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共4頁) ?一、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30小題,60分)1.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認為,過渡時期總路線“反映了歷史的必然性”,“歷史證明,黨提出的過渡時期總路線是完全正確的”,其完全正確的主要原因在于A.它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 B.它體現了當時領導人急于強國的主觀愿望C.它是中國“一邊倒”外交政策的必然選擇 D.它是中國缺乏建設經驗的一種極端體現2.宣傳畫是以宣傳鼓動、制造社會輿論和氣氛為目的的繪畫。右圖宣傳畫應創作于A.抗日戰爭時期B.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D.改革開放時期3.日本內閣2011年2月14日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日本2010年名義GDP總值約為5.474萬億美元,低于中國同年的5.879萬億美元。中國已正式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騰飛的奇跡最主要得益于A.1978年改革開放的決策 B.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C.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確立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中國的建立4.據《華東經濟管理》1991年S2期統計“從工業總產值看,江西紡織化纖部分企業1990年工業總產值比1983年增長48.04%,年均增長6.86%,……”。當時江西紡織化纖部分企業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主要是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的提出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展開C.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5.美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8月2 5日表示,自奧巴馬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的近一年來,并沒有使美國輪胎進口總量下降,也沒有幫助輪胎制造行業增加就業,相反卻加重了美國消費者的負擔。如果中國政府想繼續反對美國對我國的這一不正當制裁時,可以通過下列哪一機構組織進行磋商解決6.APEC成員國在國力、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及社會制度方面差異很大。為此,APEC確立了與之相符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①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②協商一致、自主自愿 ③降低關稅、自由貿易 ④開放性和漸進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面對2009年金融危機,德國前外長費舍爾曾說:“在這場全球危機結束時,歐洲只會變得更加無足輕重,……歐洲不是在尋求更緊密的團結,而是正在這場危機中重新國家化,讓自己回到過去。”這表明 A.歐洲一體化進程受挫 B.歐盟將失去世界一極的地位C.歐洲聯盟正走向解體 D.金融危機促使歐洲更加團結8.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加深的影響,有的國家在刺激經濟的方案中提出了優先購買本國產品的條款。如果你是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申明的正確立場是①貿易保護的擴展促使我們只能順應這一趨勢 ②各國不應以鄰為壑,而應加強合作和磋商③通過合作磋商解決國際貿易中存在的問題 ④貿易保護將使本已嚴峻的經濟形勢更加困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確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了孟子的一個思想的正確——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治者的默認。”此處“一個思想”具體是指A. 制天命而用之 B. 統治者要實行“仁政” C. 加強中央集權 D. 兼相愛、交相利10.西方園林體現人工美,布局對稱、規則、嚴謹;中國園林追求山環水抱,曲折蜿蜒,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下列與中國園林體現的哲學思想一致的是 A.萬物皆備于我 B.仁者樂山,智者樂水C.天地與我并生 而萬物與我為一 D.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11.“從來皇帝的尊號中都有‘奉天承運’‘繼天立極’這樣的字樣。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發跡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這樣神圣的光環。”曾為皇帝制造神圣光環的歷史人物是A.老子 B.董仲舒 C.李贄 D.梁啟超12. 金觀濤、劉青峰在《觀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學成為官方意識形態,不僅意味著整個儒家道德哲學和倫理規范統統可以從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還實現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標準與社會行動合理性標準的統一。”材料主要反映出A.官方理學實現了宇宙秩序、社會行動和儒家價值觀的統一 B.整個儒家道德倫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頭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識形態的合理性最終標準的意義D.理學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時放棄了對道德價值源頭的思考13. 一人生活在明朝時,下列有關他的說法有可能發生的是 ①喜歡寫意畫 ②讀了許多帶插圖的小說③在科舉考試中用顏體書法寫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④喜歡聽京劇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4.“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萬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幾更時萬古千秋”,這些詩句是對下列中國哪種傳統藝術特點的描述A.魔術 B.繪畫 C.戲劇 D.雜技15.“盡管流于詭辯,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學的領域,使其不僅包括物理學和形而上學,還包括倫理學和政治學。正如羅馬時代的西塞羅所言,……‘把哲學從天國帶到人間’。”文中省略處應為A.智者學派 B.蘇格拉底 C.康德 D.伏爾泰16.柏拉圖說:“在所有動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亞里士多德表示:“一個自由人是為自己活著。因而不是為伺候別人而活著。”這反映了古希臘先哲的精神本質是A.理性主義 B.個人主義 C.懷疑主義 D.人文主義17.恩格斯曾經指出,西歐中世紀的歷史只知道一種形式的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是指A.君權神授觀念 B.人文主義思想 C.基督教神學思想 D.自然法精神18.在歐洲歷史上,“首次出現了一種幾乎是純粹的世俗觀念,主要的思想家們看來,人生已不再是為尋求來世歸宿的一個短暫的準備階段”。這應歸功于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英國革命 D.啟蒙運動19.馬丁·路德主張“君權神授”(君權直接來自于上帝),提出“國家的存在是神的旨意和命令,而君主的權力則是神的意志的體現。”這體現了馬丁·路德A.否定教皇的權威 B.思想出現了倒退C.主張教會高于國家 D.與其因信稱義的思想相矛盾20.英國的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國王和他的人民之間存在一個契約協定……這就好像一條紐帶。紐帶的一頭是君主對國民應盡的保護義務,另一頭是國民對君主應盡的義務。先生,一旦這條紐帶被切斷,那么只能說,別了,君主統治!”他的思想觀念是A.君主立憲的觀點 B.革命權利的學說 C.社會契約的理念 D.天賦人權的思想21. 下圖為蘋果公司最初的LOGO,圖片外框寫著“牛頓,一個永遠孤獨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靈魂。”該公司作此選擇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頓的經典力學理論A.首次將人置于世界和社會的中心 B.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識取得革命性進步C.深刻揭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屬性D.用數學方法精確描述了宇宙運行規律22.法國作家雨果這樣描寫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暴行:“一天,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兩個勝利者一起徹底毀滅了圓明園。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分別叫做法蘭西和英格蘭。”這種寫作風格屬于A.現實主義 B.現代主義 C.荒誕派 D.浪漫主義23.戊戌變法期間,湖南《湘報》發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來參詳,中國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渾圓物,誰是中央誰四旁。”這首詩歌所表達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維新變法 B.鼓勵人們向西方學習C.宣傳科學救國 D.勸導國人放棄天朝觀念24.報刊往往能夠反映政情輿論。近代以來,“專制仆而立憲政體殖焉。……經濟問題繼政治問題之后,則民生主義躍躍然動,20世紀不得不為民生主義之擅場時代也。”以上言論應該刊登于A.《時務報》 B.《國聞報》 C.《民報》 D.《新青年》25.孫中山曾說:“古時所講的忠,是忠于皇帝……我們在民國之內,照道理上說,還是要盡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國,要忠于民,要為四萬萬人去效忠。……故忠字的好道德還是要保存。”由上文可以看出孫中山對待傳統道德的態度是A.全盤繼承 B.全盤否定 C.古為今用 D.一分為二26.“愛國”卻“不愛”中國舊文化,“反帝”卻崇拜帝國主義“文化”。能體現此特點的歷史事件是A.維新變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27.發表于1940年1月,闡述中國革命理論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論述了中國革命的發展階段、性質、領導權等問題。“在今天的中國,這種新的……國家形式,就是抗日統一戰線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對帝國主義的;又是幾個革命階級聯合的,統一戰線的。”上述材料來源于百度詞條,它是毛澤東的哪一部著作A.《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義論》 D.《論人民民主專政》28.《西游記》中多次出現“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這種看似不可思議的幻想,在他的理論中,卻變成了科學的真實。他是A.達爾文 B.牛頓 C.普郎克 D.愛因斯坦29. 我國古代嫦娥奔月的傳說、敦煌莫高窟的飛天壁畫、西游記孫悟空的騰云駕霧圖,都表達了古代人們探索宇宙蒼穹的愿望。我國實現飛天夢想,中國人能夠實地考察宇宙蒼穹的偉大壯舉是A.“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發射成功 B. 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C.“神舟5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 D. 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30.法國史學家馬克?布洛赫在《歷史有什么用?》中引用了比利時歷史學家皮雷納的一句話:“如果我是文物收藏家,眼睛就會只盯著那些古老的東西,可我是個歷史學家,我熱愛生活。”由此可知布洛赫認為研究歷史應具備的最基本素質是 A.具有感悟生活的欲望 B.關注原始文物的價值C.局限于歷史的情境中 D.只注目現實世界即可二、材料題(共3大題,40分)31.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一 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個極其復雜和困難的歷史任務。現在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完成了。我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戰勝誰的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劉少奇《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材料二 (中共)八大報告所闡述的一些經濟建設的重要方針,因為有“一五”計劃的經驗與教訓作借鑒,所以比較適合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經濟工作的實際。——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材料三 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但是……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堅持下去。八大以后,我們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許多成就,同時也遭到了嚴重挫折。 ——《鄧小平文選》材料四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就是準確地,完整地學習和運用毛澤東思想嘛。基本點還是那些。從許多方面來說,現在我們還是把毛澤東同志已經提出、但是沒有做的事情做起來,把他反對錯了的改正過來,把他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當然,我們也有發展,而且還要繼續發展。 ——《鄧小平文選》請回答:⑴依據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線形成的重要背景。(4分)⑵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線“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堅持下去”,社會主義建設遭到“嚴重挫折”。指出20世紀50年代經濟工作遭到“嚴重挫折”的原因及表現。(8分)⑶八大路線是毛澤東思想重要內容,據材料四,指出鄧小平理論形成與八大路線的關系。(3分)32.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1分)近代以來,法蘭西民族創造出獨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響了歐洲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就思想文化領域而言,18世紀的歐洲堪稱法國之歐洲。當時的歐洲人……為法國啟蒙思想家那些順應時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時間,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語熱”風靡除了英國之外的幾乎整個歐洲。 ⑴啟蒙思想家的“新思想”有哪些?(2分)分析這些思想當時在歐洲廣受歡迎的主要原因。(3分)材料二: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學家時說:“他的所有作品僅僅形成了一部書……我們在這里看見,我們的整個現代文明的走向,帶著我們說不清楚的、同現實打成一片的驚惶與恐怖。一部了不起的書,他題作‘喜劇’,其實就是題作‘歷史’也沒有什么。”⑵雨果所追悼的文學家是誰?(1分)屬于哪種文學流派?(1分)結合歷史背景分析該文學家的作品中,令人感到“驚惶與恐怖”的社會現實是什么?(2分)材料三:20世紀40、50年代,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在法國文化界流行。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給世人描繪了一幅陰暗的世界畫面:人生是荒誕的,現實是令人惡心的,人們在生活中充滿恐懼感、迷惘感和孤獨感。所以存在主義特別強調個體自由創造性、主觀能動性,把人的意義、人的價值歸結為人的自由選擇與創造。 ——呂一民《法國通史》⑶薩特存在主義哲學出現的背景可能與20世紀哪些重大事件相關?(2分)33.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馬克思主義與以儒學為主體的傳統文化相融合,是毛澤東思想的一大特色。毛澤東思想與孔子學說有哪些契合點呢?……毛澤東思想的根本立場是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其核心理念和宗旨。……毛澤東歷來重視對孔子教育思想和方法的繼承和發展,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多次強調要讓各個階層的人都能接受教育。——摘編自《賈陸英: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材料二:新文化運動為20世紀早期中國文化界中,由一群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革新運動。在這一時期,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人物,主要成員都相信必需用現代西方文化替代中國傳統文化。——摘編自《中國近現代史》請思考:⑴材料一中提及的毛澤東思想分別與孔子的哪些思想有契合?(4分)⑵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早期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有哪些?(8分)⑶如何認識材料二中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2分)高二學年歷史學科期末考試(參考答案)一、選擇題:二、材料題32.(11分)⑴新思想:分權制衡、天賦人權、人民主權、社會契約、理性主義等思想(或答自由、平等、民主、博愛、科學、人權、法制、理性等思想)(每答對一點給1分,滿分不超過2分) 原因:啟蒙思想順應了歐洲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矛盾尖銳;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新興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3分)⑵巴爾扎克(1分)(批判)現實主義(1分)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貧富分化日趨嚴重,社會矛盾尖銳。(2分)⑶世界大戰(1分)、經濟危機(或答經濟大蕭條)(1分)(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共4頁) 命題人:張洪卿 張雪瑩第I卷( 選擇題 共54分)本卷包括36小題,每小題1.5分,共54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題意的。讀24節氣圖,回答下列1~3題。1.哈爾濱小滿這一天的晝長與下列哪個節氣的晝長最接近A.谷雨 B.大暑 C.小雪 D.雨水2.哈爾濱(45°N)小滿這一天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約是(假設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是均勻的)A.53° B.47° C.29° D.61°3.雨水至驚蟄這一段時間太陽直射點A.在北半球向南移動 B.在北半球向北移動 C.在南半球向北移動 D.在南半球向南移動4.右圖中各序號與地質作用對應正確的是A.①-沉積作用 B.②—風化作用 C.③-重熔再生作用 D.④-侵蝕作用5.④作用最終形成的巖石可能是A.石灰巖 B.大理巖 C.玄武巖 D.砂巖右圖為“中國農業綜合開發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6~9題。6.造成我國各地農業生產發展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 B.勞動力、技術C.氣候、地形 D.市場、交通7.與①區相比,③區糧食生產的優勢條件是 A.機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水熱資源豐富 D.人均耕地面積大8.⑥地的新疆和內蒙古等地畜牧業比重偏高的主要原因是A.少數民族集中,生活習慣所致 B.熱量不足 C.