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10.1 正確行使訴訟權利第四單元 社會爭議解決第十課 訴訟實現公平正義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活動中,當事人都依法享有廣泛的訴訟權利,承擔相應的訴訟義務;在起訴、應訴、審理、判決等各個階段,司法機關、當事人等均應當嚴格遵守訴訟程序,合理運用證據規則。司法機關依法查明事實,正確適用法律,公正裁判案件,才能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前言01020204目錄contents訴訟權利面面觀尋求法律援助PART01訴訟權利面面觀視頻:《依法保障訴訟當事人的權利》訴訟權利面面觀1.保障訴訟權利訴訟法賦予當事人廣泛的訴訟權利;司法機關保障當事人充分行使這些訴訟權利。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的權利當事人有上訴的權利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ABC訴訟權利面面觀2.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根據事實和法律,維護當事人合法的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審理。當事人因身陷糾紛而參與訴訟時,很可能面臨缺乏法律知識與技能、無暇參加訴訟活動等問題。此時,當事人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幫助其進行訴訟。①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的權利適用情況:訴訟代理人、辯護人主要職責:訴訟權利面面觀2.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相關鏈接: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辯護人 訴訟代理人不同點 對象 針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設立 針對自訴人、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而設立進入刑事訴訟的方式 因委托進入訴訟 因法院指定進入訴訟 受被代理人委托進入訴訟地位 有獨立地位,不受犯罪嫌疑人意志左右,也不受法院、檢察院和其他團體的干涉 必須在委托人依法授權范圍內活動相同點 根據事實和法律,維護當事人合法的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審理。相關鏈接:訴訟代理人、辯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一)律師;(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注意:刑事訴訟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委托訴訟代理人。只有被害人、自訴人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才能委托訴訟代理人回避制度含義:意義在訴訟中,當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具有法律規定不宜參加案件審理或有關訴訟活動的情形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其退出,這就是訴訟法中規定的回避制度。有利于保證案件的公正審理,消除當事人的疑慮,增加裁判的正當性。訴訟權利面面觀②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2.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相關鏈接《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在刑事訴訟中,除上述情形外,如果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也應當依法回避。含義:我國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制,除特殊情況外,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理便告終結。當事人如果不服一審裁判,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意義:上訴權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重要訴訟權利,是否提出上訴,完全由當事人自主決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③當事人有上訴的權利訴訟權利面面觀2.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兩審終審制的例外是: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國的最高審判機關,它作出的判決或裁定是終審的判決或裁定,不得上訴或抗訴。死刑案件除了適用普通程序,還適用特殊程序,即死刑復核程序,只有經過死刑復核程序后,二審關于死刑的判決才能發生法律效力。相關鏈接:上訴期限上訴并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時提起,一審裁判就會生效,當事人就會失去上訴權。上訴期限 一審判決 一審裁定民事訴訟 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 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行政訴訟 刑事訴訟 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 裁定書送達之日起5日內裁定是解決訴訟的程序性問題,判決是解決實體法律關系;裁定可以采取口頭形式或者書面形式,而判決必須采取書面形式。裁定一般有不予受理、對管轄權有異議、中止訴訟、駁回起訴的裁定書面形式PART02尋求法律援助視頻:《法律援助法》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影響,難以在訴訟過程中充分行使訴訟權利,從而可能喪失保障自身合法權益的寶貴機會。1.法律援助的原因:尋求法律援助國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設置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或安排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等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等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是國家為保護和促進人權而建立的一種無償法律服務制度。尋求法律援助2.法律援助制度:民事和行政糾紛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經濟困難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請求國家賠償、請求支付勞動報酬、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等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獲得法律咨詢或代理服務。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因經濟困難而沒有委托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當事人,也可以經法定程序,獲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或代理。尋求法律援助4.法律援助方式與適用范圍【知識整合】:全面了解法律援助的對象(1)《刑事訴訟法》規定: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①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②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③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均應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2)《律師法》規定:④公民在贍養、工傷、刑事訴訟、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依法發給撫恤金等方面需要獲得律師幫助,但是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獲得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主體是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可以提供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4.法律援助的申請程序與要求(1)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要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條件的,要書面告知理由。(2)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得收取任何財物。尋求法律援助知識框架1.甲與鄰居乙因宅基地使用產生糾紛,雙方大打出手,造成乙顱腦損傷,重度智能減退,日常生活隨時需有人幫助,經鑒定為二級傷殘。乙和甲分別準備委托律師丙和丁參與訴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本案應先對甲進行刑事公訴,再進行民事賠償訴訟②訴甲故意傷害由人民檢察院提起,訴甲民事賠償由乙方提起③律師丙作為訴訟代理人只能參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活動④律師丁在訴訟中既是甲的辯護人又是其訴訟代理人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D課堂鞏固2.為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某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開通法律援助疫情防控“綠色通道”,建立快速受理辦案機制。對疫情導致無法出具經濟困難證明的法律援助申請人,啟用個人經濟困難聲明制度,實施法律援助惠民誠信機制,最大限度方便群眾。下列對法律援助制度的理解不正確的是()①法律援助機構收到申請后,要及時提供法律援助②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服務,不得收取任何費用③經濟困難的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獲得法律咨詢或代理④當事人未提出法律援助申請,均不得獲得法律援助服務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C課堂鞏固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1正確行使訴訟權利.pptx 依法保障訴訟當事人的權利.mp4 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法律援助法》 擴大法律援助形式和范圍.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