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中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了解中東地區的范圍、位置及主要國家和城市。掌握本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 了解中東地區石油的分布、生產和輸出情況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 掌握中東地區水資源貧乏這一特征及造成的根本原因。4、 了解中東地區的文化差異和宗教矛盾。過程與方法:通過地圖、圖片的運用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及獲取有效地理信息的歸納、推理、對比分析、判斷等綜合性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觀及人地協調觀;明確強調各國、各民族、各種族間應和諧相處而非對抗,呼喚世界和平。【教學重點】1、 中東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 中東地區石油資源的分布、生產和輸出情況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課前準備】教師:準備“中東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中東”兩張投影片,把學生分成八小組。學生:提前一個月左右通過報紙、雜志、電視或互聯網等渠道收集有關巴、以沖突和伊拉克戰爭及阿拉伯文化和風俗習慣的新聞報道、圖片、時事辯論、分析資料等。【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導入新課:學生活動:在講新課前,請一名學生以“我印象中的中東”為題進行1 分鐘左右發言。教師提問:中東為什么會戰爭不斷?這個地區為什么會成為長期的熱點地區呢?學生活動:分小組討論、歸納,并選派本小組代表發言。學生歸納:(略)板書:第一節 中東一、長期的熱點地區熱點因素:運河之爭、石油之爭、淡水之爭、宗教之爭、領土之爭投影:中東在世界中的位置提問:中東地區包括哪些地區?它和西亞的范圍有何差別?學生回答:(略)投影:中東地區提問:中東地區包括哪些國家?找出下列城市:開羅、耶路撒冷、巴格達、德黑蘭、伊斯坦布爾、大馬士革、貝魯特、麥加、麥地那。師生活動:學生分小組合作尋找并回答,教師巡視。歸納:(略)教師提問:中東地區的海陸位置怎樣?學生活動:分小組通過讀圖觀察、討論并選代表發言。小結:(略)板書:二、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教師提問:這五海包括哪五海?活動:學生仔細在地圖上尋找并完成課本P52活動1。教師強調:里海是內流湖,與其余四海的不同。教師提問:1、蘇伊士運河是哪兩個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哪兩個海?2、土耳其海峽又是哪兩個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哪兩個海?活動:學生閱讀課本P51圖8.3回答。教師講述:蘇伊士運河的歷史和與埃及經濟的關系。教師提問:美、英聯軍為何要對伊拉克動武?你怎樣理解“有人說:20世紀中東曾為石油而戰。”活動:學生通過課前搜集的資料討論,再進行自由發言。教師小結: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石油資源。板書:三、豐富的石油資源教師提問:為什么說中東地區是世界石油寶庫呢?有哪些主要的產油國?學生活動:閱讀P52課文及圖8.4完成P53活動2學生回答:(略)板書:儲量最大、產量和輸出量最多學生活動:讀P53圖8.6完成本頁活動3教師提問:同樣是輸出至西歐各國,為什么還要分航線A和航線B?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小結(略)講述: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就少一點。據專家估計,照目前的開采速度,中東地區的石油只夠開采50多年。到那時,中東地區必將面臨石油枯竭的問題。所以中東產油國都在考慮石油資源采完以后,本國的經濟出路問題。總結:(略)鞏固練習:地理學習輔導(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有人說:21世紀中東將為水而戰!”你是怎樣理解的?請學生閱讀課本P54圖8.7學生討論教師小結:(略)講授新課:板書:四、匱乏的水資源學生讀圖:地理圖冊P7“亞洲氣候類型圖”教師提問:中東地區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學生回答:(略)活動:學生讀課本P55圖8.8“麥地那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描述熱帶沙漠氣候有何特征。教師小結:(略)學生讀圖:課本P54圖8.7“中東的河流”圖,思考為什么這里常出現很多國家爭奪一條河流的情況。學生回答:(略)教師小結:分布不均,多國共用,所以很多國家都在為水而戰,而有關河流、湖泊水資源的分配和爭奪,又成為中東地區的又一個焦點。教師提問:如果不依靠戰爭,中東各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水資源匱乏的問題?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選派代表發言。小結:(略)教師提問:中東以什么人種為主?為何種民族?他們信仰哪些宗教?這些宗教有何差別?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并請學生回答。小結:(略)板書:五、文化差異教師講述:阿拉伯國家的概念。教師提問:阿拉伯人有何特征?有哪些風俗習慣?學生活動:課前收集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并選代表發言。學生閱讀:課本P57“活動——巴勒斯坦問題”討論:1、為什么阿以沖突是中東問題的核心?2、你認為世界各國發生矛盾時,應以什么樣的態度來解決才是最明智的?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小結:(略)總結:學習了這一部分內容,使我們對中東地區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下面要求你們寫一段200字左右的小短文,題目是:“我所認識的中東”。課后作業:地理學習輔導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48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2012年4月11日 8.5(修正)級地震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對于這個地區,你了解有多少?中東——世界熱點地區一、長期的熱點地區敘利亞、以色列、伊朗敘利亞動蕩敘利亞民眾的示威游行敘利亞動蕩沖突轉為武力對抗1948-1973,阿以之間進行了四次戰爭—中東戰爭;1980-1988,伊朗與伊拉克之間的戰爭—兩伊戰爭;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1年,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1998年,美、英再次轟炸伊拉克……這里戰爭不斷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發生了美伊戰爭。長期的熱點地區是誰毀了我的家園?為什么要戰爭 再見了我的故鄉!長期的戰爭給當地的人們帶來什么?誰來救救我的親人 為什么中東會成為世界熱點,人們到底在爭什么呢?為戰略位置而戰為石油而戰為宗教而戰為水而戰長期的熱點地區——中東一、長期的熱點地區中東在世界中的位置中東是以歐洲為中心劃分的地理區域。16-17世紀歐洲人向東方擴張時,根據離歐洲的遠近,將東方國家分為近東、中東、遠東三個地區。圖8.2圖6.4中東的范圍中東=西亞中 東西 亞阿富汗埃 及中東=西亞-阿富汗+埃及A圖B圖交通戰略位置:三洲五海之地1.2.3.4.5.BCA地中海黑海里海紅海阿拉伯海歐洲亞洲非洲焦點1:重要的地理位置兩個咽喉要道歐 洲亞 洲黑 海地 中 海非 洲亞 洲地 中 海紅 海土耳其海峽與蘇伊士運河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是什么?三洲五海之地——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通樞紐。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是一條人工修建的運河,它的開通使中東地區成為東西方交通要道,也成為殖民主義國家向東方擴張,并掠奪中東石油的戰略要地。所以,100年間,英、法兩國把持蘇伊士運河,以及埃及為奪回運河主權所作的斗爭,也構成了本地區長期爭端之一。北回歸線南回歸線赤道非 洲歐 洲亞 洲蘇伊士運河好望角蘇伊士運河是溝通紅海和地中海,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捷徑,途經此處比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能夠縮短航程8000~10000千米,紅海和地中海屬“封閉的海洋”,不但路近省運費,而且航行安全,是國際航運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經濟價值的水道。三洲五海之地——東西方交通要道印度洋大西洋好望角亞洲非洲歐洲活動:完成P52第1題(1)問。P52 活 動在下列框圖中填出有關海洋的名稱:洋洋海海海土耳其海峽蘇伊士運河海地中阿拉伯黑大西紅印度1.中東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儲 量產 量出 口 量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焦點2:豐富的石油資源2.中東的石油分布區和主要產油國家中東的石油產區波斯灣沿岸地區沙特阿拉伯的油田科威特的石油生產伊拉克的石油加工巨大的輸油管線焦點2:豐富的石油資源石油主要輸出方式 、到達的國家和地區3、中東石油的輸出路線航線 經過的海洋、海峽和運河 目的地航線 一航線 二航線 三波斯灣石油外運航線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歐美國日本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馬六甲海峽-太平洋西歐美國石油是一種非可再生資源,終究會有用完的一天。如果你是中東地區某產油國領導人,你將如何規劃本國的經濟出路問題出謀劃策可以發展畜牧業、旅游業、種植業、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練一練A:B:C:D:E: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里海ABCDE★圖中字母、數字代表的海洋、海峽及運河分別是: 土耳其海峽蘇伊士運河 波斯灣圖中中東石油輸出路線要經過的海洋、海峽、運河分別是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EBA:B:C:D:E:F:地中海FACD熱帶沙漠氣候廣焦點3:為水而戰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羅河利塔尼河約旦河思 考如何解決中東用水和缺水問題?沙漠廣布,河湖稀少,淡水資源匱乏焦點3:為水而戰中東地區的海水淡化以色列的灌溉農業以色列的農業灌溉網以色列先進的農業滴灌設備沙特阿拉伯的節水農業噴灌主要民族 分布地區 主要宗教阿拉伯人中東多數國家和地區伊斯蘭教猶太人以色列猶太教波斯人伊朗伊斯蘭教歷史事實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或地區民族、宗教越多,民族宗教矛盾往往越復雜,潛伏的危機也越大。中東由于地處“五海三洲”之地,歷史上一再受到異族的入侵和征服,民族、宗教構成十分復雜。五、文化差異思 考中東地區是不是都是“阿拉伯國家呢?”阿拉伯世界圣城麥加朝圣伊斯蘭教古老的建筑伊朗阿斯法罕回教堂伊斯坦布爾的蘇里瑪尼清真寺猶太民族耶路撒冷1、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2、以色列、巴勒斯坦都把耶路撒冷定為首都!焦點城市耶路撒冷1、交通要道(三洲五海之地)2、石油豐富(石油之爭)3、淡水匱乏(水戰頻繁)4、文化差異(宗教沖突)中東長期熱點地區小 結課堂檢測:1、中東地區氣候燥,河流稀少,還有大面積沒有河流的無流區。根據材料分析,下列哪一種資源是中東地區國家爭奪的主要對象: ( )A、淡水 B、石油 C、天然氣 D、鐵2、中東大部分地區處于熱帶,氣候類型以______為主。(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C、地中海氣候 D、溫帶海洋氣候3、中東地區主要人種是: ( )A、白色人種 B、黑色人種C、黃色人種 D、混血人種ABA4、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是一座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城市,下面哪一種宗教沒有把耶路撒冷當作圣城( )A、伊斯蘭教 B、猶太教 C、基督教 D、佛教5、把以下各民族與其所在國、信仰的宗教連接起來: 猶太人 阿拉伯國家 基督教 阿拉伯人 伊朗 伊斯蘭教 波斯人 以色列 猶太教6、蘇伊士運河屬于( ) A、沙特阿拉伯 B、伊拉克 C、埃及 D伊朗CD7、被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稱為圣城的是( ) A 麥地那 B耶路撒冷 C麥加 D大馬士革8、中東與西亞范圍的差別是( ) A、少了阿富汗,多了埃及B、少了巴基斯坦,多了土耳其 C、少了土庫曼斯坦,多了埃及D、少了格魯吉亞,多了土耳其BA9、尼羅河水不是哪一國的水資源( ) A埃及 B埃塞俄比亞 C蘇丹 D 沙特阿拉伯10、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把( )城市定為首都 A 大馬士革 B 貝魯特 C 耶路撒冷 D 利雅得11、中東地區的“五海”中不屬于海洋的是( )A 黑海 B 阿拉伯海 C里海 D 紅海DCC12、中東地處 、 、 非洲 三大洲和溝通 大西 洋和 印度 洋的樞紐地位。