小組從小鼠的腦中得到該酶后,在最適條件下,對該酶的催化反應過程進行研究,結果見圖A和圖B。根據以上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A圖中曲線表示產物CO2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則該因變量為 。
(2)針對圖B的結果,你認為該實驗最初探究的問題可能是 。
(3)若將反應中谷氨酸脫羧酶含量增加一倍,請在圖A中畫出CO2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用“1”標注)。
(4)重金屬離子能與谷氨酸脫羧酶按比例牢固結合,不可解離,可迅速使酶失活。在反應物濃度過量的條件下,向反應混合物中加人一定量的重金屬離子后,請在圖B中畫出酶催化反應速率隨酶濃度變化的曲線(用“2”標注)。
(5)若將反應條件中的溫度升高10℃(酶的結構沒有受到破壞),請在圖A中畫出CO2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用“3”標注)。

第I卷(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
1.Not long after his return, a local war ____ near his town.
A. broke in B. broken into C. broke out D. broke down
2.Mary's pale face is a _____ that she _____ rather weak after the operation.
A. suggestion; be B. sign; was C. suggestion; is D. sign; be
3.Not until I had arrived home______ my appointment with Michael Smith.
A. did I remember B. that I remember C. when I remember D. had I remember
4.When I was talking to her about her table manners, she stared at me as if listening to me attentively but I could see that her mind ______somewhere else.
A. wondering B. walking C. wandering D. thinking of
5.The girl is badly injured. You’d better _____ first aid to her before taking her to hospital.
A. make B. do C. take D. afford
6. Why ______ we eat outside ______ we have so much delicious food at home?
A. must; when B. can; while C. will; as D. should; though
7.---Shall I use your red ink?
---It is a pity that it_____. I will get some.
A. has run out B. used up C. has used up D. has been run out
8.It is thought that meteories (隕星)may hold clues about the ________of life on Earth .
A.origin B.reserve C.basis D.evidence
9.Is there a restaurant around ____I have something to eat?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where
10.
He told us whether _________ a picnic was still under discussion
A. to have B. having C. have D. had
11.Recently a survey _______ prices of the same goods in two different supermarkets has caused heated debate among citizens.
A.compared B.comparing C.compares D.being compared
12. Their sudden attack made us more ________ of the danger around us.
A. familiar B. particular C. aware D. doubtful
13.Fear is something that you are born with. You can’t ______yourself of it completely but you can ____ certain fear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break; get rid of
B.get; overcome
C.overcome; rid of
D.rid; overcome
14.The way you write for people can _________ whether or not they believe you. You need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being polite and formal and getting _________on your side.
A. affect; them B. effect; it C. tell; it D. show; them
二、完型填空
There was a sweet, wonder-filled little girl who was hurt over and over again. She 15 that she was so bad that others just couldn’t be 16 to her.
She asked many wise people to help her 17 why she was so bad that even her mother hurt her, and why she was unable to be 18 so that others wouldn’t hurt her. So she was on a 19 that she thought was to help her be “better”, but she carried a big 20 with her everywhere she went. 21 was all the hurt she had experienced. During the trip she willingly 22 what the wise people said about forgiving(寬恕).
After 50 years, she decided to 23 the bag up and just see what happened. When she looked inside it was filled with bits of paper. Once they had 24 on them, detailing the hurt. But as time went on, the words 25 slowly. She had been carrying this bag that held nothing 26 the image of something that once was.
The little girl had now become an almost-old woman. She 27 the silliness of carrying that bag around. She started 28 and dancing and she felt free!
She was able to see that her 29 loved her child, but was 30 that her little girl felt unloved. By throwing away the bag of paper and forgiving those who 31 her, she looked in the mirror and said, “I am clever, interesting and kind.” But most 32 , she was able to say “I am lovable.” 33 it took many years, she was finally open to bringing 34 into her life.
She finally saw the sweet, wonder-filled little girl that she had always been.
