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第三框一、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社會歷史的主體 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1) 理解人民群眾的內涵及范圍。(2) 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3) 通過實例引導學生理解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懂得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修堅持以人民為 中心,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2.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 自覺樹立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科學精神】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通過事例,能運用社會歷史主體的有關知識,分析社會問題。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 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2.教學難點: 理解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三、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人類社會不同于自然界,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盲目的、自發的力量,社會歷史則是由有意識、有目 的的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那么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由誰推動的呢? 今天的故事從一顆橘子說起。每年冬天 超市里最受歡迎的水果就數橘子了,同學們,你實現橙子自由了么? 如果時光倒退到古時候,作為平民, 可以享受到鮮美多汁的橘子么?(二) 講授新課社會歷史的主體(板書)議題一: 是誰創造了橙色奇跡議學活動材料一:史料: 淮海惟揚州……厥貢惟金三品、瑤琨、、齒革、羽毛、惟木.島夷卉服,厥篚織貝,厥包 桔柚貢;沿于江、海,達于淮——《禹貢》橘柚之實、堯舜所不常御——《政論》蜀漢江陵千樹橘……此其人皆與千戶侯”—《史記 貨殖列傳》師: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但是古代平民能否實現柑橘自由呢? 據漢尚書《禹貢》 記載古代柑橘是 貢品,后漢書《政論》 也提及橘柚之實、堯舜所不常御,甚至“蜀漢江陵千樹橘……此其人皆與千戶侯”, 家有果園即有金銀,相當豪門大戶。直至柑橘發展到宋已成位家喻戶曉的水果,但受其生產技術等因素限 制,產量并未很高。我們不僅感嘆,現代農業的發展讓我們實現了柑橘自由,在這瑟瑟冬日里也可品嘗甘 甜。材料二: 1971 年,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的園藝技術員袁守根先生,開始試種贛南臍橙,1974 年,贛南 臍橙第一次結果,次年,這顆在贛南大地新生的橙紅色果子,在 1976 年的廣交會上,獲得好評如潮。直至 今日,贛南臍橙已經成為本地‘致富果’。師: 有人說,沒有元守根同志就沒有贛南臍橙的今天? 你同意這個說法么? 是誰創造了贛南大地的橙 色奇跡? 他還是他們?生: 群眾、英雄師: 元守根是贛南臍橙走向世界的功臣,但今天我們能吃上鮮嫩多汁的橙子更離不開當地群眾的辛勤 耕耘,每個人都歷史活動的參與者,但人們在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不同的。社會歷史是由 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那杰出人物屬于人民么?生: 屬于師: 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杰出人物。這里注意 區分人民群眾≠勞動群眾。(板書)材料三: 江西省 GDP 數據; 贛州第一、二、三產業增長率師: 贛州是我國重要的紅色資源根據地,今天的贛州人的生活也和紅色資源一樣紅紅火火,經濟面貌 煥然一新,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20,在疫情籠罩之下,贛州 GDP 增速依然全省第二,其中第一產業增加 值達 414.64 億元,增長幅度 2.6%,其他產業也得到巨大的發展。紅色大地紅紅紅火火,經濟增長穩中向好, 這一切歸功于什么?生: 略(人民的努力)師: 很好,衣食住行都是人民的雙手創造的,人民群眾從事物質資料的生產,提供了我們必須的生活 資料,這是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民群眾推動社會歷史不斷向前發展,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 力量。今天的水果自由最要感謝的還是人民。 (板書)議題二: 是誰溫暖了華夏兒女議學活動材料一:橘子雖小,格局很大——浙大博士與賣橘人的暖心瞬間(視頻)師: 品嘗一口橘子,寒冷的冬天變得甜滋滋的,聽一段關于橘子的故事,生活也增添了一些甜味,橘 子雖小,格局很大,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讓我們來看一段充滿甜味的故事。師: 幫不了國家什么忙,遇到了就像出點力,打動我們的是質樸言辭背后店主的善良和純粹,更是自 然流露的愛國情懷。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也是中華傳統美德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影響,這一來一回,讓 我們普通人收獲了精神糧食。這種精神財富來自于哪里?生: 來自于生活中師: 來自于我們的生活,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是一片巨大的沃土,這里滋養了精神的花朵,也以此為 基礎創造了豐富的文化作品。所以我們說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人民 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板書)議題三: 是誰奏響了豐收的贊歌議學活動材料一:又到一年橙熟時,廉江紅橙果枝頭高掛,滿園飄香。各大紅橙園里,許多橙農正在把剛剛采 摘下來的紅橙進行分揀、打蠟、拋光,一批又一批新鮮的“廉江甜”從橙園運向四面八方。廉江市紅橙現 代農業產業園為為廣東省最大的紅橙出口生產基地之一師: 分散的經營方式已經不能適應農業現代化的要求,要想吃到便宜且優質的水果離不開新型農業發 展模式。你知道哪些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 假如給你一千畝地你想做什么? 如何才能擁有一千畝地的使用2權?生: 略師: 有同學說果園,有同學說租? 