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課標人教版地理八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優質視頻實錄+配套課件+配套教案+配套學案等素材(繆老師)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課標人教版地理八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優質視頻實錄+配套課件+配套教案+配套學案等素材(繆老師)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章第一節《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二、教材分析:
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地理區域,一個地區可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在此基礎上,我們應該重點教會學生,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位置和范圍。讓學生理解正是由于區域間存在的差異性較大,而同一區域內相同或相似性較多,所以我們才有必要對它們進行區域劃分,有利于人們因地制宜安排生產、生活。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區域劃分的原因及相應的地理區域類型;
2.在簡單地圖上進行區域劃分;
3.在地圖上指出四大區域的地理位置、范圍及劃分原因;
4.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并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觀察判斷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2.使學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劃分方法。
【德育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四、教學方法
通過多媒體課件及詳實的材料,讓師、生、媒體實時互動,引導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討論,在討論中發現并掌握”。在教學過程中,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既學到知識,又掌握方法,從而形成能力,較好地達成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本節課采用以“問題探究”的教學方法為主,輔之以多媒體直觀教學。
在學生學習方面,以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為主,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在小組合作中發揮個性,在知識的習得中體驗知識獲得的過程和方法。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假期大家有沒有過外出的經歷?都到過哪些地方呢?哪位同學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呢?
[講授新課]
分別把課前掛好的新疆高山牧區景觀圖、西雙版納熱帶風光傣家竹樓景觀圖、東南沿海經濟特區的工業生產流水線景觀圖和長江三角洲農業及工業景觀圖與四位扮演者(學生)口述臺詞(課文中的敘述)配套,依次打開(注意:不要一齊打開,這樣可能導致學生注意力不集中)。
這項活動完畢后,再叫一、兩名同學試著描述自己家鄉的特點。
教師帶領同學們一起總結:以上同學的描述,說出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大屏幕依次顯示)
至此,同學們已經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國的地理差異。
板書: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想一想:(大屏幕顯示)
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地理區域呢?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可做點撥,最后總結:它們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的。(板書)
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課本圖5.1)
按學生座位分成四組,每個組負責在其中一個地理區域中找出有關區域的術語,最后每組選一名代表,陳述結果,教師匯總:(大屏幕顯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牧區
東南沿海——經濟特區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熱帶——旅游區
長江三角洲——農業區——工業區
想一想:(大屏幕顯示)
一個地區只能屬于一個地理區域嗎,可以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嗎?
學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板書)
活動1:(課文第3頁活動第1題)
做完后,讓同桌的同學相互交換劃分結果。教師問:你們是不是發現劃分結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
引導學生認識到劃分區域要有明確的指標。
同學們,假如美國有一位朋友想給你寄信,你能告訴他你的詳細地址嗎?(提問一到兩名同學)
(大屏幕顯示)
××省(自治區)××縣(自治縣、市)××鄉(鎮)
幾位同學都是首先說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區)然后是縣(自治縣、市),再者是××鄉(鎮)等,大家想一想,這個順序有什么意義呢?不這樣可以嗎?請同學說明,若學生有疑問,教師舉例說明。
(大屏幕顯示)
××省(自治區)——一級行政區
××縣(自治縣、市)——二級行政區
××鄉(鎮)——三級行政區
總結:(大屏幕顯示)
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以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板書)
舉例:(大屏幕顯示)
活動2:(課前讓學生自己調查、了解郵政編碼與不同級別的行政區域之間的聯系)檢查學生調查結果:
第一、二位編碼 表示一級行政區
第三、四位編碼 表示下一級行政區
第五、六位編碼 表示投遞局的代碼
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區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呢?