15.A. decided B. considered C. promised D. hoped
16.A. bad B. sorry C. thankful D. nice
17. A. guess B. understand C. expect D. intvent
18.A. better B. worse C. angrier D. harder
19. A. holiday B. date C. trip D. path
20.A. bowl B. basket C. bag D. purse
21.A. Under B. Above C. Outside D. Inside
22.A. agreed with B. fought against C. gave up D. suffered from
23.A. pick B. open C. put D. break
24.A. pictures B. memories C. words D. dreams
25.A. disappeared B. appeared C. showed D. changed
26.A. and B. with C. among D. but
27.A. refused B. forgot C. realized D. preferred
28.A. crying B. laughing C. shouting D. worrying
29.A. daughter B. mother C. teacher D. friend
30.A. sad B. happy C. excited D. hopeful
31. A. liked B. hurt C. educated D. ignored
32.A. surprisingly B. terribly C. nervouslyD. importantly
33.A. Although B. If C. Because D. So
34.A. trouble B. love C. money D. future
三、閱讀理解
A
Watercolor is the oldest paints known. It dates back to the early cave men who discovered they could add lifelike qualities to drawings of animals and other figures on the walls of caves by mixing the natural colors found in the earth with water.
Fresco(壁畫), one of the greatest of all art forms, is done with watercolor. It is created by mixing paints and water and applying these to wet plaster(灰泥). Of the thousands of people who stand under Michelangelo's heroic ceiling in the Sistine Chapel, very few know that they are looking at perhaps the greatest watercolor painting in the world.
The invention of oil painting by the Flemish masters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made fresco painting go down-hill, and for the next several centuries watercolor was used mainly for doing sketches(素描) or as a tool for study. It was not until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that English painters put back watercolor as a serious art form. The English have a widely-known love for the outdoors and also small, private pictures. The softness of watercolor had a remarkably strong attraction for them.
The popularity of watercolor continued to grow until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passed England as the center for watercolor, producing such well-known watercolor artists as Thomas Eakins and Andrew Wyeth.
1.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The gradual weakness of fresco painting.
B.Oils having more power or influence over watercolor.
C.The rediscovery of watercolor in England.
D.The start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color.
2. The first watercolor artists were ______.
A.early cave men B.Italian fresco artists
C.Flemish masters D.English artists of the 18th century
3. In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the artists thought ______.
A.watercolor was more costly, but was better
B.oil painting lasted less long, but clearer and brighter
C.watercolor was not suitable for finished works
D.oil painting was difficult to use
4.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atercolor painting was put back in England because ______.
A.it was easy to use outdoors B.it was a strong medium
B.it was extremely bright in color D.it was well suited to popular tastes
5. What would the next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deal with?
A.The works of famous American watercolor artists.
B.The weakness of oils as popular paints.
C.Techniques of producing watercolor.
D.Modern American oil painters.
B
The flying fox is not a fox at all. It is an extra large bat that has got a fox’s head, and that feeds on fruit. Like all bats, flying foxes hang themselves by their toes (趾) when at rest, and travel in great crowds when out flying. A group will live in one place for years. Sometimes several hundreds of them occupy a single tree. As they return to the tree towards sunrise, they quarrel among themselves and fight for the best places until long after daylight.
Flying foxes have babies once a year, giving birth to only one at a time. At first the mother has to carry the baby on her chest wherever she goes. Later she leaves it hanging up, and brings back food for it to eat. Sometimes a baby bat falls to the ground. Then the older ones fly down and try to pick it up. If they fail to do so, it will die. Often hundreds of baby bats can be found lying on the ground at the foot of the tree.
1.The passage tells us tha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lying fox and the ordinary bat in ______.
A. their size B. their appearance
C. the kind of food they eat D. the way they rest
2.Flying foxes ______.