很有生意頭腦,跟咱一樣聰明的老鄉也想到了,位于廣東西南部的 廉江市,是中國著名的紅橙之鄉,他們利用這一千畝土地建設了廣東省最大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怎樣才能 合法租賃,而不只是簡單的承包呢?生: 略(法律、制度)材料二: 漫畫展示是: 需要制度保障!隨著農村大量勞動力進城務工,農村人口空心化,土地閑置,慢慢的開始出現承包 土地等新模式。2018 年 12 約 29 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農村土地承包法的 規定,將農村土地實施三權分置的制度法制化,這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改革的又一制度創新。 同時,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村集體經濟模式的興起,農民漸漸的從傳統的經營方式轉變為新型農業經 營主體。大規模的農業產業園興起,農業現代化穩步前進。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三權分置,農村土地 制度的改革體現了什么?生: 略師: 這是人民群眾的智慧,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促進社會進 步。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迭,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現的。因此人民群眾 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板書)議題四: 是誰續寫了橙色希望議學活動材料一:80 后黨員李進學: 在石頭山上種沃柑,在怒江峽谷造果園(視頻)師: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生產力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如果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 生產力就會獲得生機。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人,他在石頭山上種沃柑,在怒江峽谷造國園,他帶領村民,將 不可能變為了可能,他就是 80 后黨員,也是農學博士李進學。師: 他在田間地頭熟練的除草、松土,被村民戲稱比農民還像農民,他日復一 日身兼數職帶領村民種 橘致富無怨無悔。你還能想到哪些如他一般的人? 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生: 鐘南山、袁隆平……師: 還有毛陽林、黃大發、黃文秀等,他們有什么共同點?生: 奉獻、黨員……師: 是的,他們都是優秀的共產黨員,一生為了人民奉獻自我,無畏前行,有的甚至獻出了年輕的生 命。他們都堅持了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那什么是群眾觀點、群眾路線呢?群眾觀點是群眾路線即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 心向人民群眾學習。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群眾路線即: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 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他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 的根本出發點。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板書)師: 思考一下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生: 略師: 我們聽過半條被子的故事吧,正因為我們以人民為中心,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的 支持,奪取革命勝利,同樣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也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勝利并成功發展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的重要保證,也是推動改革開放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板書)材料二: 現代愚公黃大發說“我這一生只想改變我的家鄉,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有一份生命就要獻一 份力量,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獻出一份力量。共產黨員就是奮斗終身”3師: 結合生活思考我們應該怎么做?生: 略師: 很好,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保障人民權益, 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每個同學也要向先進黨員學習, 汲取榜樣的力量。議學活動: 視頻總結: 中國,是什么模樣? 是贛南橘園中綻放的笑臉,是浙大校園播撒的溫情,是廉江人民豐收的喜悅,也是田間地頭滴落的汗水,還是艱苦卓絕歲月里不屈的信念,是為人民謀幸福的腳步穿梭在每一寸如 畫卷般的山河間。中國是什么摸樣,要看中國人是什么摸樣,要看中國少年之摸樣。希望同學們以自身星 星之火,綻放炙熱,披荊斬棘,為自己為中國而努力!四: 板書5.3 社會歷史的主體(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1、人民群眾的含義、范圍、主體部分?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如何理解?(二) 群眾觀點群眾路線1、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內容(是什么? )2、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地位、重要性(為什么)3、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要求? (怎么做)五、教學反思本課以橘為線索,以我國柑橘產業為例,設計了四個子議題,從設計過程來看是具有一定巧思的,但 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材料豐富,而設問相對簡單,導致有些知識點講解過于生硬,材料未發揮相應的作用。 但由于材料本身貼近生活,四個議題及相應的議題活動生動有趣引起了學生的興趣,課堂始終處在輕松歡 樂的氛圍之中,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消化知識。結尾以人民網視頻升華,突出了政治課堂的核心素養, 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發揮了思政課以德育人的功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