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7.2 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原則 教學設計【課標要求】簡述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教材分析】本課是第七課第二框,講述全面依法治國的目標和原則的相關內容,是“怎么做”的范疇。為關于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相關知識做好鋪墊,邏輯上講統帥第八課、第九課。【教學目標】1.了解法治建設的重要性2.明確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具體要求3.把握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認同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原則的正確性,增加我國對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及法治社會的信心。2、科學精神:理解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樹立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能夠運用法治思維分析生活中的相關案例。3、法治意識: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和具體要求,堅定尊法守法學法的信念。4.公共參與:通過各種渠道參與到國家立法中去,同時個人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營造法治中國的氛圍。【教學重點】全民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的原則。【教學難點】依法治國為什么和怎樣堅持黨的領導、為什么和怎樣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與講授分析法相結合【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播放視頻《APP的霸王條款》教師:針對APP等一些 層出不窮事物,我國目前并沒有與之相配套的更加詳細可靠、可操作性強的、能夠堵截漏洞法律法規。全國政協委員魏世忠的建議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新課講授:出示課題和目錄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原則總議題: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什么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3、怎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第一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議題一:什么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探究活動一:觀看視頻《《長江保護法》3月1日正式實施》《 長江保護法》為了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促進資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態安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制定的法律。這也是中國第一部流域法律。探究問題:結合《長江保護法》的出臺,談談我國為什么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整理分析結果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因(1)重要性: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必要性: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議題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探究活動二:閱讀材料《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 的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一個新目標、新概念。在此之前,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十六大、十七大報告提出的是形成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從 "法律體系" 到"法治體系", 是黨的治國理政基本思路的重大轉變 。法治包括兩個重要內容:一個是“法”,一個是“治”。從“法”的角度來講,核心是“法律體系”的形成和完善。從“治”的角度來講,法治不光要有良法,還要有善治,關鍵在于"法治體系"的建立和健全。這就要在強調"立法"和"普法"的同時,落實"執法"、"司法"和"守法",也就是形成和貫徹"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十八屆四中全會對"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做出了全面論述,主要是五個具體體系:即“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探究問題: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的轉變,這體現了在新時代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 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1)具體內容:①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②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議題三:怎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探究活動三:閱讀材料《全國政協委員魏世忠∶完善法律法規,嚴懲違規APP"》在手機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某些APP強行索取個人信息的現象,嚴重侵害了個人隱私和消費者利益,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2021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魏世忠建議,相關部門應制定更加詳細可靠、可操作性強的法律法規,堵截漏洞,約束平臺運營公司及運營商在APP制作過程中更加注意保護個人信息,杜絕APP"霸王條款"。針對APP等一些層出不窮事物,我國目前并沒有與之相配套的更加詳細可靠、可操作性強的,能夠堵截漏洞法律法規。探究問題:全國政協委員魏世忠的建議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整理分析回答探究問題結果3、全面依法治國的具體要求(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2)全黨和全國人民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依法治國、更加扎實地推進依法治國,努力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向著建設法治中國的目標不斷前進。第二幕: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探究活動四:觀看視頻《法治中國》探究問題:結合視頻內容分析我國全面依法治國,堅持了什么原則 學生討論回答:結合教材關于新時代黨建總要求進行梳理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整理分析回答探究問題結果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原因: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2)要求:① 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與依法執政統一起來。②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須切實尊重憲法法律權威,模范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憲執政和依法執政。探究活動五:觀看視頻《緊急避險》探究問題:張三用了別人家魚塘的救自家魚塘的魚苗而毀了別人家的魚苗,為什么就叫緊急避險呢?為什么法律不能以人的智力、身份而有不同?為什么緊急避險不能犧牲別人的生命為代價 體現了我國依法治國要堅持的什么原則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整理分析回答探究問題結果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1)原因: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2)要求: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推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原因: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2)要求:①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②必須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4、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1)原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2)要求:① 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②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③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探究活動六:閱讀材料《流氓罪從出臺到被廢除》 70年代末期 ,我國待業青年超過 2000萬。其中少數人閑來無事,組成各式各樣的犯罪團伙,調戲婦女、毆打群眾、欺行霸市等等,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影響了經濟發展。 1979年《刑法》正式出臺"流氓罪"198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決定》規定了6種提高量刑幅度的犯罪,流氓罪列于首位。 隨著改開深入,經濟發展,就業充分、法治建設完善,1997年,新修訂的《刑法》中,流氓罪被廢除探究問題:從流氓罪出臺到被廢除,體現了我國依法治國要堅持的什么原則 學生討論回答:結合教材關于新時代黨建總要求進行梳理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糾正、補充,形成較完整的答案。教師總結:整理分析回答探究問題結果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1)原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2)要求: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本課小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