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11 掌握年年考的8個重點實驗重點實驗1: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安裝裝置時,應按照由下至上的順序。2.甲乙兩個小組同時做此實驗,結果甲組隊員發現所用時間比乙組長,請你提出改進意見。a減少水的質量 b提升水的初溫 c加蓋子3.水沸騰前,燒杯內上升的氣泡是由大變小的。水沸騰時,燒杯內上升的氣泡由小變大,因為上升過程中,水對氣泡壓強變小。4.在水沸騰過程中,水持續吸熱,但溫度不變。內能增加(此處和晶體熔化過程相同)。5.按圖所示的裝置給水加熱至沸騰。實驗記錄的數據如表格所示。(1)從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水的沸點點是100℃(2)若第6分鐘末移去酒精燈,立即觀察溫度計的示數,將會看到溫度計的示數不變。(3)燒杯的紙蓋上留有兩個小孔,穿過溫度計的那個孔作用:固定溫度計。另外一個孔的作用是使水面上方大氣壓強與外界相同,使水的沸點測量值更準確;若不留小孔對實驗結果產生的影響是如果沒有小孔,會使里面氣壓增大,測出的水的沸點偏高。6.如果實驗過程中,溫度計碰到容器底,會導致測量值偏大。7.石棉網的作用:時燒杯受熱均勻。8.撤去酒精燈,水依然沸騰原因是:石棉網溫度較高,水會繼續吸熱。9.沸點不是100℃的原因:(1)當地大氣壓低于一標準大氣壓。(2)杯口的蓋封閉較嚴,導致氣壓大于一標準大氣壓。重點實驗2: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1.實驗操作:實驗時點燃蠟燭,使燭焰中心、凸透鏡光心、光屏的中心(即焰心、光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實驗時發現蠟燭的像呈在光屏的上半部分,要想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該如何操作:①向上移動光屏;②向上移動蠟燭;③向下移動凸透鏡。2.如果用手將凸透鏡遮住一半,則光屏上依然是一個完整的像,但亮度較暗。3.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蠟燭在焦點以內(u4.燃燒的蠟燭不斷變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動,為使像呈在光屏中央,應該將光屏向上移動或蠟燭向上移動或凸透鏡向下移動。5.實驗結論:(凸透鏡成像規律)F分虛實,2f大小,實倒虛正,具體見下表。物距 像的性質 像距 應用倒、正 放、縮 虛、實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ff2f 幻燈機u6.對規律的進一步認識:一倍焦距分虛實 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像跟著物體跑(誰遠誰大)。重點實驗3:測量物質密度1.原理:ρ=m/v2.用天平測質量,用量筒測物體體積。3.①使用天平時,先觀察量程和分度值,估測物體質量;再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為什么?因為天平是一個等臂杠桿,只有天平處于水平平衡是,兩邊受到的力才相等,物體和砝碼的質量才相等。②調節天平時應先將游碼移到稱量標尺左端零刻度處,在調節平衡螺母,時指針指在分度標尺中央紅線處。或指針在中央紅線左右擺動幅度相同即可。(左偏右調)③ 稱量過程中要用鑷子夾取砝碼,左物右碼,先大后小,最后移到游碼,直至天平水平平衡。④讀數=砝碼示數+游碼示數。⑤如果砝碼缺了一塊,所測物體質量比實際質量偏大 。⑥使用量筒時先觀察量程和分度值。⑦注意量筒的量程沒有0 刻度線 。⑧觀察時視線要與凹面底部或凸面頂部在同一水平線上。重點實驗4: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1.實驗原理:二力平衡2.實驗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3.實驗結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該研究采用了控制變量法。4.轉換法應用:通過拉力的大小來反映摩擦力的大小5.由前兩結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拉力大小等無關。重點實驗5: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1.比較圖B和C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2.比較圖C和E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3.比較圖C和圖D可知,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4.圖E中物體受到浮力大小為0.8N。5.比較圖C和E可知,水對杯底部的壓強大于酒精對杯底部的壓強。重點實驗6: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1.實驗研究:研究對象小鋼球。 方法有控制變量法;轉換法。如何判斷動能大小:看木塊被小鋼球推動的距離多少。使質量不同的鋼球從同一高度靜止釋放的目的:使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如何改變鋼球速度:使鋼球從不同同高度滾下;2.分析歸納:保持鋼球質量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保持鋼球速度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3.得出結論:物體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質量越大動能也越大。4.斜面的作用:是物體具有速度并改變物體速度的大小。5.水平面的作用:是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6.能量轉化:在斜面上機械能轉化過程:重力勢能轉化成動能 , 在水平面上能力轉化過程:動能轉化為內能。7.木塊最終停下來的原因:在水平面受到摩擦力。8.實驗推理與假設:當水平面絕對光滑,小球將做勻速直線勻速,不能達到探究目的。9.超載、超速問題判斷:超速時,質量不變,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超載時,速度不變,質量越大,動能越大。10.用小球做實驗有不足之處是:不能保證小球在水平面上沿直線運動。重點實驗7:伏安法測電阻1.實驗原理:利用R=U/I(即: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分別測出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最后算出電阻R)。2.實驗電路圖與實物圖如圖1、2所示3.實驗器材:待測電阻、電壓表、電流表、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和導線若干。4.實驗步驟:a.根據電路圖正確連接電路,注意連接電路時開關要斷開;b.移動滑片,使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全部接入電路,然后閉合開關,在移動滑片,記下對應的電壓值和電流值若干組;c.根據伏安法的原理,算出這幾組電阻的大小,最后求出電阻的平均值,這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為了減小實驗誤差。重點實驗8: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伏安法測小燈泡的功率【實驗原理】P=UI【實驗器材】電源、開關、導線、小燈泡、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實驗電路圖】【實驗步驟】①按電路圖連接實物。②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移動滑片,使小燈泡在額定電壓下發光,觀察小燈泡的亮度,并記下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代入公式P=UI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③調節滑動變阻斷器,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約為額定電壓的1.2倍,觀察小燈泡的亮度,并記下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代入公式P=UI計算出小燈泡此時的實際功率。④調節滑動變阻斷器,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小于額定電壓,觀察小燈泡的亮度,并記下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代入公式P=UI計算出小燈泡此時的實際功率。【實驗表格】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功率P/W 發光情況123【注意事項】①接通電源前應將開關處于斷開狀態,將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調到最大;②連好電路后要通過試觸的方法選擇電壓表和電流表的量程;③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改變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保護電路;④不需要計算電功率的平均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