如:長途電話號碼:區號+電話號碼
承轉: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根據不同的理由(或滿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劃分出不同的地理區域。(利用多媒體大屏幕顯示中國地形圖)同學們請看大屏幕: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下面我們將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進行區域劃分。(這時,在中國地形圖上出現閃動的區域界線,并附有區域名稱)
教師用光標指到哪個區域,即請同學們集體讀出這個區域的名稱。
總結:這就是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板書: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下面我們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原因及區域位置和范圍。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活動,探究)——做第5頁活動題,同學們可互相討論,交流活動結果,最后教師總結,把區域界線、位置與范圍都落實到圖上,并做板書。
活動題目參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線A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大致與400 mm等降水量線一致——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很難受到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較少、干燥。東部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較多,降水較多,屬于濕潤、半濕潤區。
2.①界線B大致與1月0℃等溫線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線B大致與800 mm等降水量線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線B的確定,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綜合的氣候方面影響。
④秦嶺—淮河。
3.第一、二級階梯的界線基本吻合。
界線C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地形因素。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了解了人們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地理區域,一個地區可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在此基礎上,我們重點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位置和范圍。正是由于區域間存在的差異性較大,而同一區域內相同或相似性較多,我們才有必要對它們進行區域劃分,有利于人們因地制宜安排生產、生活。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學案)
學校 班級 姓名
【學習目標】
1、知道我國四大區域的劃分。
2、了解我國北方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的差異。
3、了解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受不同自然環境影響,在生產方面、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
4、知道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及其對當地的生產、生活的影響。
【學習過程】
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交流展示】1、根據各地的 、 、 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 、 、 和 。
2、我國四大區域的劃分
讀第課本5—6頁圖5 . 5—圖5 . 8四幅圖完成下表:
名 稱 界線 主導因素
南方地區北方地區 秦嶺—淮河一線(800mm年等水量線,一月0°等溫線)
北方地區西北地區 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400mm年等水量線)
青藏地區與其它地區 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二、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
1、【交流展示】讀圖比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的差異
秦嶺——淮河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南方地區
氣候 氣候,冬季氣溫 降水 ,集中 。 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氣溫高于0°降水較多,集中4-9月。
地形
河流(流量、結冰期) 河流流量小,汛期短,冬季有結冰現象。
植被類型
2、【活動探究】為什么南北方地區植被、河流特征不同?
3、【交流展示】讀圖比較北方村落和南方村落人文活動的差異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農耕制度 土地利用類型 旱田為主
主要農作物 水稻、油菜、甘蔗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傳統運輸方式 陸路運輸為主,多用汽車、馬車
傳統民居 屋頂坡度大,墻體高
傳統運動 滑雪,滑冰
4.【互動探究】形成北方和南方的人文差異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遷移應用】
(1)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說明了人文差異受: (    )
A.地理位置影響 B.自然地理環境影響 C.生產方式影響 D.文化傳統影響北方的
(2) 寒假較長,而南方的暑假較長是因為: (    )
A.生活習慣不同  B.文化傳統差別  C.地形不同 D.氣候差異
(3) 南方地區房屋屋頂坡度大,墻體高的結構是因為: (    )
A.氣溫高、降水多 B.光照強烈,降水稀少C.冬季寒冷干燥 D.風俗習慣
(4) 影響“橘生淮北為枳”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理位置 B.地形因素 C.氣候因素 D.植物品種
三、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1、干旱的西北地區 自然環境
【交流展示】讀圖5.14,思考:與東部地區相比,我國西部地區自然環境的最顯著特征是什么?
