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新教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第8講 和平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第四框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分析本框題是本讀本的最后一課的最后一框內容,本框按照“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和內容以及如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的邏輯思路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含義和內容并且深入思考中國以及世界各國應該如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二、教學目標【課標要求】認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增強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政治認同。【必備知識】1.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內涵、2.全球治理體系治理和建設的措施及意義。。【關鍵能力】1.能夠深刻理解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要求。2.通過了解當今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特點,能夠認識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提出的背景。【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結合當前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理解我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和意義,增強政治認同。2.科學精神:結合新時代中國外交實踐,理解新型國際關系,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的全球治理觀,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3.公共參與:正確認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和清潔美麗的世界。三、教學重點及難點【教學重點】1.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2.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內容3.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義(第三項和第八項)【教學難點】1.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2.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的時代意義四、教學過程【背景導入】第一部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從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黨中央在黨的十八大后提出的“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課題背景下,我們應如何應對?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提出有著什么樣的時代背景。[設計意圖]了解當時時代背景,設置真實情境,提升思政課教學的實踐溫度,同時,提出問題,引發追問,以問題為教學邏輯起點,凸顯以學生為中心,從而引出課題——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講授新課】研學情境:紀錄片節選《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命運與共》知識點歸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背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設計意圖]通過視頻簡單了解,全面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形成與發展,進一步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第二部分: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思考:在學習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之后,我們應該如何來行動并為之付出努力呢?措施: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和綠色低碳。目的: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和清潔美麗的世界。[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明白我們應該如何做,為了什么,想如何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全世界都應該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該部分旨在增強學生的公共參與,正確認識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世界意識,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價值,增強民族自豪感,體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第三部分: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知識順理】習近平外交思想核心要義: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以深化外交布局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關系;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以對外工作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范。[設計意圖]對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義有基本的認識和理解,重點強調我們本節課所涉及到的第三項和第八項核心要義。五、教師總結: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文明、東方社會主義大國形象,中國積極想世界傳達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習近平外交思想向世界提供了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還會不斷帶來新的考驗,國際社會不僅要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還應該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