降水少,水資源對農業生產影響大 D.土壤貧瘠,不利于糧食種植9.關于①區農業地域類型的特征敘述正確的是A.地廣人稀,機械化水平高 B.復種指數高,單產值高 C.水熱資源豐富,投入勞動力多 D.小農經營,商品率高下圖為“北半球中緯度某地某日5次觀測到的近地面氣溫垂直分布示意圖”。大氣近地面溫度和上方溫度差越小,對流越弱;近地面溫度越低,大氣越穩定;當下面溫度低于上方溫度時叫逆溫,發生逆溫大氣特別穩定。當日天氣晴朗,日出時間為5時(地方時)。讀圖,回答10~13題。10.由圖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時、20時大氣較穩定 B.12時、15時出現逆溫現象C.大氣熱量直接來自太陽輻射D.氣溫日較差自下而上增大11.該地近地面大氣質量最差的時段可能在A.5時 B.8時 C.12時 D.15時12.當地該日 A.日落時間為17時 B.與三亞相比白晝較長C.正午地物日影長度一年內最長 D.正午太陽一定位于正北方向13.哈爾濱最易出現逆溫的時間是A.夏季日出前 B.夏季多云的白天 C.冬季晴朗的夜晚 D.冬季的午后讀“中國東中西部能源生產與消費量占全國的比重示意圖”,回答14~15題。14.關于我國東、中、西部能源生產與消費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中西部生產量均大于消費量 B.東部地區生產量小于消費量C.能源生產與消費區域不平衡 D.我國能源消費嚴重依賴進口15.下列哪些做法可以解決圖示問題①南水北調 ②西氣東輸③西電東送 ④在東部沿海建核電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下圖為“我國某沿海城市50米高度大氣中NO2濃度等值線圖”(單位:毫克/立方米),回答16~17題。16.圖中所示該城市在城市化過程中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的污染源可能是A.汽車尾氣污染和工業廢氣污染 B.噪聲污染和光化學污染C.固體廢棄物污染和水體污染 D.化學農藥污染和粉塵污染17.目前,很多城市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其原因可能是①城市人口增多,超過城市合理人口容量 ②放射性物質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種數量減少 ③工業膨脹,產生大量廢棄物,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 ④城市化過程中車輛劇增,排放的有害氣體物質增多 ⑤城市濕地面積減少,城市熱島效應加劇 ⑥地下水開采過量,地表下陷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⑥讀北半球某區域土地利用狀況圖,回答18~20題。18.該區域土地利用類型轉變的原因主要是 A.土壤更肥沃 B.熱量更豐富 C.降水更豐沛 D.光照更充足19.區域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將使區域內 A.年總蒸發量增加 .B.地下徑流減少 C.地帶性植被改變 D.自然災害減少 20.人類緩解這種變化的主要措施是 A.調整作物布局 B.改善能源結構 C.已提高消費水平 D.推廣無氟冰箱海陸風是熱力環流的一種,假設下圖是“我國北方沿海地區海風入侵時污染物輸送狀況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21~22題。21.當盛行風在一年中最為強盛時? ( )A.寧夏平原到河套平原河段可能發生凌汛???? B.長江口正處于一年中鹽度最低的時刻??? C.陽光可直射汕頭市井底???????????????????? D.北半球陸地等溫線向南彎曲 22.若圖中污染物的成分主要是氮和硫的氧化物,當一天中陸地溫度最高時,可能會A.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 ?B.形成酸雨???? C.出現大風天氣?????D.污染物迅速消失 讀世界某區域圖,回答23~24題。23.下列關于圖中A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從南向北降水量越來越大,風力越來越強?? ②河流短促,水流湍急,不易于發電③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多火山、地震????? ④北部西海岸干旱、多霧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24.B處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當地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包括①勞動力資源豐富??②草類茂盛?? ③土地租金低?? ④交通便利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左圖示意四個國家人口的性別-年齡的構成,請仔細分析后回答25~26題。25.圖示四國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6.圖示四國中30~39歲人口數量從少到多依次是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圖為某城市某功能區內的日均地鐵分時段客運量統計圖,讀后回答27題。27.根據客流量的時段統計,該功能區最可能是A.高級住宅區 B.電子工業區 C.中心商務區 D.公園游覽區28.下面四幅圖中地理坐標正確的是 A.(90°E,60°S) B.(90°W,23°26′N)?C.(30°W,60°N) D.(90°E,23°26′N)?下列一段野外考察游記,回答29—31題。“行進在大峽谷,滿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實的軀體,腳下的江水喚出低吟的浪濤。險惡的地理環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勞作在這里,除了江邊有少許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壘石造地,在飄游的白云間扎木蓋房,真可謂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為在大山上立穩腳跟,堅忍不拔的傈僳族人發明了千只腳落地的建筑,即用眾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撐著房屋。”29.作者文中描述的地點位于 A.青藏高原 B.天山北麓 C.江南丘陵 D.橫斷山區30.“千腳落地式”房屋主要與當地何種自然條件相適應 A.地形 B.氣候 C.水源 D.土壤31.根據當地環境推測,此村落多為 A.集聚式 B.規則式 C.散居式 D.多邊形下圖為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某城市人口密度、土地價格、交通通達度、夏季平均氣溫變化圖,讀圖完成32題。32.圖中四條曲線,表示土地價格變化的曲線是 A.a曲線 B.b曲線 C.c曲線 D.d曲線2010年8月7日,甘肅舟曲縣持續降雨40多分鐘,降雨量達到90多毫米,強降雨導致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造成遇難1465人,失蹤300人,受災4496戶、20227人。據此完成33~35題。33.災害發生后,能最快看到某地受災嚴重程度的技術是A.RS技術 B.IT技術 C.GIS技術 D.GPS技術34.災害發生后,對災情進行綜合評估所用的技術是A.RS技術 B.IT技術 C.GIS技術 D.GPS技術35.與舟曲縣泥石流災害發生事件關聯性最小的是A.周邊溝壑縱橫,高差懸殊的復雜地形因素B.持續時間長,降雨強度大,降雨總量多C.汶川地震對舟曲影響很大,地震導致其周邊山體的裂度增大、巖層破碎,雨水容易進入,導致滑坡、泥石流發生。D.縣城選址不當,水利工程設施少。36. 魯爾區是世界著名的工業區,經過一個世紀的繁榮后,于20世紀50年代走向衰落,又經過近三十年的整治,重新煥發生機。20世紀50年代以來煤炭作為能源,其需求量呈減少趨勢的原因是 ①石油和天然氣的大規模利用 ②世界煉鋼技術提高,耗煤量減少③煉鋼的耗煤量逐年增加 ④煤炭資源逐漸枯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第II卷(非選擇題 共46分)本卷為必考題。第37-39題都必須作答。37題3小題共14分,38題2小題共16分,39題3小題共16分。37.下圖為世界各地氣溫年較差分布示意圖,圖中虛線表示水稻種植的北限。讀圖分析回答以下問題。(14分)(1)試分析西經30°經線上氣溫年較差分布的總體規律及其形成的原因。6分(2)圖中A到C處氣溫年較差變化很快,原因可能有哪些?4分(3)B點是北半球水稻種植緯度最高地區,試從氣候角度分析這里種植水稻的有利條件。4分38.下圖是我國的5個相鄰省級地區的輪廓圖,圖中數字表示該大區三類資源數量所占全國的比重,分析完成以下各題。(16分)(1)比較圖中三個數據說明該區社會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嚴重問題,分析其成因。8分(2)①、②工程的建設是緩解上述問題的對策之一,試比較兩線路的主要差異。8分39.讀我國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16分)(1)西氣東輸管道從武威到鄭州段為什么不走直線,而向靖邊一帶凸出?若沿圖中虛線修建,與現有路線相比有何優勢?6分(2)山西是能源大省,除了通過公路、鐵路直接向外輸出煤炭外,還以何種形式向外輸送能源?這種形式有何好處?6分(3)指出圖中D城市的城市地域形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哈爾濱市第九中學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 期末學業階段性評價考試高二學年地理文科試卷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1-36每小題1.5分37.(1)大致從赤道向兩極不斷增大2分, 隨緯度升高,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增大2分,晝夜長短變化幅度增大2分(2)這里是海洋和陸地的過渡地帶,并且有落基山脈,阻擋了太平洋上的水汽2分,使北美大陸內部受海洋影響很小,大陸性氣候顯著2分(3)這里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2分,夏季氣溫較高,降水豐富,雨熱同期2分,與同緯度地區相比,有利于水稻種植。38.(16分)(1)水資源短缺2分 降水量(徑流量)較小2分,且主要集中于夏季(季節變化大)2分,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2分,浪費嚴重2分,水污染嚴重2分, 任選其三(2)①線水質較好2分,可自流,節省能源2分②線利用現有河道,工程量小2分,水量大2分,污染嚴重2分。任選其二(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共3頁)I卷(共5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50分) 1、恩格斯說:“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展起來。”這主要說明 A人要去學會改變自然界B只有發揮人的智慧,才能改變自然界C認識和改造世界,需要發揮人的智慧D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2、下列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的是①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 ②氣者,理之依也③絕對精神 ④理生萬物,理主動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 ②④3、隨著時代的轉換、實踐的深化、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作為時代精神之精華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必然要關注重大現實問題,并增添新的內容,以新的理論觀點、體系建構、表現方式滿足時代的要求和實踐的需要。這是因為哲學 A是一定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B是對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的正確總結C是對客觀社會的正確的如實地反映D具有與時俱進的光輝品質4、毛澤東思想的偉大之處,在于它是一個系統的方法論和世界觀,是哲學層面的理論體系。下列關于哲學和世界觀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①哲學是以世界觀為研究對象的②哲學是關于人們對整個世界和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的看法和根本觀點的學說③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理論,是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④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在改革進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對聲音的出現,而是一出現不同聲音,改革就戛然而止。這句話表明 A唯心主義認為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B形而上學在社會歷史領域會陷入唯心主義的泥潭C唯物主義始終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是無能為力的D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存在著多個答案6、社會是由人組成的,社會的變化發展離不開人的活動,而人的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思想動機支配下進行的。這①意味著社會歷史由人們的動機、目的決定②與人類社會的物質性并不矛盾③表明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有道理④還需要進一步追溯產生這些思想動機的物質原因,即社會存在。社會存在最主要、最根本的內容是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A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7、朝鮮新一代領導人上臺后,國際社會密切關注朝鮮往哪走。其實朝鮮一直在變化,但它還沒有達到質變的點。這體現了 ①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②事物在發展的一定階段和一定時期,根本性質沒有變化③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④量變是永恒的、絕對的,質變是暫時的、相對的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8、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增收新詞語和其他詞語近3000條,增補新義400多項,共收條目69000余條。近年來涌現的新事物、社會生活的新變化,通過這些新詞、新義、新用法得以充分反映。這體現了 物質是意識的反映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人腦是思維或精神運動的根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9、聯合國敘利亞監督團進入敘利亞后,與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同時展開接觸,比較公正地將西方不愿意聽到的聲音傳到了安理會,有關敘利亞當地形勢的信息不再是一邊倒地歸錯于敘利亞政府,這顯然并非西方所愿。從方法論上看,聯合國敘利亞監督團與西方對待敘利亞的不同態度體現了 ( )和( )的對立。①存在決定思維 思維決定存在②從實際情況出發 從主觀出發③全面地看問題 片面地看問題④真理 謬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出自南美的食人鯧,在廣西柳州不僅吞食當地的土生魚類,還咬傷兩個人的拇指,這一事件再次讓社會感受到了入侵外來物種帶來的威脅。對外來物種引進,要考察它是不是適宜在國內生長,會不會因為沒有與其相抗衡或制約它的生物而改變或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危害當地的生產和生活。這就是說,我們想問題、做事情、要做到A盡量避免一事物與他事物的聯系B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規律C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D充分發揮關鍵部分的重要作用11、2012年6月,白城房價出現環比上漲,一線城市北京是十大城市中唯一上漲的城市,二線城市也紛紛加入上漲的浪潮中。7月7日,溫家寶總理在江蘇常州調研時強調,房地產市場調控仍然處于關鍵時期,調控任務還很艱巨。必須堅定不移做好調控工作,把抑制房地產投機投資性需求作為一項長期政策。從辯證法角度看,這是因為A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B事物的發展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C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D新陳代謝是宇宙間不可抗拒的規律12、有人在談到禮讓與競爭的關系時說,禮讓表現出一個人的品德,競爭顯示才能,兩者都是現代社會必須具備的素質。德才兼備,方能利于個人和社會的發展。善于禮讓而又有才能的人一定會受到人們的歡迎和接納,更具競爭力;那些有才無德的人在競爭中會不擇手段、損人利己,一定會引起人們的反感,以失敗告終。這一論斷體現出的思想方法是A兩點論 B重點論 C均衡論 D一點論13、溫州的打火機行業在最輝煌時期有4000多家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為80%-90%,如今僅剩百余家,持續開工的僅10余家。打火機制造位于產業價值鏈低端,產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有限,再加上成本上升過快,成本優勢基本喪失,這個行業自然就衰落了。這表明A主要矛盾主導著事物的發展方向B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C次要矛盾遲早會上升為主要矛盾D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14、科學發展觀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和發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指引當代中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科學理論。科學發展觀提出近10年來,我國持續快速發展,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速度快、持續時間長、平穩程度高的重要發展時期,科學發展觀的科學性、創新性、指導性得到了充分彰顯。這證明A科學理論決定了社會的發展進程B沒有理論創新就沒有人類社會C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D技術創新推動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15、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反腐倡廉建設的根本要求。當前,我國正處在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處于社會矛盾的凸顯期,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必須以優良的黨風政風作保證。這里體現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是A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B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C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D社會基本矛盾是客觀的、無法解決的16、歷史學家可以記錄和重述已經發生的事情,也可以預測未來。他們預測未來的客觀基礎有①未來盡管多變,但并非雜亂無章②過去發生過的事,未來必定會發生③未來會發生的事,過去或現在必有端倪④距離過去或現在不遠的事,變化一定不會太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7、公立醫院在我國衛生體系中地位重要、影響重大,是醫改工作中最為艱巨的任務。衛生部出臺《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按照先行試點、逐步推開的原則,待經驗成熟、條件具備再向全國推開。上述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①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③要抓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要堅持共性與個性的統一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18、溫家寶和北大學子共度“五四”青年節。有學生蘸墨寫下了“仰望星空”來歡迎總理,而總理則揮毫相和,寫下“腳踏實地“贈予學子們,可謂珠聯璧合,涵義深刻。對這八個字的正確理解是: ①既要尊重客觀規律,又要發揮主觀能動性②既要盡責任做貢獻,又要有索取求尊重③既要樹立崇高理想,又要投身社會實踐 ④既要改造客觀世界,又要改造主觀世界A.①②?????B.②④????C.①③????? D.