【互動探究】分析西北地區干旱的原因。
2、高寒的青藏地區
【交流展示】說一說青藏高原地區自然環境的特點及其對當地生產、生活的影響。
自然環境
( 、 )
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3、我國主要的牧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牧 場 類 型 主要優良畜種
西北地區 內蒙古 三河馬、三河牛
寧夏回族自治區 灘養
新疆 山地牧場
青藏地區 青海 、藏綿羊
西藏
【交流展示】
【遷移應用】
(1) 青藏高原上重要的農業區是 (    )
A.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B.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C.河套平原、寧夏平原 D.柴達木盆地四周綠洲
(2) 牧區傳統的民居是 (    )
A.四合院  B.竹樓  C.氈房   D.窯洞
(3) 拉薩和成都大致在同一緯度上,形成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多少  B.海拔高度  C.海陸位置   D.雪山多少
(4) 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   ( )
A.湟水  B.雅魯藏布江   C.塔里木河   D.黃河
【學習小結】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鞏固案)
一、單項選擇題
(1)“河網密布,魚米之鄉“描述的是: (    )
A.長江三角洲  B.黃土高原  C.華北平原  D.柴達木盆地
(2)北方地區大部分降水量在: (    )
A.50~400mm B.400~800mm C.800~1600mm D.1000~1200mm
(3)我國南方地區的農作物一般可以: (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三熟  C.二年三熟   D.一年二熟或三熟
(4)“春風不度玉門關”(位于甘肅省),所描述的地方應位于我國的 ( )
A.西北地區 B.北方地區  C.南方地區  D.青藏地區
(5)暑假琳琳由呼和浩特乘火車到烏魯木齊去旅游,在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觀依次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
(6) 青藏高原上重要的農業區是 (    )
A.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B.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C.河套平原、寧夏平原  D.柴達木盆地四周綠洲
(7) 青藏地區河谷農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流谷地,其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肥沃  B.氣溫較高   C.光照強烈   D.水源充足
(8)有“日光城”之稱的城市是 (    )
A.烏魯木齊   B.拉薩 C.呼和浩特   D.格爾
(9) 早穿棉襖午穿紗描述的地區位于:( )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
(10) “遠看是山,近看是川”描述的是:( )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
二、綜合題
讀“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我國四大區域的名稱:
① ;
② ;
③ ;
④ 。
(2)我國③和④兩個區的分界線大致沿 一線分布。
(3)沿著AB線路,從B到A依次出現的自然景觀是:森林— —荒漠。這種景觀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
(4)C所在地種植糧食作物主要 ,D所在地種植是糧食作物主要是 。造成C、D兩地作物種類差別的主要因素是 。
參考答案1-5ABDAA 6-10 BBBCD
綜合題(1)①西北地區 ②青藏地區③北方地區 ④南方地區(2)秦嶺——淮河
(3)草原 水分(4)小麥 水稻 氣候
人口 ,傳統服飾 ,傳統民居
交通
畜牧業, 農業
聚落分布
地形: 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m,,有“ ”
氣候; ,山峰終年積雪, 廣布
資源: 太陽能資源 豐富
(1) 特點:
(2) 地形:
(3) 植被:自東向西呈現 的景觀。面積最大 沙漠 并有由風力形成的 地貌
(4) 河流:最長的內流河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4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導入新課】假期大家有沒有過外出的經歷?都到過哪些地方呢?哪位同學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呢?(讀2頁閱讀圖5.1 不同的地理區域)【投影】:分別把課前掛好的新疆高山牧區景觀圖、西雙版納熱帶風光傣家竹樓景觀圖、東南沿海經濟特區的工業生產流水線景觀圖和長江三角洲農業及工業景觀圖與四位扮演者(學生)口述臺詞(課文中的敘述)配套,依次打開(注意:不要一齊打開,這樣可能導致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課本圖5.1)按學生座位分成四組,每個組負責在其中一個地理區域中找出有關區域的術語,最后每組選一名代表,:(大屏幕顯示)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牧區東南沿海——經濟特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熱帶——旅游區長江三角洲——農業區——工業區想一想:(大屏幕顯示)師: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地理區域呢?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可做點撥,最后總結:它們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的。(板書)想一想:(大屏幕顯示)師:一個地區只能屬于一個地理區域嗎,可以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嗎?生:不是,可以。(板書)活動1:(課文第3頁活動第1題)做完后,讓同桌的同學相互交換劃分結果。師問:你們是不是發現劃分結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劃分區域要有明確的指標。師:叫一、兩名同學試著描述自己家鄉的特點。教師帶領同學們一起總結:以上同學的描述,說出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師:同學們,假如美國有一位朋友想給你寄信,你能告訴他你的詳細地址嗎?(提問一到兩名同學)(大屏幕顯示)××省(自治區)××縣(自治縣、市)××鄉(鎮)幾位同學都是首先說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區)然后是縣(自治縣、市),再者是××鄉(鎮)等,大家想一想,這個順序有什么意義呢?