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我給植物來掛牌第一課時《勞動實踐指導手冊》活動14課前準備白紙筆、尺子表一:植物知識小調查植物名稱 產地 用途課前導入你認識這些樹木嗎?課前導入你認識這些樹木嗎?課前導入你認識這些樹木嗎?美麗異木棉屬落葉喬木,樹干下部膨大呈酒瓶狀。深圳蓮花山公園大門口就有著美麗異木棉。課前導入你認識這些樹木嗎?黃花風鈴木屬落葉喬木,3—4月開花,先開花后長葉。課前導入你認識這些樹木嗎?火焰木原產于非洲,開花時花色猩紅,猶如火焰,因而得名。課前導入你認識這些樹木嗎?小葉欖仁屬落葉喬木,又叫“雨傘樹”,樹高可達15米,由于能抗強風,在深圳很多道路兩旁都能見到它的身影。課前導入你認識這些樹木嗎?鳳凰木屬落葉喬木,因花朵鮮艷,被譽為世界上色彩最鮮艷的樹木之一,是廈門的市樹和汕頭的市花。課前導入你認識這些樹木嗎?大王椰樹屬常綠喬木,樹高可達 20米,樹形美觀,是常見的綠化觀賞樹,它的葉柄可制成牙簽,果實種子可作為飼料。課前導入這些樹木高大筆直,郁郁蔥蔥,可真好看呢!怎樣才能更加快速地認識他們呢?拍照識物——“形色”APP形色拍照識物——“形色”APP植物的“身份證”——樹牌懸掛式立地式形狀多樣,美觀大方植物的“身份證”——樹牌同學們,你們知道樹牌的意義嗎?討論:樹牌的意義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過度開采會破壞地球的生態環境。如果沒有了綠色植物,人類將不復存在……為保護我們的家園,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關心、愛護植物,我們一起來制作樹牌吧!家庭作業:材料準備硬紙板、鉛筆、直尺彩色卡紙水彩筆剪刀白紙A4過塑封膜固體膠繩子勞動評價謝謝聆聽!勞動教育課程教學設計《我給植物來掛牌》(第 1 課時)一、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一)教學內容:《我給植物來掛牌》是四年級活動14的內容。本課的設計來源于生活,學生通過課前調查深圳常見的行道樹,了解一些植物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收集資料的能力。課上通過對各種植物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意識到我們美麗的城市是由種類繁多的植物裝點出來的,進而培養學生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的意識,讓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的“身份證”——樹牌。通過了解形狀多樣的不同樹牌,激發學生對樹牌制作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增長學生對樹木特性的認識。(二) 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對植物的知識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對生活中常見的行道樹較為熟悉并且容易掌握。通過觀察并了解身邊的綠色植物,學生體驗學習植物的樂趣。通過制作多種多樣的樹牌,讓學生提升實踐能力,增加對樹木特性的認識,提升合作和環境保護的意識。二、教學設計思路課程導入部分以視頻的形式呈現,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并了解身邊的植物。通過微課視頻的導入,引發學生思考自己日常生活中是否了解其他的植物,調動學生的前概念,并且以表格的形式調查學生,讓學生進行及時的記錄。課前小調查培養了學生自己翻閱資料、查找信息、篩選信息的能力,通過在查找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植物的相關知識,以達到課程目的。老師提供的部分圖片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與朋友或者父母進行討論,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交流,產生思維碰撞的火花。為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思維,老師對這些樹木進行一一介紹,并且適當地進行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快速地了解樹木的信息呢,通過給學生介紹手機軟件的使用方法,讓學生思考是否有更加簡便的方法——看樹牌。通過引發學生思考樹牌的意義,使學生重視合作和環境保護的意識。三、 教學目標(一) 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1.學習樹牌的制作過程,學會了解、關心、愛護植物。2.樹立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家園的意識。(二)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1.學會使用剪刀,固體膠等基本物品。2.了解身邊常見的植物相關知識,了解不同種類的樹牌。(三)培養積極的勞動精神體驗制作樹牌的成就感,感受動手勞動的樂趣。(四)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1.通過剪紙、裝飾,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2.培養學生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家園的意識。