③④19、右圖中,該領導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 A. 認識具有片面性 B. 看問題沒有分清主流與支流C 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D 沒有透過現象認識本質20、人啊,年輕時期要濃烈些,中年時期要淡定些,老年時期要厚重些。這從一個側面揭示了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具特點②同一矛盾的雙方各具特點③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階段特點不同④事物是變化發展的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21、弟子問老師:“您能談談人類的奇怪之處嗎?” 老師答道:“他們急于成長,然后又哀嘆失去的童年;他們以健康換取金錢,不久后又想用金錢恢復健康。他們對未來焦慮不已,卻又無視現在的幸福。因此,他們既不活在當下,也不活在未來。他們活著仿佛從來不會死亡;臨死前,又仿佛他們從未活過。”這段話給我們的辯證法啟示是 ①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要堅持矛盾的對立統一③做到量變質變相結合 ④要堅持聯系的觀點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22、下列對諺語和詩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確的是 ①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雙方相互依存;②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堅持辯證的否定觀;③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實踐是認識的來源;④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23、書本是知識的寶庫,是人類獲得智慧的重要來源。但是如果迷信書本,變成本本的奴隸,思維就會陷入僵化,創造性就會受到阻礙。所以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上述觀點表明①書籍和實踐都是認識的基礎和來源②.必須反對用形而上學的觀點對待書本知識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④.要堅持用辯證否定觀對待書本知識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24、“只有在突破自我關切的瓶頸,進而關切全人類的福祉時,人生才算真正開始。”馬丁?路德?金這句話表明 A.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創造價值 B.價值判斷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C.奉獻社會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D.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社會提供一定的客觀條件25、有人說,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是“氣候政治博弈的新起點”。大會的對抗焦點自然是“發展中國家VS發達國家”圍繞減排目標和援助資金的較量。借助哥本哈根這個舞臺,發達國家開始有意淡化自己的“歷史責任”,要求主要經濟體處于“同一起跑線”上。這成為這輪“氣候政治”較量的突出特點。 不同國家之間激烈交鋒,爭論和妥協成為大會的顯著特征。從哲學上看,在對待全球問題上的態度產生差異表明 ①不同主體對同一事物的反映往往有主觀上差別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③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利益的對立是產生摩擦或沖突的根源 ④不同主體面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表現,體現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差異,產生不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沖突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II卷(共50分)二、問答題:26、材料一:從1999年到2011年,神州系統的8艘飛船在人類太空中留下8個扎實的腳印。宇宙探索過程發射目的神舟一號樣品:考核運載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驗證飛船關鍵技術和系統設計的正確性神州二號成型:在飛船上進行微重力環境下的各種實驗神舟三號載人:搭載模擬人神舟四號低溫:驗證低溫對發射的影響,解決前三次發射中發現的有毒氣體超標、太空輻射問題神舟五號圓夢:載人飛行,對前四次飛行獲得的數據進行驗證神舟六號筋斗:進行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神舟七號出艙:進行出倉活動實驗,掌握出艙技術神州八號天吻(1)結合材料一,運用“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的知識簡要分析我國宇宙探索歷程。(14分)材料二:2011年11月3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州八號”飛船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從“神舟一號”到“神州八號”,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完成了從一飛沖天到空間交會對接的跨越。在建立空間站的過程中,我國將迎來一系列的挑戰。面對航天事業的高風險,世界航天史上已有眾多先驅用生命的代價做出了注解。這意味著我國載人航天之路絕非坦途。(2)試分析材料二所體現的唯物辯證法道理。(10分)27、材料一:2012年5月6日錢江晚報報道:復旦大學研究生吳恒從未想到,自己會因創辦食品安全網站,繪制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形勢圖而一躍成為“網絡紅人”。2011年6月17日,吳恒與34名網絡志愿者創辦的“擲出窗外”網站上線。目前,資料庫已搜集近3000篇關于食品安全問題的新聞報道,點擊量突破19萬人次。該網站內容被上海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上海發布”轉載,近日一度因訪問量過大而癱瘓。材料二: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接連發生,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溫家寶總理在不同場合多次指出,企業家的身上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一個有良知的企業家,在考慮自己的商業利益之外,更應該考慮消費者的利益、公共影響和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參與和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結合以上材料,運用整體和部分相互關系的原理回答:企業家承擔社會責任與建設和諧社會的關系。(8分)28、材料一:科學地認識和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效率與公平統一觀,是新世紀新階段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一個十分重大而迫切的理論和現實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效率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公平觀是辯證統一的,只有做到注重效率與維護公平相統一,才能夠在全社會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人際關系,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才能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1)結合材料,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效率與公平的關系(9分)材料二:2011年11月29日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個標準比2009年提高了92%。按照這一新標準,我國至少有上億低收入人口將享受到國家的扶貧優惠政策。(2)結合材料,運用唯物史觀的知識說明國家為什么努力提高扶貧標準。(9分)答案:二、問答題:26(1)①物質決定意識,規律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在探索宇宙的不同階段,都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4分)②意識具有目的性、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實踐活動具有客觀物質性、主動創造性、社會歷史性,從神一到神八的發射時間活動是按既定的目的和計劃進行的。(3分)③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通過宇宙探索實踐,我國的空間科學和技術不斷得到檢驗、完善和發展。(4分)④追求真理永無止境,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我國的空間科學技術水平在探索宇宙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到新的高度(3分) (2)①聯系具有普遍性。神一到神八既有區別又有客觀聯系。(2分)②發展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運動過程(發展具有普遍性),從神一的一飛沖天到神八的成功對接說明了這一點(2分)③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辯證統一。要重視量的積累,促成質變。從神一到神八的成功體現了由量變到質變、再由質變到新的量變的不斷發展的過程(3分)④發展是前進行和曲折性的統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世界航天的發展史證明了航天事業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3分)27、(1)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系,密不可分。企業是社會的一部分,企業經營離不開社會的和諧,社會的和諧需要企業的參與。(2分)(2)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的變化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性能會對整體的性能起決定性作用。企業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對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關鍵甚至決定作用。(3分)(3)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整體的性能變化星星部分的變化。社會和諧了,才能為企業經營創造良好社會環境和條件。(3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共2頁)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5分共60分)1、“”是“方程表示雙曲線”的(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2、為了了解某校1503名高二學生的學業負擔情況,從中抽取一個容量為50的樣本,現在用系統抽樣的方法,需要從總體中剔除3個個體,在整個抽樣過程中,每個個體被剔除的可能性和每個個體被抽取的可能性分別是( )A、 B、C、 D、3、已知橢圓的焦距是,則的值是( )A、 B、或 C、或 D、4、已知存在實數,使方程有實數根,則“”形式的命題是( )A、存在實數,使方程無實數根B、對任意實數,使方程無實數根C、對任意實數,使方程有實數根D、至多有一個實數,使方程有實數根5、設是平面外一點,點滿足條件,則直線( )A、與平面平行 B、是平面的斜線C、是平面的垂線 D、在平面內6、拋物線上的一點到焦點距離為,則點的縱坐標是( )A、 B、 C、 D、7、如圖,橢圓與雙曲線的離心率分別是則的大小關系是( )A、 B、 C、 D、8、某同學進入高二后,四次月考的數學成績的莖 葉圖如圖,則該同學數學成績的平均數是( ) (第7題)A、 B、C、 D、9、當時,程序輸出的結果為( )A、 B、C、 D、10、與橢圓有相同的焦點,且與雙曲線有相同漸近線的雙曲線方程為( ) (第9題)A、 B、 C、 D、11、某部門計劃對某路段進行限速,為調查限速是否合理對通過該路段的輛汽車的車速進行檢測,將所得數據按分組,繪制成如圖所示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則這輛汽車中速度的平均值及中位數分別為( )(保留一位小數)A、 B、 C、 D、12、甲、乙兩人在街頭約會,約定先到者到達后須等待分鐘,這時若另一個人還沒有來就可以離開,已知甲在到達,假設乙在之間到達,且乙在之間何時到達是等可能的,則甲、乙能見面的概率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0分)二、填空題(將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每小題5分共20分)13、已知命題點在直線上,命題點在拋物線上,則使“”為真命題的點的坐標是 ;14、若直線與曲線有兩個不同的公共點,則的取值范圍是 ;15、現有名志愿者,其中志愿者通曉俄語,志愿者通曉韓語,從中選出通曉俄語、韓語志愿者各一名,組成一個小組,則和不全被選中的概率為 ;16、連接拋物線上任意四點組成的四邊形可能是 (填寫所有正確選項的序號)① 菱形 ② 有三條邊相等的四邊形 ③梯形 ④ 平行四邊形 ⑤ 有一組對角相等的四邊形三、解答題(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本大題共6小題,共70分)17、設命題;命題,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求實數的取值范圍。18、已知兩定點,坐標分別為,動點滿足條件,求動點的軌跡的方程。19、某零售商店近五個月的銷售額和利潤額資料如下表:商店名稱ABCDE銷售額(千萬元)35679利潤額(百萬元)23345畫出散點圖,觀察散點圖,說明兩個變量有怎樣的相關關系;用最小二乘法計算利潤額關于銷售額的回歸直線方程;當銷售額為(千萬元)時,利用(2)的結論估計該零售店的利潤額(百萬元)。(參考公式)20、如圖,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正所在的平面,,平面,,分別為的中點,證明∥平面;證明;求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21、某中學高二(1)班有男同學名,女同學名,老師按照分層抽樣的方法組建了一個人的課外興趣小組(1)求課外興趣小組中男、女同學的人數;(2)經過一個月的學習,討論,這個興趣小組決定選出名同學做某項實驗,方法是從小組里挑出名同學做實驗,該同學做完后再從小組內剩下的同學中選出名同學做實驗,求選出的名同學中恰有一名女同學的概率;(3)實驗結束后,第一個做實驗的同學得到的實驗數據為,第二個同學得到的數為,畫出兩個同學實驗數據的莖葉圖,寫出兩個統計結論。22、設橢圓過點且左焦點為(1)求橢圓的方程;(2)當過點的動直線l與橢圓交于不同的兩點時,在線段上取點滿足,證明點總在某定直線上。答案:17.[0,] 18.19.(1)略(2)(3)2.4百萬元 20.(1)(2)略(3)22.(1) (2)在直線上(考試時間:70分鐘 滿分:90分 共6頁)命題人:李波 審校人:陳麗艷 I卷(共6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意,1—50每題1分,51—55每題2分。共60分)1. 噬菌體、藍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質或結構是( )A. 細胞壁 B. 細胞膜 C. 細胞核 D. 核酸2. 以下生物中都不含染色體的一組是( )A. 蘑菇、衣藻、藍藻 B. 大腸桿菌、念珠藻、酵母菌 C. 藍藻、乳酸桿菌、噬菌體 D. HIV病毒、真菌、細菌3. 某蛋白質分子共a條肽鏈,含有b個氨基酸。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c,則該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以及水解時需要的水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是( )A. b(c—18)+18a和18(b—a) B. b(c+18)+18a和18(a+b) C. b(c—18)—18a和18(a—b) D. b(c+18)—18a和18(b—a)4. 玉米根部細胞中的DNA存在于( )A. 細胞核、葉綠體和高爾基體 B. 線粒體、葉綠體和細胞核C. 線粒體和細胞核 D. 細胞核、核糖體和線粒體5. 下列關于葉綠體和線粒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葉綠體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B.兩者的膜均屬于生物膜系統其組成成分完全相同C.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ATP均來自線粒體 D.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均含有DNA6.細胞學說揭示了( )A. 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別 B. 細胞是通過細胞分裂來增殖的C. 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D. 細胞是一切生物體的基本單位7.細胞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前提是( ) A.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 ?B.細胞保持完整的結構C.細胞器種類齊全?????? D.有線粒體提供能量8.最能表明細胞間功能差異的是( ) A.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B.細胞核的大小 C.細胞體積的大小 D.細胞器的種類和數量9.成人體內絕大多數細胞是處于分化終端的,分化終端的細胞指不再繼續分裂,執行各自功能的細胞。下列關于成人體內處于分化終端的各種細胞(不考慮成熟紅細胞)的描述正確的是( )A.遺傳信息相同 B.基因表達相同 C.mRNA種類相同 D.蛋白質種類相同10.下列實驗中,既需要使用顯微鏡,也需要染色劑染色的是( ) A.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B.觀察紫色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C.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D.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 11.右圖表示概念間的相互關系,下列概念依次與a、b、c、d、e不相對應的一組是( )A.生命活動調節、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反射弧、突觸B.物質出入細胞、被動運輸、主動運輸、自由擴散、乙醇進出細胞 C.染色體、DNA、蛋白質、基因、尿嘧啶 D.具細胞結構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細菌、乳酸菌12. 下列過程能使細胞內ADP的含量相對增加的是( ) A.水進入葉肉細胞中 B.K+進入輪藻細胞C.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D.肺泡內部氧氣進入肺泡細胞內部13.在正常情況下進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當改變某條件后,即發現葉肉細胞中五碳化合物突然上升,則改變的條件是( ) A.停止光照 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的濃度 C.升高CO2的濃度 D.降低CO2的濃度14. 根據右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②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中B.①、④都有[H]產生,②③都需要消耗[H]C.X、Y分別可以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D.①④消耗氧氣,②③產生氧氣15. 細胞衰老和凋亡對維持個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及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細胞普遍衰老會導致個體衰老 B. 效應T細胞可誘導靶細胞發生凋亡 C. 細胞凋亡是各種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死亡 D. 衰老的細胞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16.具有100個堿基對的一個DNA分子區段,內含40個胸腺嘧啶,如果連續復制兩次,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 A.60個 B.80個 C.120個 D.180個17. 