不這樣可以嗎?請同學說明,若學生有疑問,教師舉例說明。師:投影4幅地區景觀,讓學生判斷并說出理由。【承轉】: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根據不同的理由(或滿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劃分出不同的地理區域。(利用多媒體大屏幕顯示中國地形圖)同學們請看大屏幕: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下面我們將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進行區域劃分。(這時,在中國地形圖上出現閃動的區域界線,并附有區域名稱)教師用光標指到哪個區域,即請同學們集體讀出這個區域的名稱。總結:這就是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中考點撥一:2010年地理中考原題】【中考點撥二:2011年地理中考原題】下面我們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原因及區域位置和范圍。(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活動,探究)——做第5頁活動題,同學們可互相討論,交流活動結果,最后教師總結,把區域界線、位置與范圍都落實到圖上,并做板書。師:界線A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大致與400 mm等降水量線一致——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很難受到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較少、干燥。東部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較多,降水較多,屬于濕潤、半濕潤區。師:實地考察1-西北地區西北地區為什么氣候干旱?生: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高山阻擋,所以降水稀少。2.①界線B大致與1月0℃等溫線的分布最接近。②界線B大致與800 mm等降水量線的分布最接近。③界線B的確定,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綜合的氣候方面影響。④秦嶺—淮河。(復習其地理意義)師:實地考察2—南方與北方地區,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看似相同,其為不同。造成這種差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氣候不同。3.第一、二級階梯的界線基本吻合。界線C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地形因素。師:實地考察3—青藏地區,為什么說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最難修建的鐵路 生:海拔高師:分界線A、B、C的主導因素分別是什么?生:夏季風、氣候、地形【中考點撥三:2009年地理中考原題】【課堂小結】師:這節課我們主要了解了人們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地理區域,一個地區可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在此基礎上,我們重點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位置和范圍。正是由于區域間存在的差異性較大,而同一區域內相同或相似性較多,我們才有必要對它們進行區域劃分,有利于人們因地制宜安排生產、生活。【課堂檢測】:讓學生通過判斷題,加深對本節課的理解。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9 頁 (共 9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教學反思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的不同類型的區域。同一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種“身份”。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我國可以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西北地區四大地理區域。關于區域地理方面的知識,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思路上還比較陌生,因此在課堂上,不僅讓學生掌握不同的地理區域類型,還要注意學習方法的培養。讓學生能夠讀圖分析四大地理位置、范圍、地形、氣候、植被等方面的特點,最終達到愛學地理、會學地理、活學地理的教學目的。
讀圖5.4“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首先要通過界線A、界線B、界線C的具體分布,明確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界線A是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界線B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把界線C說為青藏地區與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效果會更好,學生對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更加明了清晰。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既是對教學內容選擇的要求,同時也是對教學方法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學生就會有學習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我積極充當學生的“向導” ——把學生引向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的向導,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在主動學習中,學生自能樂學、善學。在教學中,對于西北和青藏地區的自然特色、氣候特色、產業特色、人文特色及資源特色這些基礎知識,我改變了過去老師講學生聽
的做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找,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28張PPT)
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節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授課人:繆斯雅
一 、不同的地理區域
首先我們來欣賞幾幅圖片,描述這些地理區域?
新疆
深圳
西雙版納
長江三角洲
書上的描述涉及到哪些地理區域?
