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2012年10月底平板電腦“三國殺”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歷程沙井中學 楊 娟享用的科技成果 帶來的便利電視 看新聞、看球賽……探究一:尋找身邊的科技之光學習內容一、了解:科學技術的來源二、識記:科技的發展歷程三、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材料:戰國時期的魯班,有一次接受了一個宏偉宮殿的建筑任務,為此需要大量樹木,用斧頭砍太慢,怎么辦 他去山上伐木,不小心被一種帶鋸齒的草劃傷,他想這種草都能將皮膚劃傷,如果用鐵皮做成鋸齒狀豈不非常鋒利,于是鋸子就這樣被發明出來了。問:看了這則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結論:科學技術源于生產實踐一、科學技術的來源探究二:探尋科技發展的足跡二、科技的發展歷程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一)傳統科技(古代中國)培根哥白尼“日心說”布魯諾“宇宙無限論”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力學三定律(二)近現代科技:科學革命的開端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什么?2、第一次工業革命將人類帶入了什么時代?3、1814年 英國人 發明了蒸汽機車。4、電話的發明者是誰?5、電燈的發明者是誰?6、 發明的飛機實現了人類翱翔藍天的夢想。7、 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使人類進入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蒸汽時代(二)近現代科技: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史蒂芬孫貝爾愛迪生萊特兄弟電力探究三:走進第三次科技革命(二)近現代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1、開始時間和標志:開始時間:20世紀中葉標志: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原子能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二)近現代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2、新興產業改變生活的信息技術計算機信息時代航天技術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1964年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2011年天宮一號與神八對接成功生物工程克隆羊——多利每一次新的科技革命都會帶動一系列新興產業的問世,影響產業結構的變化。相比于前兩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何特點?材料一: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特點1: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加快。特點2:科學技術對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第一次工業革命 蒸汽機 84年第二次工業革命 電動機 65年第三次科技革命 原子能 6年移動電話 4年電子計算機 每2年或半年更新一次材料二:某發達國家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時間 1949-1947年 1948-1973年 1974-80年代中期貢獻率 31% 33% 40%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材料三:電子計算機的使用和新材料以及火箭技術是空間開發的基礎,空間開發又服務于海洋開發和生物工程,也促進了計算機的更新換代。特點3:科技在各個領域間相互滲透。材料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出現了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被稱為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的“黃金時期”。亞洲一些國家或地區經濟高速發展,成為落后國家與地區經濟現代化的突出事例,引起了世界矚目。1. 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材料二:2. 人類進入信息時代。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起始年代主要標志新興產業啟示18世紀中后期19世紀末20世紀中葉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電力的廣泛應用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紡織,冶鐵,采煤等行業電力工業,化學工業等計算機、原子能、航空航天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三次科技革命探究四:放飛夢想1、我設想的未來是這樣的……2、要實現我們心中的未來,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應該怎么做?1、科學技術源于生產實踐。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時間、標志、特點和影響。(1)時間:20世紀中葉(2)標志: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3)特點:①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學技術對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③科技在各個領域間相互滲透。(4)影響:①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②人類進入信息時代3、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優質課展示《科學技術的力量》人教版_楊老師.flv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優質課展示《科學技術的力量》人教版_楊老師.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