依據生理特點,鑒別一個正在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是植物細胞還是動物細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檢查它的 ( ) A.DNA復制的方式 B.是否出現紡錘體C.細胞質分成兩部分的方式 D.自身蛋白質合成方式18.如圖表示某種生物的部分染色體發生了兩種變異示意圖,圖中①和②,③和④互為同源染色體,圖a和圖b中的部分染色體轉移造成的生物變異分別屬于( )A.圖a和圖b均為染色體結構變異 B.圖a為基因重組,圖b為染色體結構變異C.圖a為染色體結構變異,圖b為基因重組 D.圖a和圖b均為基因重組19.有3個核酸分子,經分析共有5種堿基,8種核苷酸,4條多核苷酸鏈,它的組成是( )A.1個DNA分子,2個RNA分子 B.3個DNA分子 C.2個DNA分子,1個RNA分子 D.3個RNA分子20.下列有關生物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膜的組成成分可以從內質網膜轉移到高爾基體膜,再轉移到細胞膜B.各種生物膜的化學組成和結構相似C.生物膜是對生物體所有膜結構的統稱D.生物膜既各司其職,又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細胞的生理功能21. 下列關于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用于鑒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鑒定 B. 脂肪的鑒定實驗中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滴 C. 鑒定可溶性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乙液 D. 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液與B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必須現混現用 22.在探索遺傳本質的過程中,科學發現與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定律 ②1903年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分裂,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③1910年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A.①假說—演繹法 ②假說—演繹法 ③類比推理法B.①假說—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法 ③類比推理法C.①假說—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法 ③假說—演繹法D.①類比推理法 ②假說—演繹法 ③類比推理法23.下列與遺傳變異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三倍體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為秋水仙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B.XY型生物體細胞中的X和Y染色體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會發生聯會現象C.基因突變、基因重組都能夠豐富種群的基因庫D.某四倍體植物的花藥經離體培養得到的植株含有2個染色體組,但仍稱為單倍體24.下列可遺傳變異的來源屬于基因突變的是( )A.將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雜交,產生三倍體無籽西瓜B.某人由于堿基對發生替換,導致患鐮刀型紅細胞貧血癥C.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S型DNA和R型菌混合培養出現S型菌D.黃色圓粒豌豆自交后代不但有黃色圓粒,還出現了黃色皺粒、綠色圓粒和綠色皺粒25.如圖為某植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示意圖,將其花粉經離體培養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A.AaBbCc B.AaaBbbC.abc D.AAaaBBbb26.某家庭中,父親正常,母親色盲,生了一個性染色體為XXY的色覺正常的兒子(患者無生育能力)。產生這種染色體數目變異的原因很可能是( )A.胚胎發育的卵裂階段出現異常 B.正常的卵與異常的精子結合C.異常的卵與正常的精子結合 D.異常的卵與異常的精子結合27.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別標記U和T的培養基培養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觀察其有絲分裂周期為20小時,根據這兩種堿基被細胞利用的速率,繪制成的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對此結果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A.b點時刻,細胞正大量合成RNA B.d點時刻,細胞中DNA含量達到最高值?C.c~e階段,細胞內最容易發生基因突變? D.處于a~e階段的細胞數目較多 28.以下為遺傳系譜圖,2號個體無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甲病不可能是X隱性遺傳病 B.乙病是X顯性遺傳病C.患乙病的男性一般多于女性 D.1號和2號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29.右圖為雄果蠅染色體圖,據圖能得到的結論是( )①其配子的染色體組是X、Ⅱ、Ⅲ、Ⅳ或Y、Ⅱ、Ⅲ、Ⅳ ②有絲分裂后期有4個染色體組,染色體有5種不同形態 ③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有2個染色體組,染色體有5種不同形態 ④該生物進行基因測序應選擇5條染色體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30.水稻的高稈(D)對矮稈(d)是顯性,抗銹病(R)對不抗銹病(r)是顯性,這兩對基因自由組合。甲水稻(DdRr)與乙水稻雜交,其后代四種表現型的比例是3∶3∶1∶1,則乙水稻的基因型是( )A.Ddrr B.DdRR C.ddRR D.DdRr31.農業生產中長期使用某種殺蟲劑后,害蟲的抗藥性增強,殺蟲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殺蟲劑對害蟲具有選擇作用,使抗藥性害蟲的數量增加 B.殺蟲劑誘發了害蟲抗藥性基因的產生 C.殺蟲劑能誘導害蟲分解藥物的基因表達D. 害蟲發生了定向突變,增強了抵抗性32.長跑運動員進行馬拉松比賽時,血液中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變化情況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時間(h)01234胰島素含量(uU/mL)14.212.08.97.56.2胰高血糖素含量(pg/mL)65100153220420A.胰島B細胞分泌增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長時間運動機體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濃度會不斷降低C.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發生變化,說明人體內環境處于不穩定狀態D.胰高血糖素能促進肝糖原和脂肪的分解,滿足機體對能量的需要33.下列關于機體免疫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B細胞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后,可增強清除靶細胞的能力B.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病原體后,可將抗原呈遞給漿細胞C.嬰兒初次服用脊髓灰質炎糖丸后,體內可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D.HIV攻擊人體T細胞后,可使人體完全喪失免疫能力34.哺乳動物長時間未飲水導致機體脫水時,會發生的生理現象是( )A.血漿滲透壓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減弱D.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作用減弱35.如圖為人體神經系統某部位兩相連神經元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刺激C點,興奮以電信號形式在神經纖維上傳遞在B、C兩點接上靈敏的電流計,刺激A點和D點,電流計指針都能偏轉C.圖中①為細胞體,②為線粒體,③為突觸前膜,④為突觸后膜D.興奮時,前膜將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中,然后遞質與后膜上的受體特異性結合36.在下列物質或過程中,不會在人體內環境中出現的是( )①血紅蛋白 ②葡萄糖 ③葡萄糖分解產生丙酮酸和還原氫 ④二氧化碳 ⑤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狀腺激素的運輸⑦乙酰膽堿 ⑧尿素 ⑨維生素A.②③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⑦ D.③⑤⑥⑧⑨37.下列有關生理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被閹割的動物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將降低B.寒冷刺激皮膚引起皮膚血管收縮是條件反射C.望梅止渴是非條件反射D.叩擊膝蓋下的韌帶,小腿前踢過程中有化學物質傳遞信息38.免疫是機體的一種重要的保護性功能。下列不屬于免疫過程的是 ( ) A.花粉引起體內毛細血管擴張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抗SARS病毒的抗體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滅肺炎雙球菌 39.右圖表示人體生命活動調節過程的示意圖,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該圖可以表示體液調節或神經調節的過程 B.如果細胞1是垂體細胞,細胞2可以表示甲狀腺細胞 C.如果細胞1是胰島B細胞,則細胞2只能表示肝細胞 D.細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質類物質40.下圖表示根和莖對生長素濃度的不同反應,其中正確的是 ( )41.下列有關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種群增長曲線最終呈“S”型? B.達到K值時種群增長速率為零?C.種群增長受自身密度的影響? D.種群的增長速率逐步降低42.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生理作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頂芽生長占優勢時側芽生長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麥胚芽鞘中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與光照方向無關C.草莓果實的自然生長過程與生長素無關而與乙烯有關D.溫特的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主動運輸43.下列關于反射弧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傳出神經,可使效應器產生相同的反應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應器均分布于機體同一組織或器官C.神經中樞的興奮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減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經中樞都位于脊髓44.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每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只能處在一個營養級上B.動物都屬于消費者,其中食草動物處于第二營養級 C.自養生物都是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 D.細菌都屬于分解者,其異化作用類型有需氧型和厭氧型兩類 45.下圖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圖解部分示意圖,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項中不正確的是A.三級消費者的糞便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應該包含在④中B.從能量關系看② > ③+④C.一般情況下,②為①的10%-20%D.①表示流經生態系統內部的總能量46.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關于生產者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營養級 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態系統能量轉換的載體 D.一定是植物 47.下列關于森林群落垂直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層現象 B.群落中的動物具有垂直分層現象C.動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層與植物的分層有關D.喬木層的疏密程度不會影響草木層的水平結構48.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 ) A.就地保護 B.易地保護 C.完善法律法規,進行法制管理 D.建立瀕危動植物繁育中心49.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這是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B.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C.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體現了其間接價值D.生態系統中的組成成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恢復力穩定性就越強50.下列屬于生態系統功能描述的是( ) ①生產者的遺體、殘枝、敗葉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經其呼吸作用消耗②在植物→鼠→蛇這條食物鏈中,鼠是初級消費者,第二營養級③蜜蜂發現蜜源時,就會通過“跳舞”動作“告訴”同伴去采蜜④根瘤菌將大氣的氮氣轉化成為無機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氣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核細胞內不存在細胞核,沒有細胞核的細胞一定是原核細胞B.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一定能產生酶,能產生酶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激素C.有線粒體的細胞能進行有氧呼吸,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不一定有線粒體D.含葉綠素的細胞不一定是植物細胞,植物細胞不一定含葉綠素52.人類多指基因(T)是正常指(t)的顯性,白化基因(a)是正常(A)的隱性,都在常染色體上,而且都是獨立遺傳。一個家庭中,父親是多指,母親正常,他們有一個白化病和正常指的孩子,則再生一個孩子只患一種病和兩種都患病的幾率分別是( )A.1/2,1/8 B.3/4,1/4 C.1/4,1/4 D.1/4,1/853.如果在一個鳥類種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個體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則隨機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aa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A.1/6 B.1/9 C.1/8 D.1/454.下圖為高等動物的一組細胞分裂圖像,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乙產生的子細胞基因型為AaBb,丙產生的子細胞的基因型為AB和ab B.丙產生子細胞的過程中發生了等位基因分離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C.甲形成乙和丙的過程中產生的基因突變通常都能遺傳到子代個體中 D.甲、乙、丙中均含有二個染色體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體55.一只雌鼠的一條染色體上某基因發生了突變,使野生型性狀變為突變型性狀。該雌鼠與野生型雄鼠雜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變型。若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鑒別突變基因在X染色體上還是在常染色體上,選擇雜交的F1個體最好是( )A.野生型(雌)×突變型(雄) B.野生型(雄)×突變型(雌)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變型(雌)×突變型(雄)II卷(共30分)1.(12分)下圖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與環境因素之間的關系,請據圖回答: (1)甲圖表示在光照弱的情況下,光合作用隨________的增加成正比增加,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此時影響光合作用的過程是________階段。(2)從圖甲可見,光照強度超過某一強度時,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這種變化主要決定于________,此時光合作用的________階段受到限制。(3)圖乙中C點表示光照強度為B時植物生長的________,出現CD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9分)小麥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改善小麥的遺傳性狀是科學工作者不斷努力的目標,下圖是遺傳育種的一些途徑。(1)以矮稈易感病(ddrr)和高稈抗病(DDRR)小麥為親本進行雜交,培育矮稈抗病小麥品種過程中,F1自交產生F2,其中矮稈抗病類型出現的比例是______ __。為選育能穩定遺傳的矮稈抗病類型需要將矮稈抗病連續_______ ,直至不發生性狀分離。(2)如想在較短時間內獲得上述新品種小麥,可選圖中_______ __(填字母)途徑所用的方法。此育種方法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F環節是_______ __。(3)科學工作者欲使小麥獲得燕麥的抗銹病的性狀,應該選擇圖中________(填字母)表示的技術手段最為合理。此技術的優點是 。(4)小麥與玉米雜交,受精卵發育初期出現玉米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時全部丟失的現象,將種子中的胚取出進行組織培養,得到的是_____ ___植株。(5)圖中的遺傳育種途徑,______ __(填字母)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3.(9分)右圖表示生態系統碳的循環,A、B、C、構成群落,① ----⑦表示物質循環的過程,請據圖回答: (1)此圖中④過程表示 和 作用。碳在生物群落內以 形式進行傳遞,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以 形式傳遞。其中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過程的 是 (填數字)。 (2)圖中的食物鏈上的相鄰物種之間存在著“食”與 “被食”的關系,相鄰物種的某些個體行為與種群特征為對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這說明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 。 (3)若第二營養級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藥用價值,則說明生物多樣性具有 價值。 (4)若進行上述物質循環的自然生態系統被開發成為農田生態系統,則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若農作物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mkJ,那么次級消費者所獲得的最多能量為 kJ。哈九中2012-2013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學科答案選擇題(共計60分 。