13、中東地區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主要輸往 西歐 、 美國 和 日本 。14.蘇伊士運河溝通了 地中海 和 紅 海縮短了 印度 洋和 大西 洋的航程。亞洲歐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百科名片HYPERLINK "http://baike./albums/19973/19973/0/0.html" \l "0$34bbf8cd491803610eb34566"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ke/abpic/item/34bbf8cd491803610eb34566.jpg" \* MERGEFORMATINET HYPERLINK "http://baike./albums/19973/19973/0/0.html" \l "0$34bbf8cd491803610eb34566"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中東地區圖“中東地區”或“中東” 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 ( http: / / baike. / view / 5504.htm" \t "_blank )上也是非洲東北部與亞洲大陸 ( http: / / baike. / view / 37125.htm" \t "_blank )西南部的地區。 “中東”不屬于正式的地理術語。中東地區的氣候 ( http: / / baike. / view / 19879.htm" \t "_blank )類型主要有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 ( http: / / baike. / view / 163531.htm" \t "_blank )、溫帶大陸性氣候。 其中熱帶沙漠氣候分布最廣。目錄中東簡介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1 )歷史沿革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2#2 )中東區域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3#3 )中東民族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4#4 )文化差異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5#5 )四個民族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6#6 )泛阿拉伯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7#7 )泛伊斯蘭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7_1#7_1 )泛突厥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7_2#7_2 )區別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7_3#7_3 )三次流散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8#8 )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9#9 )第一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9_1#9_1 )第二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9_2#9_2 )第三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9_3#9_3 )第四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9_4#9_4 )第五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9_5#9_5 )貝魯特大屠殺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0#10 )第六次中東戰爭可能爆發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1#11 )內部矛盾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2#12 )西方介入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3#13 )石油資源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4#14 )戰爭原因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5#15 )不靜中東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6#16 )兩個前提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7#17 )中東簡介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 )歷史沿革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2 )中東區域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3 )中東民族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4 )文化差異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5 )四個民族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6 )泛阿拉伯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7 )泛伊斯蘭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7_1 )泛突厥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7_2 )區別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7_3 )三次流散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8 )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9 )第一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9_1 )第二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9_2 )第三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9_3 )第四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9_4 )第五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9_5 )貝魯特大屠殺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0 )第六次中東戰爭可能爆發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1 )內部矛盾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2 )西方介入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3 )石油資源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4 )戰爭原因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5 )不靜中東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6 )兩個前提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l "17 )展開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中東簡介 中東(東經25度到東經60度,北緯37.5度到南緯2度)名稱的來源據說是:16-17世紀歐洲唯心主義產生,殖民者 ( http: / / baike. / view / 415378.htm" \t "_blank )向東殖民時,把距離歐洲的地理位置按遠近劃分成了:近東 ( http: / / baike. / view / 242584.htm" \t "_blank ),中東,遠東 ( http: / / baike. / view / 72300.htm" \t "_blank )。 (近東 (Near East),通常指地中海 ( http: / / baike. / view / 15817.htm" \t "_blank )東部沿岸地區。包括非洲 ( http: / / baike. / view / 6546.htm" \t "_blank )東北部和亞洲 ( http: / / baike. / view / 2918.htm" \t "_blank )西南部。第二次世界大戰 ( http: / / baike. / view / 5338.htm" \t "_blank )后,此稱已為「中東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t "_blank )」取代,但兩者常通用。)[the Near East] 歐洲 ( http: / / baike. / view / 3622.htm" \t "_blank )人指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地區,但伊朗 ( http: / / baike. / view / 4286.htm" \t "_blank )除外。遠東:西方 ( http: / / baike. / view / 95670.htm" \t "_blank )國家開始向東方擴張時對亞洲最東部地區的通稱。通常包括中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61891.htm" \t "_blank )東部、朝鮮 ( http: / / baike. / view / 6395.htm" \t "_blank )、韓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3299.htm" \t "_blank )、日本 ( http: / / baike. / view / 1554.htm" \t "_blank )、菲律賓和俄羅斯太平洋 ( http: / / baike. / view / 1955.htm" \t "_blank )沿岸地區。) 中東大部分為西亞 ( http: / / baike. / view / 27888.htm" \t "_blank ),但與西亞的區別是:1.中東不包括西亞的阿富汗 ( http: / / baike. / view / 2625.htm" \t "_blank ),包括地處外高加索的格魯吉亞、亞美尼亞 ( http: / / baike. / view / 2654.htm" \t "_blank )、阿塞拜疆。2.中東包括非洲國家埃及 ( http: / / baike. / view / 4387.htm" \t "_blank )。3.中東包括了土耳其 ( http: / / baike. / view / 6785.htm" \t "_blank )的歐洲部分。 ( http: / / baike. / albums / 19973 / 19973 / 0 / 0.html" \l "0$90cebeec3c1ab66a2797911d"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 HYPERLINK "http://baike./albums/19973/19973/0/0.html" \l "0$90cebeec3c1ab66a2797911d"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ke/abpic/item/90cebeec3c1ab66a2797911d.jpg" \* MERGEFORMATINET中東地圖中東是兩洋三洲五海之地,其處在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 ( http: / / baike. / view / 16056.htm" \t "_blank )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其三洲具體指亞歐非三大洲,五海具體指里海 ( http: / / baike. / view / 15576.htm" \t "_blank ),黑海,地中海,紅海 ( http: / / baike. / view / 4555.htm" \t "_blank ),阿拉伯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內陸咸水湖。交通便利,海陸空的路線,可順利運送石油到各國。位于“五海三洲兩洋”之地的中東,是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接西方和東方的要道,也是歐洲經北非到西亞的樞紐和咽喉。