練習題:
下列地理區域,哪些是屬于自然區域 哪些是
屬于經濟區域 哪些是屬于行政區域
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②牧場 ③經濟特區
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洲 ⑤熱帶
⑥旅游區 ⑦長江三角洲 ⑧工業區
自然區域:
經濟區域:
行政區域:








我們看到,書上的描述涉及到不同的地理區域。其中有:
自然區域、經濟區域、行政區域
劃分的依據:
人們不同的需要
練一練:劃分區域
1.劃分為山區和平原
2.劃分為林區和農耕區
方案一
方案二
試著描述你所在的區域吧。
七嘴八舌
結論1:同一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種植業、漁業、牧業、林業
地形區:
農業區:
  結論2::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以劃分出不同尺度或者不同級別的區域。
郵政編碼的第一、二位表示省級行政單位,
第三、四位表示縣級行政單位,
第五、六位表示鄉鎮級行政單位。
 
06表示河北省的郵編,
64表示盧龍縣的郵編,
07表示燕河營鎮的郵編。
下面大家看看下列幾幅圖各是
哪個地區(南方、北方、西北、青藏)的景觀:
西北地區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青藏地區
二、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
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來進行劃分出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
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
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
34.圖中旱情最嚴重的地區
是我國的 地區,
(四大地理區域)
尤其是 省
干旱區面積最大。
南方
云南
【中考點撥一:2010年地理中考原題】
【中考點撥二:2011年地理中考原題】
32.
(4)太原位于我國
四大地理區域中
地區;該地區
的特色民居是_ _ _
北方
窯洞
▲分界線:
思考
A與圖中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相比較有沒有相似性?界線A的確定,主導因素是什么?
A
夏季風
西北地區為什么氣候干旱?
深居內陸,
遠離海洋。
山脈阻擋
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
降水稀少,氣候干旱
——實地考察1:
分析B線
(1)界線B大致與一月那條等溫線的分布最接近。
(2)界線B大致那條等降水量線最接近。
(3)界線B的確定,主導因素是什么?
(4)界線B是我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它與那列山脈,那條河流分布大體一致。
1月份等溫線分布
年降水量的分布
B
氣候(氣溫和降水)
0℃
800mm
思考
秦嶺—淮河
——實地考察2: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看似相同,其為不同。造成這種差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氣候條件不同
思考
C線與哪個地勢階梯的界線基本吻合?界線C的確定,主導因素是什么?
C
地勢(地形)


圖1是青藏地區解放前的生活景觀,稱之為“溜索”,自2006年
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結束了西藏自治區沒有鐵路的歷
史。
圖1
圖2
——實地考察3:
海拔高,缺氧,有深層凍土,開發難度大
為什么說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最難修建的鐵路
名 稱 主導因素
界線A
界線B
界線C
名 稱 主導因素
界線A
界線B
界線C
夏季風
氣候
地形
【中考點撥三:2009年地理中考原題】
③是_ _ _地區和
_ _ _地區的分界線。
南方
北方
課堂小結:
課堂檢測:
(1)一個地區只能屬于一個地理區域。
(2)同一類型的區域沒有級別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區別。
(3)我國的地理區域只有四個。
(4)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
(×)
(×)
(√)
(1)我國 的分界線(四大地理區域)
(2)我國 的分界線(干濕地區)
(3)我國 的分界線(溫度帶)
(4)我國 的分界線(耕地類型)
(5)我國 線(等降水量線)
(6)我國 線(等溫線)
南方和北方
濕潤區和半濕潤區
暖溫帶和亞熱帶
800mm等降水量
一月0 ℃ 等溫線
水田和旱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台江县| 巴林左旗| 庄浪县| 五大连池市| 化州市| 扶沟县| 丽水市| 丹阳市| 岱山县| 手机| 长阳| 泰安市| 丘北县| 铁力市| 陆丰市| 景泰县| 武山县| 十堰市| 巨鹿县| 即墨市| 罗定市| 于田县| 汝城县| 蒙山县| 临江市| 正蓝旗| 朔州市| 司法| 镇沅| 宁乡县| 吴桥县| 英山县| 乌苏市| 河南省| 普兰县| 精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察哈| 安吉县| 招远市|