1-50題每題1分 51-55題每題2分)二、(共計30分)1、(12分 每空2分)(1)光照強度 光反應 (2)溫度 暗反應(3)最適溫度 (光合作用最強 光合速率最大等合理即可給分) 溫度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2、(9分 每空1分)(1)3/16 自交 (2)EFG 單倍體育種 花藥離體培養 (3)CD 定向改變生物性狀(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以給分) (4)單倍體 (5)AB(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60分 共6頁 命題人:李汝濤 審校人:王璇)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清楚。2. 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3. 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Ⅰ卷(選擇題,本卷共90小題,共120分)第一部分 聽力 (共兩節,滿分2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 5分)聽下面 5 段對話, 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 A 、 B 、 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 10 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題. 每段對話僅讀一遍。1.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Asking for help. B. Giving a suggestion. C. Making an apology.2.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bought a new computer. B. He watched the game on computer. C. He is not interested in the game.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library. B. In a hospital. C. In a restaurant.4. Who is the youngest among them? A. Mary. B. Bruce. C. Lily.5. How long will the woman have to wait? A. 25 minutes. B. 35 minutes. C. 60 minutes.第二節(共15道小題,每道題1分,共15分)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題。6. Which one in the photo is the man? A. The one in a blue coat. B. The one who is fat. C. The tallest one.7. How many students were there in the class? A. 25. B. 48. C. 73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題。8. How often does the man go swimming? A. Every day. B. Once a week. C. Twice a week.9. What will they do tonight? A. Go swimming. B. Running. C. Go skating.10. How many people will go there together? A. Three. B. Four. C. Five.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題。11.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Brother and sister. C. Teacher and student.12. When will Mary probably go to school? A. On Monday. B. On Tuesday. C. On Friday.13. What should Mary do? A. Finish the history exercises. B. Do the physics exercises. C. Prepare for the math test.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題。14. How many hours does the woman sleep every day? A. Four hours. B. Five hours. C. Six hours.15. What’s wrong with the woman? A. She is very ill. B. She is stressed out. C. She has a headache.16. What needn’t the woman do? A. Take some medicine. B. Talk with her friends. C. Do some exercise.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17. When can people hear the speaker?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evening.18. When will the activity end? A. In one day. B. In three days. C. In a week.19. How long does the activity last every year? A. Five hours. B. Six hours. C. Seven hours.20. What should you take if you want to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y? A. Some tools. B. Young trees. C. A pair of gloves第二部分:單項填空(共3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30分)21. ---Do you suppose Sue was un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Certainly. Smile as Sue forced, her voice______ her away.A. took B. carried C. gave D. held22. ---I’ve heard that you ______ in an educational centre.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job there?---Well, as a matter of fact, hard and tiring. But I didn’t mind.A. are working B. have worked C. were working D. will be working23. We were afraid something unexpected would happen. But things have ______ well for us.A. gave out B. proved out C. worked out D. figured out24. John got paid three times as much as he had earned______ in kindergarten. A. to work B. having worked C. working D. worked25. The children stood still first and then ran away______ he would punish her.A. for fear B. in case C. so that D. even though26. ---_______when has the country been ope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1978, I suppose.A. Since B. In C. From D. After27. The warmth of______ sweater will of course be determined by the sort of______ woolthat is used.A. the; the B. the; 不填 C. 不填; the D. 不填;不填28. I know he's only a child; _____he should have known that what he was doing was wrongA. even if B. as though C. even so D. as well29. The children travelled and played all day with their parents, but they enjoyed the picnic ___, for it was tasteless. A. most B. more C. less D. least30. ---The party sounds very interesting. I was wondering if I could take Alan there. ---______A. With pleasure B. I’d like to C. I can’t agree more D. By all means31. Little Johnny noticed the man’s hand over his pocket, curious to know what was ______.A. collected B. loaded C. contained D. filled32. You can eat food free in my restaurant?________ you like.A. whenever? B. wherever? C. whatever? D. however33. Will all those _____ the proposal raise their hands?A. in relation to B. in excess of C. in contrast to D. in favor of34. Some survivors told the reporters from China Daily about their____ in the terrible earthquake.A. experiences B. details? C. events D. trips35. I feel I've______ my children by not spending more time playing with them. They must be disappointed. A. failed B. left C. discouraged D. disturbed36. Some professors came to our college. My brother spoke French very well and _____as interpreter.A. played B. showed C. acted D. performed37. ---Shall we have Paul join us?---I’m not sure. It is said that he_____ the organ quite well, but he hasn’t played it for many years.A. will play B. has played C. played D. plays38. In British Universities, all subjects are ____. Students can study whatever they like. A. compulsory B. optional C. alternative D. exceptional39. Most of the goods have been delivered to you, the rest______ in a few days.A. arrives?? B. arrived???? C. to arrive? D. have arrived40. Whether the buildings in this area should be pulled down has remained______, people are still looking for other possible solutions A. unchallenged B. relevant C. controversial D. contradictory41. I tried hard to persuade Tom yesterday, but he______ phone Mary to apologize to her.A. haven’t phoned B. shouldn’t phone C. wouldn’t phone D. didn’t phone42. ---Did Jack come back early last night?---Yes. It was not yet eight o’clock he arrived home. A. before B. when C. that D. until43. At last, we found ourselves in a pleasant park with trees providing shade and _______ down to eat our picnic lunch. A. sitting B. having sat C. to sit D. sat44. ---Did you hear _____the trade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two companies?---Getting along quite well. They agreed______ the price, 3% discount. A. of, to B. about, about C. from, with D. from, on45. ---Why didn’t you join us in the game yesterday? We had been waiting all the time.---I______, but I had to receive an unexpected visitor.A. would B. did C. was going to D. had to46. ---I wonder if the teaching method is working a lot.---Very well. As a matter of fact, ______students have failed in the examination.A. none B. more C. few D. some47. ---Don’t you like the child’s bike there? I decided to take it.---It won’t _____for him. Tom is still too young to ride?A. count B. satisfy C. fit D. do48.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s we were faced with was______ of quality education.A. what B. this C. that D. which49. I hear _____boys in your school like playing football in their spare time, though others prefer basketball. A. quite a lot B. quite a few C. quite a bit D. quite a little50. The advanced exam is more difficult, so many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ke______ rapid progressA. such B. so C. that D. much第三部分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 滿分30分)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 B、 C 和 D )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My son Joey was born with club(畸形)feet. The doctors told us that with treatment he would be able to walk 51 — but would never run very well.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his 52 were spent in surgery. By the time he was eight, you wouldn’t know he had a problem when you saw him 53 .The children in our 54 ran around as most children do during play, and Joey would jump right in and run and play, too. We never told him that he probably wouldn’t be 55 to run as well as the other children. So he didn’t know.In seventh grade he 56 to go out for the cross-country team. Every day he trained with the team. He worked harder and ran 57 than any of the others — perhaps he 58 that the abilities that seemed to come naturally to so many others did not come 59 to him. Although the entire team runs, only the60 seven runners have the potential to score points for the school. We didn’t tell him he probably would never make the team, so he didn’t know.He 61 to run four to five miles a day, every day —even the day he had a fever. I was 62 , so I went to look for him after school. I found him running alone. I asked him how he felt. “ 63 ”, he said. He had two more miles to go. The 64 ran down his face and his eyes were glassy from his fever. 65 he looked straight ahead and kept running. We never told him he 66 run four miles with a fever. So he didn’t know. Two weeks later, the 67 of the team runners were called. Joey was number six on the list. Joey had made the team. He was in seventh grade— the 68 six team members were all eighth-graders. We never told him he shouldn’t 69 to make the team.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all those things. So he didn’t know. He 70 did it.51. A. silently B. usually C. particularly D. normally52. A. school B. life C. illness D. time53. A. play B. laugh C. walk D. talk54. A. neighborhood B. city C. family D. childhood55. A. pleased B. forced C. able D. willing56. A. refused B. decided C. remembered D. hesitated57. A. faster B. sooner C. less D. more58. A. sensed B. understood C. learned D. proved59. A. certainly B. actually C. naturally D. possibly 60. A. oldest B. earliest C. first D. top61. A. continued B. had C. wanted D. stopped62. A. upset B. angry C. worried D. disappointed63. A. Sorry B. Okay C. Right D. Absolutely64. A. tears B. heat C. sweat D. rain65. A. Thus B. Then C. So D. Yet66. A. couldn’t B. wouldn’t C. mustn’t D. needn’t67. A. parents B. names C. teachers D. members68. A. next B. last C. other D. remaining69. A. expect B. wish C. fail D. plan70. A. seldom B. just C. always D. never第四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 滿分40分)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AIt was Molly’s job to hand her father his brown paper lunch bag each morning before he headed off to work.One morning, in addition to his usual lunch bag, Molly handed him a second paper bag. This one was worn and held together with staples (訂書釘), and paper clips(別針).