中東在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為世界歷史 ( http: / / baike. / view / 10182.htm" \t "_blank )上列強逐鹿、兵家必爭之地 ( http: / / baike. / view / 1721192.htm" \t "_blank )。 “中東”概念究竟包括哪些國家和地區,國內外尚無定論,但一般泛指西亞,北非地區,約18個國家。傳統上的“中東”一般說來包括巴林 ( http: / / baike. / view / 6995.htm" \t "_blank )、埃及、 伊朗、伊拉克 ( http: / / baike. / view / 7692.htm" \t "_blank )(專題,圖庫)、 以色列 ( http: / / baike. / view / 7835.htm" \t "_blank )、 約旦 ( http: / / baike. / view / 7487.htm" \t "_blank )、 科威特 ( http: / / baike. / view / 2706.htm" \t "_blank )、 黎巴嫩 ( http: / / baike. / view / 7357.htm" \t "_blank )、 阿曼 ( http: / / baike. / view / 7310.htm" \t "_blank )、 卡塔爾 ( http: / / baike. / view / 7129.htm" \t "_blank )、 沙特、敘利亞 ( http: / / baike. / view / 7851.htm" \t "_blank )、阿聯酋 ( http: / / baike. / view / 3854.htm" \t "_blank )和也門,巴勒斯坦 ( http: / / baike. / view / 7387.htm" \t "_blank ),塞浦路斯 ( http: / / baike. / view / 2645.htm" \t "_blank ),土耳其。其中,除以色列、塞浦路斯外,都是伊斯蘭國家。而在這些中東伊斯蘭國家中,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為非阿拉伯國家。HYPERLINK "http://baike./albums/19973/19973/1/2146715.html" \l "2146715$"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ke/abpic/item/d15717245b504d74d407428d.jpg" \* MERGEFORMATINET中東國家疆域圖(18張) 中東是當今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最敏感的地區之一。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20世紀90年代初,中東一直是美國和蘇聯 ( http: / / baike. / view / 6824.htm" \t "_blank )兩個超級大國爭奪的焦點。中東的重要海灣 ( http: / / baike. / view / 135302.htm" \t "_blank )——波斯灣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占全世界石油資源的74%)。石油資源 ( http: / / baike. / view / 3378245.htm" \t "_blank )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逐漸上升,更增加了中東地區的重要性。另外,領土 ( http: / / baike. / view / 18493.htm" \t "_blank )、淡水、宗教 ( http: / / baike. / view / 9438.htm" \t "_blank )和運河的爭執,也使中東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地區。 政治概念上的中東問題 ( http: / / baike. / view / 201683.htm" \t "_blank )系指阿拉伯國家 ( http: / / baike. / view / 16577.htm" \t "_blank )(包括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之間的沖突問題,也稱巴以沖突 ( http: / / baike. / view / 30155.htm" \t "_blank )。中東問題是列強爭奪的歷史產物,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地區熱點問題,至今已半個多世紀。中東問題的核心是巴勒斯坦問題。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歷史沿革 關于中東問題的歷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個祖先,兩個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戰爭。 一個祖先,兩個民族。巴勒斯坦古稱迦南 ( http: / / baike. / view / 1298974.htm" \t "_blank ),其居民稱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島 ( http: / / baike. / view / 18576.htm" \t "_blank )閃族的一支。約公元前 ( http: / / baike. / view / 1039767.htm" \t "_blank )11世紀,愛琴海 ( http: / / baike. / view / 5183.htm" \t "_blank )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紀,希臘 ( http: / / baike. / view / 6744.htm" \t "_blank )史學家希羅多德首次稱該地區為“巴勒斯坦”,即希臘語“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約公元前1900年,閃族的另一支在族長亞伯拉罕 ( http: / / baike. / view / 135236.htm" \t "_blank )(即基督教、猶太教 ( http: / / baike. / view / 193.htm" \t "_blank )、伊斯蘭教共同的先知)率領下,由兩河流域 ( http: / / baike. / view / 40611.htm" \t "_blank )的烏爾遷徙到迦南。據《圣經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1.htm" \t "_blank )》所說,亞伯拉罕與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們便是猶太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7542.htm" \t "_blank )的HYPERLINK "http://baike./albums/19973/19973/1/2146716.html" \l "2146716$"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ke/abpic/item/0862c354e2e84807d0090623.jpg" \* MERGEFORMATINET中東國家國旗(14張)祖先。后猶太人逃亡埃及,摩西 ( http: / / baike. / view / 14088.htm" \t "_blank )率眾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戰后建立以色列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95150.htm" \t "_blank ),都是源于這一支系。亞伯拉罕與其妾埃及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107033.htm" \t "_blank )夏甲生子以實瑪利 ( http: / / baike. / view / 2310375.htm" \t "_blank ),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趕至半島 ( http: / / baike. / view / 94093.htm" \t "_blank ),繁衍生息,他們便是半島北阿拉伯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18648.htm" \t "_blank )的祖先,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 ( http: / / baike. / view / 2077.htm" \t "_blank )即是其后裔。2002年11月,阿拉法特 ( http: / / baike. / view / 21046.htm" \t "_blank )在會見中國中東特使后,針對以色列外長內塔尼亞胡 ( http: / / baike. / view / 89283.htm" \t "_blank )威脅要把他趕走,激動地對記者說:“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自古以來,中東就是東西方交通要道,備受關注。中東地區的地形,大部分是高原,高原的邊緣有較高的山嶺聳立。平原面積狹小,主要分布在埃及的尼羅河谷地 ( http: / / baike. / view / 1305982.htm" \t "_blank )和河口三角洲、伊拉克境內的兩河流域,它們分別是古代埃及 ( http: / / baike. / view / 266164.htm" \t "_blank )文化和古巴比倫文化的搖籃。此外,地中海沿岸也有狹窄平原。在巴勒斯坦和約旦交界處,還有一個由于斷裂陷落而成的死海 ( http: / / baike. / view / 2542.htm" \t "_blank )。死海湖面海拔為﹣415米,是世界陸地表面的最低點。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中東區域 ( http: / / baike. / albums / 19973 / 19973 / 0 / 0.html" \l "0$aa251d4ff0a8ae6aafc3ab92"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 HYPERLINK "http://baike./albums/19973/19973/0/0.html" \l "0$aa251d4ff0a8ae6aafc3ab92"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ke/abpic/item/aa251d4ff0a8ae6aafc3ab92.jpg" \* MERGEFORMATINET中東的國家與地區 “中東”不屬于正式的地理術語。 一般說來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約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塔爾、 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和也門,巴勒斯坦、馬格里布國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蘇丹、毛里塔尼亞和索馬里,由于其歷史文化原因一般認為屬于中東國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盡管地理上屬于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自身認為屬于歐洲;北邊的阿富汗有時也與中東聯系密切。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中東民族 生活在西亞地區的穆斯林 ( http: / / baike. / view / 32146.htm" \t "_blank )主要屬于四個民族,即阿拉伯人、土耳其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253420.htm" \t "_blank )、庫爾德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122444.htm" \t "_blank )、波斯人。 在這四個民族中,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都有自己的國家,分別是阿拉伯國家、土耳其和伊朗。 土耳其人只有一個國家土耳其,波斯人只有一個國家伊朗。 阿拉伯人有很多國家,如伊拉克、沙特阿拉伯 ( http: / / baike. / view / 6954.htm" \t "_blank )、科威特、敘利亞、約旦、也門、阿曼、埃及、卡塔爾、巴林等很多國家。 作為阿拉伯民族 ( http: / / baike. / view / 229353.htm" \t "_blank )英雄的薩拉丁的直系后代族人庫爾德人,其人口現在約有3000多萬,分布在許多國家,其中土耳其1800萬、伊朗700萬、伊拉克500萬、敘利亞100萬、黎巴嫩10萬、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10萬。 另外還有猶太 ( http: / / baike. / view / 216701.htm" \t "_blank )族(信猶太教),黎巴嫩的阿拉伯人信天主教 ( http: / / baike. / view / 6994.htm" \t "_blank )與基督教的占多數。 “阿拉伯人”的分類 對于阿拉伯人,劃分的標準不同,結果也自然不同。 根據史實,最廣義上的“阿拉伯人”可以分為阿拉伯人、阿拉伯化的科普特 ( http: / / baike. / view / 903321.htm" \t "_blank )人、阿拉伯化的柏柏爾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85919.htm" \t "_blank )。