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______姓名:___________$年級:七年級 科目:歷史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2課時主備: 主講: 課題 宋朝經濟的發展教研組長簽字: 教學副校長簽字:一、學習目標能歸納出宋代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具體表現能概括出經濟重心南移的相關史實對經濟重心的南移做個整合,體會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根本途徑。二、教學過程新課導入 圖片導入 《清明上河圖》對比分析 宋代經濟的發展類別農業的發展糧食作物水稻產量居全國糧食作物產量首位經濟作物種植棉花,茶樹手工業的興盛紡織業南方超過北方制瓷業景德鎮瓷都 五大名窯造船業規模宏大,配有指南針商業貿易繁榮商業都市開封杭州人口百萬貨幣最早的紙幣 交子海外貿易設置市舶司(1)請同學們結合課本,填充表格內容讀圖思析 年代南方北方南北之比賦稅1068年3581100045095000約44;56耕田1077年318480000143175000約69;31表1 北宋時期南北方經濟比較表年代南宋 (南方)金朝(北方)南北之比人數1200年8060000043800000約65;35賦稅1196年6000000014319000約81;19表2 南宋時期南北方經濟比較表表1表2反映了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什么跡象?這種現象何時開始,何時完成?經濟重心的南移 唐朝中期開始 南宋完成你認為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從三個方面分析)南方戰亂少 統治者政策的支持 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3)這一現象在宋代農業、手工業、商業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表現?歷史解釋 北 南 北 南 北 南 階段一 階段二 階段三 經濟重心的南移經濟重心的南移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哪三個階段?魏晉南北朝 唐中期 南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什么會出現南移的現象?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3)經濟重心徹底南移的表現是什么?有哪些諺語?南方的收入,人口超過了北方 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蘇湖熟,天下足課堂達測 1、“國家的財政收人約80%來自淮河以南地區”“絲、棉紡織業,造紙業中心以及對外貿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蘇湖熟,天下足”。這些現象最早出現在我國哪個時期( C )A.兩晉時期 B.隋唐時期 C.兩宋時期 D.明清時期2、北宋時,成熟早、抗寒能力強的占城稻是從下列哪個國家傳人中國的( A )A.越南 B.日本 C.天竺 D.朝鮮3、景德鎮陶瓷制品以其“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馨”的獨特之處獨領風騷600多年。景德鎮成為我國著名的瓷業生產中心始于( C)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4、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了“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它用銅版印刷,版圖精美。“交子”的出現有利于(A )①商業的發展②西域地區的開發③印刷業的發展④政府對海外貿易的控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江南地區在漢代時“地廣人稀、刀耕火種”,發展到宋代時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的景象。這一變化表明了( D )A.康乾盛世的出現 B.科學技術的突破C.對外貿易的發展 D.經濟重心的南移6、、宋代在主要港口設立的市舶司的職能是( C )A.打擊海盜 B.監察百官 C.管理海外貿易 D.征收賦稅7、有學者認為北宋時期,中國仿佛進人現代,物質文化蓬勃發展。”下列不能體現這一觀點的史實是( D )A.“交子”的出現B.熱鬧的瓦子C.景德鎮的興起D.經濟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歷史錦囊 世界上最早的商標廣告宋朝的商業空前發達。由于商業競爭激烈,有的商鋪為招攬生意,開始以廣告的方式宣傳自己的商品。這件“濟南劉家功夫針鋪”銅版,不僅標明鋪號,而且以白兔為商品標識,注明“認門前白兔兒為記”,還特別說明是“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如果要批發購買,還可以優惠。這件文物,是目前已上最早的商標廣告。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