“Why two bags?” her father asked.“The other is something else,” Molly answered.“What’s in it?”“Just some stuff. Take it with you.”Not wanting to discuss the matter, he stuffed both sacks into his briefcase, kissed Molly and rushed off. At midday he opened Molly’s bag and took out the contents: two hair ribbons, three small stones, a plastic dinosaur, a tiny sea shell, a small doll, and 13 pennies...The busy father smiled, finished eating, and swept the desk clean into the wastebasket, Molly’s stuff included.That evening, Molly ran up behind him as he read the paper.“Where’s my bag?”“What bag?”“The one I gave you this morning.”“I left it at the office. Why?”“I forgot to put this note in it,” she said.“And, besides, Daddy, the things in the sack are the things I really like — I thought you might like to play with them. You didn’t lose the bag, did you, Daddy?”“Oh, no,” he said, lying. “I just forgot to bring it home. I’ll bring it tomorrow.”While Molly hugged her father’s neck, he unfolded the note that read: “I love you, Daddy.” Molly had given him her treasures — all that a 7-year-old held dear.Love in a paper bag, and he missed it — not only missed it, but had thrown it in the waste basket. So back he went to the office. Just ahead of the night janitor, he picked up the waste basket. He put the treasures inside and carried it home gingerly.The bag didn’t look so good, but the stuff was all there and that’s what mattered. After dinner, he asked Molly to tell him about the stuff in the sack. It took a long time to tell. Everything had a story or a memory. “Sometimes I think of all the marvelous times in this sweet life,” he mused.We should all remember that it’s not the destination that matters in life, but the JOURNEY. That journey with the people we love is all that really matters. It is such a simple truth but it is so easily forgotten.71. Why did Molly give her father a second bag? A. She didn’t want to keep the things in the bag. B. She hoped those things would bring happiness to her father. C. She wanted to remind her father of the stories behind the things. C. She enjoyed playing with her father.72. How did Father deal with the bag after he opened it? A. He kept it in the drawer. B. He took it back home. C. He threw it into the wastebasket D. He put it on his table73. After Father heard what his daughter said, he felt _____. A. regretful B. surprised C. sad D. satisfied7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suitable title of the passage? A. An Important Journey B. Two Bags C. Father and Daughter D. Love in a Paper BagBWe always wonder about famous people. What were they really like?Sigmund Freud, the world-famous doctor of Vienna, was a thinker who changed the way we look at mental trouble. He was also a man with courage.Once Freud was walking down a dark street. He met two robbers. This was back in 1890. Freud beat off the robbers with his walking-stick.He did not lose his cool when the Nazis came to his house. The Nazi soldiers found 1500 shillings in a drawer. Their officer put the money in his pocket, and was about to leave. “You’re very lucky,” said Dr Freud.“Why?” asked the young officer.“Well,” said the Professor, as he was called, “I’ve been a doctor here in Vienna for 40 years, and I never got 1500 shillings for just one visit.”Freud had courage. He also had a sense of humor. Once, at his 70th birthday party, a relative asked Freud if he could put his work into simple words. “Well,” said the Professor, “we take the patient out of his mental trouble, and return him to the common misery.(痛苦)”Freud had three sisters. They had never married. They each lived in a small house. Freud and his brother paid the sisters’ bills. The sisters lived simply. The brother asked Uncle Sigi if the sisters could live together. “It’s natural,” said the brother, “It would save money.”Freud said, “Yes, it’s natural, but it wouldn’t be of the mind.” The sisters kept their own houses, and the idea was dropped.Freud was a devoted son. His mother used to spend her summers in Topsnow, a small mountain town in Austria. The Emperor Franz Josef used to spend his summers in Topsnow, too.Grandma Freud, as she was called by the family, used to sit at the window and watch the crowds on Main Street. Freud was visiting his mother on her 95th birthday. A lively music was being played. The old lady’s memory must have failed her. She heard the music being played, but forgot it was the Emperor’s birthday. The professor told his mother, “Mama, they are playing for your birthday.” She believed him and had a wonderful day.75. The writer tells the story of the money and the Nazi officer to show that he ______.A. was not afraid of the Nazis B. had a sense of humorC. was acting out a story D. did not care about money76. Freud did not ask his sisters to live together because ______.A. It would not be cheaper B. His brother’s thought was wrongC. They might not get along D. He had plenty of money to support them77. A good title for this passage might be ______.A. Freud, Clever B. Freud, Full of HumorC. Freud, Practical and Sensitive D. Freud, the ManCKing’s College Summer SchoolKing's College Summer School is a yearly training program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 all levels who want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Courses are given by the teachers of King's College and other colleges in New York. Trips to museums and culture centers are also organized. This year's summer school will be from July 25 to August 15. More information is as follows:Application (申請) dateStudents in New York should send their applications before July 18, 2007.Students of other cities should send their applications before July 16, 2007.Foreign students should send their applications before July 10, 2007.CoursesEnglish Language Spoken English: 22 hoursReading and Writing: 10 hoursAmerican History: 16 hoursAmerican Culture: 16 hoursStepsA letter of self-introduction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推薦)﹡ The letters should be written in English with all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CostsDaily lessons: $200Sports and activities: $100Travels: $200Hotel service: $400﹡You may choose to live with your friends or relatives in the same city.Please write to: Thompson, Sanders 1026 King' s Street New York, NY 10016, USA E-mail: KC-Summer-School@ yahoo, com78. You can most probably read the text in ________. A. a newspaper B. a travel guide C. a textbook D. a telephone book7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King' s College Summer School? A. Only top students can take part in the program. B. King' s College Summer School is run every other year. C. Visits to museums and culture centers are part of the program. D. Only the teachers of King' s College give courses.80. If you are to live with your relatives in New York, you will have to pay the school __ A. $200 B. $400 C. $500 D. $90081. 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the text? A. The program will last two months. B. You can write to Thompson only in English. C. As a Chinese student, you can send your application on July 14, 2007. D. You can get in touch with the school by e-mail or by telephone. DSpeeding off in a stolen car, the thief thinks he has got a great catch. But he is for an unwelcome surprise. The car is fitted with a remote immobilizer(鎖止器), and a radio signal from a control center miles away will ensure that once the thief switches the engine off, he will not be able to start it again.The idea goes like this. A control box fitted to the car contains a mini-cellphone, a microprocessor and memory, and a GPS(全球定位系統) satellite positioning receiver. If the car is stolen, a coded cellphone signal will tell the control center to block the vehicles engine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event the engine being restarted.In the UK, a set of technical fixes is already making life harder for car thieves. “The pattern of vehicle crime has changed,” says Martyn Randall, a security expert. He says it would only take him a few minutes to teach a person how to steal a car, using a bare minimum of tools. But only if the car is more than 10 years old.Modern cars are far tougher to steal, as their engine management computer won’t allow them to start unless they receive a unique ID code beamed out by the ignition (點火) key. In the UK, technologies like this have helped achieve a 31% drop in vehicle – related crime since 1997. But determined criminals are still managing to find other ways to steal cars, often by getting hold of the owners’ keys. And key theft is responsible for 40% of thefts of vehicles fitted with a tracking system.If the car travels 100 meters without the driver confirming their ID, the system will send a signal to an operation’s center that it has been stolen. The hundred meters minimum avoids false alarms due to inaccuracies in the GPS signal. Staff at the centre will then contact the owner to confirm that the car really is missing, and keep police informed of the vehicles movements via the car’s GPS unit.82. What’s the fun_ction of the remote immobilizer fitted to a car?A. To allow the car to lock automatically when stolen.B. To prevent the car thief from restarting it once it stops.C. To help the police make a surprise attack on the car thief.D. To prevent car theft by sending a radio signal to the car owner.83. By saying “The pattern of vehicle crime has changed” in Paragraph 3, Martyn Randall suggests that .A. the thief has to mak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B. self – prepared tools are no longer enough for car theftC. it takes a longer time for the car thief to do the stealingD. the thief has lost interest in stealing cars over 10 years old84. What is essential in making a modern car tougher to steal?A. A unique ID card. B. A special cellphone signal.C. A coded ignition key. D. A GPS satellite positioning receiver.85. Why does the tracking system set a 100 meter minimum before sending an alarm to the operation’scenter?A. To give the driver time to contact the operation’s center.B. To leave time for the operation’s center to give an alarm.C. To keep police informed of the cars movements.D. To allow for possible errors in the GPS system.