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勞動教育課程教學設計《設計畢業紀念冊》(第二課時)一、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一)教學內容:在學習紙質版畢業紀念冊的基礎之上,了解電子畢業紀念冊與紙質畢業紀念冊的不同特點,能夠制作出包含文字、視頻、音樂、圖片等多種形式的電子畢業紀念冊。學情分析: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很深的文化知識底蘊,也學習了一些美術手工制作技能和色彩知識,同事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和網絡技術知識。而制作畢業紀念冊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全面訓練,學生從設計到制作、填充各種豐富的內容,綜合能力獲得全面提升。本活動讓六年級學生在將要畢業的時候,通過回顧自己六年的小學生活,把自己對同學、班級、母校的感情和回憶記錄下來。二、教學設計思路教學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進行延展,以“設計電子畢業紀念冊”為中心,讓學在頭腦風暴中發散思維,將電子版畢業紀念冊與紙質版畢業紀念冊的進行比較,了解電子紀念冊的特點,再將動手實踐與各項活動有序地穿插在一起。因而,本次勞動活動大致分為“頭腦風暴”“合作搜集”“實踐制作”“展示交流”四個板塊。三、教學目標(一)了解電子畢業紀念冊的基本結構,以及與紙質版的不同之處。(二)了解電子畢業紀念冊的制作方法,可以圍繞主題收集、整理信息,制作獨特的電子版的畢業紀念冊。(三)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能有規劃地與他人一起完成制作。(四)通過電子紀念冊的制作,讓學生充分感受在即將畢業時的集體之愛、師生之誼與同窗之情。四、 教學重難點(一) 教學重點:1.了解電子畢業紀念冊的基本結構,以及與紙質版的不同之處。2.了解電子畢業紀念冊的制作方法,能夠運用文字、視頻、音樂、圖片等形式綜合展現校園生活和同學情誼。(二)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有規劃地與他人一起完成制作。五、 教學策略啟發式教學策略、 發現策略、合作學習策略六、 課時分配第一課時, 15分鐘;第二課時,15分鐘。七、 教學過程(一)頭腦風暴,講解電子畢業紀念冊的特點。(二)合作搜集,分工合作分類搜集材料。(三)實踐制作, 學生實踐發揮創意制作。(四)展示交流, 多角度總結提升。八、 教學評價(一)引入信息技術的課堂學習,可以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會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二)根據學生的興趣點提供充分的自主性發展和討論空間。(三)課堂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四)課堂中的發散提問環節、拓展環節發展學生關鍵能力與核心素養。九、教學反思在本課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只做組織者、引導者,把握課堂走向。全程學習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和相關資料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制作、展示、交流分享。培養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想,親身去體驗的好習慣。學生們自己動手、動腦利用電腦設計紀念冊,不僅可將學到的美術、信息技術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而且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協調能力和審美意識,還可以凝聚設計者的一片深情厚意。但在本課教學中,操作實踐環節排版與布局這一板塊的指導還不夠細致,學生容易在這一步犯難,還需教師加強引導。勞動課學案《設計畢業紀念冊》(第二課時)班級: 小組(或姓名):環節一: 頭腦風暴觀看范例,了解電子畢業紀念冊的特點。確定一個響亮的名字,對畢業紀念冊的主題進行討論。規劃電子紀念冊的結構。思考:電子畢業紀念冊應該有哪些內容呢?規劃一下電子畢業紀念冊的結構,填寫在表格上面。討論電子紀念冊采取的形式和制作的方法。電子畢業紀念冊的結構與形式名稱欄目內容形式環節二:合作搜集組織和分配任務(1))在組長的組織下,每個人認領一項任務(2))把任務討論的結果形成“合作搜集勞動分工表”、合作搜集勞動分工表欄目 包含資料 呈現形式 收集方式 完成時間 負責人2.分工搜集資料環節三:實踐制作小組討論,合理分工小組進行討論填寫設計分工表設計分工表負責人 負責內容 完成時間2.動手操作封面及各個欄目設計文字和圖片排版添加背景音樂添加動畫添加裝飾導出視頻環節四:展示交流經歷、感受:自己動手實踐,載滿了回憶和喜悅的收獲發現、聯想:回家可以和父母一起設計家庭紀念冊留下珍貴的回憶拓展與延伸回家可以和父母一起設計家庭紀念冊留下珍貴的回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