A. double their number every year
B. fight and kill a lot of themselves
C. move from place to place very often
D. lose a lot of their young
3.At daybreak every day flying foxes begin to ______.
A. fly out toward the sun
B. look for a new resting place
C. come back to their home
D. go out and look for food
4.Flying foxes have fights ______.
A. to occupy the best resting places
B. only when it is dark
C. to protect their homes from outsiders
D. when there is not enough food
5.How do flying foxes care for their young?
A. They only care for their own babies.
B. They share the feeding of their young.
C. They help when a baby bat is in danger.
D. They often leave home and forget their young.
C
Guangzhou (Xinhua)——12 people were killed and 20 injured early yesterday morning when they jumped from a burning train car into the path of an oncoming goods train in Southern China. When No. 247 Wuchang——Guangzhou passenger train was passing the Dayaoshan Tunnel in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China at 00:17 hours yesterday, a fire caused by passengers' smoking broke out on No. 17 car. They wanted to extinguish(撲滅) fire. As the train stopped some frightened passengers jumped from windows. 12 people were crushed to death and 20 others injured by a northward passing goods train(No. 1766).
1.When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 A. At 00:17 am.?? B. At 00:17 pm.
??? C. At seventeen past one.??? D. At seventeen to one.
2. Where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 A. In Wuchang.??? B. In Guangzhou.
??? C. In Hubei. ??? D. In Guangdong.
3.For what did the passenger train stop?
??? A. To put out the fire.
??? B. To let the passengers jump out.
??? C. To let the other train pass.
D. To pick up some other passengers.
4. What was the cause of the fire?
??? A. A heavy rain.??? B. High temperature.
??? C. Carelessness. ??? D. Fear.
D
Thanksgiving Day is special holida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Families and friends gather to eat and give thanks for their blessing.
Thanksgiving Day is really a harvest festival. This is why it is celebrated in late fall, after the crops are in. But one of the first thanksgivings in America had nothing to do with a good harvest. On December 4, 1619, the Pilgrims from England landed near what is now Charles City, Virginia. They knelt down and thanked God for their safe journey across the Atlantic.
The first New England Thanksgiving did celebrate a rich harvest. The Pilgrims landed at what is now Plymouth, Massachusetts, in 1620. They had a difficult time and the first winter was cruel. Many of the Pilgrims died. But the next year, they had a good harvest. So Governor Bradford declared a three-day feast(盛宴). The Pilgrims invited Indian friends to join them for their special feast. Everyone brought food.
In time, other colonies(殖民地)began to celebrate a day of thanksgiving. But it took years before there was a national Thanksgiving Day. During the Civil War, Sarah Josepha Hale persuaded Abraham Lincoln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He proclaimed(宣布)the last Thursday of November 1863 as a day of thanksgiving. Today, Americans celebrate this happy harvest festival on 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 Canadians celebrate Thanksgiving Day in much the same way as their American neighbors. But the Canadian thanks-giving Day falls on the second Monday in October.
1.Thanksgiving Day is celebrated .
A. in spring B. summer
C. in autumn D. in winter
2.The first to celebrate thanksgiving were .
A. some people from England B. the American Indians
C. Sarah Josepha Hale D. Governor Bradford
3.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New England must be .
A. in the U. S. A. B. in Great Britain
C. in Canada D. on some island off the Atlantic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Thanksgiving Day used to be a holiday to celebrate a good harvest.
B. Abraham Lincoln was not the first to decide on thanksgiving celebrations.
C. Thanksgiving Day is celebrated to express the American and Indian people’s thanks to God.
D. There’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merican way and the Canadian way to celebrate Thanksgiving Day.
5.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
A. how Thanksgiving Day is celebrated in the U. S. A.
B. how Thanksgiving Day came into being and the different ways it is celebrated
C. that Thanksgiving Day is in fact a harvest holiday
D. how the way to celebrate Thanksgiving Day changed with the time and places
第II卷(非選擇題)
四、閱讀填空
閱讀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結構的語法性和上下文連貫的要求,在空格處填入一個適當的詞或使用括號中詞語的正確形式填空,并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標號的相應位置上.