第二節.(共5 小題; 每小題2分, 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86 People use money to buy food, furniture, books, bicycles and hundreds of other things they need or want. When they work, they usually get paid in money. Most of the money today is made of metal or paper. 87 One of the first kinds of money was shells. Shells were not the only things used as money. In China, cloth and knives were used. In the Philippine Islands, rice was used as money for a long time. Elephant tusks, monkey tails and salt were used as money in parts of Africa.The first metal coins were made in China. They were round and had a square hole in the centre. 88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used different metals and designs for their money. 89 . Sweden and Russia used copper (銅) to make their money. Later some countries began to make coins of gold and silver.But even gold and silver were inconvenient if you had to buy something expensive. Again the Chinese thought of a way to improve money. 90 The first paper money looked more like a note from one person to another than the paper money used today.Money has had an interesting history from the days of shell money until today.A. The first coins in England were made of tin (錫).B. But people used to use all kinds of things as money.C. No one knows for certain when people began to use money.D. People strung (串連) them together and carried them from place to place.E. Money, as we know, is all made of paper.F. They began to use paper money.G. Today anyone will accept money in exchange for goods and services.Ⅱ卷(非選擇題,本卷共3小題,共40分)請一定注意改錯格式 格式錯誤不得分第五部分:假定英語課上老師要求同桌之間交換修改作文,請你修改你同桌寫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處語言錯誤,每句中最多有兩處,每處錯誤僅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修改: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并在該詞下面寫出修改后的詞。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限一詞。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One cold day, an aged lady was sent for her doctor. When he came, she tells him that her right leg was very sore(酸痛) in the knee. The pain sometimes was bad enough to make it walking difficult. She asked him what the trouble could be because she had never ago suffered some similar discomfort. After making a careful examination, the doctor said, “You are in a very bad state of health for a woman of your age. I think the trouble in your right knee is just matter of old age. They get diseases as we get old. The trouble will almost clean up in spring!” “Nonsense, doctor!” she said, “My left knee is perfect, and it is exactly same age as my right.”第六部分:書面表達(滿分20分)假設你是李華,你的美國筆友Peter曾表示希望來中國教書。你校現需要招聘外教,請給他寫封信,告知招聘信息。內容主要包括:教授課程:英語口語、英語寫作、今日美國、今日英國等授課對象:高中生(至少三年英語基礎)工作量:每周12學時,任先三門課 ;擔任學生英語俱樂部或英語校報顧問(advisor)注意:詞數100左右;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開關語已為你寫好,請將完整的回信書寫在答題卡上。I remember you told me you were interested in teaching in China. Li Hua第七部分:漢譯英 (滿分10分):1. In 1990, when I was 15 years old, I went to the Shanghai C f Music, where I studied the pipa and the guzheng .2. What c of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do you try to show in your playing?3. I feel a little d or lonely when there is no concert for a long time.4. However, the monster, who has learnt to speak, is intelligent and has human e .5. The scientist c the creature to the Arctic in order to destroy him, but he dies there.6. But these things c horribly with his yellow eyes, his wrinkled yellow skin and black lips.7. But now I had finished, the beauty of the dream vanished, and horror and d filled my heart.8. In September 1939, Britain d war on Germany after Germany i Poland.9. During the war, Germany o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France.10. Operation Overlord started when boats full of soldiers landed on the b of Normandy in France, known as the D-Day landings.11. Six men d before help arrived.12. The m also contains the names of more than 1,500 men who were never found.13. They shall not grow old, as we that are left grow old. Age shall not weary them, nor the years c .14. n. 志氣,抱負,雄心 15. n. 行人,步行者 16. n. 遺產 17. adj. 基本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 18. n. 作戰行動,軍事行動 19. n. 機密的,秘密的高二上學期英語期末試題答案改錯1.去掉was 2.tells→told 3.去掉it 4. ago-before 5.some→any6.bad→good 7.matter前加a 8.They-We 9.clean→clear 10. the same單詞 1. conservatory 2. characteristics 3. depressed 4. emotions 5. chases 6. contrasted 7. disgust 8. declared 9. invaded 10. occupied 11. beaches 12. drowned 13. memorial 14. condemn 15. ambition 16. pedestrian 17. heritage 18. fundamental 19. campaign 20. confidential(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共4頁)I卷(共50分)一、基礎知識(9分,每題3分)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有些引進版圖書的翻譯質量很差,艱澀難懂,文理不通,甚至連基本的語句通順都難以做到,令人不忍卒讀。B.參加本屆奧運會的各國代表在游覽北戴河時,都忍不住贊嘆道:“北戴河果然名不虛傳,秀色可餐,真是人間天堂!”C.據報道,沿用了20年的高中語文課本將改頭換面,由兩種新版教材代替,呼喚多年的中學語文教材改革終于邁開了一步。D.比爾·蓋茨在采訪中說,自己能夠正視一個沒有軟件的未來,因為有人可能正在致力于帶來某種具有石破天驚意味的創新。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山東省在全國率先打破高考戶籍限制,從2014年起,凡在山東省高中階段有完整學習經歷的無戶籍考生均可在山東省就地報名參加高考。 B.像《中國達人秀》這類“零門檻”的選秀節目,讓擁有才華和夢想的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賦和潛能,也讓我們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關鍵在于是否相信夢想,相信奇跡。C.安徽潛山縣的天柱山以超高壓變質帶經典構造聞名世界,成為研究大陸動力學的典型地區,去年9月被正式榮膺“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D.澳大利亞人麥士數十年來在許多廁所的門上畫了彩畫,給人們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眾雖然很懷念他,但藝術界卻不把他列為藝術家。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中國畫盛行線條,西洋畫線條都不顯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西洋畫很像實物,而中國畫一望而知其為畫。蓋中國書畫同源,作畫同寫字一樣,隨意揮灑,披露胸懷。①例如中國畫中,描一條蛋形表示人的臉孔,其實人臉孔的周圍并無此線,此線是臉與背景的界線。②山水中的線條特名為“皴法”,它是中國畫技法之一。用以表現山石和樹皮的紋理。③線條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畫家用以代表兩個物象的境界的。④又如畫一曲形表示人的鼻頭,其實鼻頭上也并沒有此線,此線是鼻與臉的界線。⑤西洋畫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線。⑥又如山水、花卉等,實物上都沒有線,而畫家盛用線條。A.③①④⑥②⑤ B.③①⑤⑥④②C.⑤③①④②⑥ D.①④⑥②⑤③1B2A3A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9分,每小題3分) 中國山水畫起源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士大夫藝術家試圖把山水自然搬入自己的居室來賞,來游,他們要使自己的精神走入這圖畫里。王維有一句詩“枕上見千里”,謀求的就是這種臥身在榻而盡觀大千世界的境界,所以中國山水畫論里就有一個“臥游”的術語。后來中國藝術中出現了園林和盆景,都是這種藝術理論的進一步發展與具體實現。說到底,就是將無限大的自然山水縮小到人的感官所能夠把握的狀態,這也決定了中國山水畫的一個基本特征是人與自然的結合, 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歷代的山水畫家都試圖在自然山水與人之間尋找這種關系,并在這兩者之間大做文章。總的來說,整個古典時期,在山水畫的意境處理上,大多脫離不開“山水自然”加“漁樵隱士”的基本構思和構圖模式。中國山水畫中的人往往是藝術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說是自然山水的靈魂與知音。“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山水中的“漁樵”并非真正的漁夫樵人,而是一種精神載體。宗炳有一句話“山水以形媚道”,人只有到山水之中, 從自然的千姿萬態里才能領會“道”之真味,所以中國畫里的山水本質上都在強調心中之山水。農耕文化的悠久歷史使得中國人傾向于家居生活,然而對于自然山水的審美需求與此發生矛盾。隱居山林、與鳥獸為伍是一個很不實際的幻想,那么就有了居室化的山水藝術,園林、盆景、山水畫都可以看做這一思想的體現。有人諷刺明代的文人董其昌,說他是“山林富貴兩不誤”,實際上這是文人生活的一個極好的概括。中國另一特具代表意義的畫科----花鳥畫,與山水畫差不多在同一時期(魏晉)產生。花鳥作為審美對象在本質意義上與山水相同,屬于主題之外的自然、客觀外物。然而,花易凋零,鳥為活體,是主題難以把握掌控的東西, 所以就有了花鳥畫。藝術反過來必然要影響生活,由于中國文人將自然藝術化、將藝術生活化,那么這種影響就更加深刻。豐子愷先生在《從梅花說到藝術》中引用了一句哲語:“人們不是為了悲哀而哭泣, 乃為了哭泣而悲哀的。”在藝術上也有同樣的情形,人們不是感到了自然的美而表現為繪畫的,乃是表現了繪畫之后才感到自然的美。換言之,“繪畫不是模仿自然, 自然是模仿繪畫的。”中國的園林藝術是文人將自然仿效繪畫的最好例證。4.下列關于中國山水畫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中國山水畫謀求臥身在榻而盡觀大千世界的境界是中國園林和盆景藝術理念的進一步發展與具體實現。B.古典時期,在山水畫的意境處理上,多數脫離不開“山水自然”加“漁樵隱士”的基本構思和構圖模式。C.中國山水畫中的人是藝術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說是自然山水的靈魂與知音;山水則都在強調心中的山水。D.園林、盆景、山水畫都可以看作是中國人向往自然山水的審美需求與農耕文化悠久歷史導致的中國人家居生活傾向之間矛盾的體現。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中國山水畫論里有一個“臥游”的術語,因而王維寫有“枕上見千里”的詩句來體現這種臥身在榻而盡觀大千世界的境界。B.明代文人董其昌被人諷刺為“山林富貴兩不誤”,而作者認為他的做法正是當時文人生活的一個概括,是解決審美需求與現實生活矛盾的無可非議的選擇。C.藝術反過來必然要影響生活,中國的園林藝術是中國文人將自然藝術化、將藝術生活化的例證。D.文章引用豐子愷先生所引哲語“人們不是為了悲哀而哭泣,乃為了哭泣而悲哀的”是為了說明生活與藝術的關系,強調藝術對生活的反作用。6、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推斷不合理的一項是 ( )A.中國山水畫的一個基本特征是人與自然的結合,天人合一,物我同一。這是由中國山水將無限的大自然山水縮小到了人的感官所能夠把握的狀態而決定的。B.人只有置身于山水之中,從自然的千姿萬態里才能領會到“道”,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證明了這一規律。C.中國人既傾向于家居生活,又對自然山水有審美需求,但如果隱居山林,與鳥獸為伍不可能實現,就只好把“山水自然”搬入居室來欣賞了。D.在藝術上,人們沒有感受到自然之美,而是表現了繪畫之美。也就是說“繪畫不是模仿自然,而是自然模仿繪畫”。中國的“蘇州園林”等園林藝術就是文人將自然效仿繪畫的最好例證。4.B 5A 6D三.古詩文閱讀(一)課內文言文,完成7—10題。(每小題2分,共8分)7.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而皆背晉以歸梁B.杳不知其所之也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C.信造化之尤物 東望都門信馬歸D.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8.下列各組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①比去,以手闔門 ②遠具時羞之奠③技蓋至此乎 ④列缺霹靂⑤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⑥早繅而緒⑦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⑧鼓瑟希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⑧ C.②④⑦⑧ D.②③④⑥ 9.下列各組句子中詞類活用現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智勇多困于所溺 ②雨澤下注③六王畢,四海一 ④日削月割,以趨于亡⑤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⑥微雨,復以小艇游廟中⑦端章甫 ⑧駝業種樹⑨赤也為之小A.①⑨/②④/③/⑤⑥⑧/⑦ B.①/②④⑤/③/⑥⑧/⑦/⑨C.①⑨/②④/③/⑤⑥⑦/⑧/ D. ①/②④⑤/⑥⑧/③/⑦⑨10. 下列各組句子中句式類型不同的一項是( )A.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 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B.唯兄嫂是依 是又在六國下矣C.加之以師旅 多于在庾之粟粒D.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7B 8D 9C 10B(二)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11—15題。(共22分)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隨叔父洪仲與張幸自青州入魏,尋復南奔。有氣干,拳勇過人,能手執鞍橋①,倒立馳騁。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洪仲,洪仲讓之而不為報。永乃發憤讀書,涉獵經史,兼有才干。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小時候跟隨叔父洪仲和張幸從青州進入魏地,不久又逃亡到南方。他很有氣魄和才干,勇力過人,能夠用手抓住馬鞍,倒立在馬上馳騁。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有個朋友給他寫信,但是他不會回信,就請教洪仲,洪仲嚴厲地責備他,不幫他回信。傅永于是發奮讀書,廣泛閱讀經書和史書,于是兼有文韜武略。 王肅之為豫州,以永為王肅平南長史。齊將魯康祖、趙公政侵豫州之太倉口,肅令永擊之。永量吳楚兵好以斫營為事,又賊若夜來,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記其淺處。永既設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當深處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親率領來斫營。 東西二伏夾擊之,康祖等奔趨淮水。火既競起,不能記其本濟,遂望永所置火爭渡。水深溺死,斬首者數千級,生禽公政。康祖人馬墜淮,曉而獲其尸,斬首并公政送京師。 王肅做豫州使的時候,任命傅永做王肅的平南長史。齊國將領魯康祖、趙公政侵犯豫州的太倉口,王肅命令傅永抗擊他們。傅永考慮吳、楚的軍隊喜歡以劫營為才能,而且賊人如果夜襲,必然要在渡過淮水的地方用火來標記它的淺水處。傅永設下埋伏之后,仍然秘密派人用壺盛著火油,渡到河南岸,在水深的地方安置下,囑咐他們說:“如果有火起,就把這火油點著。”這天夜里,魯康祖、趙公政等果 然親自率領部隊來劫營。東西兩邊的伏兵一起夾擊,魯康祖眾人逃奔向淮水。火已經紛紛燃起后,敵軍無法找到他們原來渡河的地方,于是他們便向傅永放置火油的地方爭著渡回。河水很深,淹死很多人,斬首的有幾千人,活捉了趙公政。魯康祖連人帶馬掉進淮河里,早晨找到了他的尸首,斬下腦袋后連同趙公政一起送到了京師。 裴叔業圍渦陽,時帝在豫州,遣永為統軍,與高聰、劉藻、成道益、任莫問等救之。永曰:“深溝固壘,然后圖之。”聰等不從,一戰而敗。聰等棄甲奔懸瓠,永獨收散卒徐還,賊追至,又設伏擊之,挫其銳。藻徙邊,永免官爵而已。不經旬,詔永 為汝陰鎮將,帶汝陰太守。 裴叔業圍困渦陽,當時皇帝正在豫州,派遣傅永為統軍,與高聰、劉藻,成道益、任莫問等一起解圍。傅永說:“挖很深的溝壑,筑堅固的壁壘,然后圖謀解救渦陽之圍。”高聰等人不聽從他的意見,結果一交鋒就戰敗了。高聰等人丟盔棄甲逃到懸浮瓦壺的地方,傅永獨自收拾了散兵慢慢地返回,賊兵追來,他又設下埋伏打擊,打擊了敵軍的銳氣。后來劉藻充軍到邊遠地區,傅永僅僅是被免官而已。