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文化差異 中東的人種主要是白色人種。歷史上,東西方文化在這里頻繁交流,多種民族在這里匯聚。現在,中東的各民族仍然保留著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數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他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 ( http: / / baike. / view / 23038.htm" \t "_blank )看作是圣城。文化上的差異也是導致中東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伊斯蘭國家 ( http: / / baike. / view / 45363.htm" \t "_blank )是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不一定是阿拉伯國家,也包括伊朗、巴基斯坦 ( http: / / baike. / view / 6853.htm" \t "_blank )、孟加拉國、阿富汗、馬來西亞 ( http: / / baike. / view / 7009.htm" \t "_blank )這樣的其他民族國家 ( http: / / baike. / view / 492668.htm" \t "_blank )。 其民族分別是波斯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702043.htm" \t "_blank )(信了伊斯蘭的印度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698259.htm" \t "_blank ))、普什圖人、馬來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167139.htm" \t "_blank )。 阿拉伯國家是以阿拉伯族為主體的國家的總稱,包括沙特、伊拉克、利比亞、黎巴嫩等。阿拉伯國家大部分是伊斯蘭國家,但也有不是的,比如黎巴嫩就是以基督教為主,但黎巴嫩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149347.htm" \t "_blank )是阿拉伯人。 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四個民族 世界九大語系 ( http: / / baike. / view / 67325.htm" \t "_blank )人們一般把世界的語言劃分為九大語系: 1)漢藏語系 ( http: / / baike. / view / 18703.htm" \t "_blank ), 2)印歐語系 ( http: / / baike. / view / 65624.htm" \t "_blank ), 3)阿爾泰語系 ( http: / / baike. / view / 72529.htm" \t "_blank ), 4)閃-含語系, 5)烏拉爾語系 ( http: / / baike. / view / 419507.htm" \t "_blank ),6)伊比利亞-高加索語系 ( http: / / baike. / view / 6715342.htm" \t "_blank ), 7)馬來-玻利尼西亞語系, 8)南亞語系 ( http: / / baike. / view / 122393.htm" \t "_blank ), 9)達羅毗荼語系 ( http: / / baike. / view / 329016.htm" \t "_blank )。 1.土耳其語是阿爾泰語系的, 上述語系3 (曾用阿拉伯字母書寫, 1928 年后,使用拉丁字母代替了阿拉伯字母。) 土耳其語字母 ( http: / / baike. / view / 466119.htm" \t "_blank )A a B b C c D d E e F f G g H h I i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 P p R r S s T t U u ; ü V v Y y Z z 2.伊朗語 ( http: / / baike. / view / 4376169.htm" \t "_blank )與庫爾德語是印歐語系的,上述語系2 (用阿拉伯字母書寫) ( http: / / baike. / albums / 19973 / 19973 / 0 / 0.html" \l "0$6a2112331b0b72dc1a4cffd1"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 HYPERLINK "http://baike./albums/19973/19973/0/0.html" \l "0$6a2112331b0b72dc1a4cffd1"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ke/abpic/item/6a2112331b0b72dc1a4cffd1.jpg" \* MERGEFORMATINET阿拉伯字母 當初阿拉伯人征服波斯 ( http: / / baike. / view / 4322.htm" \t "_blank )后,下令波斯人學用阿拉伯語 ( http: / / baike. / view / 23613.htm" \t "_blank )。聰明的波斯學者趕快將波斯語用阿拉伯文字母進行注音,并且另外增加了4個字母,從而得以將波斯語保留了下來。波斯語為羅馬拼音文字,共有32個字母,其中28個是阿拉伯字母,4個是波斯字母。 3.阿拉伯語是閃-含語系。上述語系4 (用阿拉伯字母書寫) 補充一些語系的知識:土庫曼人信伊斯蘭教,土庫曼語 ( http: / / baike. / view / 417167.htm" \t "_blank )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 ( http: / / baike. / view / 134342.htm" \t "_blank ),土庫曼語1928年前有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后改用拉丁字母;從1940年起又改用斯拉夫字母 ( http: / / baike. / view / 898835.htm" \t "_blank )。 波黑 ( http: / / baike. / view / 21764.htm" \t "_blank )穆斯林,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 http: / / baike. / view / 40000.htm" \t "_blank )境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少數散居在前南斯拉夫 ( http: / / baike. / view / 26120.htm" \t "_blank )其他國家境內。屬歐羅巴人種巴爾干 ( http: / / baike. / view / 308544.htm" \t "_blank )類型。使用塞爾維亞 ( http: / / baike. / view / 298263.htm" \t "_blank )- 克羅地亞語的當地方言。屬印歐語系中的斯拉夫語族 ( http: / / baike. / view / 65646.htm" \t "_blank )。 柏柏爾人,北非 ( http: / / baike. / view / 209777.htm" \t "_blank )穆斯林民族集團。人口約869.5萬(1978)。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講柏柏爾語 ( http: / / baike. / view / 513365.htm" \t "_blank ),屬閃含語系柏柏爾語族 ( http: / / baike. / view / 1002895.htm" \t "_blank )。主要分布在摩洛哥(稱里灰人、塔馬齊格特人和什盧赫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975810.htm" \t "_blank ))、阿爾及利亞(稱卡比爾人和沙維亞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1458296.htm" \t "_blank ))、利比亞(稱喬夫拉人)、馬里(稱圖阿雷格人)等國家和地區。 埃及人,改宗伊斯蘭教并吸收并融化了部分外來的征服者的科普特人,講阿拉伯語,除血統外,已全部阿拉伯化。 所以,使用阿拉伯字母的語言不一定是阿拉伯語,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泛阿拉伯主義 泛阿拉伯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377733.htm" \t "_blank )是非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分離的國家聯邦,強調不論宗教信仰,不論民族,凡是講阿拉伯語的都是一家人。泛伊斯蘭主義 泛伊斯蘭主義則是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體系,強調不論國家,不論種族,不論講什么語言,凡是信伊斯蘭教的都是一家人。泛突厥主義 泛突厥主義是由十九世紀的韃靼知識份子萌發的,正式名稱是圖蘭主義。圖蘭低地是在伊朗的東北,咸海以東、以南的一塊平原。傳說這里是一切突厥人的發源地。泛突厥主義是用來抵抗泛斯拉夫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623007.htm" \t "_blank ),主張通過教育和文化自治,團結使用突厥語的民族,復興突厥民族。區別 泛阿拉伯主義的基石是阿拉伯語言、阿拉伯文化,而泛伊斯蘭主義的基石則是伊斯蘭宗教信仰。泛突厥主義的基石是突厥語。伊拉克的薩達姆侯賽因是泛阿拉伯主義者,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則是泛伊斯蘭主義者,青年土耳其黨人是泛突厥主義者。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三次流散 約公元前1025年第一個希伯來人國家——希伯來王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285580.htm" \t "_blank )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國一分為二,北方稱以色列王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264974.htm" \t "_blank ),南方稱猶大王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1160865.htm" \t "_blank )。公元前722年亞述國滅以色列國,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滅猶太王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153784.htm" \t "_blank ),兩國數萬臣民連同君主 ( http: / / baike. / view / 41052.htm" \t "_blank )都被擄往戰勝國,史稱“失蹤的10個以色列部落”和“巴比倫之囚 ( http: / / baike. / view / 120359.htm" \t "_blank )”。這是猶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馬其頓 ( http: / / baike. / view / 21706.htm" \t "_blank )王亞歷山大 ( http: / / baike. / view / 27308.htm" \t "_blank )再滅受波斯帝國支持的猶太國家,猶太人流散到南歐 ( http: / / baike. / view / 122293.htm" \t "_blank )、地中海諸島、北非及中亞 ( http: / / baike. / view / 29529.htm" \t "_blank )地區,這是第二次大流散。從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猶太人多次發動反對羅馬 ( http: / / baike. / view / 2245.htm" \t "_blank )統治者的大起義,均遭失敗。公元135年,羅馬皇帝 ( http: / / baike. / view / 1428660.htm" \t "_blank )下令將耶路撒冷犁耕為田,猶太人幾乎全部逃離或被逐出巴勒斯坦。這是猶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猶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無幾。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中東戰爭 1948~1982年間,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在中東巴勒斯坦及其周圍地區進行的5次戰爭。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在這一地區的民族 ( http: / / baike. / view / 2907.htm" \t "_blank )矛盾由來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阿、猶矛盾在新條件下日趨尖銳,加上新、老殖民主義以及帝國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60983.htm" \t "_blank )、霸權主義國家對這一地區的爭奪,成為戰爭的主要根源。