To most of us, sharks are _1__ most dangerous fish in the sea, for they attack humans. However, according to Doctor Clark, ___2___ has studied the behavior of sharks for twelve years, humans are not normally on a shark’s menu. What ___3___ sharks feed on? Mainly fish and other small sea animals. Doctor Clark also found that sharks don’t eat as much food ___4___ people think. For instance, a nine-foot shark only needs two pounds of food a day to keep __5____ (health). But he says sometimes sharks starve and at other times they fill __6____ with what they have killed. Around the world, there are about 100 shark attacks on humans each year, ten of which prove fatal (致命的). But consider this: in the U.S. alone (僅僅), about 3 million people are __7____ (bite) by dogs each year. Of these, 13 people die. “If a shark bites you,” says Doctor Clark, “the reason is 8 it mistakes you as its natural food.” For example, if you went underwater fishing and saw a shark, you could be in trouble. The shark might go for the ___9___ (injure) fish you had attacked and take a big bite of you at the same time. __10____ you went into a shark’s territory (領地) and threatened it, it might try to bite you. That’s because sharks are territorial and tend to guard their territory. Like dogs, they protect the area that they think is theirs.
五、書面表達
請根據以下提示,用英語給“中國日報”寫一篇100詞左右的簡訊,要求內容連貫,語句準確,并包含如下要點:
(1) 姓名:劉進,年齡55歲,上海一家工廠的工程師.
(2) 1978年畢業于南京大學,后來留學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化學工程.
(3) 1982年科研成果顯著,獲博士學位.
(4) 日本一家公司想用高薪聘用他,但他拒絕了.
(5) 為了報效祖國,他于1983年毅然回國.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CCACB
6-10 AAADA
11-14 BCDA
二、wxtk
15-34 BDBAC CDABC ADCBB ABDAB
三、閱讀理解
A
1-5 DACDA
B
1-5 DDCAC
C
1-4 ADAC
D
1-5 CAACB
四、閱讀填空
1.the 2.Who 3.Do 4.As 5.Healthy 6.Themselves 7.Bitten 8.That 9.Injured 10.If
五、書面表達
There are great varieties of TV shows every evening.I never go to bed without watching some of the shows, among which Night News, Sports and Animal World are my favorite ones.
I like to watch the Night News show, because I can know what is going on at home and abroad.Without watching this show I cannot learn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e Sports Show is very exciting.I can enjoy various sports events that take place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without going out of my house.
The Animal World Show is also wonderful from which I can learn something very amusing.The show really widens me scope of knowledge about animals.
The Sports Show is very exciting.I can enjoy various sports events that take place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without going out of my house.
