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一框 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課標要求】闡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教材分析】第六課圍繞我國的三項基本政治制度,重在說明這些制度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講述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符合國情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和我國的宗教政策與法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實踐。第一框分兩目,第一目主要闡述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內涵、地位和內容、特色和優(yōu)越性等;第二目闡述人民政協的性質、組成、主題、職能,以及人民政協與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關系。【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政黨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理解我國民主黨派的性質。2.結合我國歷史和現實,闡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地位和優(yōu)越性。3.闡釋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闡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4.闡釋人民政協的性質、地位和職能,明確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業(yè)協商機構。【核心素養(yǎng)】1.政治認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黨制度,明確我國的政黨制度是新型的政黨關系與政黨制度形式,認同人民政協的作用。2.科學精神:知道我國的政黨制度既不是一黨制,也根本區(qū)別與西方多黨制。認識人民政協在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中的作用。3.法治意識:明確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要遵守憲法和法律,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4.公共參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我國政黨制度的知識,配合民主黨派和人民政協工作,為國家治理貢獻力量。【教學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內涵和作用;人民政協的職能。【教學難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獨特優(yōu)勢和鮮明特色。【教學方法】探究學習法,講授法,討論法,資料收集法【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觀看視頻《李克強主持召開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座談會》無論從歷史進程中,還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時事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民主黨派的責任與擔當。民主黨派究竟在我國政治體系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共產黨又如何處理與它們之間的關系?引出本課要學習我國的基本制度之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講授新課]第一目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一、我國政黨制度的內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1.這項制度屬于政黨制度,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2.這項制度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二、我國民主黨派的性質1.民主黨派的性質:現已成為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2.我國的八個民主黨派知識鏈接:我國的八個民主黨派記憶方法:四民與二公(工),九三和臺盟三、我國政黨制度的地位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在我國政治制度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將長期存在和發(fā)展。探究與分享:探究問題:你如何看待上述說法?結合教材內容說明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特點。多黨合作好比是交響樂團,在作曲的時候,大家都可以提意見,各民主黨派都應該積極參與,最后公認由共產黨博采眾長來定譜。兩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親密友黨。四、我國政黨制度的內容1.堅持“16字”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長期共存指中國共產黨同一切致力于團結人民從事社會主義事業(yè)并得到人民信任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長期合作,共同奮斗;互相監(jiān)督主要是對中國共產黨的監(jiān)督,是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的政治監(jiān)督,是一種協商式監(jiān)督、合作性監(jiān)督;各民主黨派監(jiān)督中國共產黨,主要是為了促進中國共產黨實現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指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之間披肝瀝膽,以誠相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以國家之興為共榮,以國家之衰為共辱,同心同德,協力奮斗。2.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1)是什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即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重大方針政策上的領導。注意:是政治領導,不是全面領導,不是組織領導和思想領導(2)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執(zhí)政地位。(3)怎么樣: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鮮明特征和重要內容,也是多黨合作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3.堅持親密合作的新型政黨關系(1)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親密友黨。(2)中國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處于領導地位和執(zhí)政地位;各民主黨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各民主黨派具有法律賦予的參政權(四個方面)。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和執(zhí)行。補充: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1)政治上: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是執(zhí)政黨與參政黨的關系。中國共產黨依法執(zhí)政,各民主黨派依法參政。(2)組織上:相互獨立的關系,不存在隸屬關系。(3)法律上: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以憲法和法律為根本活動準則。(4)事業(yè)上: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親密友黨,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反對黨。(5)監(jiān)督上:互相監(jiān)督的關系,更加強調各民主黨派對共產黨的監(jiān)督,不是監(jiān)督與被監(jiān)督的關系。注意:(1)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不是在野黨、反對黨、兄弟黨。(2)民主黨派依法參政,不是參加執(zhí)政、參與執(zhí)政、共同執(zhí)政、輪流執(zhí)政、聯合執(zhí)政。4.堅持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內容,是在社會主義法治的框架下設定和運行的。(2)各政黨包括執(zhí)政黨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5.堅持以人民政協為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人民政協)五、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yōu)勢(播放視頻:中國的政黨制度英文版)結合視頻內容以及你對其他幾種政黨制度的認識,你認為我國的政黨制度有何特有的優(yōu)勢?特點(獨具特色、中國特色)(《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白皮書節(jié)選(2021年6月):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chuàng)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是在中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上長期發(fā)展的結果。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風雨同舟、共同奮斗,一道前進,一道經受考驗,形成了通力合作、團結和諧的新型政黨關系。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鮮明特征和重要內容,也是多黨合作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鮮明特征(補充)。(2)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既親密合作又互相監(jiān)督,而不是互相反對。(3)中國共產黨依法執(zhí)政,各民主黨派依法參政,而不是輪流執(zhí)政。2.優(yōu)越性(強大的生命力和顯著的優(yōu)越性)這一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適應(1)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2)有利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3)有利于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yè)補充:我國政黨制度具有鮮明特色和顯著優(yōu)勢,是新型政黨制度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實現了執(zhí)政與參政、領導與合作、協商與監(jiān)督的有機統一,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實現形式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1.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能夠實現利益代表的廣泛性。