第一次中東戰爭 亦稱巴勒斯坦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27796.htm" \t "_blank )。 在英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3565.htm" \t "_blank )積極支持猶太復國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172128.htm" \t "_blank )的情況下,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3015.htm" \t "_blank )大會通過了第181(2)號決議,關于巴勒斯坦將來治理問題:英國在1948年8月1日前結束委任統治;委任統治結束后2個月內成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耶路撒冷及其附近村鎮158平方公里作為一個獨立主體由聯合國管理。當時阿拉伯國家堅決反對聯合國的分治決議,認為猶太人離開故地近2000年,阿拉伯人生活于此已近1300年,怎么能讓出家園 ( http: / / baike. / view / 814630.htm" \t "_blank ),況且猶太人的苦難并非阿拉伯人造成,不能以犧牲阿拉伯人的利益讓猶太人復國。當時的沙特國王 ( http: / / baike. / view / 20436.htm" \t "_blank )曾說:“誰迫害猶太人,就從誰的領土上劃出一塊給猶太人”。事實上阿拉伯人在二戰時對猶太人非常仗義。當時聯合國的分治決議,在總人口占少數的猶太人獲得了55%的土地,而且集中了巴勒斯坦全境絕大多數的淡水資源,并且都是肥沃的平 ( http: / / baike. / albums / 19973 / 19973 / 0 / 0.html" \l "0$d15717244745490fd40742a7"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 HYPERLINK "http://baike./albums/19973/19973/0/0.html" \l "0$d15717244745490fd40742a7"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ke/abpic/item/d15717244745490fd40742a7.jpg" \* MERGEFORMATINET中東戰爭相關地圖2原。而總人口占多數的阿拉伯人只分到45%的土地,并且都是貧瘠的丘陵,而且領土首尾被分成3塊。 1948年5月14日英國結束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10分鐘后,美國承認以色列國。12小時后,阿拉伯聯軍進攻以色列。3天后,蘇聯承認以色列國。之后巴勒斯坦地區 ( http: / / baike. / view / 861834.htm" \t "_blank )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非正式的戰爭開始。也正是由于猶太人依靠聯合國建立自己國家的幻想破滅了,所以他們認識到只有用武力才能實現建國。1948年,猶太人開始驅逐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近30萬阿拉伯人逃離家園。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等阿拉伯國家出動4萬軍隊(后增至6萬)向以色列進攻,占領耶路撒冷東城區 ( http: / / baike. / view / 138823.htm" \t "_blank )(舊城)、比爾 ( http: / / baike. / view / 263202.htm" \t "_blank )謝巴等大片土地,逼近以“臨時首都”特拉維夫 ( http: / / baike. / view / 72241.htm" \t "_blank )。開戰時,以色列武裝力量約3萬人,經緊急擴軍,采購武器 ( http: / / baike. / view / 189818.htm" \t "_blank ),統一各派武裝力量,最后發展到10萬人,并于7月、10月和12月展開反攻與進攻。阿方由于內部矛盾,缺乏統一指揮,且受帝國主義掣肘,結果戰敗。阿軍亡約1.5萬人;以軍亡約6000人。1949年2~7月,埃、黎、約、敘分別同以簽訂停戰協定(伊拉克未與以色列簽訂)。巴勒斯坦除加沙地區 ( http: / / baike. / view / 2117332.htm" \t "_blank )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外,均被以色列占領。近百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趕出家園,淪為難民 ( http: / / baike. / view / 61856.htm" \t "_blank )。第二次中東戰爭 亦稱英法以侵埃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27799.htm" \t "_blank )或蘇伊士運河 ( http: / / baike. / view / 100596.htm" \t "_blank )戰爭。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 ( http: / / baike. / view / 15672.htm" \t "_blank )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過運河與蒂朗海峽 ( http: / / baike. / view / 1916385.htm" \t "_blank ),向埃及發動進攻,企圖重新控制運河和鎮壓阿拉伯民族解放運動 ( http: / / baike. / view / 956070.htm" \t "_blank )。10月29日,以軍1個傘兵營在西奈 ( http: / / baike. / view / 1468253.htm" \t "_blank )半島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隊 ( http: / / baike. / view / 697041.htm" \t "_blank )也越過邊界進入西奈,配合英、法爾后的進攻。當時埃及總兵力約15萬人,有坦克500余輛,作戰飛機250余架(堪用者僅100余架)。埃及總統納賽爾 ( http: / / baike. / view / 122148.htm" \t "_blank )為集中兵力保衛運河,下令駐西奈的3萬部隊撤回運河區 ( http: / / baike. / view / 568174.htm" \t "_blank )。以軍共出動10個旅,由裝甲部隊 ( http: / / baike. / view / 998713.htm" \t "_blank )率先突擊,5天內占領西奈和加沙地區。31日,英法聯軍 ( http: / / baike. / view / 586244.htm" \t "_blank )出動各型艦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艦 ( http: / / baike. / view / 13752.htm" \t "_blank )和巡洋艦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飛機襲擊埃海、空軍基地 ( http: / / baike. / view / 3377870.htm" \t "_blank ),掌握制海權、制空權;11月5日,在塞得港 ( http: / / baike. / view / 298258.htm" \t "_blank )、富阿德港附近要點實施傘降和直升機機降;6日,出動2.2萬名登陸部隊占領上述港口 ( http: / / baike. / view / 64932.htm" \t "_blank )。埃及軍民堅決抵抗侵略者,尤其在保衛塞得港戰斗中,充分發動和武裝群眾,軍民聯合,英勇作戰,并利用美、蘇和英、法之間的矛盾,在全世界人民聲援下,英、法、以于6日深夜被迫同意停火和撤軍。埃軍亡1600余人,損失飛機210余架;英、法、以軍亡200余人,損失飛機約20架。英、法軍于12月撤離。從此,美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2398.htm" \t "_blank )便進一步插手中東事務 ( http: / / baike. / view / 121511.htm" \t "_blank )。以軍于次年3月撤離加沙地區和西奈半島 ( http: / / baike. / view / 47841.htm" \t "_blank )(由聯合國部隊進駐加沙和亞喀巴灣 ( http: / / baike. / view / 693940.htm" \t "_blank )沿岸地區),但取得了通過蒂朗海峽的航行權。第三次中東戰爭 亦稱“六五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27801.htm" \t "_blank )”。1967年阿、以矛盾和美、蘇對中東的爭奪加劇,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進一步向外擴張,借口埃及(當時稱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747114.htm" \t "_blank ))封鎖亞喀巴灣,于6月5日向阿拉伯國家發起突然襲擊。以軍乘埃軍早飯和軍官上班前戒備松懈之機,集中使用200架飛機空襲埃及各空軍基地,將埃軍絕大部分飛機摧毀于地面,爾后又擊毀敘利亞、約旦大量飛機;并出動22個旅實施多方向快速突擊,4天內占領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區,繼而攻占耶路撒冷東城區和約旦河西岸地區 ( http: / / baike. / view / 916064.htm" \t "_blank ),10日攻占敘利亞戈蘭高地 ( http: / / baike. / view / 288351.htm" \t "_blank )。埃及對以軍突襲估計不足,損失慘重。約、埃、敘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結果,以色列又占領6.5萬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領土,數十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趕出家園(表1)。 第三次中東戰爭后,阿曼、以色列對抗繼續發展。埃海軍 ( http: / / baike. / view / 63064.htm" \t "_blank )艦艇于1967年10月使用艦艦導彈 ( http: / / baike. / view / 35448.htm" \t "_blank )擊沉以軍驅逐艦“埃拉特 ( http: / / baike. / view / 436486.htm" \t "_blank )”號,首創導彈擊沉軍艦的紀錄。從1968年下半年開始,埃炮兵部隊向運河東岸以軍實施大規模炮擊。以軍則從1969年下半年開始向運河西岸包括開羅 ( http: / / baike. / view / 19490.htm" \t "_blank )周圍地區實施戰略空襲。雙方還各派突擊隊偷襲對方。1970年 8月停火。這兩年的戰斗被稱為“消耗戰”。阿、以雙方分別從蘇、美得到新式武器裝備,為下次戰爭做準備。蘇、美對中東的爭奪加劇是導致第四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30448.htm" \t "_blank )的重要國際原因。第四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albums / 19973 / 19973 / 0 / 0.html" \l "0$e78c65894ee40fd30e244432"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 HYPERLINK "http://baike./albums/19973/19973/0/0.html" \l "0$e78c65894ee40fd30e244432"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ke/abpic/item/e78c65894ee40fd30e244432.jpg" \* MERGEFORMATINET 亦稱十月戰爭。1973年10月,埃、敘為收復失地和擺脫美、蘇造成的“不戰不和”局面,向以色列開戰。伊拉克、約旦、阿爾及利亞、利比亞 ( http: / / baike. / view / 19523.htm" \t "_blank )、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蘇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 http: / / baike. / view / 26621.htm" \t "_blank )派部隊或飛機參戰。埃及(總統 ( http: / / baike. / view / 3714.htm" \t "_blank )薩達特)企圖收復運河東岸部分失地,為爾后通過談判收復西奈半島創造條件。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企圖收復全部戈蘭高地。埃、敘為達成進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復動員復員、進行軍事演習等多種欺騙措施并把開戰時間選定在伊斯蘭教齋月(穆斯林白天齋戒)和猶太教贖罪日(教徒當日齋戒,停止一般公務活動),隱蔽進攻企圖和進攻時機。以色列于1967年侵占埃、敘部分領土后,擴大了防御縱深 ( http: / / baike. / view / 411117.htm" \t "_blank ),并在運河東岸構筑巴列夫防線 ( http: / / baike. / view / 164854.htm" \t "_blank )和在戈蘭高地構筑防線,轉取守勢戰略。以軍自恃有強大的空軍 ( http: / / baike. / view / 40371.htm" \t "_blank )、坦克部隊和偵察情報系統 ( http: / / baike. / view / 1470146.htm" \t "_blank ),驕橫麻痹,疏于戒備。 