The Animal World Show is also wonderful from which I can learn something very amusing.The show really widens me scope of knowledge about animals.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
1.下列劃線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惆悵(chànɡ)?? 百舸(ɡě) ???斑斕(làn) ????失其所與(yǔ)
B.頹圮(pǐ) ??? 漫溯(sù)??? 浣溪沙(huàn) ?? 變徵之聲(zhǐ)
C.浙江(Zhé) ???冰屑(xiè) ?? 幾束(shù) ????數目項王(shuò )
D.創傷(chuānɡ )? 瞋目(zhēn) 戮力(lù ) ????和而歌(hè)
2.下列詞語中解釋有誤一組是( )(3分)
A.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 矯厲:造作勉強
B.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諫:勸止
C.云銷雨霽,彩徹區明 霽:雨后初晴
D.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窮:貧窮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語義明確的一項是 ( )
A.曹操的性格具有雙重性,他的雄才大略與奸詐兇狠對于任何一個扮演他的演員來說都具有挑戰性,也是個難得的表演機會。
B.我國計劃在2011年向太空發射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的實驗,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國極大關注,被全球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C.盡管作為歐盟成員國的希臘經濟總量有限,其債務危機不足以使美國經濟受到直接沖擊,但是仍然會間接影響美國經濟的復蘇進程。
D.災后重建三年目標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個對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結果,二是災區干部群眾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績。
第II卷(非選擇題)
二、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秋天的心
林清玄
我喜歡《唐子西語錄》中的兩句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這是說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計算甲子日歷,只知道觀察自然,看到一片樹葉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從前讀賈島的詩,有“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之句,對秋天蕭瑟的景象頗有感觸,但說到氣派悠閑,就不如“一葉落知天下秋”了。
現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說是“落葉滿無不知秋,世人只會數甲子”,對現代人而言,時間觀念只剩下日歷,有時日歷猶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鐘表了,誰會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當漢人到臺灣來墾植移民的時候,發現臺灣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沒有日歷,甚至沒有年歲,不能分辯四時,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開為一年,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漢人想當然的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漸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為歷史名詞,他們有了年歲,知道四時,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經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對歲月的感知變化由立體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夸人興嘆?以現代人為例,在農業社會還深刻知道天氣、歲時、植物、種作等等變化是和人密切結合的。但是,商業形態改變了我們,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經沒有任何差別了。這雖使人離開了“看天吃飯”的陰影,卻也多少讓人失去了感時憂國的情懷和胸懷天下的襟抱了。
記得住在鄉下的時候,大廳墻壁上總掛著一冊農民歷,大人要辦事,大至播種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會去看農民歷。因此到了年尾,一本農民歷差不多翻爛了,使我從小對農民歷書就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情。一直到現在,我還保持著看農民歷的習慣,覺得讀農民歷是快樂的事,就看秋天吧,從立秋、處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極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黃昏林園里清黃的落葉,不都是在說秋天嗎?所以,雖然時光不再,我們都不應該失去農民那種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城市不是沒有秋天,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就會知道,本來從東南方吹來的風,現在轉到北方了;早晚氣候的寒涼,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與黃昏的彩霞,都與春天時走有不同了。變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漸漸地加深藍色的調子,云更高、更白,飄動的時候仿佛帶著輕微的風。每天我走到陽臺抬頭看天空,知道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園記憶中的那個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開的那個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見到落葉的同一個秋天。