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2.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能夠體現奮斗目標的一致性。它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斗,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jiān)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3.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能夠促進決策施策的科學性。它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guī)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yòu局限]于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qū)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4.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能夠保障國家治理的有效性。以合作、協商代替對立、爭斗,克服政黨之間互相傾軋[qīng yà排擠打擊]造成政權更迭頻繁的弊端,能夠有效化解矛盾沖突、維護和諧穩(wěn)定。[課堂訓練]為什么要堅持我國政黨制度?1.憲法依據。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fā)展。”2.政治地位。(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新型政黨制度。3.是新型政黨制度,具有鮮明特色和優(yōu)越性(略)第二目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探究與分享:國務院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有這樣一段話:“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過去五年政府工作,對今年工作提出建議,請予審議,并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國務院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再請人大代表“審議”的同時,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分析:1.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政府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接受人大監(jiān)督。2.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組成人員,有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審議權。3.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zhàn)線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其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jiān)督和參政議政。4.政協委員作為人民政協的組成人員,可以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意見,發(fā)揮政治協商的作用,但沒有審議權。觀看視頻《3分鐘讀懂政協》分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組成人員、主題、職能。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性質1.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zhàn)線的組織;2.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3.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4.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5.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注意:政協不是國家機關,不能履行國家職能。知識鏈接:政協會徽及含義表述:會徽含義表述為:一顆五角星表示中國共產黨領導;齒輪和麥穗表示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四面紅旗和緞帶表示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的大團結大聯合;中國地圖和地球表示全國人民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同胞、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團結;“1949”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分別為誕生時間、名稱。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的組成1.組成。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各少數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同胞、臺灣同胞和歸國僑胞的代表以及特別邀請的人士組成。2.委員產生方式:民主協商推薦。3.界別:全國政協十三屆委員會共設34個界別注意:①人民政協 ≠ 民主黨派;②政協委員是推薦產生,人大代表是選舉產生;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主題團結和民主是人民政協的兩大主題。四、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職能1.政治協商。對國家大政方針和地方的重要舉措以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進行協商。(一般通過會議的形式進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協商民主”形式)2.民主監(jiān)督。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guī)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重大改革舉措、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執(zhí)行情況,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解決落實情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等,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的協商式監(jiān)督。(通過委員視察、提案、舉報、大會發(fā)言、反映社情民意、參加調查和檢查等多種形式提出意見、批評、建議)3.參政議政。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方面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參政議政不限于會議形式,具體通過行使參政權、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方式進行)注意:①政協不能行使國家職能,政協不能直接決策,不具體執(zhí)行管理國家的事務 ,只是提意見和建議。②民主監(jiān)督不同于人大監(jiān)督、法律監(jiān)督和行政監(jiān)督,它不具有強制性,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由于人民政協的組織構成和智力構成的特點,民主監(jiān)督較之于一般的群眾監(jiān)督視野更寬,影響更大,更具有權威性。它與其他監(jiān)督相輔相成,是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比較: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政協比較 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政協區(qū) 別 性質不同 國家權力機關 愛國統一戰(zhàn)線組織,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職能不同 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 監(jiān)督權 政治協商、民主監(jiān)督、參政議政產生方式不同 人大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 政協委員由民主協商推薦產生法律效力不同 人大監(jiān)督具有法律效力 政協主要是通過批評和建議進行民主監(jiān)督,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聯系 (1)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2)都接受中共產黨的領導; (3)都有助于保證黨和國家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提高國家機關的工作效率。區(qū)別: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區(qū)別 人大代表 政協委員產生方式不同 人大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 政協委員由界別推薦,經民主協商產生代表范圍不同 人大代表代表的是所在區(qū)域 政協委員代表的是所在界別行使的職權不同 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等 政協委員在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基礎上,依法享有相應的政治權利議案與提案不同 會議期間,由人大代表團或代表聯名提出議案,有法律約束力 由參加政協的單位或個人提出提案,沒有法律約束力(時間無限制)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作用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知識補充:社會主義協商民主1.渠道: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的協商、基層協商、社會組織協商等。2.含義: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內部各方面圍繞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開展廣泛協商,努力形成共識的重要民主形式。3.地位: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yōu)勢;與選舉民主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形式。4.作用:協商民主保證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廣泛持續(xù)深入參與的民主權利,極大地豐富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與實踐,也對人類政治文明進程做出了創(chuàng)造性貢獻。推進協商民主,有利促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六、新時代發(fā)揮人民政協作用的要求1.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jiān)督、參政議政全過程;2.完善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3.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jiān)督,重點監(jiān)督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