沒過十天,傅永被詔為汝陰鎮將,兼任汝陰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義陽,永為寧朔將軍、統軍,當長圍遏其南門。齊將馬仙琕連營稍進,規解城圍。永乃分兵付長史賈思祖,令守營壘,自將馬步千人,南逆仙琕。賊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復入,遂大破之,仙琕燒營卷甲而遁。英曰:“公傷矣!且還營。”永曰:“昔漢祖捫足②,不欲人知。下官雖微,國家一帥,奈何使虜有傷將之名!”遂與諸軍追之,極夜而返。時年七十余矣,三軍莫不壯之。 中山王英征討義陽,傅永是寧朔將軍、統軍,他擔當包圍任務來阻遏義陽的南門。齊將馬仙琕扎營相連,逐漸挺進,謀劃著解救圍困。傅永于是分出一部分軍隊給長史賈思祖,命令他堅守兵營堡壘,自己率領騎兵和步兵一千多人,向南迎擊馬仙琕。賊人從上面用箭射傅永,射穿了他的左腿,傅永拔出箭再次沖進敵陣,于是打敗敵軍,馬仙琕燒毀營寨卷起盔甲逃跑。中山王說:“將軍受傷了,暫且先回營寨吧!”傅永說:“以前漢高祖摸著腳趾頭,是不想被人知道自己受傷了。我雖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國家的一個統領,怎能給寇賊留下個射傷我朝大將的名聲呢!”于是和眾將士一起追趕敵人,深夜才回。當時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三軍將士沒有不認為他豪壯。 后除恒農太守,非心所樂。時英東征鐘離,表請永,求以為將,朝廷不聽。永每言曰:“馬援,充國竟何人哉!吾獨白首見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長,故在任無多聲稱。后為南袞州刺史,年逾八十,猶能馳射,盤馬奮槊,常諱言老,每自稱六十九。還京,拜光祿大夫。卒,贈齊州刺史。后來他擔任恒農太守,但這不是他心里所喜歡的職務 。當時中山王向東征討鐘離,上書朝廷請求,想以傅永作為將領,但是朝廷沒有接受。傅永經常說:“馬援、充國究竟是什么人?難道我這么老了還要被束縛在這個小縣城嗎?”然而在使用人方面他并不擅長,因此在任期間沒有什么聲譽。后來他做了南袞州刺史。年紀已經過了八十,還能馳騁射箭,騎馬挺矛,經常避諱說老,總說自己是六十九歲。回到京城后,官拜光祿大夫。死后,追封為齊州刺史。 (選自《北史》)【注】①鞍橋:馬鞍。②漢祖捫足:漢高祖在楚漢戰爭中,曾有一次被射中了胸膛,為了不動搖軍心,就裝作被射中了腳趾頭,摸著腳趾頭而向士兵喊話,激勵他們對敵作戰。③馬援、充國:馬援,東漢名將,有“馬革裹尸”的典故;趙充國,西漢名將。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齊將馬仙琕連營稍進,規解城圍 規:規定B.洪仲讓之而不為報 讓:責備C.自將馬步千人,南逆仙琕 逆:迎擊D.表請永,求以為將,朝廷不聽 聽:接受答.A(規:謀劃)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A.永乃發憤讀書,涉獵經史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B.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 尚欲擊之,而士卒嬌富,莫有斗志C.吾獨白首見拘此郡 亡親見約,故不敢逾D.曉而獲其尸 賊俯射永 使汝異日得為時用,其殉國死義乎 答.B13.下列選項中屬于表現傅永“善用謀略”和“勇猛堅毅”的一組是( )(3分)A.①能手執鞍橋,倒立馳騁 ②斬首者數千級,生禽公政 B.①永曰:“深溝固壘,然后圖之。” ②洞其左股,永出箭復入 C.①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 ②永乃分兵付長史賈思祖,令守營壘 D.①與高聰、劉藻、成道益、任莫問等救之 ②年逾八十,猶能馳射,盤馬奮槊 答.B(A①表現“勇猛”,不能表現“堅毅”;②是謀略的結果,不是謀略的表現。C①②都表現“善用謀 略”,沒有表現“勇猛堅毅”。D①非“善用謀略”,亦非“勇猛堅毅”;②寫其老當益壯。)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本文表現了傅永從一個有勇無謀的武夫到一個智勇雙全的大將的轉變。傅永年輕時沒什么文化,連一封信也不會答復。后發奮讀書,從而使自己變得“兼有才干”。B.渦陽之圍時,傅永提出抗敵措施,因不為其他人所認可而吃了敗仗。雖處敗勢,傅永仍運用謀略進行反擊,打擊了敵人的銳氣。由此,傅永后來雖被免官,但很快又被詔任官職。C.義陽之戰,再次顯示了傅永胸懷韜略、足智多謀、沉著冷靜的性格。他以“漢祖捫足”的典故激勵士兵,一句“奈何使虜有傷將之名”充分表現了他強烈的自尊心。D.晚年的傅永對自己擔任的恒農太守一職很不喜歡,常發牢騷,在用人方面他不擅長,因此在任期間沒有什么聲譽。而他死后朝廷追封官爵,可見還是一個被肯定的人物。答.C(義陽之戰并非寫出其“胸懷韜略,足智多謀”,而主要表現的是傅永的勇猛堅毅)⑵翻譯下面的句子。(10分)①火既競起,不能記其本濟,遂望永所置火爭渡。(5分)①火紛紛燃起后,敵軍無法找到他們原來渡河的地方,于是他們便向傅永放置火油的地方爭著渡回。(既、補出主語、本濟、所置火各1分)②下官雖微,國家一帥,奈何使虜有傷將之名!(5分)②我雖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國家的一個統領,怎能給寇賊留下個射傷我朝大將的名聲呢!(微、轉折、奈何各1分)1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11分)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柳宗元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1).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這兩句寫景很精妙,請賞析。(5分)答案:后兩句寫 “山城過雨”,此雨非早春潤物之雨,它橫掠山城,下得大,來得猛,滌蕩萬物,使百花落盡。經過這場暴風雨的洗劫,那些百年老榕也葉落滿庭了。鶯啼之聲又格外增添了一重傷感情緒。(翻譯1分)作者運用運用視聽結合的表現手法,(手法2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雨后肅殺蕭條的景象,(景物特點1分)以景結情,使表達情感更加深沉凝重。(作用1分)(2) . 結合詩句分析本詩抒發了作者哪些情感,是如何抒發的。(6分)答案:詩歌前兩句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分),以“凄凄” 直接地抒發了作者旅途漂泊的艱辛,離親別故的悲怨(1分)。第二句以“意轉迷”直接抒發作者目睹了已經過去大半的春光以后,悲怨之情愈趨沉重(1分)。三四兩句寓情于景(1分),以雨后百花凋零、榕葉滿庭、鶯啼的肅殺景象(1分)表現詩人的心緒煩亂。(1分)17.補寫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7分)1.故不積跬步, ;2.嗟乎! ,則足以拒秦;3.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無窮者,4.步余馬于蘭皋兮, 。5. ,而不知其所止 。6.小樓昨夜又東風, 。7. ,靡有朝矣。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20分)晚 秋 【亞美尼亞】 埃.格林 瓦薩卡在一所大學對面的網球場旁停下了腳步。 秋季里的這一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但這卻讓瓦薩卡的心情更加煩悶。溫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戲弄他,嘲笑他,鄙視他…… 一陣已有幾分涼意的秋風吹了過來,幾片金黃的葉子在空中劃著美麗的弧線輕盈地飄落到了地上。兩個身材嬌好的姑娘從瓦薩卡的身邊走了過去,飄過一陣沁人的香水的芳香。這樣的姑娘瓦薩卡連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輕的時候,他也沒敢奢望過。她們對他來說來自另一個世界。他和孤兒院長大的瑪妮克結了婚。但那個曾經安安靜靜、勤快能干的瑪妮克現在卻好像換了一個人,每天嘮嘮叨叨,不停地數落他,甚至連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氣,所以他越來越不愿碰他的身體了。想到這兒,瓦薩卡感到了一陣良心的責備,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畢竟他們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個孩子的傷痛,后來生育了一個女兒。最近瑪妮克不幸傷了胳膊,腫得很厲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盡快籌到錢給瑪妮克拍x光片和治療…… 瓦薩卡的心底一陣絕望。現在他就是在到處找工作,對他來說,時間非常緊迫,每一分鐘都很重要! 以前不管怎么說他還能干粗活,當搬運工,可現在卻得了疝氣,粗活干不了了。可要治好疝氣也得一大筆錢哪! 又是一陣略帶涼意的微風吹了過來,一種像翠菊似的黃色小花隨風搖動著小小的腦袋。這片開滿黃色的小花、撒著一片片樹蔭的草地讓瓦薩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時他們家住在市中心,后來他們的房子被拆掉了,他們只得到了一點點少得可憐的補償金。他和父母顛沛流離,幾經輾轉,最后才在鄰近市郊的一個地方落下了腳,生活也隨之落到了貧困線之下。 瓦薩卡低低地罵了一句。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歡學習,他可不像那個復讀生梅魯日。梅魯日當年和他同桌,可現在這個梅魯日已經是大富翁了…… 一個穿著綠風衣的女人輕輕地碰了一下瓦薩卡,側著身子從沿著人行道停著的兩輛汽車間穿了過去,急著過馬路。瓦薩卡迅速瞥了這個女人一眼:她也來自另一個世界。于是瓦薩卡馬上就把目光移到了別處。突然他被一陣刺耳的剎車聲和令人恐怖的尖叫聲嚇了一哆嗦。他順著聲音望了過去,那個穿綠風衣的女人一動不動地躺在了一輛大客車的車輪下。第一個從汽車駕駛室跳出來的是已經嚇得半死了的司機,隨后乘客們也慌慌張張地從車上走了下來。有一個姑娘第一個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動作敏捷、手腳麻利地摘下受傷女人耳朵上那對亮閃閃的耳環,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聲地喊了起來:“快來人啊!快來人啊!” 瓦薩卡把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憤憤地嘆息了一聲:“這條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環,還像沒事似的!” 突然,瓦薩卡發現了一個綠色的東西,就放左邊,離他只有一、二十米遠。瓦薩卡仔細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個女式小包,嶄新的,樣式非常精巧。這個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個受傷的女人的。現在眾人正要把那個女人抬起來。瓦薩卡的注意力現在已經不能集中了。他要留意那個女人,又要留意這個包。這時候救護車開過來了,車上下來幾個穿白大褂的救護人員,把受傷的女人放到救護車里拉走了。出事地點只剩下了一片發黑的血跡。 陽光照到了那個小包上,包上的小鎖扣和裝飾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小包正漂亮,肯定價格不菲!它就這么神奇地被拋到了瓦薩卡的的眼前,離他只有一、二十步遠…… 瓦薩卡心里一陣緊張,他屏住呼吸,朝那個小包的方向走了過去。他剛走了兩步,馬上又停住了:他心砰砰跳地想等身后響起的腳步聲走遠。同時,他又忍不住朝那個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結果他驚恐地發現,一個體態臃腫、手里拿著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著兩條腿,像跳舞似的徑直朝小包走了過去,一把撿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沒發生似的,依舊邁著跳舞似的腳步朝著一個小花園的方向走去了。 瓦薩卡心里一陣慌亂,額頭上立刻滲出了汗珠。這簡直就是當著他的面把他偷光了!? 那個胖男人已經從瓦薩卡的視野中消失了,但他還站在原地發愣,眼睛呆呆地盯著一個地方。 但過了一會兒,瓦薩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陣輕松,如卸重負。“我鬼迷心竅了,”他心煩意亂地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竅了……” 涼爽的秋風輕拂在他的臉上,他的呼吸也變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走著,孤身一人,漫無目的。只是當他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從前的老同學梅魯日正在建的那個小獨樓的工地上時,他才明白,其實他的雙腳一直在朝這個他早就該來的地方走。18.下列對這篇小說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A.小說通過瓦薩卡對學校生活的回憶,引出了他與梅魯日不同人生際遇的對比,揭示出社會的不公,為作品結尾作了鋪墊。B.“這條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環,還像沒事似的!”這段罵人的話語表明瓦薩卡從小缺乏教養。C.小說中有關女式小包的細節,暗示了受傷女人的富有,也凸顯了小包對瓦薩卡產生的心里沖擊。D.中年男人當著瓦薩卡的面拿走了小包,這種偷竊行為激怒了瓦薩卡,因為在瓦薩卡看來,那個小包本該屬于自己。E.小說的標題“晚秋”既是寫實,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尋味的豐富意蘊,體現了作者獨特的藝術匠心。19.請指出小說開頭畫線部分的景物描寫的主要作用。(4分) 答: 20.簡要概括瓦薩卡發現小包后經歷的心理變化過程。(6分) 答: 21.小說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撿走了小包。如果這個人物沒有出現,瓦薩卡會不會將小包據為己有?為什么?請結合全文說明理由。(6分)18【命題透析】本題考查對作品理解與分析能力。【解題透析】BD(B、從小缺乏教養不當。而是他對這種行為義憤填膺,是一種正直。D、瓦薩卡面對誘惑有過動搖,但是他從來沒有認為那個小包本該屬于自己)[技巧點撥]這道題涉及到作品主題的理解,及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的言行反映的是人物的思想。人物的思想又進一步主導人物的言行。小說,從人物形象入手,明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很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19. 【命題透析】該題考查分析文章結構,鑒賞文章寫作技巧能力。【解題透析】文章的行文構思,可以先看標題,開頭和結尾,再看文章大意。本文標題是晚秋,而首段寫的是晚秋的景色及他的心情。結尾也提到了涼爽的秋風輕拂在他的臉上,他的呼吸也自如了。景物描寫一般情況有點明季節,渲染氣氛,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烘托人物形象等。這里景物描寫主要作用顯然是為了設置懸念,引起下文,推動情節的發展。參考答案:開頭畫線部分景物描寫的在結構上的作用,點題,同時與結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2分)。在內容上設置懸念,引起下文,溫暖睛和的晚秋為什么好像在戲弄他,嘲笑他……引起了讀者懸念。展開了故事的情節(2分)。[技巧點撥]答題時要注意從結構上的作用與內容上的作用作答。20.【命題透析】該題考查篩選、概括能力。【思路點撥】抓住瓦薩卡看到小包后相應語段來挑選,找準心里變化的詞語。【答案】剛看到綠色小包時,注意力不能集中;當準備靠近小包時,心里一陣緊張;但走了兩步,心怦怦跳動;當發現別人撿走小包后,開始心里一陣慌亂;不久又站在原地發呆,最后如釋重負,變得輕松,呼吸也變得自如。[誤區警示]做這一類題一定要注意選準答題區域。可能有的同學會將“他”看到別人摘走受傷女人耳環“憤憤不平”也寫了進去,顯然與題目要求不符。21.【命題透析】本題考查對作品個性化閱讀的探究能力。【解題透析】探究題是一道論述題,先要有明確的觀點,然后在文章中找出證明自己觀點的論據。綠包會不會據為已有,可以仁智各見,根據文章內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瓦薩卡不會將這個包據為己有。1分因為1、盡管自己也得了病,他首先想到的是妻子,這瓦薩卡雖然貧窮,但是他有一顆善良的心。2分2、當他看到那個偷盜耳環的女人時,他憤憤地罵。表明了他的正義與正直。2分3、當他經受誘惑時的猶豫其實也是他內心的斗爭,哪怕沒有中年男子的介入,他拿到皮包后也會幡然悔悟。2分示例二,瓦薩卡會將綠包據為己有(1分)他生活處在最艱難的境地。急需一筆錢給他妻子和自己看病。畢竟身體是第一位的。失去了健康,也就無法真正的維持生計。(2分)他覺得與這個女人是兩個世界的人,也覺得她的錢財來得容易。他不會對一個富有的人產生憐憫。(2分)從他的一系心情可以看出,他對小包的占有是相當動心的,盡管有猶豫,但那也是暫時的。(2分)【誤區警示】探究題是一種個性化閱坊。必須有理有據。但是,不要脫離文本,更不要背離主流觀點作答。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往往就體現在探究題上,我們不要為思維創新而創新。五、22、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適當的語句,組成與前面的句子呼應的排比句。(4分) 人生是一本怎樣的書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風細雨,但他的人生之書卻豐富細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有的人坎坎坷坷,千磨萬難,但他的人生之書卻引人入勝; 有的人春風得意,養尊處優,但他的人生之書卻空洞無物。 [所提供語句有如下特點:句式上首句采用設問的形式,整體上要求構成排比句,修辭上屬暗喻。此題仿寫時要注意排比句的特點,結構相似,語氣一致。內容上還不能重復。內容上應結合現實生活,體現出一定的社會意義。]六、作文(60分)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一夜春風,吹得滿園梨枝盛開。滿樹潔白的梨花,芬芳香郁,鮮艷美麗,贏得周圍其他樹木、動物們的羨慕與嘖嘖稱贊。一番盛開怒放之后,潔白的梨花開始片片隨風飄落,滿地繽紛。翩翩飛舞的蝴蝶看到這種景象,禁不住黯然神傷,問梨樹道:“你為什么要抖落那一朵朵美麗的花朵呢?你難道不知道,沒有了那花朵,你就一點兒也不美麗可愛了嗎?梨樹平靜地說道:“這個我知道,但我更知道,我只能放棄現在這美麗的花朵,我才能追求到秋天累累的碩果。”讀完這則材料后,請根據自己的感悟或聯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研讀 “研讀”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材料“意思”的正確理解;二是對寫作要求的恰當把握。 (一)研讀材料“意思” 研讀材料時,要從整體上認識理解,要透過現象把握其內在的規律性、本質性的東西,不能拋開材料整體只抓材料中的個別句子進行片面分析或膚淺感知。分析材料時,要在全面審讀材料的前提下,仔細推敲其中的關鍵語句。 就上面這則材料而言,我們通過全面閱讀,可知這是一則寓意型材料。材料既寫了梨花的美麗怒放與其他動植物的羨慕與稱贊,也寫了梨花的飄落與蝴蝶的黯然神傷等,主要敘寫了梨花、梨樹、蝴蝶這幾個對象。那么,這則材料的寓意何在?通過對材料的全面理解可知,應把分析的重點放到梨樹與蝴蝶的對話上,尤其是要抓住“只有放棄現在這美麗的花朵,我才能追求到秋天累累的碩果”這關鍵的一句話,深入思考材料所蘊涵的意旨。 (二)研讀寫作要求 在研讀材料的基礎上,還應注意寫作要求與寫作限制。比如字數上的限制、文體的限制、寫作范圍的限制、內容的限制等,尤其是一些隱性限制,更應該注意。比如這則材料要求以“自己的感悟或聯想寫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且“所寫內容必須符合材料寓意”,這就需要我們在把握材料寓意的前提下,對材料進行合理感悟或聯想;再如寫作要求中的“自選文體”但“詩歌除外”,“不得抄襲或宿構”等,這些也都應注意。 二、煉意 在把握了材料及寫作要求之后,就可以在材料的基礎上按照寫作要求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中心”挖掘——煉意。橫看成嶺側成峰,一樹梅花萬首詩。一則材料,角度不同,著眼點不同,便可提煉出不同的立意。 就上述材料而言,材料中“美麗的花朵”可喻指安逸舒適的生活、表面的風光、華麗的裝飾、暫時的小成功等,而“累累的碩果”則可喻指偉大的成果、巨大的成功、真正的人生價值等。故我們可從材料中提煉出“成功需要付出代價”,“應拋棄表面的浮華,追求內在的真正價值”,“具有長遠目光、高遠境界”,“追求中應有所放棄”等觀點。 三、提旨 能準確地分析出材料的意旨,只是審題的第一步,還應能從中選擇一個最恰當的意旨才行。因為材料所包含的意旨是多方面的,所以就存在著應選擇哪一個意旨進行感悟或聯想的問題。一般來說,豐富、新穎、深刻、有高度的意旨,才是我們應選擇的意旨。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立意必須鮮明、集中,不可寬泛,寫作時要圍繞材料生發,以便顯示出文章與材料的密合性,體現出對材料的感悟或聯想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黑龍江省哈爾濱九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doc 黑龍江省哈爾濱九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doc 黑龍江省哈爾濱九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政治試題.doc 黑龍江省哈爾濱九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文)試題.doc 黑龍江省哈爾濱九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doc 黑龍江省哈爾濱九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doc 黑龍江省哈爾濱九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