直到開戰前數小時,以統帥部(總理 ( http: / / baike. / view / 4250.htm" \t "_blank )G.梅厄、國防部長M.達揚等)仍認為埃、敘不敢發動進攻,在西奈半島只駐4個旅,在戈蘭高地只駐3個旅。10月6日14時,埃、敘使用優勢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網掩護下,分別向西奈半島(西線)、戈蘭高地(北線)同時突然發起進攻。北線,敘3個步兵師當日突破以軍防線,7日,又投入2個裝甲師,進抵距以本土數公里的地區。西線,埃陸軍 ( http: / / baike. / view / 39125.htm" \t "_blank )在海、空軍協同下強渡運河,第2集團軍3個步兵師在大苦湖 ( http: / / baike. / view / 713061.htm" \t "_blank )以北、第3集團軍2個步兵師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線,步兵攜帶反坦克導彈 ( http: / / baike. / view / 21494.htm" \t "_blank )、火箭筒率先穿過以軍各支撐點間的空隙,擊毀大量以軍坦克;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時打開60條通道,架設浮橋12座,保障2個裝甲師、2個機械化師等后續部隊渡河。海軍則同以軍艦艇進行海戰并用艦炮支援地面部隊進攻。 10日,埃軍按預定計劃停止大規模進攻。以色列在損失慘重、極為被動的情況下,迅速運員預備役部隊,使總兵力增至近40萬人,先以北線為重點,遏止敘軍進攻并實施局部反擊,集中使用空軍主力向敘地面部隊和防空導彈陣地展開攻擊并空襲敘后方大城市。11日,以軍3個師轉入進攻,越過1967年停火線,形成威脅敘首都大馬士革 ( http: / / baike. / view / 34682.htm" \t "_blank )之勢,并打擊了伊拉克、約旦的援敘部隊,奪得北線戰場 ( http: / / baike. / view / 147330.htm" \t "_blank )主動權。繼之,以軍將重點轉向西線。當埃軍于14日投入1000輛坦克展開第2次大規模進攻時,以軍投入800輛坦克,步、坦、炮協同作戰,并使用武裝直升機 ( http: / / baike. / view / 115674.htm" \t "_blank )和其他飛機發射“小牛”、“百舌鳥”式空地導彈 ( http: / / baike. / view / 54396.htm" \t "_blank )、“白星眼”式電視制導炸彈 ( http: / / baike. / view / 1015615.htm" \t "_blank )等,擊毀埃坦克250輛,迫使埃軍當日撤回進攻出發陣地。 15日晚,以軍A.沙龍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8.htm" \t "_blank )師向大苦湖地區埃第2、第3集團軍接合部穿插突擊,先頭部隊于16日晨在湖北側德維斯瓦 ( http: / / baike. / view / 4495851.htm" \t "_blank )附近渡河,摧毀若干埃防空導彈陣地,為空軍活動創造有利條件;架設浮橋后,又有2個師渡河,向南迂回,發展進攻;23日進抵蘇伊士 ( http: / / baike. / view / 790740.htm" \t "_blank )灣,占領阿代比耶港,對蘇伊士城和埃第3集團軍形成合圍態勢,奪得西線戰場主動權。24日,埃以雙方按照聯合國安理會 ( http: / / baike. / view / 16232.htm" \t "_blank )決議停戰。埃、敘同以分別于次年 1月和5月簽署第1階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777974.htm" \t "_blank )脫離軍事接觸協議。至此,埃控制了運河東岸縱深約10公里的狹長地帶,基本達到戰略目的1982年4月,根據1979年3月埃以和平條約,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島。北線以軍撤至1967年停火線以西。 在這次戰爭中,埃、敘經過周密準備對以實施突襲和兩線夾擊,首戰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氣為之大振。埃軍渡河之役顯示出諸軍兵種 ( http: / / baike. / view / 112860.htm" \t "_blank )協同作戰的威力。以軍動員快速,先北后西,重點用兵,化被動為主動,尤其向運河西岸的大縱深突擊,對于扭轉被動局面發揮了作用。雙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飛機、導彈等數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內共展開1800輛坦克的大會戰為戰爭史上所罕見。阿、以分別使用蘇、美當時的先進武器裝備和得到蘇、美戰略空運的及時補充并利用蘇、美偵察衛星提供的情報。埃軍由薩姆-2 ( http: / / baike. / view / 6252417.htm" \t "_blank )、薩姆-3、薩姆-6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1308.htm" \t "_blank )、薩姆-7型導彈為主組成的防空體系,在戰爭初期掌握了戰場制空權,使以軍飛機數日內不敢進入運河空域;以軍則使用“響尾蛇”、“蜻蜓”等空空導彈和“加布里埃爾 ( http: / / baike. / view / 569298.htm" \t "_blank )”艦艦導彈對付阿軍的飛機、艦艇。大規模電子對抗的展開使戰場情況更為復雜,作戰損耗加大。雙方飛機損失的約60%、艦艇損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毀坦克均為各種導彈所擊毀(表2)。在戰略指導與作戰上,廣泛利用電子技術和使用各種戰術導彈,是這次戰爭的突出特點。第五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albums / 19973 / 19973 / 0 / 0.html" \l "0$fab3ac11c3d0b01ecb80c400"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 HYPERLINK "http://baike./albums/19973/19973/0/0.html" \l "0$fab3ac11c3d0b01ecb80c400"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ke/abpic/item/fab3ac11c3d0b01ecb80c400.jpg" \* MERGEFORMATINET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2)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游擊隊刺殺,而出動陸海空軍10萬多人,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游擊隊和敘利亞駐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只用了幾天時間,就占領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這是第四次中東戰爭以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最大的一次戰爭,稱為“第五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30723.htm" \t "_blank )”。 在這場戰爭中,巴解鹽堿地 ( http: / / baike. / view / 41585.htm" \t "_blank )傷亡3000余人,被擊毀坦克100余輛,火炮500門,400多座秘密倉庫被占領。敘利亞軍隊傷亡1000余人,損失坦克400余輛,飛機58架。 目前中東態勢:從軍事上說,以強阿弱態勢明顯。四次戰爭兩次由以方發動,兩次由阿方發動。但由于以色列有西方國家的支持,最終結果都是以方占了上風。即使是在阿方發動的“十月戰爭”中,埃、敘等阿拉伯國家軍隊傷亡2.75萬人,被俘和失蹤約8550人;以軍則傷亡約1.16萬人,被俘和失蹤500余人。四次戰爭的結果是處于彈丸之地的小國以色列屢敗阿軍,無疑使其士氣占了上風,從而使他們在四面包圍下能有勇氣生存下去。 從政治上講,中東地區沖突由阿以矛盾轉變為巴以矛盾。縱觀四次戰爭,基本上都是阿拉伯國家聯合一起同以色列作戰。再看今日之中東,巴以沖突真正成了中東問題的焦點、核心。在西岸街頭,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青年用石頭襲擊以色列的坦克和裝甲車,無異以卵擊石,是一場絕對不平等的戰爭。阿拉法特在拉姆安拉 ( http: / / baike. / view / 386341.htm" \t "_blank )官邸被圍困,守在一幢大樓里,并表示絕不屈服,寧愿為巴事業獻身,其志可嘉;但一個國家的領導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1189795.htm" \t "_blank )受此對待,則實屬罕見。在這些事件中,阿拉伯國家對巴方表示了很大的支持和同情,聲援者有之,財政支持者有之,但在戰場上則是巴方孤軍戰斗,持續進行戰斗的是巴人,死傷的是巴人,巴勒斯坦人成了這場沖突的主角。這是中東問題當前的一個明顯特點。 中東問題通過戰爭解決的時代已過,和平解決應是一致的選擇。在四次戰爭之后,阿以雙方都意識到,通過戰爭,你吃不了我,我也吃不了你,受損的是雙方,不論勝負,兩敗俱傷。1973年戰爭后,有識之士開始探索和平解決的方法。埃及總統薩達特1977年11月應以色列總理貝京 ( http: / / baike. / view / 182665.htm" \t "_blank )的邀請,突然訪問耶路撒冷并在議會 ( http: / / baike. / view / 31694.htm" \t "_blank )發表演說。薩達特此舉震動了整個阿拉伯世界,因為1967年9月召開的第四次阿拉伯首腦會議曾作出了對以色列實行“三不”政策的決定,即不承認以色列,不同它和解,不同它舉行談判。薩達特訪以顯然有悖此決議規定。故1978年埃以簽署“戴維營協議 ( http: / / baike. / view / 182703.htm" \t "_blank )”后,阿拉伯國家紛紛與埃及斷交。埃以談判幾經挫折,最終埃及沒發一槍一彈,收回了失去的全部領土。當然,薩達特的行動也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1981年檢閱部隊時被刺殺。 約旦和以色列于1994年10月簽署了《和平協議》,同年11月建立了外交關系,表明雙方的領土爭端已解決,實現了關系正常化。 以色列軍隊于2000年5月全部撤出黎巴嫩,僅留有“謝巴農場”未解決,以方說這塊土地屬于敘利亞,待同敘方談判解決,敘、黎則一致表示“謝巴”系黎領土。 1991年10月30日,中東和會在西班牙 ( http: / / baike. / view / 3820.htm" \t "_blank )首都馬德里召開,這次會議有三個重要突破:一是實現了阿以雙方直接面對面的接觸,敘、巴、約、黎均與會,埃及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二是實現了巴、以的相互承認;三是會議在聯合國第242和338號決議基礎上產生了“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 自此以后,中東擺脫了戰爭的陰云,走上了布滿荊棘的和平解決之路。 大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424273.htm" \t "_blank )介入令人注目。早在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后,中東的戰略地位日顯重要。1882年,英國占領了埃及,也就占領了運河。之后,取得對巴勒斯坦的控制,是英國的戰略考慮,所以當流亡在外的猶太人決定重返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家園時,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 ( http: / / baike. / view / 627479.htm" \t "_blank )于1917年11月2日致函猶太錫安組織領導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家園,“并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這就是著名的“貝爾福宣言 ( http: / / baike. / view / 594660.htm" \t "_blank )”。此后,大國對這一地區的介入有增無已。 ( http: / / baike. / albums / 19973 / 19973 / 0 / 0.html" \l "0$7787b9efb6f89d76fcfa3ce0"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 HYPERLINK "http://baike./albums/19973/19973/0/0.html" \l "0$7787b9efb6f89d76fcfa3ce0"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ke/abpic/item/7787b9efb6f89d76fcfa3ce0.jpg" \* MERGEFORMATINET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89240.htm" \t "_blank )時,美蘇都支持以色列。蘇聯之所以支持以,因為當時從蘇聯、東歐 ( http: / / baike. / view / 393319.htm" \t "_blank )移居以的猶太人多,蘇認為以的社會進步于其周邊國家的社會。