若能感知天下,能與落葉飛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謙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熱鬧的城市。秋天也不會遠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錢、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葉擊中,也見不到秋天的美。
秋天的美多少帶點瀟湘之意,就像宋人吳文英寫的詞“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一般人認為秋天的心情會有些愁惱肅殺。其實,秋天是禾熟的季節,何嘗沒有清朗圓滿的啟示呢?
我也喜歡韋應物一首秋天的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在這風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麗清明的季節,要在空山的落葉中尋找朋友的足跡是多么困難!但是,即使在紅磚道上,淹沒在人潮車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跡,更是艱辛呀!4.本文在開篇和接近結尾兩處各引用了詩句,請分析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分)
5.作者筆下的“秋天的心”,體現在哪些方面?(6分)
答:
6.理解下面兩句話的含義。(6分)
(1)平埔族快要成為歷史名詞,他們有了年歲,知道四時,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經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3分)
答:

(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經沒有任何差別了。(3分)
答:
7.作者認為“即使在紅磚道上,淹沒在人潮車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跡,更是艱辛呀”,談談你的理解。(6分)
答:
三、文言文閱讀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子貢問:“師與商①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②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
公孫丑曰:“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③也?” 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④。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孟子·盡心上》)
【注釋】①師與商:師,顓孫師,即子張。商,卜商,即子夏。②愈:勝過,強些。③孳孳:勤勉不懈的樣子。④彀率:拉開弓的標準。
(1)試分別概括孔子立身行事的原則和公孫丑、孟子求“道”的觀點。(4分)
(2)結合上面的選段,聯系學習或生活實際,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做到“中道而立”。(5分)
四、默寫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9. ,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 。(孟浩然《夜歸鹿門歌》
10.倩何人喚取, ,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11.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 ,是知也。” 《論語·為政》
五、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絕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
12.分析詩中“逾”“燃”二字的表達效果(4分)
13.作者在表達情感方面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整首詩具體分析。(4分)
六、作文
??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說的是親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說的是友情;“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說的是愛情;“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說的是愛國情。喜怒哀樂都是情。情,是一個永遠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請你寫一篇以“情”為話題的文章,把你想說的話、想講的故事、想表達的愿望表達出來。
???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1.B
2.D
3.C
4.開篇引用《唐于西語錄》中的兩句詩,寫出了通過觀察自然,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突出了秋天給人一種氣派悠閑的感覺,引出話題。結尾引用韋應物一首秋天的詩,是為了表現出秋天的清朗圓滿,美麗清明,為后文作者抒發尋找自己的足跡,更是艱辛的感慨作鋪墊。這兩處的引用,都表現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4分)(意思相近即可)