四、 教學重難點(一) 教學重點:通過了解身邊植物的基本知識,激發學生對樹牌的興趣與好奇心,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制作樹牌,提升學生環境保護意識。教學難點:在動手實踐過程中,能夠掌握基本的制作步驟;學生自主設計出其他形式的樹牌;學生在制作樹牌過程中,聯系生活實際,增強合作和環境保護的意識。五、教學策略本節課中使用到了講授、對話和指導策略。講授策略:通過微課視頻的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學習植物相關知識的動機。通過設置疑問,(請大家回憶一下自己日常生活中見過哪些植物?)啟發學生思考身邊的植物,主動地去了解植物的名稱、產地和用途。講授的過程中要注意啟發性,講究語言藝術,即盡量簡潔且通俗易懂。講授還與板書相結合,向學生提供植物的視覺信息,展示植物的基本信息。對話策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使學生掌握快速了解植物的方法——手機軟件或者閱讀樹牌。培養學生閱讀信息,篩選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技能。在課前導入環節中,通過讓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討論,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人際交流的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指導策略:學生在自主閱讀植物信息的過程中,向學生提供明確的要求:找出植物的名稱、產地和用途,通過讓學生了解樹牌的意義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了解,關心,愛護植物,從而提高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六、 課時分配2課時, 每課時40分鐘(本課為第一課時)七、 教學過程(一)講解說明活動一:課前導入師:在課程開始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下微課視頻,感受植物的魅力吧!(放視頻)預設1:這些郁郁蔥蔥的灌木、高大筆直的喬木、色彩瑰麗的花朵,可真好看。預設2:他們裝點著我們的城市,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繽紛多彩。師:請大家回憶一下自己日常生活中都見過哪些植物,你們還記得這些植物的名稱嗎?他們產自哪里?又有什么用途呢?師2:拿出紙和筆,像老師這樣畫一個表格,把你心中的想法記錄下來吧!師:接下來呀,老師這里有幾張圖片,聰明的你們認識這些樹木嗎?和你的朋友或者爸爸媽媽一起討論討論吧!預設:學生正在討論中……師:我們來看看第一張圖,他的名稱是美麗異木棉,屬落葉喬木,樹干下部膨大呈酒瓶狀。深圳蓮花山公園大門口的美麗異木棉,每年都吸引著大批市民前來觀賞、拍照。這棵樹名叫黃花風鈴木,屬落葉喬木,原產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3—4月開花,先開花后長葉。黃花風鈴木會隨著四季變化而更換風貌。它在春、夏、秋、冬所展現出不同的獨特風采。師:接下來,我們來看這張圖,這棵樹名叫火焰木,原產于非洲,開花時花色猩紅,猶如火焰,因而得名。(依次介紹小葉欖仁、鳳凰木和大王椰樹)預設1:這些樹木高大筆直,郁郁蔥蔥,非常好看,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得知這些樹木的信息。師:到底要怎樣才能更加快速地認識他們呢?其實,我們可以嘗試使用一些手機軟件,通過在軟件上拍照來認識這些植物,當然還有一個更加簡便的方法,那就是去看植物的身份證——也就是樹牌,在逛公園時,我們經常能看到植物上掛著樹牌,它是一種方便人們了解植物名稱及屬性的告示牌,分為懸掛式和立地式,形狀多樣,美觀大方,他能使人們在觀賞樹木的同時增加對樹木特性的認識。同學們,那你們知道樹牌的意義嗎?預設1: 我認為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過度開采會破壞地球的生態環境,預設2:如果沒有了綠色植物,人類將不復存在,預設3:是啊,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關心,愛護植物,我們一起來制作樹牌吧!師:下節課我們就來詳細地學習一下如何制作樹牌,今天的家庭作業就是準備好如下的材料:硬紙板、鉛筆、直尺、彩色卡紙、水彩筆、剪刀、白紙……(二) 反思交流樹牌意義辯論賽。通過舉行辯論賽讓學生深刻了解樹牌的意義,總結陳詞。榜樣激勵小組成員之間對自己本節課的收獲進行自評和互評,選出最佳小組成員。八、教學反思本節課是《我給植物來掛牌》第一課時的內容,課程內容是以課前導入為主,勞動過程部分是第二課時的內容,因此不設為本節課的重點。在導入部分,主要是通過講授、對話、指導等教學策略,同時結合微課視頻的方法,使學生更加清晰了解并掌握植物的基本信息,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善于提出問題的能力,通過討論相關問題,培養學生人際交流的能力。在這節課之前,讓學生進行一個調查活動,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前概念,讓學生記憶地更加深刻。在課程結束之前,通過讓學生自評,充分了解自身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活動14《我給植物來掛牌》第一課時.docx 活動14《我給植物來掛牌》第一課時.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