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 ( http: / / baike. / view / 89232.htm" \t "_blank )時,美蘇支持埃及,反對英法以,因為一是正義的確在埃一方,二是不希望英法再重返其在本地區的傳統勢力范圍 ( http: / / baike. / view / 43057.htm" \t "_blank )。 在以后的冷戰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98.htm" \t "_blank )歲月里,美支持以色列,蘇支持阿拉伯一方,涇渭分明。一直到現在,美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0億美元的軍援,在安理會上為以說話。冷戰時期 ( http: / / baike. / view / 2060304.htm" \t "_blank )美蘇兩霸爭奪,在中東各支持一方有其戰略利益考慮;冷戰后雖態勢已變,但美支持以色列以維護其在中東地區利益的做法未變。 協議繁多,作用不大,沖突不斷,惡性循環。自馬德里中東和會后,巴以雙方簽署了多項協議,據此巴以雙方相互承認,巴方在加沙成立了民族權力機構,阿拉法特返回加沙,當選為主席 ( http: / / baike. / view / 112008.htm" \t "_blank )。但是,以方并未按協議完成從西岸撤軍,關于耶路撒冷、以色列人定居點等永久地位的談判也時斷時續,至今沒有結果。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利庫德集團 ( http: / / baike. / view / 150306.htm" \t "_blank )領導人沙龍突然“造訪”耶路撒冷東區的阿克薩清真寺 ( http: / / baike. / view / 23231.htm" \t "_blank ),從而引發了一場長時間的巴以流血沖突。雙方以暴制暴,怨怨相報,惡性循環不斷,至今不見盡頭,恢復和談更是渺茫。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貝魯特大屠殺 貝魯特大屠殺 ( http: / / baike. / view / 155086.htm" \t "_blank )經過:1982年9月,以色列借口黎巴嫩當選總統貝希爾·杰馬耶勒被炸死一事,對黎巴嫩南部進行突襲。這正是以色列夢寐以求的,因為它正在尋找機會屠殺居住在貝魯特難民營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7773.htm" \t "_blank )中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內部便決定,假手黎巴嫩右翼民兵來屠殺巴勒斯坦平民,其借口是:他們要“恢復和維持貝魯特的秩序”。然而,以色列人又怕遭受世界輿論 ( http: / / baike. / view / 83472.htm" \t "_blank )進一步的譴責,因此,他們自己在這場屠殺行動中盡量少出頭露面。 在行動開始前,人們可以看到,以色列指揮官正在同右翼極端分子進行磋商。血洗難民營的計劃已經準備就緒。大約6點鐘左右,基督教民兵進入難民營,以色列開始大炮支援。當夜幕降臨時,以色列的飛機也在頭上盤旋,施放了更多的照明彈,以照亮屠殺現場。6點半左右,槍聲代替了炮聲,這表明巴勒斯坦的無辜平民正在一個個被殺戮。許多巴勒斯坦婦女跑出難民營,為他們的孩子和丈夫呼救,但以色列士兵不予理睬。屠殺持續了一夜,有的青年被割去了生殖器,有的喉管被割斷,有的奶頭被割掉,還有人頭顱被砍掉,有的婦女緊緊地抓住自己的嬰兒死去。幾天以后,當國際紅十字會 ( http: / / baike. / view / 25458.htm" \t "_blank )人員清理屠殺現場時,人們看到一個接一個的尸體從瓦礫堆中抬出,遇害者呈現出的突然面臨死亡的極度痛苦的面容,令人驚悸,令人發指。9月17日上午,大屠殺的消息已經到處傳開,成群的難民離開加沙醫院向北逃去,這時,屠殺似乎暫時緩和下來,但是,兇手們的注意力又轉移到另一所醫院阿卡醫院。這個醫院有4名醫生打著白旗離開醫院,但是迎面扔來了一枚手榴彈,3名醫生當場被炸死。過了一會,一隊劊子手來到醫院,他們輪奸了一名19歲的巴勒斯坦女護士,然后將她殺死。從難民營的地上留下的痕跡判斷,一些士兵是靠著墻,一邊品嘗著小吃、吸著煙,一邊殺人取樂的。17日下午,兇手們開始掩蓋罪行。3點左右,一輛推土機出現在夏蒂拉的大街上,推土機的鏟子上堆滿了尸體。有些巴勒斯坦平民就是在推土機夷平房屋時被砸死在房內的,成批的尸體就這樣埋在坑內。這里距以色列的指揮所僅有100米左右。持續了整整40個小時的屠殺造成的死亡人數至今無法確切統計,有的說1000人,有的說1500人,還有的說遇難者達3000人,另有說法為3萬人。 隨后,比利時法院缺席判處沙龍以“反人類罪”。 但是后來,劊子手沙龍卻成為了以色列的總理。試想:要是納粹頭子希姆萊 ( http: / / baike. / view / 70835.htm" \t "_blank )從墓地里爬出來成為德國總理 ( http: / / baike. / view / 2606474.htm" \t "_blank ),猶太人會怎樣想?沙龍成為總理,這讓巴勒斯坦人情何以堪?!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第六次中東戰爭可能爆發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 http: / / baike. / view / 283206.htm" \t "_blank )尚斌 ( http: / / baike. / view / 2318388.htm" \t "_blank )報道 近日來,中東局勢隨著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密集空襲而驟熱緊張。29日,以色列國防部長巴拉克 ( http: / / baike. / view / 2333.htm" \t "_blank )表示,該國正在對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及其領導人發動一場“全面戰爭”。30日,以色列一位女發言人對外界宣稱,該國已做好向加沙發動地面攻勢的準備。而面對以色列方面的凌厲攻勢,哈馬斯方面也宣稱要發動“第三次起義”,擊潰以色列政權。飽受戰火洗禮的中東大地是否會再度陷入一場慘烈戰爭?局勢的發展是否會導致“第七次中東戰爭”的爆發?就此環《環球時報》記者采訪了幾位中東問題學者,他們一致認為,再次爆發中東戰爭的可能性很小,但只是他們的個人認為。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 http: / / baike. / view / 1200577.htm" \t "_blank )副研究員高祖貴說,以色列此次是針對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發動“全面戰爭”,而不是針對整個巴勒斯坦。另外更為重要的是,在國際上能代表巴勒斯坦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 ( http: / / baike. / view / 170322.htm" \t "_blank )雖然對以色列的行動進行了譴責,但“保持了克制”,不希望沖突升級擴大。再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周邊國家卷入此次沖突的可能性也很小,這也使得它不太可能發展成為一次全面的中東戰爭。他說,埃及和以色列已簽署了和平協議,敘利亞也同以色列舉行了間接的談判并達成了一些共識 ( http: / / baike. / view / 363815.htm" \t "_blank ),而其它如約旦等國卷入的可能性也很小。 中國社科院中東研究室主任王京烈 ( http: / / baike. / view / 4398317.htm" \t "_blank )表示,以色列此次對加沙地帶的攻擊堪稱21世紀較為“令人震驚”的暴力事件,不過該地區再度爆發中東戰爭的可能性很小,但也有可能。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內部矛盾 穆罕默德創教初期,猶太人和基督徒對他采取敵視態度。隨著穆罕默德追隨者不斷增加,阿拉伯騎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860.htm" \t "_blank )也開始對外擴張。7世紀時伊斯蘭教分裂。擁戴穆罕默德后裔的人和接受哈里發代表真主的人逐漸形成“什葉派”和“遜尼派”。 18世紀末,隨著拿破侖 ( http: / / baike. / view / 4866.htm" \t "_blank )入侵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最后一個統一的伊斯蘭教國家),其他歐洲列強(基督教世界)也開始瓜分奧斯曼領土,建立殖民地 ( http: / / baike. / view / 34807.htm" \t "_blank )。 19世紀,由于伊斯蘭教在各類社會沖突與社會變遷中(主要是帝國主義對伊斯蘭世界的侵略與掠奪,即對伊斯蘭國家的殖民化與半殖民化),逐漸引發伊斯蘭教復興運動與民族解放運動相結合的革命運動。 埃及軍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4722.htm" \t "_blank )納賽爾、薩達特打響了伊斯蘭革命 ( http: / / baike. / view / 575944.htm" \t "_blank )復興運動的第一炮。在二戰后,出現了34個表面上獨立的伊斯蘭國家。接著一大批宗教領袖試圖尋求新的革命道路反對世俗政權,實行“伊斯蘭革命”,恢復神權 ( http: / / baike. / view / 694302.htm" \t "_blank )統治。伊斯蘭民族 ( http: / / baike. / view / 3240419.htm" \t "_blank )革命到宗教革命的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現實的政治目標,即脫離西方或蘇聯的政治與經濟 ( http: / / baike. / view / 2704241.htm" \t "_blank )控制,期望成為真正獨立的國家;改變王室政體,建立共和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30973.htm" \t "_blank );夢想組建新的阿拉伯聯盟 ( http: / / baike. / view / 81211.htm" \t "_blank ),重溫以往阿拉伯帝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18609.htm" \t "_blank )的夢想;反對猶太復國主義,共同在軍事上抵抗以色列。 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阿拉伯世界內部并不團結:首先,各個國家信奉伊斯蘭教的不同派別(很多國家內部 ( http: / / baike. / view / 1585360.htm" \t "_blank )也有派別之爭,導致政局動蕩),教派 ( http: / / baike. / view / 2704921.htm" \t "_blank )之間的沖突影響了國家之間的關系;其次是伊斯蘭世界又有阿拉伯民族國家與非阿拉伯民族國家之分,從歷史來看信仰伊斯蘭教的非阿拉伯民族大多遭到阿拉伯民族的歧視與偏見,由于宿怨,在產生矛盾時極易發生沖突;第三,在各個國家爭取獨立時,由于西方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一些國家、民族進行拆分,為以后的紛爭埋下伏筆(如海灣戰爭,伊拉克以科威特歷來為伊拉克為由入侵科威特),使得各國不斷為領土、種族等發生矛盾;第四,在伊斯蘭教復興于現代的道路中,泛伊斯蘭主義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450108.htm" \t "_blank )思潮占伊斯蘭復興運動 ( http: / / baike. / view / 930971.htm" \t "_blank )中的主導思想,但是這不切實際的幻想與現實相距甚遠,很多抱有英雄主義觀點的阿拉伯國家領導人在國家政策上采取與西方強硬對抗,堅決建立偉大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徹底消滅以色列,自然遭到以色列與西方國家的制約。在多重原因(如西方國家的控制、內部種族矛盾)的作用下,使得眾多阿拉伯國家中分為親西派與疏西派(如1978年埃及與以色列和解,埃及總統薩達特與以色列總理貝京簽訂戴維營協議遭到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反對;敘利亞卻與以色列政治立場完全不同,堅決與以色列對立。)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同時成立“巴勒斯坦解放軍”。它是一個不具備國境,實質是政府形態的政治實體 ( http: / / baike. / view / 608944.htm" \t "_blank )的組織。1969年,阿拉法特領導的“法塔赫 ( http: / / baike. / view / 49363.htm" \t "_blank )”溫和派成為巴解組織的執政黨 ( http: / / baike. / view / 61853.htm" \t "_blank ),雖然一開始與以色列有軍事沖突,但后來轉變為希望通過和平方式與以色列談判。隨著21世紀初巴以沖突加劇,阿拉法特逝世,他的繼承人阿巴斯繼續堅持走和平道路。未想到在之后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利 ( http: / / baike. / view / 82143.htm" \t "_blank )機構改選之后敗給激進派“哈馬斯”(在歐洲一直被視為恐怖組織 ( http: / / baike. / view / 50362.htm" \t "_blank ))領導人哈尼亞 ( http: / / baike. / view / 170335.htm" \t "_blank )。原本自從阿拉法特后期,巴以逐漸進入磕磕絆絆的和平時期,但是巴方這一政治劇變又為未來蒙上陰影。 所以不論從以色列方面還是巴勒斯坦方面,內部都存在著很大分歧。