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必修二 第二課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1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教案 教學設計必備知識:市場調節的兩大基本手段;市場調節三大機制;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市場缺陷關鍵能力:分析現實生活中違背市場規則、破壞市場秩序的一些經濟行為,培養辨別能力和提出建議的能力和全面認識市場配置資源優缺點的辨析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理解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通過探究市場缺陷,知道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引導學生自行得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要發揮市場的作用,也要發揮政府的作用”。通過感悟我國發展市場經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會的重大變化,逐步增強經濟制度和理論自信。科學精神:通過運用比較分析法,辯證看待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和弊端,能認識到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是主要方面,理解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必要的。法治意識:深刻認識到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市場參與主體要遵守法律,樹立誠信觀念。公共參與:公民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參與者,要學法守法用法,積極參與市場體系建設,維護市場秩序;要在參與市場經濟活動中養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個人習慣和道德品質。教學重點:課標對本框的要求是:評析市場機制的優點與局限性,辨析經濟運行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解析宏觀調控的目標。結合課標和教材內容以及學生學情,我將本框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1.市場配置資源的優點和局限性2.建設現代化市場體系的必要性3.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難點: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教學方法:活動探究法、情境教學法教材分析:本課是統編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一框題。作為高考的重要考點,本框在第一課介紹“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繼而講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為下一框“更好的發揮政府的作用”的學習起到自然的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學好本框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本課知識結構順序是“市場調節-市場體系-市場缺陷-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體系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前提,即使有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仍然有“市場失靈”現象發生。正因為如此,才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來彌補市場調節的缺陷。學情分析:高一年級學生在以往的日常生活中已經參與了不少經濟活動,對常見經濟現象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有一定的生活體驗。但是他們對經濟知識了解大都是零碎的、淺顯的,他們的經濟知識往往來自于生活經驗。大多數的學生參與經濟活動還是比較盲目,缺乏理性思考的。對他們來說,把經濟生活中的感性經驗上升到理性認識是有一定難度。類似于“市場配置資源”、“市場體系”的表述對他們來說是相對陌生和抽象的。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什么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市場如何配置資源,構建現代化市場體系對市場配置資源有何作用,如何看待市場作用等問題也沒有形成正確的理解。因此本節課充分運用圖片、視頻、文字資料等手段,幫助學生完整系統的學習、探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相關知識,從而增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基本原理的認同,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道路、理論和制度自信。課時:一課時教具: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探究活動一:20世紀80年代后期阿克蘇地區開始大規模引進紅富士等優良蘋果新品種。阿克蘇地區溫宿縣柯柯牙鎮柯克亞村,遍地蘋果園。2020年,柯克亞村有土地3940畝,蘋果種植面積3560畝。“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1.4萬元以上。”柯克亞村黨支部書記魏紹強說。目前,蘋果和蘋果產業已成為產區農民增收的主渠道。請結合上述材料分組討論以下問題:(要求:小組每位成員都要參與討論,其中一位成員記錄,一位總結結論并發言。)阿克蘇果農為何會選擇種植紅富士蘋果?結合以上材料和生活經驗,將下列圖片內容制作成思維導圖,總結出市場配置資源的路徑和優勢。知識總結:3、市場調節的機制:(1)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2)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機制來調節。4、市場調節的積極作用(優點):(1)有效配置資源。(2)有效利用資源。探究二:市場上,煎餅果子需求量大,但目前只有一家生產煎餅果子,將會出現什么情況?李師傅看到煎餅果子掙錢,聽說老張、老周也準備賣煎餅果子,于是決意要賣煎餅果子。因此,撤面賣餅,急迫尋找攤煎餅的機器、供應薄脆的生產商、合口的榨菜和醬料的配方……還沒做完準備工作,原來那家又開設了一個新的攤位賣煎餅果子……信息不靈,多賠少賺,一哄而上,沒有主見。(體現了市場調節盲目性弊端)還沒等李師傅開張,比他更有市場觸覺的張師傅、王師傅、周師傅的煎餅攤上線了,由此,為了吸引消費者,幾家開始了價格戰,食堂煎餅的價格下來了,李師傅的撤面賣餅的決策還沒落地就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事后調節,浪費時間,耗費資源,農業多見.(體現了市場調節滯后性弊端)為了后來居上,李師傅選擇用地溝油榨取的薄脆來減少自己的成本,獲取更多的利益。為了掙錢,不擇手段,制假售假,坑蒙拐騙。(體現了市場調節自發性弊端)探究三:假如某市有一天有兩個地方同時發生了嚴重的火災,都打了119報警,如果在市場調節的作用下,消防部門會怎么做?毒品,如海洛因如果由市場自由調節生產,那會出現什么情況?教師講授:(1)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調不了”(2)槍支、危險品、麻醉品等 “不讓調”(3)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調不好”單純市場調節的后果:自發性 盲目性 滯后性原因 在市場經濟中,為了自身不正當利益和眼前利益,生產經營者可能會損害社會的公共利益和長遠利益,甚至可能會損害國家利益。 由于生產經營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時掌握市場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決策必然帶有一定的盲目性。 由于從價格形成、價格信號傳通到生產的調整有一定的時間差,市場調節往往具有滯后性表現 為了獲得利益不擇手段,至違反法律 哄而上、一哄而退 社會產品積壓,生產調整滯后舉例 生產假冒偽劣商品、欺詐消費者、污染環境、非法壟斷 “跟風"炒鞋 大量炒鞋者成為“韭菜”舉例 生產假冒偽劣商品、欺詐消費者、污染環境、非法壟斷 “跟風"炒鞋 大量炒鞋者成為“韭菜”危害 單靠市場調節,會影響資源配置效率,導致資源浪費會;導致經濟運行大起大落,社會經濟不穩定;會產生不正當競爭、壟斷,損害社會公平;會導致收入差距拉大。聯系 ①都是市場調節局限性的表現:②都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③都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來彌補(4)單純市場調節的后果① 影響資源配置效率,導致資源浪費。② 導致經濟運行大起大落,社會經濟不穩定。③ 產生不正當競爭、壟斷,損害社會公平。④ 導致收入差距拉大。【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