5.“秋天的心”體現在:氣派悠閑之意;感知自然之心;感時憂國的情懷和胸懷天下的襟抱;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謙卑的心情;清朗圓滿,美麗清明的情懷。(6分)(意思相近即可)
6.(1)漢族逐漸同化了平埔族,使他們有了“文化”,卻遠離了自然,平埔族后裔已經失去了感知自然、逍遙自在的心。(3分)(意思相近即可)
(2)商業形態改變了人們對歲月的感知,春夏秋冬千篇一律,失去了感時憂國的情懷和胸懷天下的襟抱了。(3分)
7.我認為這句話是有道理的。隨著文化和商業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失去了感知自然的情懷,進而失去了悠閑、謙卑、清明美麗的心靈,忙忙碌碌的生活會讓人們不斷地脫離自然,忙碌追逐的過程中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審視自己,這樣會逐漸失去自我,被社會同化。(6分)認為這句話沒有道理也可,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8.(1)(4分)孔子認為應該不偏不倚,做得恰到好處。(1分)公孫丑認為,“道”應該可望也可及,才能令人勤勉地追求。(1分)孟子則認為真理不能降格以求。(1分)同時認為要善于引導和激發,做到“中道而立”(1分)
(2)(5分)示例: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確立好行事的標準,并努力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如在教學中,教師既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激活學生思維,注重傳授的方法;又不能包辦代替,越俎代庖,要給學生留有消化、理解、自我體驗、自主探究的余地。(5分)
9.鹿門月照開煙樹 惟有幽人自來去
10.紅巾翠袖 揾英雄淚
11.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12.(1)漫江碧波蕩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風光!一個“逾”字,寫出了水鳥借江水的碧色襯托而愈顯其翎毛之白,碧白相映生輝;
滿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鮮花紅艷無比,一個“燃”字,寫出鮮花的紅艷簡直就象燃燒著
一團旺火,多么綺靡,多么燦爛!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為競麗。(4分)
13.此詩的表現手法是以樂景寫哀情(反襯亦可),抒發了詩人思鄉的殷切之情。春
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游玩的興致,卻反而勾
起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它并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
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14.???????????????????? 心弦上不逝的風景
??? 去縣中補習那年,父親病重,母親脫不了身,叫妹妹送我。
??? 那天,山風很大,羸弱的小妹肩挑兩筐沉沉的行李,在溝溝洼洼里晃蕩,瘦小的身子像根離地的芨芨草,顫顫地顛簸在荒涼里。
??? 我默無言語地隨在后面,靜靜地聽風聲里綠竹扁擔的肩壓聲。滿山是血色的夕陽,浸赤了草尖林梢,染紅了隱隱的村居,小妹蠟黃的臉映得紅山茶一樣。
?? “哥,前面就是狀元泉,四爺爺說,叫了狀元泉,明年準能考中。”小妹一臉燦然,凌亂的劉海兒下,是一雙充滿渴盼的眼睛。
??? 小妹放下扁擔,理了理亂發說:“哥,我幫你叫,我聲尖。”小妹像山里的妞趕集子似的掩不住喜色。
??? 娘娘嶺上,小妹立在翻涌的草波里,夕陽柔柔地裹了渾身,像蘆葦蕩中的丹頂鶴。
??? 小妹瘦小的雙手捂成海螺狀,微微地聳起身子,深吸著干澀澀的山風。一個尖長尖長的聲音,遠遠地掠過山風,在梁子草坡間穿梭……
??? 山風正兇,娘娘嶺上卻如一個沉靜的湖,落日的余暉染紅湖面歸巢的林鳥,染紅了小妹佇立的身影,染紅了那聲如岸邊號子的長音:“哥,你能中,準能中,中——”
?? “哥,你聽,狀元泉回聲了,你聽,你聽。”小妹回眸間的一臉悅色,使我的眼眶盈盈地溫熱起來。
??? 山谷的回音,嗡嗡的,一片模糊,我卻聽出了明晰,聽出了厚厚實實的分量。
??? “哥,明年你準能中!四爺爺說,狀元泉有靈性。”小妹撲閃著亮黑的眼睛,定定地凝視了我一陣,默默地又挑起筐趕路。
??? 遠山的霧漸漸地朦朧起來,渾圓的夕陽收起最后一抹霞光,暮色淡淡地襲來。凝望著小妹挑著碩大的籮筐顛簸著,瘦小的身影隱入暮色,我淚流滿面。
??? 回城的日子我精精細細地跋涉過每一個朝暮,不管我未來的日子是否感應到小妹呼泉的靈氣,是否有風有雨,小妹,我依然戀你,你給我一生的感動,永遠是那道心弦上不逝的風景。
???? 解析:作者集中描述了小妹在娘娘嶺上呼叫狀元泉的情景。文章反復渲染“染色的夕陽”、“落日的余暉”、“最后一抹霞光”,把小妹的呼叫置于一種美麗、肅穆、雄闊的背景之下,以景襯人,愈發顯出一種悲壯美。夕陽把“小妹蠟黃的臉映得像紅山茶一樣”,小妹被“夕陽柔柔地裹了渾身,像蘆葦蕩中的丹頂鶴”,夕暉“染紅了小妹佇立的身影,染紅了那聲如岸邊號子的長音”,這種蘊含思想與感情、閃射著光芒的形象,不僅成為這位補習生心弦上不逝的風景,也定格在讀者的腦海里。
寫作提示:寫“情”,選材宜具體,寫自己感受最深刻、最動情的事。只有首先感動了自己,寫出來才有可能感動別人。主題宜集中、單一,積極向上。父愛、母愛、朋友情、同學情、師生情,都在選材之列,都可寫出時代氣息來。但不可誤把早戀當做珍貴的感情來歌頌。寫“情”,描述宜生動。要學會寓情于事,寓情于物。要借鑒朱自清《背影》,善于捕捉典型、生動的細節,用細節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用細節傳達摧人肺腑的真情。這樣才能以少勝多,給人留下值得反復咀嚼的回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真| 壶关县| 封开县| 云南省| 房产| 颍上县| 襄樊市| 满洲里市| 鄂州市| 宜兴市| 亚东县| 石楼县| 砀山县| 贵溪市| 栾川县| 万山特区| 卓资县| 阿尔山市| 扎兰屯市| 四会市| 云南省| 攀枝花市| 西和县| 开平市| 平和县| 乌拉特前旗| 金沙县| 南昌市| 行唐县| 获嘉县| 车险| 安图县| 永兴县| 库尔勒市| 广州市| 施甸县| 湄潭县| 田东县| 四会市| 广昌县| 辽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