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西方介入 在西方文藝復興的影響下,由馬丁·路德 ( http: / / baike. / view / 81775.htm" \t "_blank )發起的16世紀基督 ( http: / / baike. / view / 58869.htm" \t "_blank )宗教改革運動中,天主教教會分裂出新教 ( http: / / baike. / view / 65051.htm" \t "_blank )。基督新教 ( http: / / baike. / view / 845059.htm" \t "_blank )的改革運動同時,也是歐洲政治、經濟發展處于轉型期間,新教強調通過深入教徒的現世生活去請求上帝的救贖。新教這種對世俗行為的鼓勵,使得人們在追求商業利潤 ( http: / / baike. / view / 997209.htm" \t "_blank )時解除了犯罪感,使得商業資本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163.htm" \t "_blank )的各個運行領域都有了宗教的最后依據。 在一戰 ( http: / / baike. / view / 26418.htm" \t "_blank )中,西方國家本身是與阿拉伯諸國結盟以對抗土耳其,但二戰后,由于支持以色列復國,與阿拉伯國家關系十分緊張,為了對抗西方國家,阿拉伯國家還大幅度調高國際油價。中東阿拉伯人的建國理想(一個統一的伊斯蘭國家)經歷了一個十分曲折的過程。在20世紀初,阿拉伯人試圖擺脫土耳其人統治,在大敘利亞建立阿拉伯國家(自古以來,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被視為一個整體)。但一戰后,西方列強為了自身利益將敘利亞分割成四個區域。二戰后,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建國,徹底粉碎了他們的夢想。同時,伊斯蘭社會不斷受到西方基督教 ( http: / / baike. / view / 2146678.htm" \t "_blank )世界文化的侵蝕,西方資本主義所倡導的人文主義、寬容、自立、科學、理性和民主等一整套文化價值 ( http: / / baike. / view / 184943.htm" \t "_blank )體系緩慢影響著伊斯蘭世界。 二戰后,英國先是鎮壓中東猶太復國主義,改變殖民地政策后,又挑動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領土與宗教沖突,之后表面上抽身而退,將問題交給當時西方控制的聯合國,暗中關注局面。而美國繼英國之后開始支持以色列,總統杜魯門 ( http: / / baike. / view / 6608.htm" \t "_blank )向英國施加壓力,率先收留猶太移民 ( http: / / baike. / view / 7634.htm" \t "_blank )。在以色列建國后,美國第一個承認以色列。數次中東戰爭中,美國與一些西方國家(如英、法)更是提供給以色列大批軍械武器和裝備。若沒有美國的支持,以色列根本不可能建國并得以大規模發展。 美國之所以能夠如此支持以色列,其中有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第一,石油。人間利益的爭奪,于各個歷史時期都表現為一種“速率”優勢的競爭。第二次工業革命 ( http: / / baike. / view / 275396.htm" \t "_blank )后,內燃機的發明使“速率”與石油緊密地連在了一起,石油這種基本原料促使資本主義與現代工業的真正發達,成為支撐西方經濟的命脈。但是,除了美國的石油蘊藏相對豐富外,其他西方國家都非常缺乏石油。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國家飛速的經濟增長,大多考慮給予原殖民地人民以獨立的國家地位,換取在經濟上繼續剝削和掠奪。所以中東對于西方的重要性一目了然。海灣戰爭就是美國利用西方國家策動組成反伊拉克聯盟,控制海灣石油,也同時使歐洲國家能夠得到利益。以色列對于美國,就是位于中東的一塊墊腳石。以色列在中東阿拉伯世界中成為一個猶太的異族異教,使它無法擺脫阿拉伯人以戰爭方式進行各種性質的報復,美國則能更好地通過控制以色列的政治走向,以影響中東局勢并從中獲利。 第二,由于歷史上猶太民族 ( http: / / baike. / view / 426021.htm" \t "_blank )長期流散,寄人籬下,所以猶太人只能靠比別的民族更高的知識水平 ( http: / / baike. / view / 437124.htm" \t "_blank )及職業技能方可同其他民族進行不平等的競爭。二戰結束后,納粹德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32272.htm" \t "_blank )屠殺600萬歐洲猶太人的真相公 ( http: / / baike. / view / 66688.htm" \t "_blank )諸于世后,猶太復國主義成為猶太世界的唯一政治口號 ( http: / / baike. / view / 67647.htm" \t "_blank )。眾所周知,美國的總統選舉需要大量資金,而猶太人能為美國總統選舉的兩黨競選人提供巨額資金和至關重要的選票。為了獲得猶太人的捐款和選票,美國兩黨的總統候選人競相表現出親以親猶姿態。他們當選后,也大多采取偏袒以色列的政策。 為了戰略、經濟利益 ( http: / / baike. / view / 2106907.htm" \t "_blank ),美國和西方國家先后采用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分化阿拉伯抗擊以色列的聯合陣線。在幾次中東戰爭中,由于內部不協調,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先后在與以色列的直接對抗中敗下陣來。 總體來說,美國在中東問題上的政策要點是:改造伊斯蘭 ( http: / / baike. / view / 580350.htm" \t "_blank )社會(鎮壓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用西方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和“民主”價值觀潛移默化影響阿拉伯國家);扶植親美政權;控制石油資源;調節巴以沖突(以和平方式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等。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石油資源 ( http: / / baike. / albums / 19973 / 19973 / 0 / 0.html" \l "0$d7c9ca3f3d99a5a27d1e71ca"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 HYPERLINK "http://baike./albums/19973/19973/0/0.html" \l "0$d7c9ca3f3d99a5a27d1e71ca" \t "_blank" INCLUDEPICTURE "http://imgsrc./baike/abpic/item/d7c9ca3f3d99a5a27d1e71ca.jpg" \* MERGEFORMATINET 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 ( http: / / baike. / view / 16263.htm" \t "_blank )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 ( http: / / baike. / view / 30625.htm" \t "_blank )及沿岸地區,所產石油絕大部分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油輪 ( http: / / baike. / view / 116753.htm" \t "_blank )運往西歐 ( http: / / baike. / view / 167692.htm" \t "_blank )、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 ( http: / / baike. / view / 35122.htm" \t "_blank )和地區 ( http: / / baike. / view / 115777.htm" \t "_blank ),對世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中東主要的產油國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6802.htm" \t "_blank )等,從出口石油中賺了很多的錢,成為富裕國家。中東所產石油百分之90以上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地。由于石油采一點就少一點,所以這些產油國家,都在考慮石油資源采完之后,本國經濟的出路問題。他們的農業 ( http: / / baike. / view / 16684.htm" \t "_blank )以畜牧業為主。盛產棗椰樹 ( http: / / baike. / view / 522713.htm" \t "_blank )。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戰爭原因 中東戰爭的表面原因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出賣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將他們的土地交給猶太人建立國家。而后以色列依靠美國地力量逐步侵占了大片的阿拉伯領土。中東沖突是必然的,在《圣經》中,上帝應許亞伯拉罕給他一個孩子,由于他等不及,便和一女仆生了一個孩子叫以實瑪利(阿拉伯人的祖先),后來上帝賜給他一個孩子,起名以撒(以色列人的祖先)。由于以撒是上帝應許的,上帝應許把迦南地(即巴勒斯坦)賜給他的后代,他也對亞伯拉罕說:“至于使女的兒子,我也必使他的后裔成立一國,因為他是你所生的。”上帝對以實瑪利母親的應許是我必使你的后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并說:“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以實瑪利”就是“ 神聽見”的意思)。他為人必像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創世紀16章10-12節),這也預言了中東將會戰爭不斷和以色列人終會得勝。 猶太人占領巴勒斯坦的理由是猶太人的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過,可是這不是猶太人擁有巴勒斯坦的最根本理由,雖然他們數千年前就不是巴勒斯坦的主體民族 ( http: / / baike. / view / 1480090.htm" \t "_blank )了,但是《圣經》中上帝對雅各 ( http: / / baike. / view / 82659.htm" \t "_blank )(以色列人的祖先)應許要把這塊地給他后人,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生活了幾千年。沙特國王曾經這樣說:“我們同情猶太人,可是他們建國要在我們的土地上割讓領土?歷史上誰在迫害猶太人?穆斯林嗎?既然德國人殺害猶太人就在德國劃出一塊土地給他們好了,為什么要損害與猶太人的苦難毫無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編輯本段 ( http: / / baike. / view / 19973.htm )不靜中東 中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其中阿拉伯人最多。阿拉伯人屬于白種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62084.htm" \t "_blank )。阿拉伯語和阿拉伯文是他們共同的語言和文字。阿拉伯人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沙特阿拉伯的麥加 ( http: / / baike. / view / 34834.htm" \t "_blank )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也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 以色列人多信仰猶太教,與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不同。 歷史上,中東曾是一系列王朝和帝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59251.htm" \t "_blank )的誕生地。這些帝國和王朝的統治階級在不同程度上實施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殘酷奴役被統治階級的各族人民,導致了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隔閡甚至仇恨。 近代以來,歐洲列強為了謀求各自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確立自己的霸權,在該地區瘋狂爭奪殖民地,劃分勢力范圍,同時利用各民族之間歷史遺留的各種矛盾,人為地樹立起一道道屏障。因此,中東成了一個宗教沖突、民族沖突非常激烈的地區。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5 頁 (共 1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地理優質課展示下冊《中東》_人教版_嚴老師.flv 中東 介紹 .doc 中東視頻 .flv 第一節 中東 教學設計 .doc 第一節 中東 課件 .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