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導入】同學們好,上課!前面我們已經學習過,堅持新發展理念,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那么,我們今天這堂課,將從脫貧這一主題出發,探究我國當前的分配制度。首先我們來看看幾張圖片[十八洞村圖片對比]提問:觀察以上兩幅圖,大家發現整體上有什么區別呢?通過左右圖片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十八洞村驚人的轉變,七年前習總書記來到這里,提出精準扶貧理念,經過4年的發展,花垣縣在2017年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它一步步走進大眾視野。二、提問:當前我國實行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對,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產生的國民收入主要有三個去向:政府收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等)、企業收入(企業擴大生產的成本等),和最后到達我們每個人手中的資產,稱為個人收入,即“個人收入=國民收入—政府收入—企業收入”。那么個人收入是怎樣實施分配的呢?是隨便分配的嗎?不是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因此決定了我國現行的分配方式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PPT展示材料]風起苗寨——解決貧困問題的湘西答案探索精準脫貧有效路子,確保貧困地區的持續健康發展,關鍵是要增強"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十八洞村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脫貧致富之路:把分散農戶的個體生產活動組織起來,采取"農戶+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先后組建了各種類型的生產合作社;在合作社中,村民有處使勁兒,有處發揮積極性與創造性,不少農戶還自覺上網學習先進的生產知識與技術,以此形成了農民互助合作的機制,大家一同走上互利互助、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精準扶貧產業方式帶動了當地農戶增收,村民的“腰包”鼓了,十八洞村也躍身成為全國小康示范村寨。[分析材料]上述材料向我們展示,十八洞村組織各種類型的生產合作社,通過生產合作社這種集體經濟形式,村民們在集體中勞動,按照自己提供的勞動參與分成,實現了村落的脫胎換骨。這種在集體經濟或國有經濟條件下,以勞動作為獲取報酬的形式,就是“按勞分配”三、[板書] 一、按勞分配為主體正確理解按勞分配,我們從以下幾個角度展開:1.基本內容與要求性質: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實行范圍:在公有制的范圍內實行分配標準:以勞動為尺度(質、量統一)分配結果: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堅持按勞分配的必然性前提 生產資料公有制物質基礎 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直接原因 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初步掌握了按勞分配的基礎知識之后,我們再來分析分析材料,找一找十八洞村是如何通過按勞分配實現增收的。按勞分配的意義①效率:實行按勞分配,勞動者的個人收入與其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直接聯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②公平:實行按勞分配是對人類以往幾千年來不勞而獲的剝削制度的根本否定,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除了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十八洞村還有其他的致富妙招嗎,讓我們通過下面這個視頻來體驗。[播放視頻]從視頻中出現的養蜂大戶、民宿老板、當地導游可知,現在的十八洞村是家家戶戶都根據自身實際找到了致富門路:懂種糧種樹種瓜果的搞種植,會養蜂養魚養羊的搞養殖(技術),廚藝好的開飯店(勞動),有多余房子的辦民宿(資本),普通話講得好的當導游(知識),年紀大一些的做環衛(勞動),就是在家門口擺個山貨攤也會有不錯的收入。四、[板書] 二、按生產要素分配1.多種分配方式①內容:按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主要形式 含義(表現)按生產要素分配 按資本要素分配 資本所有者投入資本所得,包括私營企業主生 產經營取得的稅后利潤,債權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紅、債券、股票交易收入等按勞動要素分配 在非公有制經濟中,勞動者所獲得的工資、獎金等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業管理人才憑借在生產經營中的貢獻參與分配的方式按技術、信息等要素分配 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術和信息資料取得的收入(技術入股、專利使用、技術轉讓等)按土地要素分配 憑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土地的租金、轉讓金等)試著分析趙某一家人的收入分別屬于哪種分配方式。趙某本人:我自己承包了五畝責任田,收入還不錯!【按勞分配】趙某妻子:我在馬路邊開了個小店,收入比老趙還高哩!【按生產(勞動)要素分配】趙某兒子:我是水利局職員,每月除工資、獎金、津貼外,還炒股,賺了不少錢。【工資、獎金、津貼屬于按勞分配,炒股為按生產(資本)要素分配】趙某女兒:我是外資企業工程師,此外我還利用雙休日為一家私營企業當技術顧問,也有一份豐厚的報酬。【外企工資為按生產(勞動)要素分配,當技術顧問屬于按生產(技術)要素分配】趙某母親:我每月靠出租房屋也能獲得300元的收入。【按生產(土地)要素分配】②意義:國家角度: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B、個人角度:有利于讓一切要素的活力竟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動資源優化,促進經濟發展。2.個人收入途徑勞動性收入 通過勞動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工資、獎金、津貼等財產性收入 通過自己所擁有的各類財產獲得的收人,包括銀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經營性收入 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收入轉移性收入 單位、社會團體對住戶的各種經常性轉移支付和住戶之間的經常性轉移支付和住戶之間的經常性收入轉移,包括養老鑒社會救濟和補助、政策性生產補補貼。(易錯)按勞分配與按勞動要素收入的區別:不能簡單地認為勞動收入就是按勞分配。在公有制經濟范圍內獲得的勞動收入屬于按勞分配;在非公有制經濟范圍內獲得的勞動收入屬于按勞動要素分配。五、[板書] 三、勞動是財富的源泉截至3月5日,全國242個貧困縣宣布脫貧摘帽。但是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像十八洞村一樣,四川省甘孜理塘縣也是一個剛實現脫貧的鄉鎮,最近,甘孜藏族小伙丁真意外走紅,身為流量擔當,他為家鄉當起了旅游大使,為理塘代言,我們來看看他為家鄉拍的宣傳片。[播放視頻]宣傳片展現了中國西部的壯麗風光,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全國人民要再接再厲、一鼓作氣,我們獲取的任何收入歸根結底都來自勞動創造,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只有依靠人民群眾的勞動,乘勢而上,才能實現第一個百年偉大奮斗目標。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勞動觀。要求:1.要弘揚勞動精神,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2.要鼓勵全體勞動者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致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