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 宋代經濟的發展一、教與學指南1、課標要求:知道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理解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2、教學重點:兩宋商業繁榮的表現3、教學難點: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二、”教、學、練、評”活動程序【活動1】診斷性評價(一)農業的發展1、兩宋時期,南方的水稻種植面積迅速增長,由 傳入的占城稻,北宋時推廣到【 】地區。2、宋朝時,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當時【 】下游和【 】流域一帶成為豐饒的糧倉。3、南宋后期,棉花種植區已向北推廣到【 】和【 】一帶。(二)手工業的興盛1、宋朝時,【 】的手工業非常繁榮,紡織業、【 】業、【 】業的成就尤為突出。2、【 】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輝煌時代,北宋興起的【 】,后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南宋時,【 】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中心。3、北宋南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現存最早的【 】,南宋【 】地區制造的海船配備了先進的【 】。(三)商業貿易的繁榮1、宋代商業的繁榮超過了前代,經商的時間也不再受限制,出現了早市和【 】。都市的貿易活動已輻射到鄉鎮,形成了新的商業區,叫做【 】。2、宋朝在主要港口設立了【 】,用以管理海外貿易。3、【 】前期,四川地區出現‘‘ 【 】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活動2】閱讀與表達在課本中找文字依據,宋代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集中在中國的南方還是北方?這一現象說明了什么?【活動3】思考與討論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有哪些歷史證據可以證明南方經濟發展了?【活動4】形成性評價1、“蘇湖熟,天下足”、“蘇常熟,天下足”。這些諺語反映的經濟現象發生在( )A、秦朝 B、西晉 C、隋朝 D、宋朝2、產量在宋朝時逐漸躍居首位的糧食作物是( )A、水稻 B、小麥 C、大豆 D、栗3、景德鎮成為中國古代著名瓷都的時間是( )A、北宋 B、唐朝 C、隋朝 D、南宋4、我國古代造船業發達。世界上最早修造船舶的船塢位于( )A、北宋東京郊外 B、唐朝長安成外C、南宋臨安城外 D、北宋洛陽郊外5、中國古代用于海外貿易的海船上安裝了指南針。這一現象出現于( )A、秦朝 B、漢朝 C、宋朝 D、唐朝6、下列哪一項是宋朝時期黃河長江及運河沿岸最大的商業城市( )A、長安和杭州 B、洛陽和南京C、開封和杭州 D、開封和洛陽7、宋朝時期的草市指的是( )A、宋代在京城形成的商業區 B、宋代在鄉鎮形成的新的商業區C、宋代城市中的娛樂場所 D、宋代城市中市民居住的區域8、兩宋在主要商業貿易港口設立市舶司,其職能是( )A、管理水利工程 B、管理船舶制造C、管理海外貿易 D、管理國家稅收9、北宋前期出現的交子是一種( )A、特色食品 B、娛樂游戲 C、考試制度 D、紙質貨幣三、思維導圖四、小結與反思(一)農業的發展1、原因:從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①南方戰亂少;②南遷的中原人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勞動力;③自然條件的變化;2、表現:①引進新品種──從越南引進占城稻。②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③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④棉花種植⑤茶樹的栽培有很大發展,江南的丘陵地區新辟許多茶園。(二)手工業的興盛1、紡織業和棉織業:蜀地的絲織品“號為冠天下”;江浙絲綢產量高;從海南島興起的棉織業,南宋已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2、制瓷業: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制的冰裂紋瓷器。北宋興起的景德鎮,發展成著名的瓷都。3、造船業: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廣州、泉州造船在當時居于領先地位。(三)商業貿易的繁榮1、商業都市: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2、海外貿易: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3、最早的紙幣: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四)結論:從唐朝中后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五、學習評價:學習內容評估 內 容1.最感興趣的內容2.本課重要時間3.本課重要人物4.本課重要事件5.本課最重要問題6.用一句話概括主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